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辉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1)
邵阳地处湘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之地,自古受到巫傩文化的影响,各族群众能歌善舞,自古山歌小调、傩舞花鼓盛行。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广泛流传于湘西南和湘中,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是各民族融合后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小剧种。湘西南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各民族音乐及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早期的湘西南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每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等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临时邀集,即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到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的班社,半职业性班社的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多在县郊及乡镇。而职业班社,则终年奔波于贵、黔、赣、鄂、滇、蜀等省的城乡地区演出,人称“江湖班”。 湘西南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职业戏班成立最早、表演形式最具特色、传统剧目保留最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一个流派,曾有“邵阳花鼓走天下”之说。
湘西南花鼓舞蹈最早是由巫师来进行表演,他们边行巫边唱戏,受到巫傩的影响较多。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最早的湘西南花鼓舞蹈主要内容以祭祀为主,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成熟后,湘西南花鼓戏的题材来源于本土各民族的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唱起来朗朗上口,舞起来又欢快活泼,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而且,其题材大多是以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后期进行加工,改编,创作而形成的。因为花鼓戏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土为题材,而题材能很好地表现艺术风格。湘西南传统的花鼓主要描述的是乡下人民的劳动、家庭以及爱情生活,以便更好地刻画樵夫以及农夫等人物形象。湘西南花鼓戏的生产者由于是各民族融合后的产物,体现了各民族特点,表演者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同时也是消费者的角色,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他们所倡导的思想跟为人一样具有积极向上,健康朴实的特性,很好地表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观。
俗话说:人是地方人,戏是地方戏。湘西南花鼓舞蹈作为各民族融合的艺术品种,自然也是人民最为理想的精神寄托。湘西南花鼓戏的舞台始终是搭在农村的,搭在人民群众之中,它从不追求剧目的内容有多么的跌宕起伏,而是从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情趣着手;也从不追求舞台上华丽的设施,只希望观众能看到一个朴实的舞台。舞台上呈现的大多是平凡生活里的恩恩怨怨和风土人情,展现的是一个个简明戏曲故事中的情感波折。从音乐、唱腔、歌词,表演到舞蹈演绎尽量表现为朴实无华,贴切观众,最大限度地接近群众的欣赏习惯与欣赏水平,让他们感到亲切、欣慰并且得到美的满足。
湘西南花鼓舞蹈最明显的特质就是将道具与歌舞相结合。这是湘西南花鼓舞蹈表现上的审美特征之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在花鼓戏中的舞蹈部分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容和抒发舞者的情感。湘西南花鼓舞蹈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折扇,变化多端的巫山动作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波动、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此外更能增添舞蹈美感。而且可以利用折扇来制造出蝴蝶与花等美好景象。这充分说明道具在湘西南花鼓舞蹈中的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使用道具也能够扩充花鼓戏舞蹈的道具的表现手法。对道具的使用方法则各式各样,手里、腰间、头上或者肩上……,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农民艺人艺术创新的,表演起来是那么和谐,那么的美丽。它们和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与表演是协调的,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扇子在湘西南花鼓舞蹈中用得较多。例如开扇时须根据人物的心情来决定开扇的力度,如果,所演绎的人物心情高兴时开扇则是轻而快的,反之,如果心情沉闷苦恼,开扇的速度则是沉而慢。在湘西南花鼓舞蹈中,旦行双手开扇子时,它的动作要领是要求左右手的动作要对称,并且要和谐,两手手中的扇子要统一行动。如果演员把扇子收起来则表示叙事完毕,作出决定,或不感兴趣,或者说不耐烦,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我们也须根据人物的情绪来决定扇子使用时的力度和速度。舞蹈动作中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如果人物的情绪激动兴奋时,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会相应变大,而且,人物的表情等也会变得喜形于色。反之,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较为低落时,舞蹈动作也会相对收敛,含蓄。
湘西南花鼓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虚拟象征的表演。指的是以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来描绘舞蹈内的情景与细节等。湘西南花鼓舞蹈不仅仅是对我们传统模式舞蹈的传承,也是一种更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即兴歌舞式的“搭桥戏”。如果在演出时主演的搭档没能按时到场,而此时必须按时开演,那么就要即兴根据剧情创作一段歌舞,到搭档来了为止,这被称作“马前”。而如果在演出结束的时候,观众并没有看够,那么演员也要即兴再来一段,这被称作“马后”。[1]
湘西南花鼓舞蹈要求将手、眼、身、法、步协调搭配,舞蹈要带动全身,具有美的韵律;舞姿以弧线形为主,体态能够很好地表现曲、圆以及美;表现上很多都要注重内在所具有的含蓄美,要做到“手眼相随”、手传意、眼传神”以及“形神兼备”;这些都是湘西南花鼓舞蹈的动作风格特色。表演者在舞蹈时,同样也注意眼神的交流与动作的配合,在表演时,注意演唱内容与舞蹈动作的协调,在一边歌唱时,能一边舞蹈,并且他们的舞蹈动作具有形象美,动作造型具有协调美[2]。
湘西南花鼓舞蹈与民族武术、杂技与戏曲都彼此相连。在民间过节庆祝时赶庙会与灶火中依然能够看到这种形式。这种多种技术相融合便构成了花鼓戏舞蹈的高难度技艺。“艺中有技、技中有艺”,湘西南花鼓舞蹈动作很好地强调了技艺的重要性。对于它的一些动作造型,都有一个贴切好听的名字,例如“双飞燕”、“金鸡独立”以及“风摆柳”等。这些都是源于生活中美的艺术,能够带给演员与观众畅想与启发,并给人以美的享受[3]。
在表演艺术上,湘西南花鼓舞蹈动作包含有矮子步,扇子舞,手巾舞,彩带舞,耍锄头等等。其中矮子步和扇子舞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也成了每个花鼓戏舞蹈培训中心必练的基本功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剧目题材内容也跟着相应地丰富起来,各种表演基本功也随之不断形成,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套路,如纺纱织布,穿针引线,挑帘挂画,筛米播谷,耕田耘地,挑水砍樵,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和田野劳作中动作经过艺术的提炼被称为花鼓戏中的经典舞蹈动作,并流传下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是生活的映照,这是一个简单又实在的道理。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好评,那是因为它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是生活的镜子,能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体味生活[4]。
在田中的劳作是人们改造自然最原本的方式。湘西南花鼓舞蹈里,许多表演中的唱词或者动作,都是人们劳作时候的真实情景,他们的舞蹈动作是直接从各种劳动生产中提炼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舞蹈动作很好的体现了湘西南各民族人民在审美方面的特征,不做作,因此动作也相对生活化。
湘西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聚集之地,当地人民具有刚烈、直率、热情似火又爱恨分明,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是有很大区别的。关于湖南人的性格,汉代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称其十分骠悍,《隋书》中又谓“劲悍决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舞蹈的题材都是一些行侠仗义的内容。舞蹈动作也跟他们的个性一样,不娇柔做作。湘西南花鼓舞蹈都是从生火,播种苞谷、插秧、伐木与建房等系列的劳作中提炼出舞蹈的动作,体现农民劳动过程。例如《春牛舞》,就是通过表演人与牛(道具)在田里干活的动作,很好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由耕种到最后丰收时的喜悦心情[5]。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用其淳朴的舞蹈动作来描述农民劳作的现实生活,真切的表现他们的感情变化,舞蹈能够很好地反映生活,在满足大家发泄各种情绪的需求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6]。
在艺术创作与表现中会自然而然形成艺术风格,可以通过它来区分不同形式的艺术。艺术风格不但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融入艺术品之中,其实它结合了艺术的内容形式[7]。从整体上来分析湘西南花鼓舞蹈,它与其他发达地区舞蹈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自己特有的淳朴的艺术神韵[8]。湘西南花鼓舞蹈所拥有的质朴的艺术风格是因为这种舞蹈艺术是源于民间劳作,反映公众的审美特性,并且也是在在长期发展与创新中沉积下来的[9]。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不做作的才是最真实的,人们依然受传统的审美观念所影响,很多人依然喜欢简单淳朴的东西,不喜欢那些繁杂、太过外表华丽,而内部空虚的东西,这同时也是湖南民族民间舞蹈能够长久地流传并且一直受到观众欢迎的本质原因。
湘西南花鼓舞蹈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方式是歌舞结合,在表演方式里包括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歌舞相间,载歌载舞,歌舞相间以及以歌伴舞等方式。通过歌舞结合的方式,能够彰显彼此的特性,很好地表达敬意与祝贺;能够表达劳作时的快乐并且描述不同的情景;能够形象的诉说爱慕之情。歌词里会包含传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本来就已经背熟的歌词,也有即兴创作的部分,像是演员在舞台上被同伴或者台下的观众所激发,触景生情,能很快地唱出比以前歌词更好的内容来表现某个情境[10]。湘西南花鼓舞蹈演员在舞蹈的同时,会随声一起附和着唱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并且还有各种传统民间的吹拉弹奏乐器伴奏,形成一个热闹的场面。在花鼓戏的演绎中,如果演员在演唱时,附带的舞蹈动作会相对较为简单且动作幅度不是很大,这是因为演员需要较好的体力来进行演唱,当剧目表演到过门或者需要表演情节的时候,演员则会放开身体,开始舞动,在激烈的乐器伴奏声中跳一段精彩的单人舞,双人舞或者三人舞等等。舞蹈动作与歌词内容也相符合,如果歌词的内容表达的是演员激动兴奋的情绪时,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会相应变大,而且,人物的表情等也会变得喜形于色。反之歌词内容相对低落时,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会较为沮丧,舞蹈动作也会相对收敛,含蓄。
湘西南花鼓舞蹈是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瑰宝,是广大湖南人民为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珍贵艺术财产。湘西南花鼓舞蹈自古以来丰富多彩,并随历史的进程从未停止过传衍与发展。近年来,由于流行文化、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导致湘西南花鼓舞蹈古老而不景气,青少年中很少有愿学演花鼓戏的,湘西南花鼓出现演员断档、青黄不接、行旦不齐的困境。观众群年龄老化、偏大,青少年一代喜爱花鼓戏的人不多,亟待开拓新的观众群和新的演出市场。由于资金问题,湘西南花鼓较多的优秀传统剧目无法有价值、有计划地继承、学习与提高,濒临失传或消亡的严重状况,对剧种的保护和发展存在很大困难,挖掘和抢救传统民间艺术迫在眉睫。
[1]曹颖娜.中国汉族民间舞道具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1,(7):111-112.
[2]余凯亮.歌舞共娱 雅俗同乐——湖南花鼓戏舞蹈初探[J].艺海,2010,(7).104-105.
[3]袁玛琍.汉族民间舞蹈[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7-48.
[4]江正楚.祝天下夫妻恩爱一路同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赏析[J].艺海,2010,(3):45-46.
[5]钟伟.湖南花鼓戏的早期特征及后期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8,(4):51.
[6]陶景杜.湖南新时期民间舞创作态势[J].艺海,2000,(1):15-17.
[7]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8]汤 芳.浅析湖南“花鼓戏”的创作特点[J].民族音乐,2010,(5):29-30.
[9]田丽萍.民间舞蹈的本质[J].大舞台,2004,(5):20-21.
[10]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