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圈特有的饮食工具。筷子古名曰“箸”,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人发明煮食之时。筷子虽然仅仅是一种简单食具,但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试就筷子的起源及其与民间文化传承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筷子是比较近期的说法,在古时又被称为箸、筯、櫡、梜等。最早的“箸”字出现在公元前318 年楚、燕、韩、赵、魏五国联合攻秦后所刻《诅楚文》,据今已有2300 多年[1]。此外,战国时期韩非所著《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交菽藿”。汉代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史记·绛侯世家》中,以箸作“櫡”。《礼记·曲礼上》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筷子的另一旧称为筯。筯者,相助以取烫食之意。
刘云、朱碇欧在所著《筷子》一书中认为:“粒食、热食、饭碗,是造成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基本原因。”[2]蓝翔著《筷箸史》也基本认为热食是中国人发明筷子的主要诱因。[3]传说大禹在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经常在野外煮食,由于治水心切,常常急于进食,因此大禹就灵机一动用两根树枝夹取食物果腹。这一传说大致勾勒了箸的雏形。其实,从字形上分析,《诅楚文》上所书“箸”,为两只手各拿一棍,在一鼎状煮食器中翻动或夹取食物之形。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由此推测,筷子最早的雏形当是人们发明陶器开始煮食后,为便于在烫水中搅动食物,以避免黏贴、煮得不均匀而用的树枝或竹棍。有时为了看看有没有煮熟,也会夹而尝之,由此逐渐演化为后来的进食之器。《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夹,其无菜者不用夹。”夹,对木,这是我们最原始的筷子多为树枝或细竹所制之故。[4]《史记·留侯世家》载:“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隋唐时代,“筯”“箸”两字同时使用。如李白的《行路难》曰:“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杜甫的《丽人行》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之句。
在古代,中国先民进食,手、刀、叉、箸、匙等可能并用,之所以后来箸更为流行,而未像西方那样发展为刀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喜欢聚餐,用刀叉容易产生误会,对王、诸侯、贵族等来说更是不敬,难示忠诚,故而箸渐被接受并广泛流行。”蔡元培曾说过:“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总觉得刀叉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5]
1978 年5 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市西北约3 公里的擂鼓动墩,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的墓群,在这举世瞩目的重要发掘中,出土文物计有七千余件,其中有食品箱和酒器箱。食品箱里除了装有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荚一件;酒器箱中装有耳环161 件及园木盒、方木盒、大勺等,也有竹荚两件。竹荚,就是现代的竹筷。先秦古籍《管子》中称筷为“篓”。《广雅·释器》也有记载:“谓之著”。经考证,食箱、酒箱为曾侯乙生前外游的野餐食具,这不但证明我国2400 年前已有设计合理的旅游餐具箱,而筷箸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6]
对于筷子起源,有学者还从模仿自然角度进行了分析,如陈勤建认为,中国人使用筷子起源于对鸟爪的模仿。在长期的自然观察中,人们发现了鸟爪的灵巧和妙用,从而学会模仿鸟爪抓树枝而以两根树枝夹食事物。筷子在古时也称为梜,与此似乎不无渊源。陶思炎认为,中国人使用筷子起源于对鸟嘴的模仿。大鸟在给小鸟喂食时,常常用鸟喙夹着食物投喂。这给人们发明筷子带来很大启示。当人们驯养鸡、鸭等禽鸟以后,长期的观察很容易给人们以启发。此说似乎更为可信。
《康熙字典》中只有“箸”,而无“筷”字。“筷”字最早出现于明代。据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一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筷)儿,幡布为抹布。”明代李豫亨《推蓬寤语》也载:“也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快(筷)子者,忘其始也。”筷子使用很广泛,因为吴中讳住而改箸为筷,或为一委婉的托词。古时渔民地位很低,渔民之风俗向上流传,甚而进入达官贵人生活似不可信。推测改箸为筷,与避讳明朝皇帝朱姓有关。明代大兴文字狱,忌讳繁多,箸与朱谐音,故改箸为筷。其原因估计有4 个:一是忌讳明朝皇帝朱姓;二是猪肉是一般宴会常菜,箸与猪谐音,容易混淆,多有不便;三是饮宴本身是“快乐”之事;四是饮宴中人们最爱说的往往是“快”字,如“快上菜”“快吃”“快点”等等。“筷子”的叫法由此被广为接受、约定俗成。
不管大摆筵席、居家日用,还是出外旅游、风餐露宿,一双筷子就可以使人方便进食,既卫生,又实用。“无论是煎、炒、煮、烧、炸、烤,不管是丝、片、条、丁、丸、块,只要灵活转动挑拨张合伸缩小小的两根棍子,就什么都能‘筷到擒来’。”[7]由于十指连心,因此用筷子还可以使人心灵手巧,有助于开发智力。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大大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对健康有益。”[8]几千年来,筷子成为中华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筷子,概而言之,筷子在民间文化传承中承担着以下功能:
对华人而言,筷子已不仅仅是饮食用具,而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在华人餐桌上,引人注目的是精美菜肴,不是餐具——筷子;而在西方人的餐桌上,蹭光发亮的是刀叉而不是美食。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说,在餐桌上有一方“繁”,另一方就会趋于“简”。华人“繁”了各式菜肴,西方人则张罗出一套套餐具。筷子体现了中国人以简化繁的智慧。筷子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使用简单,对丁、块、条、丸、团、线、粥等类型的食品,均可以夹、挑、扒、拌、插等,自如应付。王仁湘在《箸史》中说:“筷子对食物的适应性也最强,可以取食除羹汤流质食物以外的任何品种肴馔。更重要的优势是,筷子制作简便,原料广泛。”
华人喜欢用筷子,不仅因为其简便实用,还因为其为聚餐饮食提供的乐趣。由于筷子相比刀叉更为安全,因此这也是中华文化为何产生聚餐制的重要原因。假如中国人自古至今也使用刀叉,在诸侯争锋、群雄逐鹿的古代,又有多少帝王将相会采用聚餐制与民同乐呢?同样因为用筷子,中国人养成了主人为客人、老人为小孩、晚辈为长辈夹菜的习俗,设想若改成刀叉为人添菜,即使夹菜方再善良和热情,恐怕也掩盖不住刀叉的冷光寒意。筷子简便易用,可以使大家围坐一桌共享美食,其乐融融,因而为全世界华人所喜爱。“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9]
小小一双筷子,虽没有长城、兵马俑、故宫那样辉煌壮丽,但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筷子看似简单,却蕴涵着丰富的道理。筷子虽然两根长短一样,造型无别,但在使用中,一根相对静止,一根活动自如,一动一静,构成一阴一阳的动态和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哲学”。再比如,中国民间谚语“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等,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筷子还有耿直、宁折不屈之义。如《秦撰古今谈》所引资料,唐玄宗曾赐给宰相宋碌金筷子,赞誉他具有筷子一样耿直的品格;永福公主不同意父皇为自己选配的婚事,以折筷表示决心已定、宁折不屈。[10]《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刘备意识到曹操在试探自己时,趁惊雷佯装将筷子“失手落地”,表明自己胆小无用,从而化险为夷。[11]由于中国人从小就用筷子,几乎个个是使用筷子的行家里手,失手落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失礼、懦弱、胆小等信息,刘备因此化险为夷可以说是筷子帮了忙。
中国人喜欢筷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筷”与“快”谐音,使人每每与快乐、迅捷、顺利等吉利词汇相联系。按照心理学解释,这是一种正向暗示,有助于心理健康。由于筷谐音快,因此在中国人新婚时,也常常以筷子为吉祥之礼,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12]。“筷子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物,国人使用方顶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婚俗中,筷子祝福新人快生贵子,送情人的筷子,表达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的决心。送亲朋的筷子,表达贴心地关怀对方生活。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八双筷子祝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因此筷子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餐具,更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13]筷子已超脱出简单的用餐工具,而成为一种民间祥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中国人来说,等长到可以上餐桌学用筷子吃饭的时候,其实就是学习做人的开始。《周礼》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学习用筷子的过程,就是学习用餐礼仪和家常伦理的过程。由于用筷子十分方便,如梁实秋在《圆桌和筷子》中所言:“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扒、能拿、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因此在餐桌上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雅行为,所以用筷子有很多禁忌,比如忌讳一长一短、以筷指人、击盘敲碗、游筷寻食、筷插于碗等。这些做法容易给人带来不适,有欠尊敬和礼貌。在餐桌上一家人坐在一起,也常常是大人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中国人的很多人生道理就是小时候学习如何用筷子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筷子总是成双成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只用其中一根,或可插食,但很不雅观,也不礼貌。筷子的使用正反映了朴素的兄弟之谊、姐妹之情、大家互帮互助的含义。
筷子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载体。日本古时不用筷子而用手进食。推古天皇十五年(607 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访隋朝时初识筷子。次年,隋朝使节随小野回访日本时,日本宫廷首次仿照中国就餐方法用筷子设宴款待来宾。[14]筷子从此传入日本。英国女王在访问中国前多次苦练筷子功。[1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席间,尼克松总统学着周总理的样子第一次拿筷子夹菜,引得记者纷纷拍照,留下这一历史瞬间。当尼克松一离席,加拿大《多伦多环球报》驻北京记者伯恩斯即抢上前去把尼克松用过的筷子揣入怀中。据说美国有位收藏家愿出价2000 美元购买这双筷子,伯恩斯都不肯转让。[16]英国女作家巴伯贵美子(Kimiko Barber)在2009 年1 月出版的《筷子饮食》(The Chopsticks Diet)一书中认为,用筷子相比用刀叉或赤手进食,可以减慢耗食,使人吃得较少,从而控制体重。使用筷子也有助于细嚼慢咽,促进食物消化。[17]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与拓展,筷子的文化交流角色日益凸显。
筷子在千千万万的文化器物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很多文化器物所无法比拟的,在当前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亟需加强对筷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筷子不仅仅是食具,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1][2]刘云,朱碇欧. 筷子[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7.4.
[3]蓝翔.筷箸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4-5.
[4][6]崔普权:筷子的历史与称谓[J]. 北京档案,2000,(8):44.44.
[5][8]卢茂村. 筷子古今谈[J]. 农业考古,2004,(1):211.210-211.
[7]谢瀛慧,黄剑,潘东潮. 筷箸文化内涵延伸与传播[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6):11.
[9]魏峰.中国筷箸文化初探[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6):9.
[10][11][16]王云庆. 筷子古今谈[J]. 档案与建设,1994,(2):48.48.48.
[12]龙晓添,焦玉良. 筷子的民俗象征意义[J]. 大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2005 ,(2):18-21.
[13][17]谢瀛慧,黄剑,潘东潮.筷箸文化内涵延伸与传播[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6):11.13.
[14]吕琳.中日筷箸历史与文化之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116.
[15]舟迅. 中国的筷子文化[J]. 技术监督纵横,199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