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多视觉审视

2015-03-20 17:21李双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交响曲抗争贝多芬

李双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多视觉审视

李双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长久以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经典的音乐华章之一,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盛典,还带来与黑暗现实抗争的勇气和激情。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让民众在黑暗无力中彷徨,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希望和力量。200余年已过,那激昂奋进的乐曲依然响彻云霄,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魅力。该文基于多视觉角度,全面诠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希望能够尝试着从更加多元的角度探索其内在含义。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多视觉审视角度

1770年出生于德国的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是浪漫主义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创作的音乐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超现实风格,还有莫扎特动机展开的旋律风格。他深谙海顿粗犷、热情、简洁和质朴的创作精髓。通过节奏上频繁的转换、休止和切分等演奏手法,造成整个旋律的不平衡感突出、动机延展性强、和声的不和谐以及不稳定范围扩大等,带给听众出人意表的感觉,对抗性和冲突性较强,这就是贝多芬音乐作品感染力和恢宏气魄所在。

贝多芬的创作风格传承了德国音乐的优秀品质,穷其一生奉献于音乐创作,为19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用精彩的一生诠释了音乐的最高境界,给世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心灵震憾和历史悲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总是把热情、不屈、昂扬的斗争之音宣扬出来,让那一股激昂的热血得以沸腾。他的作品体现了他一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和解放全人类的高尚情操,就像是一把烈火,来势凶猛,却震憾人心[1]。《第五交响曲》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一生创作的巅峰所在,这篇音乐巨著完成于1807-1808年,并把“命运在敲门”作为第一乐意的概括主题,后来这个“定论”被后人传颂,也使得没有名字的“第五交响曲”被冠以“命运”之歌,很多音乐理论的先行者认为这是对音乐巨匠作品理解的简单化与庸俗化,他们认为“没有名字恰恰是其内涵所在,表现出作品的顽强抗争与无力现实之间的冲突”,但也有人认为,“命运”之名恰恰出自于贝多芬本人之口,是创作动机的真实写照。

一、《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价值

无可否认,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是逆世之作,它产生于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悲剧一向被认为是时代创作的主流,音乐创作之人永远无法战胜命运,在与命运的厮杀中难免会失败。但是《第五交响曲》的出现一骑绝尘,成为那个时代音乐盛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作风格多变。《第五交响曲》打破了传统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将音乐风格和自然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叙事乐章,使音乐成为真实情感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其感染力要远远大于创作意义。二是心灵桎梏的突破。《第五交响曲》不管是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上,还是主题内容的杂揉上,都有全新的突破,它的历史价值不仅仅是对欧洲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是从全新的角度完善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内心信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五交响曲》的出现对欧洲音乐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音乐本身,更体现对彷徨的时代、不屈的灵魂和压抑的情感的激励与抗争,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灵魂之作,它以完整、严谨、均衡的叙事结构,体现出宏大的气势与创新的艺术魅力,是交响乐发展史上的巅峰极致,为音乐的发展与创作提供了引领与借鉴。贝多芬生活在封建阶段与新兴资产阶级斗争的时期,时代因素对《第五交响曲》的创作影响极为深远,作品也被称之为“命运交响曲”,指引生存在那个黑暗时代的人们,用信念、抗争和不屈去等待黎明,是当时袪除社会积弊的治疗良方;《第五交响曲》可以凝聚民众奋斗的力量[2]。二战时期,它是所有民众最喜欢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很多年轻人都是踩着音乐的旋律走向战场,在那个宣传教育引导缺失的年代,音乐成为战斗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第五交响曲》迸发而出的多视觉艺术

(一)整体结构艺术特点

“命运在敲门”是贝多芬给《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警语,据说是他本人亲口说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太多激昂奋进的热情以及为了命运不断努力抗争的意志,此外,这句话还表现出他鲜明的个性、深沉的情感和不屈的意志。从整体架构上看,作品共分四个乐章,它们独立诠释乐曲的意境,却又将“命运”主题一脉相承,每一个乐章都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英雄意志和战争宿命的抗争。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之中条理最清淅、结构最严谨、意境最完整、手法最简练的经典之作,乐曲通过明快、紧凑、平衡的旋律,演奏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用不断切换的旋律和节奏保证整个作品的内在联系,使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能够明确表现出来,赋予了整个作品浑然天成的气魄与魅力。作品能够给予听众一股视觉上的力量和精神上的冲击,始终在心灵深处不断盘旋,这正是《第五交响曲》以生命的视角,向世人诠释生命不衰力量的精髓所在。

(二)两大主题巧妙结合的艺术之美

作品将黑暗与光明两大主题巧妙融合到旋律之中,始终让听众的内心世界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并把这“不断抗争”的旋律做为主基调,始终融合于每个音符当中。那种面对恶势力不屈服,勇往直前的精神,能够让民众时刻感受到动人心魄的战争场面。第一主题通过不同的乐器演绎残酷的斗争场景,在这样一篇激昂的乐章中,直接过渡到舒缓的旋律,整个片断显得温柔而漫长,与之前激昂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用于表现在与命运争抗之后,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渴望安定的内心的复杂情感。命运激昂在此时通过伴奏的形式出现,更多地显现出隐隐的不安情绪。当音乐进入到那一种绵长的情感纠葛之后,峰回路转,第一主题的激昂再次呈现,两大主题不断重复转换,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抗争的焦灼与斗争的力量。从表达方式上看,作品通过不同的乐调、风格的展示,让人们真正领略到了斗争的美感所在;第一主题就是力量的最佳体现,第二主题无疑就是情感的最美表现,两大主题刚柔并进,全面展示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四大乐章”艺术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把整个音乐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像海浪一般汹涌而富有力量;第二乐章带着一股意味深厚的哲理性深思,用以激发民众内心的情感;第三乐章推翻第二章的深思,重新引导乐曲回到激昂的时刻,告诉人们,战争还在继续,勇往直前的信念从未消失,逐步让战争进入焦灼状态,最终转向了第四乐章的明快与欢乐;第四章通过斗争、沉思、抗争,最终迎来胜利的凯旋,这一乐意充分体现出那种喜悦以及成功时的幸福。四大乐章通过四种不同的表现方式,阐述与命运进行不屈抗争的过程。事实证明,每一位细细聆听过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听众,总能够从中获得一股强大的激励力量,而这一股力量正是音乐给予人们的生命的褒奖[3]。

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分节赏析

前文针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阐述,但仅限于表面,为更好地说明其多视觉审视的观点,下面就对第五交响乐的具体乐章进行赏析。

按照分步结构设计,《第五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整体呈现明亮快板、奏鸣曲式的风格。象征着不可战胜的人民的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猛烈冲击黑暗势力,进行殊死搏斗,逐渐使主题主部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在连接部的降E大调上,使用圆号演绎号角的声音,使派生的副主题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演奏法、力度、音调等方面的冲突,与主部主题构成鲜明的反差,表达出内心的英雄情结和对斗争必胜的信心。第一乐章发展的高潮在尾声部分,主部和副部纠缠在一起,以进行曲演绎英雄无畏的内心世界,而哀怨的下降音调又将不安的情绪隐含其中,为下一乐章中的冲突深化做好铺垫。

第二乐章:降A大调,整体呈现出稍快行板、多重主题变奏曲的风格。以双主题变奏曲的风格演绎第一主题,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切换,加强音乐的对比效果,用以展示英雄的内心世界。表明英雄在抗争之后开始进行理性思索,用起伏的旋律和具有弹性的节奏,展示这个主题内在的力量和热情;以进行曲风格去演绎第二主题,从风格上看,与传统的歌曲有着音调上的相似,但加入了铜管演奏,在逐渐加强到全乐队共同参与时,反而成了表现英雄气概的进行曲;而后连续两个变奏,自然而然地进入尾声,结束这一乐章。

第三乐章:C小调,整体呈现出快板、复三部曲的风格。这一乐章与第一乐章一脉相承,即是前情的延续,也是通往胜利的必然过程,使用了具有戏剧元素的诙谐手法。第一主题由两个乐句构成,一个在迟疑中坚定的前行,一个在抗争中带有不安,具有双重性格的对比,形成了摸索前进的动力;“命运”动机衍生出第二主题,以复调创作手法来展示中间部分,在各声部轮流出现舞蹈主题,呈现的是欢快的庆祝场面,用以展示黎明在即的欢乐情绪。而后再现第一部分,意境自然延伸,缓缓引入节奏清晰的进行曲,表明胜利已不可阻挡,斗争必然成功。

第四乐章:C大调,整体呈现快板、奏鸣曲式的风格。演绎气势恢宏的胜利场面,以磅礴大气的音乐基调,将庆祝胜利的热烈场景即时再现。主部主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C大调基础上演奏,第二部分以木管和圆号演奏,表明庆祝胜利的人民群众在缓缓前行;在情节展开部分,将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逐步推向深化,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在进入高潮部分时,“命运”再一次隐入主题,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胜利者已不可阻挡,既是抗争过程的展示,又是胜利心情的呈现,是贝多芬抗争、交织和胜利构思的集中体现。

四、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

(一)组成多元化

《第五交响曲》是一部由多元材料加工堆砌而成的,它成功地打破了古典音乐的作曲风格,不再把和谐、平衡、顺从视为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把个人的情感作为音乐的依托,更容易从心灵上引发听众的共鸣。交响乐中通过不同的音乐因素构成,快速的章节、委婉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等,通过伴奏、合声、低旋律等方式体现出不一样的情感纠葛,不管是激昂奋进的,还是深思安静的,或者是浴火悲壮的,还是成功凯旋的,都以不同乐器对不同材料进行加工为前提,获取丰富的乐感、无限的遐想和深厚的底蕴,实现情感与乐曲完美的结合。

(二)古典音乐的全新改革

《第五交响曲》与古典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古典音乐主题单一,加工粗糙,且内涵空洞,但《第五交响曲》通过“两大主题”和“四大乐章”的完美融合,将人物内心的不同感受,以最为直接的音符演奏出来,每一个主题看似独立存在,却又始终联系。在乐曲的整体架构上,通过“材料连接”的手法将每一个材料进行拼贴,形成完整的叙事架构、情感融合和主题展示,最终形成大气磅礴的作品,这一拼帖手法也是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4]。

五、结语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是人类情感的真实反映,情感更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通过对多视觉艺术感受、基本素质分析以及对作品价值的探究,使我们真正感受到其鲜明的作品风格、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平等博爱的心灵追求。与其说这部作品是与命运进行抗争的代表之作,不如说是贝多芬一生不屈奋斗的真实写照。后人为这首没有标题的交响曲定名为《命运》是更贴切不过的,“命运”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参与文献:

[1]张睿.论启蒙思想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周进.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指挥的自我跃迁—“命运”交响曲指挥的艺术再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 (1):144-157.

[3]马慧玲.走进大师的心灵—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新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34-37.

[4]魏廷格.“淫威”还是“挑战”——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不同理解[J].人民音乐,2013(1):48-50.

A Visual Review of Beethoven’s Fifth Sym phony

Li Shuang
(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Fuzhou 350002,China)

It has long since been recognized that Beethoven's Fifth Symthony is one of the most classic musical works,for it brings about not only musical entertainment but also courage and passion to fight the dark reality.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a hard time in which the ordinary people were making their living hopelessly,it was Beethoven's Fifth Symthony that brought about hope and courage to their spiritual world.Though more 200 years have passed away,its exciting and encouraging music still resound to the sky,which stimulates people to make a review into its musical charm.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ratistic value and charm of Beethoven's Fifth Symthony from multipl perspectives,attempting to probe into its inner meaning in more diversified aspects.

Beethoven;The Fifth Symthony;Multipl perspectives

J657

A

1673-8535(2015)01-0068-04

李双(1984-),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提琴的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4-10-26

猜你喜欢
交响曲抗争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村庄交响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