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坚持追求,不忘初心
——《始终》读后小记

2015-03-20 14:35王瑜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意初心人生

王瑜/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教师

有一种追求,向着自己,向着朴素,平实,珍贵,催人反思。

——《始终》作者郑锦杭

《始终》初印象

……老师们只有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积累、丰富、提升自己,才能不断积淀、成长、发展,从而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自己和学生营造更多的美好时刻,共创生命的精彩。

读书作为其中一项最为恒久的方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尤能暖人心扉。捧着周学静校长赠出的“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始终》,温暖的感觉也就蔓延到了心底。再在校长对序章前半部分的朗读中慢慢体味这份心意,美好的感觉更加纯粹而彻底,大家融入到了这份和谐宁静之中,充分享受着文字带来的安详与静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老师、长辈,与学生共享课堂的美好;作为校长、书记,与老师共享教育的美好。这也是明道人对教育,对人生的一份心意!

这是2013 年12 月9 日我所撰写的校园新闻的一部分。难得在严谨的新闻里可以如此畅快地抒发情怀,因为《始终》,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愿。

这是我对《始终》的最初印象。

时隔三月有余,往日的情景清晰如昨,已然深深刻入了我的脑海。

那天,是学校例行的周会,偌大的讲堂坐得满满当当,只听到校长的朗读声,还有些许老师缓缓翻书的声音。我则轻轻闭上眼睛,斜斜靠在椅子上,静静聆听着,享受着这份特别的情愫。

“《华严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记得出发的心意,才可以,善始,善终。”

校长温婉的声音响起,别样的感觉也迎面而来。记得出发的心意!记得出发的心意?那我出发的心意又是什么?

只是稍许的停顿,容不得细想,校长的声音再次响起。

“事实上,世间一切,包括人生的途辙,常常,始而不终。”

直击心灵的语言不用太长,发人深省的力量却那么巨大。短短几句话,已经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我明白,我又找到了一个“气味相投”的同类,只是由于自己的浅薄,我没能像她一样用如此精练而睿智的语言来表达,可内心的期许,都是如此,对人世的反省,也是同样。

文字的力量,由此可见!

“对话”郑锦杭

第一次阅读它,一个词足以形容:迫不及待。

急急赶回家,匆匆吃过晚饭,匆匆哄好孩子睡觉,匆匆洗漱完毕,悠悠然进入我的阅读时光。

每次买回一本好书,我总是习惯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买书的地点以及日期,这天,捧着这份特别的礼物,依然如故,只是心境,却早已经被那缕缕温情包围了。

同样,每次翻开一本好书,我总是习惯地浏览目录、序言以及作者介绍,了解主体框架,结构思路,这次亦然。

“自然的营养”,涉及建筑、音乐、文学、童年的记忆。“不止于艺”,包括电影、阅读、数学之美,并再次深入建筑这一领域。“老师们”,从细究黑泽明的老师到追忆自己的老师,再到为人师的感慨。“学校的坚持”,分别记录对德国、日本以及国内一所农村小学的思索。“教学:全部人格的总和”,深度探讨课堂与教学。“童年,天真未凿”,细述与女儿、父母的情愫,再过渡至留白的美。

好宽广的视角,教育及社会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果真是“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

一晚不可能把整整二十万字看完,得挑章选节细细琢磨。身为老师,最敏感的莫过于教学了,于是,翻开“教学:全部人格的总和”一章。

“教学,远不只是在完成一节课的授课任务,而是在调动一个教师的‘全部生活的精华’:你遇到的一个人,你走过的一个地方,你经历的一件事情,你拥有的一种物品,你发生过的喜怒哀乐,即便你听到过的一节课,都影响到了你的教学境界。这样的精华,这样的境界,无从复制。”

对此,我深有同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同一方开放的舞台,挥洒着老师的灵性,洋溢着老师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着教者的人生。

一份完全相同的教案,换由不同的人来执教,由于其见识、思维、理解、把握的不同,自然浸润到字句之间的情感不同,语气转换的缓急各异,现场掌控的调节有别,完成的程度、达到的效果也可能会大相径庭。

因为,人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课堂。

曾经对教学有过八万多字的叙述,从名家课到日常课,从公开课到随堂课,再到晨诵、预习、复习等相对细致的课堂设计,融合家长、学校等更为广泛的教学。写作的过程,何曾不是调动自己“全部生活的精华”的过程。

人家说文如其人、书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融合了她的以往经历、她的思考、她的理念、她的风格。再集合成一本书,也就是对一个人的整合,至少也是她著书那段时间和之前的整合。她笔下的人、事、物,她经历的快乐、失落、幸福……

教学和人生,原来也是一脉相承!

发散开来,抑或教学,原本就是构成人生的一部分。

序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一个叙述的事例就是关于作文的讨论会,郑锦杭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对于作文,大多却往往脱离本职努力。不珍惜生活的恭候,不重视书面语言的输入,疑惑孩子能说会道却不会作文,经常用经过组织的游戏、活动、实践等虚设的情景和刻意的营造代替生活,执著于段落篇章的技巧、方法、分析……孩子非但不以为作文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生活多余且可怕的一部分,这是作文教学长期不能摆脱的尴尬。”

想起正教低段语文的自己。

教过两届学生,对于中高段的学生太了解了。到了中高段,写话变成了作文,字数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好多孩子写作文也就变成了凑话。没有可写的,往往应付了事,自然写作热情全无,哪有写作的欲望,用“可怕”来形容对作文的感觉毫不为过。

当年为了达到所谓的“效率”,写人、记事、写景这些常见考点的模板纷纷出炉,考试自觉套用格式,八九不离十。自然,偏题的少了,可学生的个性也就活生生被我这“刽子手”磨灭殆尽。想想也倒抽一口冷气,一个话题,全班四十多份作文,除去几个没被磨灭的“异类”,个个如出一辙,大同的格式,小异的内容,哪有新颖可言?

人是不是都得犯下一些可大可小的错误,走过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历程才能长大?可惜我那第一届孩子,在我呆板的纯粹的应试教育中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哎,除了更用心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孩子们,别无他法!

于是,现在的我努力不重蹈覆辙,发誓要让孩子们从心里爱上作文。轻松作文,就得从一年级的写话抓起。没有了功利的分数计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平时加强用课外书来浸润,把说话过渡到写话也就显得更加轻松而畅快了!

写话是重中之重,我想从低段开始就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而且要持续下去,就一定要让孩子把此当作有趣的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要求不能过多,只要求一段之前空两格,把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融进去,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人物,学着写点对话,心里想的话,天气等,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量多写一些。再用每次写得好的孩子作品作为范本来读,大力鼓励其中做得好的一个点。效果会特别好,孩子也会自然去学。

到二年级,再推敲语句的润色,调动生活的积累,让孩子入情入境去思考,自然,话更多,写得也就更为流畅了。

身为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于是,翻开“童年,天真未凿”。

“我们和孩子的相遇,是给了相互的新生。”

感觉如出一辙。

同样是女儿,每当夜晚来临,看着她偎依在身边沉沉睡去,听着那均匀的呼吸声,总会不由自主微笑起来:这就是我的孩子,在我肚子里住了十个月的孩子,好奇妙的一件事情!

是啊,真的好奇妙,微微闭着的眼睛,一扇一扇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淡淡的嘴唇,酣睡的样子,这就是我的孩子!

有了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孩子,再看着自己班上的孩子,眼里便多了一份妈妈的温柔!

人啊,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一定要自己去经历了,体验了,才能真正明白个中的滋味。 “实践出真知”的真谛就在于此吧!之前,我听自己的妈妈说过带孩子的辛苦,也听其他妈妈说过带孩子的劳累,也就一笑而过。直到真正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发现原来带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耐心面对班级之中每一个爸爸妈妈眼中的唯一。

后来,利用更多的时间细读《始终》,于是,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和作者的相投之处。

初识《始终》,正值我的一本有关教育的小书二稿修改之际。书稿初见雏形,遇见《始终》,通过文字,与作者郑锦杭有了面对面的“对话”。

对于阅读、电影、自然、教学、亲情,我也曾专门探讨过,故对于书中相关的一些理念,也有类似的看法,只是角度不同,表达不一。如她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很多我们这一类存在着,或远,或近,声气相投,相互致意”。这一类人,或先或后,或远或近,沉静地生活着,相互地欣赏着。

也如她所说,“书的终极意义,在于辅你不尽的修为”,不知不觉,《始终》也在影响着自己。也许,之后的教学、写作,不知不觉中,也会浸润她的思想,她的方式。不知不觉中,离她也就越来越近。

“有一种追求,向着自己,向着朴素,平实,珍贵,催人反思。”向着自己,向着朴素,正是不忘初心的精神所在。她,何曾不是一直在追求?

书中发人深省、直击人心的文字和实例不胜枚举,还有那独特而详尽的注释,独具魅力的阅读体验滋养着我的心灵,让我的精神再一次接受洗礼,心情越发宁静,对于生活的美好,也就多了一份坚持与执著!让我尊称她一声老师,如锦杭老师所言,我也会坚持这种不忘初心的追求,让自己更加洞明教育,体察人生!

猜你喜欢
心意初心人生
永远的初心
我的心意
论“不忘初心”
人生中的某一天
12月,12分心意,12次相遇,万千陪伴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当位即妙
——风、幡之外的心意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