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特点

2015-03-20 17:29耀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伊斯兰教阿拉伯伊斯兰

胡 耀 辉

(1.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2.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西安 710016)

【历史文化研究】

试论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特点

胡 耀 辉1,2

(1.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2.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西安 710016)

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以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为代表,使阿拉伯人走上了科学认知世界的历程。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非常独特,伊斯兰教对科学的指导、重视实用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善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以及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等,成为其明显区别于当时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伊斯兰教;科学理论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亦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为更有效地发展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以“阿拉伯科学技术”概念来研究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存在着误区。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技术主要指阿拉伯帝国境内那些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以及非穆斯林教徒共同创造的一种融合性的科学文化,其科学本身带有明显的伊斯兰教印记。因此,以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取代“阿拉伯科学技术”术语,能够较为客观地显现出阿拉伯帝国科学技术的全貌,亦是当时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下的科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伊斯兰科学是中世纪阿拉伯各族人民共同的财富,它突破了种族、宗教和地域的界限,参与科学创造的不仅有穆斯林,还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等等;不仅有阿拉伯人,还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等等。”[1]49

阿拉伯科学有其自身的独立发展,它注重科学知识的创新与积累,是西欧近代科学形成的重要基础。[2]27而要理解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影响,就必须从其内在特点入手,才能深入分析它与同时代的中国、欧洲科学技术的差异,进而对阿拉伯科学技术为什么在近代出现停滞做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3]144

一、善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具有古代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鲜明特点,既有古代埃及、波斯、印度、中国的科学成分,亦有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营养。所谓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是广泛吸取古代东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就的产物,亦是阿拉伯帝国创造力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具有杂交文化或混合型文化的背景。[1]5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文化融合的产物,而阿拉伯—伊斯兰科学自然就吸取了帝国境内的多重科学文化,并进行革新和创造。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是各民族、各地区古代科学的集成和总汇。[4]46显然,阿拉伯人具有强烈的虚心接受先进科学遗产的精神。阿拉伯帝国统治者非常注重对古代东西方科学著作和成果的引进,特别注重科学成果的翻译与传播,这使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成为近代西欧继承希腊文化的纽带,而且也是中国科学技术传向西方的桥梁。[5]5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的形成发展与翻译运动密切相关。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结构看,其科学主要是吸取外来科学和创新自我科学。阿拉伯—伊斯兰的科学文化是通过掌握比较成熟的文明的知识建立起来的,因此首要的是把有关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754—816年间,几代哈里发提倡科学,成立了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宫”。他们搜集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学到了中国的筹算方法。

二、具有强烈的伊斯兰教印记

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伊斯兰教,可以说,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它对科学的发展有着促进与抑制的双重作用。

伊斯兰教的文化精神促进了科学精神的产生,而阿拉伯—伊斯兰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始终与伊斯兰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伊斯兰教义和经典文献,含有丰富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进展。[6]57在很多穆斯林看来,《古兰经》是阿拉伯科学的源泉,它蕴藏着无穷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古兰经》说:“他以智慧赋予他所意欲的人,谁察赋智慧,谁确已获得许多福利。惟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7]31伊斯兰教义非常重视理性思考,穆斯林在经商和对外征战过程中,了解、接触了阿拉伯半岛之外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对其研究并为自己所用。伊斯兰教认为:“智慧是穆氏遗失了的‘骆驼’无论在何处发现都应将它牵回。”[8]243对穆斯林而言,《古兰经》既是宗教教义和生活方式,也是科学文化,宗教信仰与科学并不冲突。穆斯林对数学,尤其是对几何学和数字的偏爱,与伊斯兰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真主被尊奉为独一主宰,数字系列中的“一”便成为真主最径直明了的象征。[9]91在穆斯林看来,数字系列本身也是人生阶梯,人们沿着它从纷繁驳杂的人间逐步上升到真主的圣洁、统一的境界。

然而,中古后期伊斯兰教价值观的保守性,直接阻碍和扼杀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中古时期,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它们的科学思考或科学活动都是在宗教的框架内进行的。[10]125伊斯兰教提倡掌握知识,但强调知识必须服务于真主的迹象和教义。有学者认为:“伊斯兰宗教的意识形态向来忽视为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的思想。”[11]177阿拉伯帝国时期,伊斯兰国家当权的正统派主张科学要依附宗教,服从于宗教至上的指导原则。[17]277保守的宗教势力成为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以公开形式反对科学。如10世纪时,科尔多瓦发生了一起臭名昭著的焚毁外来科学书籍的事件。[12]188尤其是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1058—1111)对伊本·西那等世俗科学家的批判,限制了科学和理性的发展。到13世纪时,伊斯兰文明几乎完全失去了发展科学的能力,科学亦服务于伊斯兰教的需要。伊斯兰教对科学创新的阻碍,主要通过强加非常狭隘的实用性定义而改变科学的特点。因此,科学在伊斯兰世界成为伊斯兰教的附属品,它丧失了自己的外来品质、最终变成了伊斯兰科学*所谓伊斯兰科学,指的是由穆斯林民族在继承人类各种科学成果基础上开发创立的,在伊斯兰世界广阔地域内孕育形成和传播发展的,并且在《古兰经》启示指引和启迪下生成的一种科学文化。。伊斯兰科学是《古兰经》启示和人类各种科学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伊斯兰科学在传统宇宙学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宇宙志方面的文献。如加兹维尼等人撰写的《创造的奇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16世纪后期伊斯兰教的创议制度的关闭,禁锢了人的思想,同时也禁锢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实验性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即注重实验性科学验证,追求科学的实证和求真精神。所谓实证精神,就是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最初就比较重视科学实验,主要体现在化学和炼金术上。阿拉伯—伊斯兰科学非常重视实地观察,强调实验论证科学原理的创作。阿拉伯人借助实验、观察、论证和理性分析等方法,使得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比古代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具备了更高的层次。

中古时期,阿拉伯炼金术的发展推进了人们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炼金术士在炼取“黄金”的过程中学会了蒸馏、结晶、升华、焙、烧等实验方法。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扬曾指出:“谁不做研究和实验,则他们任何时候都一事无成。”[13]61阿拉伯科学家注重化学实验,通过蒸馏、过滤、升华、焙化、结晶等实验方法,他们制造出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化合物,并知道用硫酸和硝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制成王水。阿拉伯人还曾经用磷做原料,制成一种闪闪发光的人造宝石。如号称“阿拉伯医学之父”的拉齐很注重实验,亲手提炼了酒精,用其配制医药。其著作《秘典》中介绍了多种做实验的方法,记述了做实验用的物品、器具、操作过程,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奠基人”。[14]147此外,阿拉伯科学家由钻研书本理论转向临床实践,通过近200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糅合希腊、波斯、印度以及阿拉伯本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伊斯兰教禁止解剖尸体,医生主要在医学理论方面进行探讨,同时还利用给伤员治疗的机会或做动物实验获得外科知识。[15]147

四、注重发展实用性的科学技术

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向来注重实用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应用到现实的商业贸易、航海业、宗教活动的实践中。实用科学非常重视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经验,具有实际经验的工匠、文人、医生对实用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16]42中古时期,阿拉伯科学家只能在学馆*学馆指的是伊斯兰的法律学院,亦称马德拉萨(Madrasa),它是一类传授较高学问的机构,里面也讲授一些“外来科学”。在伊斯兰世界各地都设有这样的学馆,这里主要是进行“伊斯兰科学”中的法律教育的高级学校。它们不是实行自我管理的法人,没有固定课程,也不授予学位。按照法律规定,学馆可以接受慈善性质的捐赠,但有办学证书加以严格限制,绝不允许讲授与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有任何抵触的东西。的正式安排之外传授世俗的科学知识。在阿拉伯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实用科学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为世界科学的继往开来起到了纽带作用。[17]100例如,几何学、三角学和天文学也进入伊斯兰文明的学问研究范畴,主要因为伊斯兰教需要用它们来确定祈祷的合适时间和麦加的方向。

伊斯兰教产生后,穆斯林必须依据星宿才能确定礼拜的正向,这对天文学的研究无疑起了促进作用。[18]240阿拔斯王朝最先提倡天文学的为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9世纪初期天文学曾和医学、哲学、数学同样被列为重要的学科。[19]390在天文观测中,阿拉伯人制造了很多精密的天文仪器,如星盘、象限仪(四分仪)、方位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穆斯林天文学家还依据托勒密《地理学指南》开发出一些导航技术和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对于海员和沙漠里的旅行者很有用处。

阿拉伯学者把科研的成果广泛运用于实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如把化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业中去,促进了冶金、制药、制香、制革、印染、制漆、制碱和盐等工业的发展。把代数、三角学广泛运用于天文历算、航海技术、地理测绘、工程建筑和农业水利,使数学为生产实践服务,反过来又促进了数学的大发展。[20]26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精确的自然研究只是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而后来在中世纪由阿拉伯人继续发展下去。”[21]418

五、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事实上,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属于古代经验科学的范畴。其应用性主要是同经验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同理论性相联系的。经验科学向来注重科学技术的实践性应用,而忽视科学知识的理论性创作。阿拉伯—伊斯兰科学的成就中并未产生太多的科学原理和理论学说。如阿拉伯天文学向来注重观测天象和推算时辰,以备伊斯兰教礼拜之需。阿拉伯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的综合、汇编。而将编写百科全书作为科学活动兴趣的中心,必然会阻碍阿拉伯科学的创新。因为《古兰经》规定禁止解剖人体和检查人体敏感部位,不利于外科医学的发展。阿拉伯地理学主要集中在绘制地图册,编写道路志方面。总之,阿拉伯—伊斯兰科学仍未形成一门相对成熟的理论科学,几乎没有原理上的重大突破。[1]54

有人认为:“从科学本身来说,阿拉伯科学虽然吸取了古代科学成果并有所创造,但由于阿拉伯科学家逻辑推理能力的欠缺,最终没有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近代科学没有能在阿拉伯国家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22]27确实,阿拉伯民族本身有这样的特点:善于整体综合,而不善于逻辑分析。[23]94它也是整个东方民族的思维特点。阿拉伯人是典型的视觉和听觉的民族,即他们能细致而直观地观察物体。[24]51美国历史学家希提也曾说:“阿拉伯人对现象能进行正确的观察,能勤勉地积累事实,但是做出真正科学的结论和建立最后的体系,是他们智力的铠甲上最弱的一个环节。”[25]477显然,在实用主义驱使下发展起来的阿拉伯—伊斯兰科学,过多地关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活动,而忽视了科学本身的知识性创新和创作,没有形成自身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最终成为阿拉伯—伊斯兰科学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从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看,阿拉伯科学技术很难达到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科学产生的环境是生产的需要,中古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着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起着特殊的双重桥梁作用:一方面,它在西方古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科学技术之间肩负着承先启后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科学技术之间又起着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作用。

[1] 张晓丹. 试论伊斯兰科学的兴衰及其历史贡献[J].西亚非洲,1992,(6):49-56.

[2] 李廷举.科学革命与现代反科学思潮——科学史上的连续和间断[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24-30.

[3] [美] J·E·麦克莱伦第三,[美]哈罗德·多恩.世界科学技术史[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7.

[4]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 杨水旸.简明科学技术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6] 徐益明.历史上宗教对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1986,(6):55-59.

[7] 马坚.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 张文建.宗教史话[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9] 周国黎.伊斯兰教育与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 顾世群.伊斯兰教与科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8,(6):123-127.

[11] [美]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M].王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12] 秦惠彬.伊斯兰文化与现代社会[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13] 《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化学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4]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5] [德〗赫伯特·戈特沙尔克.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M].闫瑞松,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6]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7] 褚秋雯.浅谈阿拉伯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J].科教文汇,2012,(5):99-100.

[18] 郭应德.阿拉伯史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19] 纳忠.阿拉伯通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0] 杨克礼.阿拉伯科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J].世界历史,1984,(2):20-31.

[21]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 谭萍.阿拉伯的“李约瑟难题”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5-27.

[23] 周放.阿拉伯科学与翻译运动——关于阿拉伯科学的历史与现状的思考与探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4] [日]简井俊彦.伊斯兰教思想历程[M].秦惠彬,译.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25] [美]希提.阿拉伯通史[M].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责任编辑 梁红仙】

Probing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eval Arab Isla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 Yao-hui1,2

(1.School of Humanity,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2. Middle East Institut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At Medieval times, the Arab empires have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cience, literature and art, especially represented by the Arab-Isla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makes the Arabs step into the cognition of the world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Arab-Isla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very unique, and Islam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c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good at absorb valuable scientific culture,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application but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cience theory system research, which play the important rol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ecom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China and Europe.

Arab-Islamic; science; Islamic; scientific theory

2015-03-18

胡耀辉(1982—),男,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东近现代史、当代中东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

K135

A

1009-5128(2015)21-0067-04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阿拉伯伊斯兰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坚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