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婧
(北京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48)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是黄国文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这是他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语篇的又一力作。在这个领域他是领先的。王宗炎先生(2006:5)和杨自俭先生在序言中曾谈道:“黄教授这本书,非但对翻译工作者有用,对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也有用。韩礼德的语言学理论究竟能为中国古诗词英译者解决多少问题,我们跟着黄教授的指引就能摸出个大概来。”“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些用诗学方法研究古诗词英译时所不注意或想不到的问题,而且是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杨自俭,2006:8)
黄国文教授先后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及英国威尔士大学功能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学术专长使他将翻译研究与功能语言学结合起来,更出于学术兴趣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古诗词英译。本书的写作基于作者之前发表的大量相关论文,书中的理论依据来自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各章节的分析均围绕这一理论展开,开辟了古诗词英译的新途径。
第1章绪论,作者将苏轼的《题西林壁》作为分析语料,说明对古诗词英译本进行语言学分析给翻译研究带来的启示,以及对一首诗的分析是多角度、多方位的。苏轼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阐发的人生哲理,被作者用以期望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论探讨古诗词英译问题。本诗及英译作为后面章节分析的“引子”,提出了这本书要研究的12个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2-5章对杜牧《清明》一诗的6个译文进行经验功能、逻辑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析。经验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统。韩礼德认为,人们在不同的过程、参与者、环境之间做出选择,统称为及物性选择,分为6种过程: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胡壮麟,2001:412)。作者从及物性方面分析了《清明》6个英译本;逻辑功能指一条消息与另外消息之间的关联情况,即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连接、合并情况,不同的译者译文不同,对语篇中小句的把握是一样的,体现出从属、扩展、增强等关系。根据韩礼德的观点,人际功能指表达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语言的运用,通过语气和情态实现(胡壮麟,2001:418)。人际功能分析有助于译者确定诗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提高译文的准确性。语篇功能指使用语言时对信息的组织,同时表现一条信息和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主要由三个语义系统构成: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作者分别从主位结构、衔接和冠词的使用分析对比《清明》六种译文的异同。
第6章对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译文进行“言语过程”和“投射”的分析,重点之一是话轮的确立。言语过程是及物性系统的6种过程类型之一,是通过讲话这类言语活动交流信息的过程。作者分析了言语过程的参与者在八种不同译文中的体现,即都用“I”把言语过程的讲话人体现了出来。另小句之间存在着投射关系,即含有“tell”、“ask”、“answer”、“say”的投射句投射后面所言的内容。话轮的确立围绕“我”和童子之间展开。作者分析了几种译文在这些方面的体现。
第7章从衔接、逻辑—语义关系、主位结构和信息中心几方面对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译文进行汉英语篇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这首诗语篇连贯,但并没有出现体现衔接意义的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而4个译文连贯与衔接并存,且以人称照应作为明显的衔接手段。原诗前两句小句复合体为并列关系,后两句为主从关系,这些逻辑语义关系在译文中体现清晰。主位结构用以分析小句和小句复合体中的信息起点与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即开头(主位)和结尾(述位)部分之间的关系。原诗每句的主述位很容易划分。译文将信息中心落在每行的最后一个成分,与原诗接近。
第8章以翻译研究中的“形式对等”为基点,对比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探讨形式对等在古诗词英译中的重要性。卡特福德认为:“...A formal correspondent is any TL category which may be said to occupy,as nearly as possible,the‘same’place in the economy of the TL as the given SL category occupies in the SL.”(形式对等是指任何译语范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的同等地位。)(申雨平,2002:297)原诗共两句。第一个句子由9个名词词组组成,为后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铺垫。印证了“事物通常由名词词组体现,情形则由小句体现”的功能语义理论。译文由原诗的静态变成了动态。功能语言学认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译文要把握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对等。
第9章则以柳宗元的《江雪》及其英译作为讨论对象,分析翻译中“静态”与“动态”意义的表达问题和“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江雪》短短20字表达了极端寂静的静态衬托下渔翁垂钓的动态。11种英译文中对渔翁的情景再现既有静态描述也有动态描述,表达了译文的差异。大多数译文采用名词词组或表状态小句传递寂静画面,用动态意义小句翻译原诗三四行的动感,这些特定的形式产生了特定的意义。
第10章以4首唐诗为语料,讨论了原诗中专有名词的英译,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专有名词被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被译为普通名词;被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甚至不译。多数译者直译原诗的专有名词。
第11和12章分别讨论英译中的引述及人称处理问题。因古诗无标点,译者是用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引述原诗的话多由自己的理解而定。作者认为,有时用间接引语会将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留给读者。古诗中人称不明确的情况很常见,而在英译文中依语法规则需增补人称代词。在作者看来,原诗存在的多种意义也就变成一种意义了。就人称代词的选择而言,选择本身就是意义。
第13章探讨古诗词英译中的时态选择问题,涉及时态的不同与意义表达的差异。作者通过分析译例认为,对于时态的形式的选择,首先考虑目的语的语法限制,然后再考虑选择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意境。在含有引语的诗歌译文中,时态的选择还涉及到动作是否完成或还没有发生。
本书是黄国文教授在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之作,其独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黄国文教授从功能语言学的途径研究古诗词英译,对古诗词英译和语篇对比从1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涉及了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以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为例,作者整整用了4章的篇幅从经验功能、逻辑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清明》的6种译文做了缜密而精确的分析。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角度看,《清明》由气象、关系、言语、物质四个过程组成,译者在表现这些过程时选择不同的用词,对原诗的贴近度不同。对作为环境成分的专有名词的翻译,各种译文表达的意义有差别。传统译论中的异化法仍是作者认同的。从逻辑功能角度看,《清明》一诗由两个小句复合体构成。第一二句构成的小句复合体是并列关系,第二小句还对第一小句的意义作了扩展。第三四句构成的小句复合体表主从关系,呈现增强的逻辑语义关系。
学术研究中,理论思维的修养需要功夫,语料的收集与选择也同样需要功夫。黄国文教授在绪论中选取了苏轼《题西林壁》的四种英译文,涉及了书中各章所讨论的12个问题,涵盖了“山外”(语篇外)及“山内”(语篇内)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山外”相对于原诗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言。作者尝试从语言学分析(即从“山外”)的角度考察古诗词英译,是希望更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指导古诗词英译问题,对翻译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判。“山内”(语篇内)的微观分析涉及如属于翻译中形式对等的押韵问题如何更好地体现。西方翻译理论经常讨论的“对等”在很长时间内是个核心概念,无论是卡特福提出的“形式对等”亦或是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都要求译文在内容形式上贴近原文。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作者在第八章特别选取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及三种译文,通过比较,认为英译这样的名曲应尽可能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做到对等。
作者在第十章专门探讨了古诗词中专有名词的英译。作者以张继的《枫桥夜泊》、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杜牧的《泊秦淮》为语料,是作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精心挑选的。这四首诗中共出现16个专有名词。有些专有名词属于文化专有项,其译文颇费思量。文化专有项经过长期的文化沉淀,与一个语言的修辞习惯早已密不可分。(孙艺风,2004:7)作者对这些译文中专有名词的译法分别进行了分析。
对于汉语古诗词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人们更多地是从诗学(意境、意象等)的角度进行研究。长期以来,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主要是在诗学的框架下展开的,诗学路径的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最成熟,贡献也最大。(卢军羽,2008:75)许渊冲作为理论实践并重的翻译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并进一步提出实现三美的三个途径——“三化”,即浅化、深化和等化。他将古诗中的专有名词译为普通名词就采取了浅化译法,是他对创译法实践的一种表现。2003年,卓振英教授出版了《汉诗英译论要》,其古诗词诗学英译理论借鉴了模糊数理学的相关理论,大大提高了诗学路径的古诗词英译理论的精确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顾正阳教授长期从事古诗词英译的教学与研究,从文化、美学等角度对古诗词英译进行了系统研究。
黄国文教授将功能语言学理论引入到古诗词英译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测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译文分析中的可行性,具有诗学路径所无法比拟的系统性和精确性。在他看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我们把功能语言学理论用于翻译研究,其实是探索和检验该理论的适用性。(陈旸,2012:4)作者专门在13章探讨了古诗词英译中的时态选择。对于古诗词英译,存在着时态形式的选择和意义的表达问题。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形式的选择就意味着意义的选择和表达。通过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现在时和过去时都可用时侧重点不同;诗中明示过去或将来的意义的诗句时由诗句的意义决定;引语中的时态选择不受叙述部分时态制约;译文中时态的交替使用是出于修辞方面的考虑。
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模式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杨秀娟、卢婧婵,2013:129)诚如作者所说,本书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古诗词英译本进行语言分析和语篇分析,对英汉语篇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希望通过对汉诗词英译的语言分析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黄国文,2004:18)作者从新的角度审视翻译问题,自然难以兼顾古诗词的文学欣赏和意境传递。但同时也说明了对古诗词的英译研究是可以从不同的路径、理论涉及,是多角度的必定有利于弘扬汉语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
[1]陈旸.功能语言学本土化研究:十年一回眸——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2(3):3-9.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5):15-19.
[5]卢军羽,习欢明.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的构建:述评与展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2):75-78.
[6]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王宗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孙艺风,仲伟合.翻译研究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杨秀娟,卢婧婵.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27-129.
[9]杨自俭.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