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锅庄”的艺术特色及体育价值

2015-03-20 14:47: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锅庄藏族民族

秦 华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锅庄”是藏民族文化艺术中一朵璀璨夺目、光华四射的奇葩,也是藏族人民审美情趣、社会理想、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的艺术表达,藏族“锅庄”以其特有的绚丽多彩、大气奔放表达着藏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和民俗风情,折射出藏族人民的精神向往和生命情怀,是对藏文化的深层次隐喻展现.[1]

1 藏族“锅庄”的艺术渊源

所有的艺术形式产生都是隐喻思维的结果[2],锅庄也不例外,这种古老的运动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自身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及生命情怀的展现和表达.

藏民族自古以来就崇拜神灵,他们相信自然界有神秘力量的存在,据汉文史料记载 ,藏族先民“重鬼右巫 ,是羝为大神”[3].而随着社会发展,藏民族由最初的自然崇拜过渡到人格崇拜,出现了多元巫教,也就是苯教,到了公元7世纪,佛教与本土苯教相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仪式隆重而复杂,不光有念经祈祷,还有形式多样的歌舞,以表达对佛与神的感激、赞美和崇敬,“锅庄”这一艺术形式在许多大型的宗教庆典中都有出现,如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石窟和吐蕃碑石中都有为祭祀神佛而表演的围圈舞蹈情景,且人数众多.藏族“锅庄”这种特殊艺术形式最早只是宗教仪式,一般在祈祷祈福仪式、活佛坐床和迎接重要宾客时才表演.男女舞者依次围圈站立,各自代表“日与月”,寓意“日月同辉,吉祥如意”.内容多为赞颂佛法僧三宝等内容,以表达人们对佛的爱戴和对喇嘛的敬重.“锅庄”圆圈舞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形式体现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寓意着佛教的教义生命轮回,使人们时刻铭记生死无常,人身难得,需更加珍惜此生,努力修行.跳“锅庄”是藏族人民的宗教修行仪式和手段,是其与神交流信息的载体,通过舞蹈将人性和神性集于一身,使人领悟神的旨意,表达对神的崇敬,并祈求美好的祝愿需求,现今在很多大型“锅庄”表演中,有许多动作仍反映出藏民族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表达出藏族人民的生命追求.

藏族“锅庄”是藏民族根据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观察体悟,经过艺术隐喻加工创作,反映自身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艺术文化形式,其中有不少如“猛虎锅庄”“驯马锅庄”“盖房锅庄”“雄鹰锅庄”等等以模仿动物和人体劳作形态及情绪变化的动作,身体姿态和情绪变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藏族人民借助动物姿态和不同的劳动形态表现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对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起舞时男性着肥大筒裤,动作刚劲有力、催人奋进;女子着紧身藏裙,动作秀美轻盈、妩媚动人,充分展现出藏民族的精神气质,表达藏民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正是这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使“锅庄”表演更加自由丰富,营造出一种空灵古朴、高雅随性的超脱审美意境.

2 藏族“锅庄”的艺术特色

2.1 形体特色

“锅庄”舞通过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形体动作造型代替语言传达艺术想象,借以抒发情感,人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块肌肉运动是这种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物质基础.由于藏民族多生活于高原地带,日夜温差大,人们穿着厚重,加上高原山路崎岖,氧气稀薄,在高原上行走与平原行走有所不同,为了有效地减少体力消耗,人们穿着软底软帮的长靴,含胸收腹、弓腰塌背日常劳作,所以形成了藏族人民弓腰、松胯、曲背等基本体态.胯、腰、背和头、肩、胸形成的人体特有的形体曲线,也成了锅庄的基本姿势.藏区气候寒冷,藏民经常采取跺脚摆腿的形式来抵御寒气,这一生活习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本民族的艺术形式中,锅庄中的腿部动作丰富,且多于上身动作,这与藏袍厚重,不易多表现上身肢体动作有关,上肢动作相对比下肢动作要简单,主要以肩、肘摆动为主,主要动作有拉和甩、绕和扬等.白色长袖随着脚下的步伐上下、前后、左右舞动,两臂或同向或逆向,或同时或依次,双袖挥舞、凌波翻飞,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孔雀开屏.

藏族锅庄节奏鲜明、快慢相间、动静结合,下肢动作有踏、蹬、跺、踢、吸、碾步、蹭步、点步、撩步、跨步等等,脚尖勾起与膝关节外开是藏族锅庄对落脚和出腿动作的基本要求,表现出藏民族松弛、随性之美.起舞时腿部动作主要以膝盖的屈伸为主要动律,强调膝关节的松弛与屈伸,要求按节律上下颤动,分为大颤与小颤、柔颤与硬颤、扭颤与摆颤等,“颤膝”时身体随着双膝的颤动上下起伏,要求舞者的膝关节要有较好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以膝部一点的颤律带动全身肢体共同舞蹈,连绵不绝但又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和质感,就像一个个热情奔放、跳跃感十足的音符在无限延伸的运动中舞蹈,“颤”是锅庄情、气、韵的外在展现,其动律正是在以膝部“颤”为源头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步法和手法产生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变化.

藏族锅庄体现着藏民族特有的“一顺边”的美,这与藏民族生活的地域特点有关.以青藏高原为例,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加上崎岖的山路,人们背负重物时通常腰背持力,并将重心移向一侧,为保持平衡,双手也会偏向一侧摆动,久而久之这种独有的体态被藏民族融会贯通地融入“锅庄”动作中[4],运动时经常是一侧肢体同时运动,如右手摆动,右脚踢出,起步时踏右脚开始,结束时踏右脚结束等等,这种独特审美风格是藏族人民智慧凝练与升华出的艺术美.

2.2 音乐特色

藏族“锅庄”的音乐通常由慢板和快板两部分组成,慢板淳朴深沉,快板奔放流畅,根据用途不同,锅庄舞曲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如沉稳宁静的旋律是用于佛事和大型庆典活动的大锅庄音乐的基本风格,曲调肃穆庄严,大气而内敛,歌词解放前主要是赞颂高僧活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后期出现了歌颂党和社会制度及反映人民勤劳勇敢的歌词.如《歌舞在美丽的草原》《圣洁的土地》《金色的花朵》等等.

用于亲朋好友聚会的小锅庄与大锅庄相比节奏轻快、活泼,比较受青年人的喜欢,如四川阿坝区马奈乡的《马奈尼扎》就是一首典型的小锅庄,其歌词大意是在马奈这个神奇的地方,有个叫马奈尼扎的帅小伙,像山里的老虎一样勇敢威猛……相对大锅庄,小锅庄的旋律节奏热情欢快,更加热闹喜庆,唱词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较为诙谐有趣生动.

锅庄节拍以2/4、4/4拍子为最普遍,此外还有部分3/4、6/8等较为复杂的节拍.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锅庄曲时而沉缓平和,时而热烈奔放,快慢板的交替形成了音乐节奏的鲜明对比,强弱拍的不同规律形成不同的节奏感,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也最能表现锅庄舞蹈的质感和跳跃感.在藏族“锅庄”中,人们还常常用口中的号子确定节拍,这种不同节奏、声音的组成是“锅庄”特有的音乐形式.如云南迪庆藏区,男女在锅庄表演时轮换喊着“哎—呵呦,呵呦,呵呦,哎—埉佐,埉佐,埉佐”,以此来确定舞步的快慢轻重[5],那一声声号子原始而响亮、饱满而热烈,在碧天绿草中回荡,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散发出的激情.青海玉树锅庄曲规则节奏与不规则节奏交替出现,速度和力度的缓急对比变化明显,女子温婉秀美的特质与男子粗犷勇猛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遐想万千,进入快板部分后节奏逐渐加快,曲调急促奔放,人们时聚时散,踢腿与跳跃的幅度和力度都有所增加,舞者相互欣赏,相互示意,随性洒脱,时而如群鹰翱翔,时而如万马奔腾,舞蹈者的情绪也随乐曲展现出一发不可收的艺术激情,这种共舞场面热烈而澎湃,人们随着音乐节奏时不时地发出“吼、吼、吼”“嗨、嗨、嗨”的号子声,号子声与皮靴的落地声此起彼伏,“一顺边”和“波浪式”的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场面十分壮观.

2.3 服装特色

藏族“锅庄”在歌舞之外,还特别讲究服装文化,服饰华贵而艳丽,百花争艳、绚丽多彩、色彩斑斓的服饰无疑为这项传统艺术增添了独特的光彩.藏族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长袍、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区由于昼夜温差大,而人们一天之内又不便于频繁更换,因此藏袍虽厚重但却宽松,人们可脱去衣袖散热,这种脱衣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不同藏区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云南迪庆藏族聚居区的锅庄,女性流行装束是内着袖茧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坎肩图案大方,镶云头金银线绒饰边,以红珊瑚为衣扣,不用高领而以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裙,腰缠毛织百花带,喜欢佩戴金银镶珊瑚的长耳环,胸挂银质护身佛盒,右襟挂三须链,头发用彩色丝绦绳相编于头顶,锅庄舞者更多地表现出女子的娴熟文静和秀美.四川阿坝马奈的穿戴佩饰美观大方,显示出独有的审美水平.男子通常头戴狐皮帽,身着边镶獭皮、虎皮、豹皮镶边的腰宽袖长的华贵长袍,项上佩戴“嘎乌”护身佛,腰上佩吊短刀,短刀银缕花纹,外鞘嵌有珊瑚,脚穿嘉绒皮靴.女子通常上身着艳丽长衫,下身着百褶裙,腰缠金银装饰制成的花带,前后绕上围带,身后一条宽围裙,脚穿嘉绒女士皮靴,头上搭青色或青白色相间的绣角花头帕,少女头帕则绣有鲜艳花朵,肩披毪织红白或青白相间的披风,色彩对比鲜明、过度和谐、层次感强.舞蹈时服装与富有藏民族风情的配饰与锅庄舞完美配合,观者无疑是欣赏一幅美不胜收的人间精美画卷.

3 藏族“锅庄”的体育价值

3.1 健身价值

锅庄运动时,一套动作由简至繁,时间一般为2~5分钟,运动负荷适中,是一种良好的有氧代谢运动方式,有绕、颤、跳、踏、开等力量和技巧性相结合的动作,此外“一边顺”的特点,如左手左脚、右手右脚等动作在锅庄表演中大量出现,这对练习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柔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经常练习锅庄这种连续的有氧组合运动形式,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提高关节的灵活性、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对氧的摄入量,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锅庄练习要求男女都要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大幅度运动,男女的要求又有不同,女性强调柔美端庄,男性强调阳刚奔放,长期练习可消耗人体多余脂肪,使体型优美,塑造男女不同完美体态.锅庄不同风格舞步的组合包括由点、踏、跺、踢等基本步法为基础的各种步法组合,跳与转等动作元素加入使锅庄练习由简至繁,逐渐复杂,运动量也随之加大,跟随乐曲人们踏上锅庄步需一遍遍反复记忆,这种主动记忆过程刺激了大脑神经,提高了人体表象记忆能力,全面提升人体的身体素质.

3.2 健心价值

健心指一种良好的心理体验,锅庄练习时没有年龄、性别、场地限制.人们围成一个大圈,伴随节奏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不论男女老幼、身份地位,在这个共同的大圈中共度余暇,人们做着一样的动作,脸上洋溢着同样的笑容,将注意力集中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并且将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身舞姿表现出来,在这个大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被藏族锅庄那独特魅力吸引,使内心情感得到充分抒发,这种良好愉悦的心理体验使自身的一些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使人忘却烦恼,将自身精神调节到最佳状态.

3.3 娱乐审美价值

藏族“锅庄”,给人们呈现出藏族艺术特有的形态美和意境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舞者通过心灵感受锅庄音乐意境,产生细腻情感变化,倾注于肢体动作中,心神合一,塑造出各种动与静、快与慢、起与落等美妙的意境组合.锅庄表演时鲜明欢快的舞曲与奔放热烈的舞蹈使舞者与观赏者产生心理共鸣,吸引观赏者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锅庄运动中,感受着藏文化带来的心灵触动和喜悦,认知和领悟着特有的艺术之美,仿佛置身于那自然和谐的青藏草原,人们的身心重负被释放,产生美好的向往和欢愉的娱乐体验.

3.4 竞技表演价值

锅庄是在颤膝、绕臂等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头、颈、肩、肘、腕、腰、髋、膝、踝等运动关节要素,创编出千变万化的动作造型,在娱乐审美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不同层次的锅庄比赛,使人们在感受、感知藏文化那热情、奔放、随性、爽直的民族特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阅历、艺术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也为全民健身运动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3.5 民族文化教育价值

纵观当前的学校体育,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西方艺术体育形式早已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除武术外基本上都是西方体育项目.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将藏族“锅庄”这项内容异彩纷呈、健身效果显著、利于普及推广的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悟藏文化的魅力,领略那别有的民族风情,这对推动当前我国民族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随着越来越多的藏族学生进入内地学习,校园中普及开展锅庄运动,会为藏汉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和互动学习的平台,伟大的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当学生们跳起藏族锅庄时他们内心流淌出对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4 结语

藏族“锅庄”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生命情怀,是藏民族生产生活和民族个性的隐喻表达.锅庄既是艺术形式又是藏民族特有的体育形式,通过对藏族锅庄的艺术特色和健身价值的分析,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种文化形式,发挥锅庄的现代功能和价值,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为多元文化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思路,为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全民健身文化发展理念提供新的研究基点.

[1]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36.

[2]王炳社.艺术隐喻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78.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63.

[4]莫尚洋.藏族锅庄舞的艺术特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周帆.藏族“锅庄”舞蹈的审美特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9):87-89

猜你喜欢
锅庄藏族民族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文化产业(2023年8期)2023-03-23 10:38:26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我们的民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演变》《藏族少女》
青年生活(2019年14期)2019-10-21 02:04:56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