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高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范畴,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和传承性[1].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展开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体育文化,是在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营造的一种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广义的学校体育文化包括师生在体育教学、体育运动、体育竞赛以及体育场馆、场地等形成的体育文化.狭义的学校体育文化是师生在体育方面的意识和观念.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校园文化中参与人数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文化活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学校层面有利于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使学生养成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显性文化形态和隐性文化形态.显性文化形态以看得着、比较明显的形式存在,分为物质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隐性文化形态则以内隐的方式存在,可归纳为精神文化、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等.
1.1.1 物质文化形态及其特征
物质文化形态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对外部环境进行维护的人力资源.高校体育文化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体育场馆、体育标语、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体育建筑设施要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课余的体育项目练习、学生自我训练以及举行各种体育竞赛.高校体育建筑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可作为建筑设施文化的载体,也可作为体育文化的载体,是学校体育文化中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外界认识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直接向人们展示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理念.人力文化体现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及其学生上面,正是他们代表着学校的体育文化并与外界不断交流,才能使高校体育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1.1.2 行为文化的形态及其特征
行为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进行外在客观行为活动的总称,体现在根据学校的体育文化理念和自身的客观情况对高校体育活动进行组织和宣传.一方面体现在高校领导层面的体育行为文化形态,并通过专门的组织结构对学校的体育教育理念进行宣传,再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来发展学校的体育文化,因此领导层次的行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体育行为文化.另一方面主要是个体的体育文化,体现在个人根据自身对体育教育理念的认识,并结合自身情况展开的体育运动,充分展示了个人的体育文化素养.
1.2.1 制度文化的形态及其特征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高校在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所制定与实施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包括竞赛规则、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方法等[2].主要包括高校体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有关体育发展的一些文件.正是这些制度文件,使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保证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1.2.2 精神文化的形态及其特征
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层次,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师生认同和遵守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其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价值思想、道德情操等.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缩影,对学生的行为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中,较重要的精神就是竞争和诚信,这是大学生在体育运动和社会生活中都应该具备的.
1.2.3 价值文化的形态及其特征
高校体育价值文化主要是人们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创造的价值,这种价值更多的是给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带来的价值.学生在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时,能在体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锻炼意志.另外在高校体育文化中不管是竞赛性质的体育还是校园体育,都与政治、经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高校体育价值文化形态还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
2.1.1 物质文化的现状
体育场馆、场地、体育标语及雕塑等,是师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大学的教育,而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的拥有量与使用量尚不足以满足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及课程,制约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同时影响了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3].
2.1.2 行为文化的现状
高校体育行为文化需要广大师生参与,表现在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竞赛等[4]47.但在当前的高校体育中,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反而是养成了吸烟、喝酒等不良的习惯,更不用说形成学校的体育行为文化,这也说明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是失职的.
2.2.1 制度文化的现状
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程,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指校园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体系,反映学校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文件[4].高校有关体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不少,但是仔细审视其内容,会发现这些法规所表述的内容具有的操作性并不强,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表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不好.为此,高校还要进一步规范体育制度文化.
2.2.2 精神文化的现状
体育精神文化是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共同的精神文化观念,首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精神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学习体育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提升体育素养,而体育文化的传授可以在课堂、课外锻炼和电视、网络途径等获得.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更多的是体育运动方面的技能、技巧,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另外,学校的体育风气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精神文化的形成,但是当前高校校园中缺乏良好的体育风气,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2.2.3 价值文化的现状
高校体育价值文化是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所带来价值的认识.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一般是停留在从事体育活动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对体育更深层次的作用并没有深入了解,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不能让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强身健体这个层次上,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在情感、个性等方面的作用,以便促进高校体育价值文化的发展.
2.3.1 教育观念的偏差
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存在着教育观念的偏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存在着一样的心理:让自己的学生或孩子能够在学成后在社会上立足,在这种观念下,学校的教育虽然一直喊着让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仍然以学生的成绩分数为主要判断标准,学生的成绩仍是评判教师业绩的一项考核内容,严重影响到高校体育的发展.如果在教育观念上对体育就不重视,那么在行为导向上就不可能重视体育的发展.
2.3.2 价值导向的偏差
价值观指导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社会上比较推崇的是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的精神,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价值导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全球性全面变革的来袭更是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由于西方和我国的价值理念存在一些差异,我国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分化的情况.大部分人都能够保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但在高校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未成形,由于在价值导向上的偏差,高校体育教育并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没有是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3.3 高校扩招的不良后果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要求高校相应地配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许多高校为满足扩招的需求,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有两个校区的情况再平常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的建设面临着如何整合文化的问题.此外,高校扩招带来了不同学校生源质量的差距的问题,学生在校的学习压力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压力都是高校扩招之后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影响高校文化的建设,自然影响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跟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外,更多的是与高校本身的办学理念、教育制度以及广大师生有密切的联系.为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得更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对策.
3.1.1 物质文化的建设对策
高校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标志,为此要对高校物质文化进行科学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使体育建筑设施环境得到改善,在满足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还要注意体育文化人文景观的建设,无形中也是诠释体育文化的一种形式.此外,只有构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校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形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5].为此,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给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体育素养,然后通过教师的教育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建设高校体育物质文化.
3.1.2 行为文化的建设对策
高校行为文化的建设要对体育活动做出一定的规范,而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为此教学活动要在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技能.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需树立“以人文本”的观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各项体育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和人权等[6].在教材内容上要注意其科学性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建设高校体育行为文化,一方面活跃学校体育气氛,丰富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通过与外界学校交流,使体育文化不断发展.
3.2.1 制度文化的建设对策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体育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体育建设情况,以解决高校体育中出现的问题为准则,并在制度中指明体育发展的长远方向.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高校体育更好地发展,为此要体现人性化的特征,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育人”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4]49,让高校体育文化和教育理念相结合,在无形中提升广大师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要体现人性化,就需要在制定制度时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出发,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还要注重对体育制度文化的宣传和普及,首先让师生认识到体育制度文化的教育作用,提高遵守制度的意识,在制度的执行上也要加强力度,使学校的体育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学校各级行政部门能够重视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并将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作用.
3.2.2 精神文化的建设对策
树立正确体育观,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加强建设高校体育精神文化[7].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要转变师生对于健康体育文化的认识.传统的体育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且运动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而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社会主要的建设者及接班人.为此应树立“体育健康”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加强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此要让学生接受足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能力,使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在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实中不断发展.此外,要让传统的以竞赛为主的观念,逐渐转变为以体育健康为理念的教育,发展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体育在健身、娱乐等方面的作用.
3.2.3 价值文化的建设对策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体育对人的深层次影响还难以领会.为此,要加强价值文化的建设,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对高校体育的价值文化进行宣传,例如通过校园的传播媒体来进行[8].校园的传播媒体一般是学生主办的,通过学校传播媒体传达高校体育价值文化的信息,容易取得效果.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并通过学生对校园传播媒体的反馈,使广播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高校体育价值文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是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形成的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文化.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大体上分为显性文化以及隐性文化两种形态,不管哪种文化都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绿色、人本的文化理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本着坚持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想法,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次发展.
[1]苏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112.
[2]曹茜.浅谈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科技展望,2015(12):281.
[3]于卓,刘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08-109.
[4]郭小晶.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3):47-49.
[5]李联凯,石工文,刘兰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5(8):138-140.
[6]宋小凤.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88-90.
[7]刘建敏.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249-250.
[8]赵立刚,傅庆章.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