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霞
(安阳县畜牧局,河南 安阳 455100))
肉牛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的诊治与体会
张光霞
(安阳县畜牧局,河南 安阳455100))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引起,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牛不分性别、年龄都可感染,犊牛比成年牛更易感。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的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该病主要发生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虽然不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但由于病畜的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会对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2014年8月安阳县发生一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例,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4年7月15日,安阳县某肉牛肥育场从东北引进了200头犊牛,路上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到场后发现有一头牛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10天后发现全场500头牛已有80%感染,表现流泪,角膜凸起,结膜和瞬膜红肿,在角膜上有白色或白灰小点、角膜混浊等症状。
该病发生一般在3~10 d左右症状明显,一侧或两侧眼发病,多见于两侧。眼流泪,面部有泪痕,分泌物呈浆液、黏性或脓性。结膜发红、充血、肿胀。眼睑肿,疼痛,眼睑半闭合。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有的角膜出现混浊,有白色或灰色小点、白斑,脓性分泌物。严重的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出现角云翳和失明。病牛没有全身症状,很少有发热现象,但眼球化脓时往往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和乳量减少等症状。
将眼分泌物直接涂于载玻片上,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球形或大小不一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菌,有荚膜、无芽孢,不能运动,双链,偶见有3~5个相连的短链。
根据该病的发病季节、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的炎症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可初步诊断该病为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立即对全场牛舍内外环境用百毒杀进行严格消毒并消灭蚊蝇,用黑网遮盖窗户,避免日光、尘埃和昆虫的刺激。对病牛进行如下处理:
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清洗眼分泌物,然后用自制的眼药水点眼,每天冲洗2~3次,连用3~5 d。眼药水配方为:青霉素80万IU、地塞米松5 ml、生理盐水45 ml,要现用现配。
对眼内有云翳或白点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上下眼睑封闭。
治疗效果:3 d后,大部分流泪消失,5 d后,除1头牛失明外,其他正逐步痊愈。
病牛或带菌牛,是该病的常见传染源,从外地引进肉牛时一定要在场外先进行隔离15~30 d,等确定无疫病后方可入场。该场牛群暴发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就是因为入场前没有隔离引起的。
当发现有发病牛时,一定要立即隔离病畜,早确诊早治疗,以免传播和延误病情。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健康牛和病牛间相互接触传播,或通过喷嚏、咳嗽而传播,蝇类或某种飞蛾可机械地传播该病,因此夏秋季节要注意灭蝇,定期应用1%~2%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
被病牛的眼泪和鼻分泌物污染的饲料,也能传播该病,在痊愈牛的眼和鼻分泌物中,牛嗜血杆菌可存在数月。因此要加强卫生消毒,及时清理废弃、被污染的饲料。
该病的病原主要是牛嗜血杆菌,但需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光照射才产生典型症状。否则即使感染该菌后,也不会引起该病,或仅产生很轻微的症状。因此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避光。
炎热季节要设有凉棚,避免强烈阳光刺激。
S858.23
B
1004-5090(2015)03-0050-01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