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琪
(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日渐严重的气候危机所带来的干旱洪涝、全球气温上升灾害的冲击下,粮食形势愈发严峻,怎样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关系着民族、社会、经济等多重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推进意义重大。受地理分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分布在中西部及西部地区,而在空间分布上,这些贫困地区又和民族自治区高度耦合,因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突出。虽然近年来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事关重大,但是生态环境脆弱又是民族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因此,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进程,应当实施必要的生态关怀。
自粮食安全理念的提出及经过多年的实践演变后,粮食安全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从粮食供应、家庭粮食安全、持续农业到营养安全真实地说明了粮食安全内涵的演变过程,使人类拥有营养又安全的粮食是当前粮食安全的重要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涵的演变并不是对前者的否定,粮食安全内涵的国际化演变并不意味着其他阶段的内涵发生了转变,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粮食安全的内涵在前面内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充实。因此,当前粮食安全的内涵可以说是涵盖了以上粮食供应、家庭粮食安全等所有内容。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足够的粮食供应都是粮食安全的第一要素。通过本地生产为当地民众供应粮食是粮食供应的主要方式。但是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显然并不容易,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等特殊的地域条件都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力、种子、土地、水、技术等,无论哪一种要素缺失,粮食生产都无法正常完成。具体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发展农业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要素缺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民族贫困地区,土地、水资源等这些农业基本要素往往不能得到有效供应。如西北民族贫困地区风沙较大,干旱使得当地的农业往往处于水资源缺乏状态。另外,部分民族贫困地区虽然地域广阔,但地理条件却非常恶劣,如西南部分少数民族所处区域,山地崎岖,水资源少,土壤贫瘠,土地资源匮乏,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等资源的匮乏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发展。支撑粮食生产的资源无法保障,粮食生产提升自然也无从谈起,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难以维持本地需求。保证粮食供应是粮食安全的前提,虽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缺乏优势,但是尽可能提高本地粮食的供应度却是该地区粮食安全的必然举措,因此,要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就要提升当地粮食的生产能力。而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粮食生产量的提升依赖于技术提高、品种改良、资源供给等,如果要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生产量,必然需要大量开发各种土地、水资源,而这样的开发势必会对民族贫困地区本就薄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1]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修复能力,如果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修复阈值,即如果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如在山地上过度开发土地资源,或者为了发展本地的农业生产,对有限的水资源大量利用等,势必都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因此,在粮食安全推进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利用资源也不是对于当地自然资源的放任自流,在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群众因外出打工,而任由土地荒废,显然这样的举措对粮食本地供应的角度来看,是不利于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的。[2]因此,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安全推进过程中,对于相应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保持相对的平衡。
粮食安全理念下农业手段的生态化,主要包括两种意思,其一,农业种植对当地生态的保护;其二,以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确保所产出的粮食是生态的。首先,从农业种植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来讲,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应的是不同的粮食生产,因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农业生产条件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所采取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有不同。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土壤贫瘠、土地资源少是此类区域的共同特征,在原始农业生产条件下,由于技术条件有限,民族民众为了发展农业对当地自然环境所能采取的举措是有限的,因此,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推进粮食供应保障当地的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必然会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促进农业生产,这种技术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是有效的,但是更多技术手段的参与也意味着人工干预自然环境的机会更多、力度更大,如采用机械化手段在山地环境中开山挖渠,对土地使用更多的肥料等,种种措施的采取必然会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在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为了推进粮食安全而采取的农业生产方式便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从量到质的改变,最终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粮食安全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同样需要重视,为促进粮食安全而采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不能忽略生态环境保护。既要推进粮食生产,又要保护自然生态,两者协调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采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推进粮食安全。[3]具体而言,便是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在生态理念支配下,采用生态化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等方式来发展农业,使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在此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粮食产量。多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土地资源少、农业生产条件不够完善,单靠小农经济模式来推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显然是不够的。要发展现代农业,走生态化农业生产的模式相应地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无论是机械化、电气化还是规模化,都需要较大的成本,这对于本来就处于贫困状态的民族民众而言,显然是不能负担的,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使其局限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内,就需要政府从民族、社会等立场来全方位统筹,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模式承担更多的责任。
另外,从粮食的生态性讲,营养又安全的粮食是当前粮食安全的最新内涵,这里所指的安全即向民众所供应的粮食对健康是有利的,不存在潜在的隐患。随着人类在基因等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粮食生产中,而对人类而言,唯有生态化的粮食才是安全的,因此,为了粮食安全而采取任何的农业技术手段都应符合生态化标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农业种植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因粮食安全导向有可能采取更多的农业干预手段,这势必会给该地区粮食的生态性安全带来挑战。
粮食安全不仅包括主粮的供应,也包括其他食粮的供应,多样化的粮食供应意味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种类不必局限于小麦和稻米两种主食,并为了此两种主食的供应,而使得该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单一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两个地区地理跨度大,气候条件有较大差异,降水条件和土地资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两地所适合的农作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适合本地生产的农作物。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该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态薄弱,不仅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且自然灾害连年发生,生态和生存环境恶劣,这里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高寒、陡坡、大石等自然特征使得该地区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而甘肃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理条件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别,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坡大,干旱少雨,下雨则山洪肆虐。虽然两者的地理气候条件有极大的反差,但是其在农业发展方面的不利是一致的。不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都直接影响着区域粮食安全。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为了区域粮食供应,而在当地单一性地发展某种农业作物如小麦、稻米等,这样的发展势必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带来隐患。根据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不仅包括主粮的安全,同时也包括粮油等其他食物的有效供应,粮食安全多样化的内容导向为农业发展不利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由于每个区域的自然条件都各有不同,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亦不同,旱作农业和稻禾农业都有利于粮食安全的推进,因此,因地制宜种植合适的农作物不仅可以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自然不合理地改造,同时也对粮食安全有所推进。
区域粮食供给的安全能力主要是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并非单一作物的供给,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所处区域位置特殊,区域环境也各有特色,因此,粮食安全导向下该地区对于粮食作物种类的选择,可以在整体视野下进行统一调控,通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统一布置、合理布局来调整区域地区的作物种类,而不需要在区域范围内来保证粮食供应种类的面面俱到。[4]当然,由于粮食价格各有不同,在不同的作物种类选择上,区域农业的产出效益不同,这将直接导致民众选择方面的偏向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意义自不待说,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不容小觑,因此,对于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作物选择,一方面要在技术上进行提高,增加单种作物的产出效益;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综合权衡各种利益,通过补贴或政策倾斜等方式来进行合理调控,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作物种类发展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保双方面的平衡。[5]
保障粮食供应的第一个途径是粮食的自给自足,第二个途径是流通。由于区域人口和粮食生产的不平衡,以及区域地理气候条件所限,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完全实现粮食的自足,因此,通过粮食流通来推进粮食供应就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供应的重要途径。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由于其受农作物种植方面的条件所限,通过粮食流通来满足当地民族民众对粮食营养又安全的需求便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土壤贫瘠、地理条件恶劣,因此,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多种因素制约,在各种条件制约下,多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形成农作物单一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不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带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粮食供应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当地民族民众在粮食方面不能做到营养的全面供应。因此,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流通,保障当地的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流通中,同样存在着生态化的问题。粮食流通的生态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流通设施的生态与环保。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生产和供应上的不足,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粮食流通,而更多的粮食流通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更多次的粮食流动,同时还需要相应的粮食交易场所。无论是运输工具和交易场所等基础设施的修建都对当地生态环境直接有影响,因此,对于相关流通运输设备的选择和硬件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整自然会促进当地生态环保。要促进流通设施的环保就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改善,如采用低排量的运输工具降低物流活动中的气体排放,以及在交易场所采用生态化的管理模式等。其次,是流通方式的绿色化。传统的粮食流通往往车流混杂,交易混乱,实物化的交易模式往往使得粮食不断增加流通次数,增加交易成本,同时也对生态环保不利。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流通的需求更多,粮食流通的机会更加频繁,因此,更有必要对流通方式进行改善,减少劳力,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则可以保持各个区域之间的粮食信息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次数。再次,是粮食流通中的安全监测。粮食安全不仅是粮食在数量方面的足够供应,同时也还需要粮食在质量方面的安全,通过流通过程中的粮食安全监测,可以使流通中的粮食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对质量方面的管理,粮食的质量安全关乎着民众的健康,对于粮食流通中的安全质量管理,也是粮食流通生态化的直接体现。
粮食为民生之本,而自然条件的制约使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尤其不利,因此,保障该地区的粮食安全为重中之重。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基于增加粮食生产和促进流通两种途径来进行,而这两种途径的进行都对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环保的两相权衡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进程应推进生态化,这是民族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当地民众生命健康的必然选择。
[1]董 红,王有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6).
[2]王 丽,但文红.人口净流出背景下贵州省粮食安全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1).
[3]王书晓.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以云南芒市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2.
[4]赵子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王薇薇,王雅鹏.跨区域粮食销售市场中各主体利益的协调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