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林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贾宝执,一个仅上了几年私塾的农家孩子,一个从十五岁起就给地主打短工的穷小子。他所生活的吕梁山区,环境恶劣且信息闭塞。1939年“晋西事变”①的发生使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潮,从此,他勤劳、曲折、拼搏的一生与共和国的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于1944年在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创办了土地运输互助组,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白家沟人民公社,推动着白家沟村庄的农业集体化。他由一个贫苦农民一步步成为地方上很有影响力的乡村干部,其个人生活、实践活动也深深地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影像,通过对他生活图景的阐释,有助于了解在党的领导下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新一代乡村领袖崛起并如何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还能为当代基层干部起到示范作用。
贾宝执,1917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白家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白家沟村,地处晋西北的吕梁山区,位于黄河东侧,秦岭淮河以北,是典型的干旱自然区。这里农业的发展与气候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解决温饱问题是这里农民生存的主要动力。
互助合作思想传入我国源于清末民初,中国最早的合作社是消费合作社,创建于1918年8月,即北京大学消费合作社。中国早期合作社的特点是零散分布于大城市,它的发展并未深入到乡村。国民政府时期我国的合作社有了初步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对各根据地进行的疯狂扫荡和烧杀抢掠使根据地的经济逐步陷入困境,晋西北地区也不例外。为发动群众,解决生产困难,取得抗战胜利,“1938年1月1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第17 次政务会议决定,对合作社要加强领导,进行整顿,并加快发展。”[1]政府的这一会议决策对晋西北根据地互助组的发展起了强大推动作用。从1940年晋西北根据地新政权建立,到1941年号召各区各行政村建立互助组,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到1944年晋西北根据地互助组的发展达到了高潮。[2]如当时仅互助组类型一项便有纺织互助、运输互助、垦荒互助、农夫医药互助、放羊互助、铁工互助等。
1944年,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方军队由局部反攻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广大军民齐心合力收复并扩大根据地,各地纷纷召开军政民联欢会,决心加强军民团结,相互合作,努力生产,狠狠地打击敌人,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根据地合作社和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大好的情况下,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款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发言,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连续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便构成一个生产单位,这类散漫的个体生产,就形成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于是农民长时期地陷于贫苦的状态。处理这类境况唯一的法子,便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成集体化的仅有门路根据列宁所说便是建立合作社。[3]而在抗战时期,要想实现这种合作社的建立,就必须把大众团结起来,形成一支劳动大军。在具备充足的办社经验、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党组织强有力支持的条件下,大到各根据地,小到各村庄的合作社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1944年农历2月初的一天,兴县白家沟村的一间茅草房子里,贾宝执正向村民们传达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指示。在贾宝执的号召下,村民们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各自组合的小组就绪了。但小组的组合很不合理,贾宝执看到,凡是合在一起的,论土地、劳力、农具、耕畜都不相上下。剩下的七户贫苦农民贾建谊、贾挨多、徐候奴、贾来生、贾浪明、贾豹则、贾宝执没人愿和他们合作。正当这七人一筹莫展、唉声叹气时,突然从窗外传来一声“谁和那些圪渣户合伙呢,七老八少,穷的叮当响。”[4]贾宝执本以为搞互助变工很顺利,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复杂。“什么‘圪渣户’,这些人无非是经济力量薄弱,家底穷困罢了。穷,有什么可怕?人穷志大,穷则思变。说我们穷,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最坚决,支援前线最勇敢。别看现在穷,穷可以变富;别看七老八少,小的可以长大,没有的将来会有。只要有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使是天塌下来我们也不怕。”[5]他铿锵的声音触动了在场的每个人,他们纷纷表示:“宝执,你就领着我们干吧,我们穷也有骨气,决不能丢了你的脸。”[6]正说着,贾孩从门外闯进来,拍着胸脯说:“宝执说得对,我也和你们走这条路。”[5]P411-412八户组就这样有了最初的雏形。互助组成立后,组员们提出缺耕牛和缺种子的困难,贾宝执认真听取了部分组员提出的意见,号召大家集股买耕牛。他首先把自己的一头驴折6 斗小米卖给组里。在他的带动下,“8 户农民共集小米 1.18 石(每石 300 斤),折为 11 股(每股1.5 斗小米),用股金6 斗多小米买了一头毛驴,两头毛驴开始运输。他又提出从夏锄到秋收实行合作种地,同时规定劳动力评分计股,一个全劳动力1 股,入社23 垧②地,半劳动力为半股,带半份土地入社。超过23 垧地的部分,由本人付工资,或不足23 垧地的部分,按短缺的亩数由社里付给工资。每垧地记3.5 个工,地多的,按市价给工钱或雇工还工;地少的,等秋收完以后,少种1 垧地给3.5 个工的工钱或还工。”[6]贾宝执建立的合作社最初是组织变工队解决农忙时节缺炭成立的,后又根据群众需要进行出卖土货换取日用品的业务,最后发展成为以农业为主的土地运输合作社。在土地运输互助组时期,贾宝执对白家沟村的经济和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经济方面看,对于八户贫苦农民来说合作社有着决定性意义,它集中使用了零散的资源,让农民共享利益,其优越性与生产力低下的个体经济相比是很明显的。既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通过组织剩余劳动力集体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了农业水利,解决了群众食盐、用油、烧炭以及生活日用品缺乏的困难;从军事方面看,全社虽只有8 个男劳动力,但由于调剂利用合理,1 人常年参军,这体现了当时劳武结合的思想,既支援了抗战,又保卫了村庄的安全。1950年的11月,贾宝执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很荣幸地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白家沟合作社还被评为山西省办社十杆旗之一。
贾宝执办社这一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使我们认识到正是政府“组织起来”的这一号召为他在乡村的崛起提供了机会,才使得他成功地扮演了政府在地方的代理人,也正因为村庄这种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所致的贫穷落后从小练就他顽强的性格、刺激他个体求生的意志力,他才敢于打破旧村庄的治理模式,勇于承担起做新农村建设开路人的重任,推动了白家沟村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1952年冬,贾宝执领导白家沟村民架构起以地皮、苦力、耕畜入股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后改为吕梁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白家沟由互助组向初级社的过渡表明我国经济在向集体化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白家沟初级社的成立,白家沟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牛羊猪的数量也逐步增多,村庄的发展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952年,社里集体经营的羊已经发展到三百多只,牛、驴、马二十多头,大小猪四十多口,最初由于缺乏集体经营畜牧业的经验,特别是对于由分散经营到集体经营所带来的问题认识不足,因而在畜牧业的经营管理上非常混乱。虽然将全社的二十四头耕牛和四头驴,固定给贾拖孩、贾所奴等人负责饲养,但因未适当地规定出饲养员的劳动报酬(每人每天给记十分工)和耕畜使用的具体办法,因此,耕地掌握的贾务生等人为了赶活得分,抢着使用好又大的牲畜,使耕畜劳动过度,逐渐落膘。贾所奴赶上马驮炭,驮粮,常弄得牲畜皮破血流。还有饲养员贾脱孩等人存在思想怠慢的情绪,如他说:“紧慢一个工,每日顶十分。”[5]P167-171的现象。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其具体表现是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向苏联学习,为此,政府曾多次派代表团到苏联进行参观学习。贾宝执就是1952年被派到苏联的代表之一。针对以上问题,贾宝执借鉴了苏联经验进行改革,提出实行畜牧定额管理的办法。具体规定为:“牛的喂养因为锄草、担土垫圈费工,每人喂养牛八头,牛的体质最低要达到中等镖,喂母牛一头每月记劳动日一 个半,成活小牛一头生产四个月记劳动日二十个,每头牛每年积肥一百驮记劳动日十五个,并且规定了使用牛的定量两亩到三亩地,要休息三次,不能叫牛出大汗;对于怀胎在六个月以后的牛要调剂让它去耕平一些的地,使用前后必须经过饲养员。使用以后歇好再喂,吃饱饮好,草要剁碎,少添勤添,夜里保证添草三次。羊的放牧是把所有的羊按山羊、绵羊、公羊、母羊等种类和年龄进行了登记。山羊容易放,羊羔成活率大积肥少,根据这个情况规定每人放八十只,其中搭配下羔羊四十只。成活羊羔一个记两个劳动日,大羊每只年产毛一斤,绒三两半,羊羔年产毛四两;每斤毛记半个劳动日,每斤绒记两个劳动日等”[5]P167-171。
畜牧业定额管理的办法在实行几个月后就初见成效。
1953年,我国颁发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大政方针,国家决议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盘的、彻底的社会主义大改造。贾宝执也积极响应和遵循国家的这一路线,于1955年,联合其他9 个初级社西沟、高家峁、李家莚、程家莚、苏家里、张家莚、西山角、斜坡合并为“吕梁先锋高级社”。贾宝执继续担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社与初级社最大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级社的规模要比初级社大的多,每一社大约有三百户农家。二是农人的地皮被收为公家所有,老百姓务必要依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参加高级合作社同时一定要将土地捐出来。合作社不管农民在土地改革以后占有多少土地,只根据劳力付出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报酬。[5]P167-171高级社成立后,白家沟村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时期,贾宝执对农牧业实行的定额管理制不但增加了社员的副业收入,而且直接支援了农业的增产和国家的需要。“只1954和1955年,就卖给国家肥猪87 口,羊绒羊毛共1023斤,畜牧的纯收入共达到3102 元,占农业和副业总收入的22.9%。全社的施肥面积1954年比1953年扩大了 10% ,每亩地的施肥量增加了 0.8 驮。”[7]虽然1954年遭到严重的先旱后涝的灾害和1955年遭到旱灾,但产量仍然超过附近村的互助组,预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在农业生产高级社时期,大牲畜由1955年的171 头增加到222 头,羊群由1483 只增加到 2449 只,猪发展到 188 口。[8]
美国学者肖凤霞通过对华南乡村的人类学研究,认为“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作为国家在地方社会中的忠实‘代理人’,不具有传统社会中‘地方精英’享有的自治权,是一个被动行事的阶层,同时村庄也‘细胞化’了。”[9]倘若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我们从自下而上的角度看,则是又一番景象,村干部仍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调适性。他在制定决策时,会根据村庄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贾宝执面对白家沟畜牧业管理的混乱现象时所采取的措施就表明了这一点。我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村干部有了向苏联学习的机会,这种机会影响着贾宝执改造农村的思想,他的先进理念及自身的自主性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将白家沟村的农业集体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以上这些变化与联系生动地展现了国家、个体与村庄三者之间的生成关系。
到1956年底,我国大体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较为全盘和彻底的改造。1958年,在党“左”倾错误的滋长下,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人民公社是一个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1958年,贾宝执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下将白家沟吕梁先锋高级合作社和夭洼、白家塔、马家湾、高家峁、苏家吉、郭家吉等六个合作社并为白家沟大队,同时自己也成为公社主任兼大队党支部书记。6月,全县掀起了“大跃进”运动,9月,全县机关、团体、学校、农村厂矿近3 万人参加大炼钢铁,但炼出的万余吨生铁大部分为劣质品,到1964年,白家沟大队,已拥有 705 户社员,3100 多口人。”[10]
在急躁冒进的“左倾”路线引导下,白家沟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体化的程度逐步加深;但大炼钢铁减少了可使用的铁农具,大大降低了白家沟的农业生产率。万余吨劣质品生铁的冶炼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劳动力,使农业减产,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大跃进”方针所带来的危害使我们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应该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工农业的发展现状,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贾宝执是一位生活于20世纪20 至70年代山西省兴县白家沟村的普通农民。他在乡村的崛起与村庄的农业集体化是历史的偶然,更是必然。他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国家在乡村的忠实代理人。在白家沟村农业集体化的道路上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贾宝执起了引导作用,尤其是国家“组织起来”的号召、向苏联经验的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在1944~1964年白家沟村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贾宝执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先后建立了土地运输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和高级)及人民公社,前两个组织对白家沟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推动了村庄的国家化。白家沟人民公社的建立虽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客观上将白家沟村庄的集体化推向了高峰。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位劳模,贾宝执的身上有着许多当代基层干部值得学习的品质与精神,如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与百姓融为一体、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注 释]
①晋西事变:又称十二月事变,发生于1939年12月,是抗战时期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晋绥绥靖公署主任的阎锡山掀起的“反共”事件,当时动用大部晋绥军(旧军)进攻山西新军,镇压与新军一体的牺牲救国同盟会,新军以失败告终,一部分转入晋西北,一部分进入晋东南。
②垧:中国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各地不同,东北地区一垧一般合一公顷(十五市亩),西北或华北地区一垧合三亩或五亩。
[1]米鸿才.合作社发展简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164.
[2]王晓蕊.晋西北根据地合作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5.
[3]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882.
[4]樊润德.晋绥边区史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411.
[5]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模范村干部贾宝执的创造白家沟运输和农业合作社[N].抗战日报,1944-9-9.
[7]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三联书店,2002.49.
[8]樊润德.老劳模贾宝执的故事(下)[J].山西老年,1994,(2)5.
[9]行 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J].山西大学学报,2007(5)155.
[10]贾维帧,尚永红 ,孙海声.兴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