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2015-03-20 15:59贾晓娇
文化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异国乌托邦

贾晓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贾晓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一个国家对异国形象的塑造通常不是客观真实的。就像英国文化中具有乌托邦或者形态色彩的观点,前者在文学中可能出现颠覆质疑本国真实的形象,或者宗旨在于维护国家形象。中国是英国国家颠覆和怀疑的对象,也是怀疑自身国家是现实的理想国家。中世纪以来,中国一直作为这样的形象被想象、塑造、颠覆和维护,因此,要想真正了解英国文学,就必须对英国文学全面分析。

英国文学;中国形象;分析

从任何民族文学中分析异国形象,其文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自身国家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折射出自身民族的欲望和需求。从文学精神角度分析,塑造者将自身欲望折射到他人身上,形象地将他人作为展示舞台,并在展示期间将自己隐藏的渴望展现出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其他国家的形象就是“言说”“他者”以及“自我”的双重形象,所以,一个国家文学对其他国家形象的塑造并不是最真实客观的表现,它具有一定的偏见和意识形态色彩。

一、文学形象异域形象学分析

异域形象学是一个国家文学中对其他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描述。有学者认为,异国形象就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异国国家认识的总和。[1]在整个文学化进程中,英国对中国的形象描述具有不真实的现象,它的描述中具有乌托邦色彩或者意识形态色彩。

在乌托邦色彩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展现是异国形象,而形象学的目的却是维护本国家社会秩序。形象学中,乌托邦的文学形象具有社会功能意义,着重展现社会职能,所以说,异国形象是将自己国家的欲望折射到异国形象上。英国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主要可以从心理动机以及现实需求来分析,通过对乌托邦形象的解读,可以看到英国文学中所具有的欲望、对现实的质疑以及对现实形象颠覆。解读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通过以下文学中看出来的,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真实历史根据的。

二、英国文学中中国现象展现

(一)英国文学中国哲学王的出现

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具有高度修养的民族。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就将古代中国描述为一个富庶、文明繁华的国家,这种形象展示在西方人面前,使他们叹为观止。14世纪中期,英国旅行家在《曼德维尔游记》中将中国再次想象为一个传奇魅力十足的国家,阐述了英国人对中国的向往。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都对当时的统治者忽必烈大为赞赏。后来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发现中国皇帝具有仁慈、善良、公正、勤俭的良好品德。通过对中国文学政治文学的研究发现,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孔子,孔子用四书五经赋予中国统治者善良、仁慈、贤明的思想,教会中国统治者用爱去统治国家和人民,于是,在英国文学中中国的哲学王便出现了,并在1669年,英国学家将这种思想真正应用到英国政治中。英国学者约翰韦伯劝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像中国那样实行仁政。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开始进入中国延安革命根据地,他发现中国和西方文学形象完全不同,到处洋溢着和平、友爱的景象,尤其是中国领导者毛泽东。再加上新中国的成立更使得中国形象发生转变,中国再次出现哲学王形象(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上出现哲人王毛泽东形象)。[2]

(二)英国文学对中国形象的逆转

西方人对中国美好形象的刻画到19世纪发生逆转,由开明、富裕、发展繁荣转变为专制、贫困、停滞。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抨击、憎恨以及藐视,例如,在英国文学《笨拙》杂质中刊登过一首讽刺中国的诗,诗中谩骂中国老约翰,声称有机会一定要教训中国老约翰。这种形象的出现将中国想象丑化,中国在英国文学上成为一种被鞭挞的对象。不仅是英国这样描述中国,美国文学也是这样描述中国的。中国华侨在美国人眼里永远是卑微、愚蠢的,是一种机械式的痉挛。

英国对中国形象的刻画不管是积极的、正面的、认可的,还是消极否定的,这都不是中国真正的形象,而是参杂很多个人想象。也许英国文学不需要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构造出一个形象,作为他们理解中国形象的镜子。其实英国文学存在二元认识观点,当英国人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国家政治制度感到不满时,对中国形象的刻画便是到处充满爱意、平等以及和谐的景象,他们希望统治者改变自己国家的现状,而当他们经济得到不断壮大想侵略中国时,便将中国丑化,将中国当成天生愚蠢的动物,宣传对中国的侵略是一种拯救中国的方式,这是在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借口,想掩埋自己的罪行,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种文学手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

三、结语

英国对中国形象的刻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转变。中国形象的刻画和政治、文化、经济有关,但无论什么时期,都会出现相应的曲解和不真实刻画,这种曲解和不真实的刻画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人类社会想要朝着和平、美好以及平等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铲除那些具有民族色彩、不平等以及殖民色彩的套话。这就需要不同民族之间互动,正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用一种正确的阐述方法来展现不同国家的形象,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1]伍辉.解读英国文学中乌托邦类型的中国形象[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9-112.

[2]田丹.解读英国文学中意识形态模式的中国形象[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4-116.

【责任编辑:王 崇】

I712

A

1673-7725(2015)07-0183-02

2015-05-10

贾晓娇(1984-),女,山西榆次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异国乌托邦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异国的清汤面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
Brief Analysis of Wordsworth’s Conception of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