多媒体融合与辞书出版创新

2015-03-20 19:55:01包诗林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版辞书纸质

包诗林

多媒体融合与辞书出版创新

包诗林

随着网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目前,国内辞书出版领域在数据库建设、EP同步、

媒体融合;辞书;出版创新

[作 者]包诗林,博士,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副编审。

一、辞书出版的多媒体化趋势

在有了文字之后,记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手段从刀刻手抄、手工印刷,到机器铅印、激光排印,进而发展到数字印刷。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版业正面临着“数”与“网”的挑战,传统的单一化的纸媒体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数据时代的要求,正如国际书展主席尤根·博斯所言:“内容产业的多媒体化是出版业的未来趋势之一。”多媒体化是指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并传播内容。所谓多媒体出版,即同一种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同步传播,既包括纸质媒体,也包括互联网、手机、移动阅读器等新兴媒体。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兴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元年。

目前国内新闻业的内容数字化和传播渠道多元化已成现实,然而在图书出版领域,特别是在辞书出版领域,虽然正在发生着变化,但离融合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辞书出版社如果不在内容的提供、加工、更新与传播等方面加速数字化、多媒体化的研究与开发,辞书内容的生产、传播就会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

二、辞书多媒体出版的现状

融合的基础是数字化,《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主编J.Simpson和E.Weiner说:“电子辞书是未来辞书,它将是未来大多数人查阅的辞书形态。”作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英语词典,20卷本的《牛津英语大词典》从第四版起将停止推出纸质版,改为网上付费阅读。

我国的数字化辞书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手持设备(如掌上电子词典、PDA、手机等)、光盘版辞书。进入21世纪,网络版辞书逐渐兴起。网络版辞书,是通过互联网控制数据传送的数字化辞书,即一般所说的在线工具书(online dictionary),它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实现在线查阅功能,国内用户使用较多的在线工具书多为网站免费提供,百科知识类的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英语类的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汉语类的如汉典、中华在线词典、在线新华字典,等等。

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辞书出版的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特别是品牌出版社的参与热情不高、力度有限,与汉语教学关系密切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辞书、特大型辞书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版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是:

(1)随着互联网上免费工具书的兴起,纸质辞书的销量一滑再滑。

(2)有些东拼西凑的网站工具书,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抄自他人出版的纸质辞书,侵害了出版社和著作者的利益。

(3)一些由网民参与编写、更新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不列颠百科全书》前任副总裁、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Robert McHenry)曾公开将维基百科比作公共厕所:“它可能显而易见地脏,因此你还是处处小心为妙;或许它看上去相当干净,因此你会被一种错误的安全感所麻痹。显然你无法明确知道,谁在你之前用过了厕所。”实际状况是,多数用户难辨优劣,在知识供应上一旦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后果不堪设想。

出版社,尤其是品牌出版社,辞书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势在必行。多年来,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成员单位在辞书数字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化已经成为集团的六大战略之一。

(一)建设辞书数据库

商务印书馆2002年启动了辞书语料库的基础建设工作,其中“精品工具书数据库”荟萃商务百余种畅销、长销的中外文工具书,涵盖汉、英、俄、德、法、日、西等20多个语种,词目360余万条,3.5亿余字。

(二)实现辞书出版的EP同步

2013年,商务印书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推出18种小语种汉外分类词典的多媒体出版,实现了辞书出版的EP同步。2015年10月,经历8年修订而成的《辞源》第三版,在其百岁华诞之际,也以EP同步的形式,向学界和广大读者隆重推出纸质版、U盘版和网络版,多方位、立体化展现这部惠泽几代人的传统辞书的魅力和生机。

(三)开发辞书网络版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是依托商务丰厚、权威的辞书资源打造的一个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数字出版检索平台。目前提供的资源包括《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正音词典》《新华拼写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经过三期建设,数量将达到1000余种,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百科全书数据库,逾16万条目,2亿字,数万张高清图片、地图。

三、探索适应媒体融合要求的辞书编纂、修订模式

多媒体融合出版具有时间的同步性、渠道的多样性和用户覆盖的广泛性等特点。与纸质辞书相比,数字化、网络版辞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更加便捷的检索、查询手段:纸质辞书多为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且只能按照字头或条目检索,而数字检索手段更多,如通配符检索、逻辑表达式检索、全文检索,等等。(2)更加多样的展现形式:纸质辞书的内容展现形式单一,而数字辞书可以增加音频、视频、动画等。(3)支持互动:编者与用户的即时互动,便于了解用户最直接的需求,实现内容的及时修订与更新。

数字化的优势,给传统辞书编纂和修订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

(一)创新内容,避免同质化倾向

网络的迅捷,获得一般的、常识性的内容只需动动手指头。创新内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仍是出版社生存的不二法门。辞书出版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化,毕竟只是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上的变化,在内容上,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根本性的改变。辞书出版业今天遭遇的问题,不是技术进步革掉传统出版业命的问题,而是辞书出版社如何更好地应用技术,实现优质内容与互联网的嫁接与融合,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问题。

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要在激烈的辞书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学术领航的编纂理念,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渠道服务上追求个性化,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品牌决定影响力,坚守品牌意识永远不会过时。

(二)逐步树立以数字化、网络版为主体的辞书编纂理念

数字化之初要以纸质本为基础,一旦进入多媒体出版阶段,网络版就不应被看作纸质版的附庸。网络版和纸质版各有各的用户市场,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1.实时修订成为新常态。周期性修订是纸质辞书出版的共性,进入网络时代,这种修订模式已很难适应用户要求,因此在线实时修订将成为未来辞书修订的新常态。在线修订除了能够实现辞书内容的快速更新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受篇幅的限制,可以增加插图、例证、知识板块等内容,可以细分义项,扩充词典的容量。

2.编纂、修订流程变得更为开放。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鲜明特点,编修人员与用户的互动将成为未来辞书出版的新动向之一。在线修订应该是开放式的,人人都可以参与。我们知道,用户需求是编修的原动力,用户质疑也是促进辞书质量完善的因素之一。在这方面《牛津英语词典》已开风气之先,牛津在线词典十分重视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数据每三个月更新一次,每次增加千余个词条。

四、实现辞书多媒体融合出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并理顺内容、技术、渠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媒体融合不仅是出版形态的变革,还是生产方式的革新。实现多媒体融合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内容、技术和渠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渠道为王?争论的意义不大,三者在各自的层面发挥着作用,肯定不是彼此否定、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为支撑、相互融合的关系。传统媒体要实现融合发展,必须在瞄准和利用最新技术、做好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辞书的多媒体融合出版,需要在编、印、发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流程再造和形式创新,做到一次编纂、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效率和媒体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二)克服多媒体融合出版的制约因素

1.传统体制的制约。融合发展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传统体制、机制的打破、重组与融合。出版社以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式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旧有体制,已经成为束缚现代企业发展的桎梏。多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打通,打通之后再整合,即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出版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社杨振武社长说:“融合发展没有拉拉队,人人都是参与者。媒体融合发展不是局部维修,而是系统集成;它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此长彼长;它不是物理捆绑,而是化学裂变;它不是分灶吃饭,而是并灶生火。”

2.人才的制约。选题策划中心、编辑加工中心、营销策划中心、版权经营中心、文档管理中心这五大中心职能,是新形势下对编辑人员的要求,但是,作为辞书编辑一般很难同时具备内容、技术、渠道三方面的能力。打破既有体制,实现人才融合,调动多方资源,实现重大学术问题、技术问题的联合研制、开发,在集团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是未来辞书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纸质辞书的数字化,特别是古代汉语类辞书的多媒体出版,在文本的数字化方面遇到了诸多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古籍字形确认和认同的问题,如何做到在尊重文献传统、保持古籍原貌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体现国家文字规范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技术层面的,有的是学术层面的,有的是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层面的,靠出版社一己之力很难解决。《辞源》第三版,为实现纸质版、数字版、网络版的同时出版,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方正公司一道,联合开发了“辞源字库”,实现了“用历史传承字解释历史传承文献”的构想。

3.盈利模式的制约。盈利模式仍是制约辞书多媒体出版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上的百度、汉典等网站可以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但是出版社难以做到。互联网企业以“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逻辑,靠广告盈利、生存,那么提供内容服务的出版社的利益如何实现?

4.版权维护的制约。电子版、数字版辞书,内容复制容易,盗版猖獗,虽然出版社在技术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版权维护任重道远。前些年电子版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汉语大词典》等上市不久便被破解,买卖、复制盗版光盘,成了公开的秘密。2013年面世的《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网上也出现了盗版数字版,甚至可以免费下载。

维护出版社的利益,首先在国家层面要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打击盗版的相关政策、法规。从企业自身来说,要通过技术融合,加强数字辞书的加密保护措施;在制度上,强化对相关人员在内容保密方面的监督、制约措施。

展望中国的辞书出版业,包括纸质辞书、电子辞书、数字辞书和网络辞书在内的多媒体融合出版终将成为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辞书出版除了我们熟悉的形态外,一定还会实现像厦门简帛董事长陈剑描绘的那样:行使出版权利的主体仍是出版社,复制的按钮和发行的份数掌握在出版者握着鼠标的手上,辞书的销售陈列在互联网成千上万的独立书店的电商和微商网站上,辞书被用户购买后,存储在他们自己的云端藏书馆里。

[1]陈琼.维基的中国理想[J].互联网周刊,2005(43).

[2]王小龙.《牛津英语大词典》将全面改为网络版[N].教育时报,2010-09-03.

[3]魏向清.中国辞书发展状况报告(1978—2008)[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王东海.辞书强国梦正圆——谈辞书规划的推进措施[J].中国编辑,2014(5).

[5]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商务印书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DB/OL].http://www.cp.com.cn/Content/2014/02-25/1528033367.html.

等方面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编纂、出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体制、人才、盈利模式、版权维护等诸多制约因素,辞书的多媒体融合出版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网络版辞书纸质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辞书研究(2022年2期)2022-03-19 23:04:19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浅析《南方周末》网络版的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2
大英百科全书“要绝版”
环球时报(2012-03-15)2012-03-15 13:42:34
あたらずと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
认知辞书学引论
外语学刊(2010年5期)2010-01-22 03:35:25
《中图法》网络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