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和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黔江分校,重庆 409000)
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主要有一般性定义和研究性定义。
1.一般性定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生态产品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很显然,生态产品同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国际上通行的 “生态补偿”,实质是由政府财政拨款,代表人民购买生态功能区所提供的生态产品。
2.研究性定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的 “十八大”报告使用这个概念的语境和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生态产品是在满足人类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各种产品中的那些与自然生态要素或生态系统关系最直接的产品。我们认为,生态产品既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也应该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所提供的产品。前者是纯生态产品,后者是生态型产品。这里所指的生态产品,就包括这两类,是一个研究性定义。
1.公共性。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禁止开发区不仅是当地人的资源,而且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这些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也是公共产品。资源与环境作为公共产品的良性发展,也就不可能完全经由市场机制来自动完成。
2.稀缺性。相对于目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相对丰富,生态产品是稀缺的。稀缺性主要由两种因素决定,其一是随着人类生态足迹的无孔不入,生态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呈下降趋势;其二是由于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对生态产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生态产品的供不应求,是由人们对生态产品消费的阶段性所决定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下降和人们对生态产品需求的上升,促成了生态产品的稀缺。
3.外部性。长期以来,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状况都客观存在。外部经济 (正外部性)体现在,限禁开发区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而生产优质的生态产品,使周边或下游地区受益,产生 “灯塔效应”,但无法向受益者收费,受益者成为零成本获利。外部不经济 (负外部性)体现在,由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限禁开发区产生了空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等,使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被削弱,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这样,限禁开发区原住居民,长期以来就守着金山银水 “讨饭吃”。
4.可交易性。正是生态产品的遍在生产特征,决定了每个主体功能区都要保留基本环境产品的生产职能。正是生态产品的局地生产特性,才使得它具有交换和贸易的可能。就是说,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可以购买限禁开发区的生态产品,从而使限禁开发区通过产出生态产品而获得同样的区域性开发收入,促进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对局地生态产品的需求,就是通过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贸易而获得平衡。通过交易,清闲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可以变现 “真金白银”。
1.发展纯生态产品条件优越。(1)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区域内森林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重庆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截止2012年底,全域共有林地面积1 96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67.4%;共有森林面积1 479万亩,人均5.27亩,高出重庆市人均水平3.65亩,高出全国3.10亩,森林覆盖率达51.4%,高出重庆市9.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5 990万m3,人均21.36 m3,高出重庆人均水平15.41m3,高出全国人均水平11.21m3。(2)空气质量总体较好。据统计,渝东南6个监测点在240多天的监测期内,累计共有一级天数77天、二级天数637天、三级天数171天、四级天数7天。从总体上看,以二、三级为主。而同期渝中解放碑商圈,负氧离子浓度级别达到一级、二级的天数为零,勉强达到三级的天数为136天,还有2天为四级。(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EI)居高。2012年度渝东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渝东南EI均值为63.37,生态环境质量已接近 “优”。其中,生物丰度指数均值为60.61,植被覆盖指数均值为79.40,两项指标远远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在重庆主城区和6大区域中心排名中,黔江区排名14个区中的第一位,EI值为66.06,等级为唯一的 “优”;在其他23个县的排名中,石柱排名第三位,EI值为69.29,等级为 “优”;武隆、秀山、彭水、酉阳为 “良”,排名分别为第五位、第九位、第十一位、第十二位,EI值分别为64.26、61.35、60.43、58.83。同时,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比较稳定,并有明显向好的势头。
2.发展生态型产品条件优良。(1)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优良。其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良。渝东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较好,利用山地地貌和立体气候,特别适宜于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其二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优惠。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得到重庆市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发 〔2009〕3号文件明确地提出,要打造 “渝东南翼”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国务院出台的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提出,要大力建设特色高效农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地提出,重庆 “两翼”地区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涵养与保护,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2)发展生态旅游业条件优良。渝东南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域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资源区25处,省级资源区24处。按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评价,可划分出主要旅游资源37个。其中,一级旅游资源16个、二级旅游资源9个、三级旅游资源12个。从政策支持来看,国务院出台的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提出建设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地提出,渝东南要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其目标定位就是建成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渝办发 〔2012〕124号)提出,要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 “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3)发展生态工业条件优良。渝东南发展生态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同样得到上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从发展基础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后,渝东南各区县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原则,都建立了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已成为支撑渝东南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脊梁。2013年渝东南实现工业增加值232.80亿元,同比增长13.1%,比重庆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从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看,国务院出台的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支持区域内发展加工制造业,包括农林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矿产资源加工业等。《重庆市 (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 (2012-2020)》,对渝东南特色工业定位和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地提出,渝东南要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
1.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社会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一方面,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得渝东南翼难以大规模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门类。另一方面,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较大。
2.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渝东南翼最大的生态问题。根据重庆市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到20世纪末,渝东南翼轻度以上土地流失面积达到12 669.18km2,占幅员面积的66%。其中,中度6 588.04km2,占幅员面积的53.14%;强度面积699.41km2,占幅员面积的25.58%;极强度273.7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9.25%。经过1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有所缓解,但目前仍有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3.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家畜家禽的粗放式养殖,导致农药残留物和污染物增多,直接排进河流,影响了河流的水质。以乌江水质变化为例,在2001年重庆主要河流水质评价中,乌江水质最好,全年均为Ⅱ类。但到2013年,全年水质为Ⅴ类,2011年、2012年更是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还没有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的水质好。同时,城市污水直排,也导致穿城而过的河流水质下降。如阿蓬江支流黔江河,在遭受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也受到城市生活污水的困扰。近年来下游水质一直是Ⅴ类和劣Ⅴ类水质,而严重污染水域又正是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湿地动植物生境面临严重威胁。
4.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其一是投入机制不完善。国家在设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国家级保护单位时,并没有同步地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在基本建设和管理养护方面的投入很少,有限的资金又主要花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资源保护上的专项投入不多。其二是国家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区域内虽然从2011年开始享受中央财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政策,3年来共获得162 692万元资金,每年平均54 230万元,每平方公里投入仅有27 329元,每亩仅有41元。
同全国现状一样,渝东南纯生态产品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和居民维护生产、中央政府统一购买的方式实现价值。获得的政府财政付费,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得到一定资金补偿。经调查统计,2011-2013年,渝东南共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62 692万元,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引导渝东南区县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资金支撑作用。其二是获得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并直接补偿到户,受益面较广,如2013年,彭水有10万余农户获得补偿,石柱有5.8万农户获得补偿,黔江有2.8万余农户获得补偿。这些补偿到户的资金,促进了当地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护。
其一是补偿力度不够。现有生态补偿主要集中在森林等领域,流域、湿地等生态补偿尚处于起步阶段,耕地及土壤生态补偿尚未纳入工作范畴;集体所有国家级公益林现行补偿标准仍然偏低,有的领域补偿标准过于笼统,不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实际情况。其二是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补偿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明显缺失。除资金补助外,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就业培训等补偿方式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其三是资金管理办法有待改革。有的地方补偿资金没有做到及时的足额发放,有的甚至出现挤占、挪用补偿资金现象。
1.生态农业开发成效。多年来,各区县都分别在建设特色蔬菜基地、畜牧业基地、特色林果基地、中药材基地、茶叶基地、优质蚕茧基地、烟叶基地等,黔江正在建设国家畜牧业示范先行区,黔江、酉阳、武隆、秀山等正在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截止到2011年2月,渝东南翼共有各类特色品牌农产品155种,占重庆市各类特色农产品总数的12.35%。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2种,占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总数的10.52%;绿色食品41种,占重庆市绿色食品总数的22.65%;有机产品6种,占重庆市有机产品总数的7.50%;有13个产品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占重庆市总数的44.83%。生态农产品品牌效应得到一定的发挥。如地理标志注册,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农产品出口。
2.生态农业开发问题。其一是化肥、农药等残留问题较为突出。化肥、农药使用量成倍增长,对生态农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磷肥、氮肥等具有高残留性和有毒性特征。农药的使用也会使有毒素物质残留在土壤中,致使土壤微生物减少、肥力退化,污染大气和水源。另外,废弃塑料残留和农作物秸杆残留也对土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些残留的存在,致使农业产品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其二是农业产品的品牌意识较差。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等 “三品一标”农业数量不多,已有的生态农业品牌营销不好,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产品不多,“三品一标”有重注册、轻使用的问题。
1.生态旅游开发成效。围绕建设民俗生态旅游带,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各区县的共识,特别是武隆、酉阳等县旅游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11年,渝东南接待游客人数2 449.7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38亿元,同比增长84.6%,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其中,酉阳旅游综合收入从2006年的8 20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8.34亿元,接待游客人数从2006年的21.6万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261万人次,均翻了10番以上。
2.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其一是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开发和组织多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不够,绿色经营和绿色营销做得还不好;建筑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的不多,餐饮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做得还不好;对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提倡徒步、自行车以及畜力等无排放的交通方式方面做得还不好;在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不够,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时有发生,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规模未得到有效地控制。其二是存在重视开发、轻视保护或开发过度、保护不力的问题。在景区修筑水坝、电梯、索道等现代设施和开发旅游地产等现代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原生性。对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认识不清,以开发代替保护的问题普遍存在。
1.生态工业开发成效。目前,工业园区已成为支撑渝东南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生态工业的集散地。2011年,黔江正阳工业园区以31%的建设土地,集聚了全区7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了全区65%以上的工业产值、4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创造了全区20%以上的GDP、15%以上的利税。2011年,酉阳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36.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2%,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格局初步形成。2013年,渝东南实现工业增加值232.80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其中秀山增长26.6%,石柱增长17.5%,酉阳增长14.8%,彭水增长14.2%,黔江增长13.5%,分别比重庆市平均水平高13.5、4.4、1.7、1.1和0.4个百分点。
2.生态工业开发问题。工业园区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项目引进难度增加、要素约束趋紧、产业集聚难形成、产出强度低等问题。各园区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各工业园真正实现产业集聚的只有黔江正阳工业园区,其他工业园区都没有达到产业链整合,实现产业集群更有较长的路要走。在产出强度上,重庆市2011年每平方公里产出为63.5亿元,但渝东南产出强度最高的黔江正阳工业园区,也只达到了7.19亿元,与重庆市水平差距巨大。
1.纯生态产品开发思路。处理好保护与利用、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公平的关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局部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结合,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体制,发展生态企业和碳汇林业;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纯生态产品的开发。
2.纯生态产品开发路径。(1)完善国家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规范稳定的国家财政投入机制,制定差别化的资金投入政策。其一是将渝东南禁止开发区域的规划、建设、管护、研究等各项资金全部纳入中央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渝东南各类禁止开发区从总体上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纯生态产品的集散地,所需资金应全部纳入中央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其二是区分不同情况制定差别化的资金投入政策。对保护要求十分严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采取完全事业预算制管理,实行全额补贴政策,日常管理所需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对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实行差额预算,日常管理所需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对发展方向符合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则从政策性银行中给予政策性贴息贷款。
(2)探索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 “强干预”补偿和政府“弱干预”补偿的关系,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试点和推行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补偿模式,形成层次分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资源环境市场体系。除资金补偿外,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就业培训等补偿方式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进一步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开展生态税 (环境税、绿色税)试点,公开向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内单位、个人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也可以通过发行生态彩票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3)促进生态优势进一步 “变现”。改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使部分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到户。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力,禁止挤占、挪用补偿资金现象,做到及时足额发放。探索发展碳汇林业。将渝东南森林产生的碳汇纳入全市交易体系。利用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个平台,发展渝东南的森林碳汇交易,使通过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可以变成真金白银。探讨由企业投资和农民参与、政府支持共同参与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 “三赢”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同时尝试建立绿色碳基金。
1.生态农产品开发思路。生态农产品主要包括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4类具有生态标识认证的特色品牌农产品。围绕把渝东南打造成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目标,大力发展 “精细农业”,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 “生态标识”认证,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和生态服务水平。
2.生态农产品开发路径。(1)打造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大力实施土壤改良,实施配方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多施用农家有机肥,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控制,实现渝东南农产品无公害全覆盖,即区域内生产的所有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中药材、肉禽蛋、水产品、山货、油料等,全部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标准。重点发展高山蔬菜、肉禽蛋、茶叶、油茶等优势产品,建立蔬菜交易和出口通道,在重庆市内各大超市和蔬菜交易市场设立渝东南无公害蔬菜专区,扩大武隆、黔江高山蔬菜在香港等大陆外市场的出口。
(2)打造渝东南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在打造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的基础上,按照国家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打造渝东南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突出渝东南翼山地农业的特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和规模发展,树立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建立健全综合保障机制。
(3)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 “生态标识”认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安全认证意识,争取所有农产品都成为无公害食品,争取高山蔬菜、敞养牛羊、土鸡及土鸡蛋、茶叶、油茶等主要农产品都成为绿色食品。争取更多的农产品成为有机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食品。“生态标识”认证是从地理生态的角度来肯定农产品的生态质量的一种办法。渝东南生态环境优越,除对已申请成功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加以保护利用外,还可以申请更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如“酉阳青花椒”“酉阳苦荞”“秀山油茶”“黔江鸡杂”等都有条件申报地理标志。
1.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围绕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 “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四大定位,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内重要民俗生态旅游带为载体,明确生态旅游主题定位,精心开发系列生态旅游产品。
2.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路径。(1)加快建设五大生态旅游区。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以代表性旅游景点来确立生态旅游区,淡化行政区域边界,重点发展五大生态旅游区。在大仙女山休闲度假旅游区进一步开发山岳型休闲度假旅游、山地户外运动健身旅游、高端会议商务旅游、世界自然遗产地观光科考旅游等项目;在乌江画廊峡湖观光休闲旅游区,进一步开发乌江画廊观光览胜旅游、生态峡湖游船休闲度假旅游、古镇水寨民族风情体验旅游、神秘乌江科考探秘旅游等项目;在武陵山乡民俗休闲体验旅游区,进一步开发山乡民俗生活体验旅游、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科考修学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原始峡江观光旅游、会展商务旅游等项目;在黄水林海观光休闲旅游区,进一步开发生态观光与度假旅游、山乡民族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森林湖泊避暑消夏旅游、农业观光购物旅游、原始森林科考探秘旅游等项目;在桃源边城民族风情体验旅游区,进一步开发民族民俗风情体验旅游、农业观光购物旅游、古镇观光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项目。
(2)精心开发三大生态旅游产品。其一是 “山水生态型”产品。重点开发以大仙女山、黄水林海、武陵仙山、摩围山为主的 “游山型”山林草场观光度假产品,以乌江画廊、小南海、芙蓉江、阿依河、阿蓬江为主的 “玩水型”峡江湖泊观光休闲产品,以冷水温泉等为主的 “温泉型”休闲度假产品。其二是“民俗生态型”产品。重点开发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酉阳桃花源土家摆手舞节等 “活动型”节庆赛事产品;精心编排以传统土司苗王文化、地方生产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风情型”民族民俗休闲体验产品;规范发展寺庙礼佛、香客朝觐等 “宗教型”专项旅游产品。其三是“体验乡愁型”产品:突出渝东南地区古镇村寨、山乡田园,结合传统古镇的保护抢救和 “美丽乡村”工程,重点开发龚滩、龙潭、洪安、濯水、西沱、郁山等 “古镇型”观光体验产品;大力发展主题农庄农场、牧场渔场、莼菜基地、果园茶园等 “田园型”农业观光休闲产品;示范性开发土家聚落、土家文化主题公园、苗家山寨等 “村寨型”主题社区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提升并规范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 “农户型”休闲体验产品。
(3)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实施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策略,建立内部帮带机制,以携手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其一是在市政府统筹下,成立渝东南旅游管理协调委员会,推倒区域内各区县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对旅游生态产品开发形成的围墙,在旅游景区建设及项目开发、旅游线路推介及市场拓展、主题形象宣传及品牌塑造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实现区域内无障碍旅游,注重景点套餐设计,实现区域内景点旅游一卡通。其二是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市内和大武陵山区旅游的融合。同长江三峡、重庆主城、张家界、凤凰古城、梵净山等周边主要旅游区的跨区域联动,实现资源互惠、客源互流、产品互联、优势互补。其三是发挥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产品集群。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对接,扩大旅游产业面,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产品集群。
1.生态工业产品的开发思路。更加突出生态工业在渝东南特色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工业集群发展和循环发展,加快对现有特色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争创省级或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渝东南生态工业走廊。
2.生态工业产品的开发路径。 (1)建设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对特色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争创省级或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立足生态原则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园区上中下游产业链、水电气热联供、基础设施配套、物流配送服务和生产生活环保生态管理等 “五个一体化”。不仅每家企业要有效处理并利用废水废气,如利用净化后的废水浇灌城市湿地公园,经过冷却循环水系统,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不再向外排水等。发挥好正阳工业园区PVC一体化项目、石柱工业园区石头纸项目的生态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试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2)发展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静脉产业是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最终使自然资源退居后备供应源的地位,自然生态系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第一是对垃圾的价值进行发掘。将垃圾处理后转化为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燃料或发展垃圾发展电等。第二是形成产业共生组合。在工业园区内,不同的工厂要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推进企业生产内部工艺之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利用。
(3)进一步提高企业治理污染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污水和废料循环处理系统,严禁企业向河流和土地直排污水,直接倾倒废料。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从源头保证企业的生态安全。巩固锰矿等矿产资源开发中取得的治污成果,建立跨乌江、跨酉水等主要河流的企业流域治理机制。
[1]姚元和.黔江城市峡谷:价值挖掘与作用发挥[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2]姚元和.禁止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构建与完善——基于武陵山区渝东南片区的调研[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2).
[3]姚元和.渝东南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4]姚元和.渝东南翼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基于重庆市黔江区的实证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