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及护理

2015-03-20 12:55:13王爱琴陈雅琴朱伟琳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管炎免疫性激素

王爱琴 陈雅琴 朱伟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 上海 200025)

经验交流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及护理

王爱琴 陈雅琴 朱伟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 上海 200025)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皮肤损伤时,由于免疫疾病存在往往导致创面难愈且易感染。近期我们收治了3例自身免疫疾病合并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49岁,因“左上肢皮肤坏死1个月”于2011年2月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20余年。皮肤受到挤压后、在无破损的情况下发生坏死。创面约3%TBSA,呈黑色焦痂样,溶痂处可见失去光泽的坏死脂肪。因处于SLE活动期,按免疫科医嘱口服醋酸泼尼松龙50 mg/d。入院后进行了2次清创术,由于患者创面基底肉芽组织生长缓慢,不宜直接行自体皮移植手术,用异体皮覆盖创面。后患者因肺部感染复发转回免疫科治疗。定期随访换药,创面面积缩小了2/3,患者最终因全身感染死亡。

例2.患者女,53岁,“双小腿皮肤理疗灼伤后不愈1个月余”于2013年1月入院。患者有11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曾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年,入院前3年改为中药治疗。入院时可见患者双小腿散在小创面,共约3%TBSA,表面为黄色坏死组织并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创缘轻度红肿。入院后采用浸浴及外用1%磺胺嘧啶银控制局部感染;1周后进行手术扩创清除坏死组织。因创面床不宜植皮而以异种皮覆盖,在门诊随访换药,约3个月自愈。

例3.患者女,40岁,“车祸致皮肤撕脱伤残余创面不愈10个月”于2011年1月入院,在当地医院治疗时已经多次行扩创植皮手术,曾有不明原因发热史。残余创面为水肿肉芽创面,位于右上臂及肩胛处,约1.5%TBSA。按慢性创面治疗常规进行清创及自体皮移植手术,但有近一半皮片未成活。入院2周后出现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发生严重口腔溃疡、声音嘶哑、肺部感染、血尿并伴有明显消瘦。实验室检查提示严重贫血(血红蛋白72 g/L),但临床无大量失血依据。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检查后确诊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转至内科给予激素治疗后全身情况明显好转,残余创面经过局部换药后也很快自愈。

2 护 理

2.1 创面及皮肤护理 由于免疫能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激素,自身免疫病患者抗感染能力较差,如SLE患者51.92%的死亡原因源于感染[1]。我们采用单人单间以减少交叉感染,日常护理中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正常皮肤。

2.2 基础疾病的护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首选治疗通常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激素是创面难愈的原因之一,但贸然停药可使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要向患者说明基础疾病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按时用药。

2.3 心理护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女性,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还由于长期服用激素而使外貌体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焦虑、烦躁、悲观抑郁等心理障碍[2]。护理人员要注意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消除疑虑。

3 讨 论

在我国,慢性创面的主要原因为创伤感染、压迫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和糖尿病溃疡[3],病因治疗是创面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创面感染及难愈。外来损伤是SLE皮肤溃疡、坏疽的诱发因素,由血管炎或抗磷脂综合征、或两者共同作用所致[4]。除血管炎因素外,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也易导致感染,影响创面愈合。我们首先通过异体皮覆盖保护创面,希望待创面床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再取头皮修复创面,但异体皮的血管化也不理想,这可能与SLE导致的血管炎有关。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其中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密切相关的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5]。这些患者由于症状非特异而易被漏诊。非特异性症状有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脏器受累包括肾脏(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肺(咳嗽、咳血)及眼耳鼻受累如虹膜炎、鼻窦炎等。本文中例3患者既往除有不明原因发热史外并无特殊临床表现,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临床表现而确诊。经内科及时治疗后获得疾病缓解,创面也很快愈合。

本组资料提示,在处理创面特别是难愈创面时必须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影响创面愈合的全身因素。当遇到创面难愈且找不到其他合理解释时,要考虑免疫疾病的可能。而在治疗这些创面时,则要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复杂性,进行多学科的联合治疗。

[1]邹晋梅,杨静,刘毅.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J].西部医学, 2011,23(2):356-360.

[2]寇淑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铁道医学,2000,28(6):395.

[3]姜玉峰,付小兵.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 2011,12(1):59-61.

[4]Toyozawa S, Yamamoto Y, Kishioka A, et al.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skin ulcers using allogeneic cultured dermal substitut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Eur J Dermatol, 2009,19(6):594-596.

[5]于峰,陈旻,赵明辉.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死因分析[J].北京医学, 2007,29(4):196-199.

10. 3969/j. issn. 1672-8521. 2015. 03. 012

2015-07-24)

朱伟琳,主管护师(E-mail:zwl20601@rjh.com.cn)

猜你喜欢
血管炎免疫性激素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现代医院(2022年6期)2022-08-26 02:13:00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8
宁波第二激素厂
猪业科学(2022年2期)2022-04-21 02:18:26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一项单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种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