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30年应用翻译研究之大成
——《应用翻译研究——〈上海翻译〉30年论文集萃》*1介评

2015-03-20 13:29方梦之
外语与翻译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科理论研究

方梦之

集30年应用翻译研究之大成
——《应用翻译研究——〈上海翻译〉30年论文集萃》*1介评

方梦之

《应用翻译研究——〈上海翻译〉20年论文集萃》是从30年间(1986-2015)《上海(科技)翻译》所发2300余篇论文(不计会讯、书讯、编者按等)中精选百篇而成1,为纪念创刊30周年而出版。

《上海科技翻译》(2005年改名为《上海翻译》,下用此名)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成长于学术繁荣之时。1986至2015年办刊30年,在延绵二千多年的翻译史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片断。然而, 短短的30年《上海翻译》承载着翻译研究之重,从呱呱坠地到而立之年,历经我国译学研究引进吸收、踯躅观望、创建学科、自主研发的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国外语言学翻译研究的鼎盛时期已过,翻译研究时兴多学科交叉;而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处于语言学研究的补课阶段,《上海翻译》创刊号以刘祖慰的“语言学与翻译”开篇。此后几年,期刊上外论纷呈,新理论、新术语、新名词纷至沓来,语言对比、翻译技法、译著分析、翻译标准等争相讨论。学界在引进中有争论,在争论中有省悟,历经多秋之争,终于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大地上确立。到了2006年,教育部批准三校试办本科翻译专业,更是信而有征。此时,外论的译介和阐发已成旁支,自主研发成主流。

学术创新是专业期刊赖以发展的驱动力。理论演进 、范式转换、方法变革、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都是期刊的心魂。《上海翻译》反映和记录了近30年(1986- 2015)国内外翻译研究发展的历程。

1.本体研究

在创刊初期,本体研究以消化外论、讨论标准、字栉句比、分析实务、总结经验为多。 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90年代前期,我国翻译研究出现短暂的“沉寂期”。期间,有学者逆潮流而行,提出要“丢掉幻想”,认为“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翻译中不存在转换规律”,“翻译无理论”等等。

低潮过后,我国译学研究蓄势待发。1997年第1期《上海翻译》发表了高宁的“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则”,拉开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序幕。而国内对译者主体性的讨论到新世纪才逐渐升温,从高宁发文至今已快20年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度不减。同期发表了刘英凯的“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1997/1)2,标志着我国译界对国外译论洗耳恭听、一味吸收的时代已经过去,有分析的、有批判地审视外来译论的时期已经来临。

新世纪初,许渊冲发表《文学翻译与科学翻译》,认为“科学和艺术有共通之处,和科学成就相结合的文学翻译理论,不但可以应用于诗词英译,也可以应用于英诗汉译” (2002/4)。

又过了三四年,方梦之发表“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2006/1)。“‘一体三环’相互联系、层次分明,一方面高度概括译学本体,从源头出发,清晰地梳理译学研究的学科渊源和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又着力呈现译学研究的新发展,并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客观分析,作了大胆而理性的分析”(王宏,2014) 。

世纪之交的前后几年,国外的“文化转向”到中国,把翻译研究引入可能迷失自我的渺无边际的文化研究领域。曹明伦及时发表“Translation Studies 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限问题”(2006/3),指出“要保持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就必须以翻译研究为主,文化研究为辅,因为我们研究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翻译研究,深化翻译研究,而不是以文化研究取代翻译研究。……为翻译理论定性定位,使两千年来的内向型本体研究和20年来的外向型综合研究交叉进行。”

接着,钱纪芳发表“和合翻译思想初探”(2010/3)。作者以中国哲学的和合理论的“生生”理念为基础,以“融突”为方法论,提出和合翻译思想的总体原则:语人和合和时空和合。他认为“语人和合要求翻译活动中的人与语言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共长’的自然关系;时空和合要求翻译标准与生活本源之间形成一种‘共变’的自然关系。从‘融突’方法派生出和合翻译思想的行为准则:差异和生之本、存相与式能一体之形、冲突与融合之化育、汰劣与择优之提升。”

最近数年,正当人们感到学科进展缓慢、期待新的突破时,以发展新理论著称的吕俊发表了“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2013/1),让学人眼前一亮。文章结合翻译研究,以认识论转变为重点,论述了从主体—客体式认识方式转为人—世界的认识方式。

《上海翻译》编辑部为推动我国译学进一步发展,于2014年底在海口召开了翻译研究战略论坛,邀请了国内30位著名专家到会讨论译学的宏观战略走向。讨论涉及翻译研究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等基础性、全局性问题。会议的部分论文已在2015年《上海翻译》分期发表。鉴于栏目、作者和论题等的综合平衡,文集只选其中两篇:蓝红军的“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的思考”(2015/1)和潘文国的“‘看山看水’的启迪”(2015/2),以见一斑。蓝文指出,翻译学关注的问题是多元、多层次的,既包括哲学问题,也包括现实问题。现在,翻译进入职业化时代,译者、翻译对象、翻译工具与手段、翻译方向、翻译评价方式、翻译教学,乃至社会对翻译的认识都发生变化,种种变化催生前所未有的问题,脱离这些具体现实问题的“概念平移”、“术语套用”和“逻辑推演”只会造成理论缺乏张力,削弱翻译学的学科地位。翻译研究需要改变借用和依赖其他学科术语的状态,致力于发现与解决与翻译相关的社会问题,更好地发挥翻译学的社会功能。潘文国以禅宗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参禅三境界为由头,纵论中外翻译研究中的种种问题,讨论了造成当前“看翻译不是翻译”的第二境界的三种原因,探讨如何走向“看翻译还是翻译”的第三重境界。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二境界。潘文国指出,要达到“见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三境界,就是重新强调实践的至高无上性。以此来纠正第二境界之偏,让理论的研究回归到“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提高实践、受实践检验”的本原。

翻译策略和方法是本体研究的组成部分。文集分栏列出是便于与上述宏观理论相区别。翻译策略是指翻译过程中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思路与某种宏观理论一脉相承,或由翻译经验引发,途径是达到目标的可行之路,方式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程序是达到目标的先后次序。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有影响。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看,翻译策略是宏观理论桥接翻译实践必由之路,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可由宏观理论推衍出来,也可由实践经验和技巧集约化、概念化、范畴化而得(方梦之,2013:98-99)。

翻译策略的研究属于中观研究,目的是架设宏观理论通向翻译实践的桥梁。它是翻译研究链条上的中间环节。翻译研究是宏—中—微相统一的系统性研究,既要建立核心理论,又要有中观策略的过渡,还要有微观技巧为依托。中观研究是宏观“理论与实践的桥接,找到中介物——技术理论范畴,即对实践主体的主观认识和实践客体的区间规律性形成认识结构、实践结构和方法论结构的统一”(曾利沙,2011)。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都有相应的翻译策略或翻译模式。

文集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栏目收文13篇。

2.应用文类与翻译

应用文体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应用翻译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关联。改革开放以科技交流和技术贸易为发轫,上世纪80年代,科技翻译研究“异军突起”;90年代,商务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的研究跟进;新世纪以来,法律翻译、公示语翻译渐成气候,商务翻译研究更成热点。至此,我国应用翻译各领域充分展开,大规模的翻译实践活动,呼唤着应用翻译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罗进德(2009)在谈到应用翻译时说:“翻译的应用研究、非文学翻译的理论问题、翻译服务行业的组织管理问题等,都在从职业生活现场渐次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并产生着创新性的成果。较之以古典文学为主轴的传统翻译理论,这些新作富有生气,更加贴近翻译的现实。生活气息浓厚的现场感,加上机敏的理论思考,一扫沉闷乏味的老生常谈和不知所云的食洋不化,带来一股清新风气。”

应用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上海翻译》的侧重点与文化学派规定的文学系统有所区别。其实,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也包括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语言系统(语音、语法、语义等)。《上海翻译》对文化与翻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语言系统的研究,同时关注政治和意识形态对应用文体翻译的作用和影响。

《上海翻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作应用翻译的理论探讨,又作翻译实践深入研究。1995年和1996年陈小慰发表“简评‘译文功能理论’”和“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内翻译中的指导作用”,率先介绍了德国的功能目的论。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法则都是“目的准则”。根据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Vermeer,1987:29)。在众多的译论中,功能目的论在应用翻译中最具影响力。贾文波的“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2007/2)与陈文一脉相承,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以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活动。委托人对翻译的具体要求、文本的特殊功能、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等是翻译活动中务必考虑的要素。而应用翻译的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等特征刚好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要求不谋而合。指出应用翻译应注重翻译过程中的交际互动,要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文本功能实施翻译策略、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文本内容,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郭建中的“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2001/1,2),对汉英、英汉翻译的实践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提出了汉英、英汉翻译中意义和形式转换的五个理念和方法,即译意、替代、重构、重组和重写,并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和篇章这五个语言层次上分别加以论证,从而实现理念与方法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应用文体与文学文体相对,两者各自具有庞大的体系,语域层次多,涉及范围广。30年来《上海翻译》对应用翻译各主要领域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各自的领军人物。除以上陈小慰、贾文波、郭建中三位的文章外,文集善善从长,撷取了10余篇代表性语篇,其人其文如下:

过家鼎的政论翻译:《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翻译中的政治考虑(2005/2);

许凤岐的财贸翻译:谈谈关于西方《市场学》的准确移植问题(1987/4);

黄昭厚和杨寿康的科技翻译:谈谈科技术语的译名审定与统一(黄昭厚,1990/1)和论科技英语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杨寿康,2004/3);

陈忠诚的法律翻译:简洁一点,再简洁一点(1988/4);

钱绍昌的影视翻译: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2000/4);

王振平的科普翻译:科普著作的文体与翻译(2006/2);

许崇信和穆善培的社科翻译:社会科学翻译的意义和特点(许崇信,1991/1)和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穆善培,1991/3);

吴自选的新闻翻译:文化差异与电视新闻翻译——以选送CNN World Report的新闻片汉译英为分析个案(2005/1);

吕和发、王同军的旅游翻译: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2008/1);

翁风翔的商务翻译: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2013/1)。

30年来应用文本类型的翻译研究已为应用翻译学这一学科分支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3.跨学科研究

传统的、经典的学科划分已时过境迁,跨学科是当代学科的重要特征。

创刊号上刘祖慰的“语言学与翻译”介绍了奈达翻译过程中语义分析的步骤,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原理来阐明翻译转换过程,又以利奇的语义学论述为指导,举例说明英汉诗歌互译和科技翻译。这一时期,外论纷呈,费达罗夫、奈达、纽马克、卡特福特、巴尔胡达罗夫的语言学翻译理论轮番登场,不绝于耳。语言学的翻译研究从文本到文本,从语言单位到翻译单位。但是,翻译需要研究的对象大大超过语言的范围,它涉及翻译的动因、翻译过程、翻译的结果及其影响。翻译固然不可脱离语言,但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翻译的研究对象至少包括原文、原文作者、原文读者、翻译赞助人、译者、译文读者。这是语言学理论鞭长莫及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逢翻译学相邻学科蓬勃发展,译学研究随之枝繁叶茂,形成了译学本体之外的外围学科圈。这一学科圈是由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符号学、接受美学、信息论、交际学、阐释学、媒介学等学科形成的。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础,这一时期国际上翻译研究的步伐加快,学派林立。一种学说衍生出一种翻译理论、观念或方法。

文集除选载翻译的语言学研究论文(刘祖慰,1986/1;刘重德,2002/3)之外,相关论文的跨学科还包括哲学(蔡新乐,2011/1)、阐释学(朱健平,2002/1)、心理学(孙亚,2001/4)、符号学(陈宏薇,2007/4)、美学(毛荣贵,2003/3;朱健平,2002/1)、社会学(黄德先,2006/4;傅敬民、许志芳,2014/4)、伦理学(吴建国、魏清光,2006/2)、文学(黄旬,1998/4)、文化学(左飚,1992/2)、生态学(胡庚申,2009/2)以及修辞学(胡曙中,1987/1)和对比语言学(杨自俭、王菊泉,2009/1)等10余篇。。

这些学科与本体的关系虽然没有像语言学与本体之间的关系那样直接,但它们提供了翻译学的立论基础、论证方法、参照条件以及论证工具和手段。没有这些学科的支撑,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学科是不完整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译学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的语言学科走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向综合性学科过渡(方梦之,2013:13-14)。上述学科中,有的与翻译研究紧密结合,形成新的学科分支,如翻译心理学、社会翻译学、翻译修辞学等。值得一提的是胡庚申(2013:前言)创导的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的整体性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纵观和描述”。这是本世纪创立并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翻译理论之一。《上海翻译》为之“鼓”与“呼”,2009年第4期曾特辟“生态翻译学研究专栏”,据粗略统计,本刊至今已发表20多篇相关文章。本文集选载胡庚申的代表作“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一文(2009/2)

语言学同样也在发展,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和促进:由语用学产生关联翻译理论和方法,由功能语言学产生功能翻译理论和方法,由认知语言学产生翻译的语义—认知模式,如此等等。9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评语言学甚至也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为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尽管译学研究还是以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主要特征,但是,后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范式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其他各类翻译研究

4.1 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是《上海翻译》的创始栏目之一。研究翻译教学不但是期刊的重要任务,也曾是编者安身立命之根基。特别在2006年教育部设立本科翻译专业试点、次年又设立专业翻译硕士学位之后,《上海翻译》不断组织学者讨论翻译教学中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文集从中优选文章9篇。

值得一提的是何刚强于2006年发表题为“译学无疆,译才不器——翻译(院)系培养人才应有长远的眼光”的论文。是年,作者任职于复旦大学——2006年教育部本科翻译专业三个试办单位之一,任翻译系创系系主任。文章认为,“译才的培养不能是一件急功近利之事,而应考虑到国家翻译事业的长远需求、翻译学科的长远建设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体要落实到翻译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应当是‘译才不器’。为此应突出四项要求,即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相当的国学基础,足够的杂学知识面和良好的思辩能力”(2006/2)。

这一栏目下的9篇论文包括对不同层次(本科、MTI、翻译学术硕士)、不同内容(翻译能力培养、翻译测试、翻译教学方法、翻译技术教学等)的教学研究。

4.2 口译

口译也是《上海翻译》创始栏目之一。对外开放以科技交流为发轫。当时,技术贸易、技术谈判是重头,科技口译受先遣。以现实需要为依归、紧贴时代脉搏的《上海翻译》率先陆续刊登科技口译的研究文章。文集录入的7篇口译文章中科技口译占了3篇。

4.3 翻译技术

翻译技术给翻译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翻译服务模式已从个体或作坊式运作转向流程化、协作化和众包化。掌握翻译技术已成为现代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的一块敲门砖。同时,翻译技术也成了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的工具,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功能性。翻译研究者离不开网络和语料库;反过来,翻译技术也成为翻译研究的对象。翻译技术已纳入翻译学的学科框架,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内涵。几年前,本刊开设专栏介绍和讨论翻译技术。这方面,文集选文4篇。

4.4 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翻译研究永恒的话题,而且不同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2003年《上海科技翻译》辟专栏组织17位著名专家展开了讨论。笔者在编者按中谈到,讨论“不是为了统一观点,而是为不同学术见解的争鸣和争论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求活跃思想、沟通理义,向真理性认识前进一步”(方梦之,2003/1)。讨论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有主张翻译理论无用的(张经浩,2003/1),有持“黑猫白猫”论的(居祖纯2003/2),有“实践第一、理论第二”者(许渊冲,2003/1),有把翻译理论视为多元“乱花迷人”的(毛荣贵,2003/4)。也有阐述理论的不同功能(吕俊,2003/1;韩子满,2003/4),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孙致礼,2003/1;黄忠廉,2003/2);翻译需要理论指导(林克难,2003/1);既要重视实践、也要重视理论(郭建中,2003/1);翻译理论和实践关系是辩证关系(黄振定,2003/2)和互动关系(王东风,2003/1)。有人提出理论和实践处于一种三维关系之中:理论—批评—实践(王宏印,2003/1;温秀颖,2003/4)或理论—微观技巧—翻译实践(王大伟,2003/2)。曾利沙(2003/4)则认为“翻译理论是为使整个群体实践活动达到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而郭著章专就翻译教材的理论联系实践发表了意见(2003/1)。一场讨论不可能解决这样一个大问题。杨自俭(2003/4)认为:“这场讨论不仅对翻译界意义重大,如果深入下去会对中国整个学术界的,尤其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观念和研究范式的变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7位专家各持己见,各领风骚,文章言简意赅,文集一一照录。

从《上海科技翻译》到《上海翻译》,期刊侧重应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宗旨始终不变。变化的是理论不断进步,论题逐年拓展,论证更趋严密,栏目与时俱进。《上海翻译》突出“应用翻译”及其衍生栏目。栏目设置因时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总结翻译经验,切磋方法技巧;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问题;把握学术方向,推动翻译事业。”何刚强接任主编后,重新表述为:探讨译道,切磋技艺;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修辞立诚,广纳雅言。表达更添华彩,更为精炼。

一直以来,《上海翻译》是译界前辈说理论道的讲坛,是译界同行切磋技艺的场所,亦是青年新秀试笔习武的园地。老一辈译界翘楚有的已驾鹤西去,为本刊留下了超凡脱俗、闳中肆外的光辉篇章,限于篇幅,文集只收其要。创刊初期的青年作者,其中有的已成译界巨擘,站在译学前沿,带领译学研究队伍指挥若定,登临揽胜,文集所收大部分是这批已过知天命者的作品。更有80后的佼佼者已崭露头角,为译界所瞩目,他们的研究旁搜远绍、较长量短,本书也酌收数篇。

注释:

1 本文所提及文献除文末特别注明,其余均出自《上海(科技)翻译》1986-2015各期发文。

2 “1997/1”表示《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第1期,除另有所注外,均以此形式表示文章的出处。为节省篇幅,凡引文出自《上海(科技)翻译》的,均按此法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不另列。

Vermeer,H.J.1987,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J]?Indian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

方梦之,2013,《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庚申,2013,《生态翻译学:建构与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进德,2009,本位 本分 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A],刘宓庆编,《文体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王宏,2014,重温译学研究的“一体三环”论——祝贺方梦之先生八十诞辰[J],《当代外语研究》(1):15-19。

曾利沙,2011,从语境参数论看范畴概念“活动”英译的实与虚 ——兼论应用翻译研究的经验模块与理论模块的建构[J],《上海翻译》(2):3-8。

(方梦之: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通讯地址:200444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036号信箱

2015-06-03

*本书将于2015年10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学科理论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