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均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作为“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徐复观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等领域均有独到的见解,《中国艺术精神》便是其艺术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于1966年由台中中央书局首次刊行,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名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徐复观在大陆几乎没有人知道。徐复观在大陆学术界的出场始于1987年《中国艺术精神》在沈阳的出版。卢善庆的《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精神的探源溯流——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1],是中国《中国艺术精神》研究最早的一篇论文,卢庆善认为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已经发表的论著来看,21世纪以前,中国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比较零散,主要是一些单篇论文,且大都以1995年由武汉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联合举办的“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会讨论会”为契机,这些文章包括:刘纲纪的《略论徐复观美学思想》、张法的《徐复观美学思想试谈——读<中国艺术精神>》、李西成的《<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精神》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它们的发表为《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国地传播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中国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2003年12月由武汉大学哲学院和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将《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大陆《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由21世纪以前的书评式研究转向了正式的学术性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艺术学、美学和文艺学等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学者在借鉴学习西方的同时,纷纷回过头来审视我国传统资源,《中国艺术精神》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受到学者从这一方面投来的审视目光,李维武、张晚林、耿波、王守雪等人是较早在这一方面取得成绩的学者。[2]李维武是中国较早开始对徐复观进行综合研究的学者,他的《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详解介绍了《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结构、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很好的向导。他还在其他著作中指出徐复观对庄子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十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与西方艺术精神进行了比较。虽然徐复观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全盘否定有失偏颇,但他对中国画现代价值的解释却是非常独到的。[3]李维武持论客观而全面,对后来的研究者颇有影响。
张晚林探讨了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的历史背景,即现代性的危机所造成的现代人的文化困境和现代主义在台湾的出现和流行,说明了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的基础是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和以“心”为中心的文化哲学。文章以西方诠释学的理论框架为参照系,考察了影响徐复观的艺术诠释的文化传统、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作者试图从深广的背景上来把握徐复观的整体思想,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耿波则分别从《中国艺术精神》产生的背景、根源以及中国艺术精神的民间立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徐复观的学术研究方法,尤其分析了徐复观的“第二自然”这一概念。作者由中国艺术以士文化为本位的古典艺术境界之根源性检讨,得出要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向民间移动的结论,这是颇为新颖的一种见解。王守雪指出,徐复观将儒家“所成”归之于道德,而将道家“所成”归之于艺术,二水分流会通,共同流入现代学术,使中国文化纠葛纷纭的两个分支,顿时活转了强大的生命。王守雪高度肯定了徐复观汇通儒道之成就,持相似态度的文章还有很多,为免赘述,不再一一列举。王守雪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将徐复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徐复观和钱钟书皆是20世纪我国学术界的泰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后来者均有极大的启示。[4]作者能够把握到两者在学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之所在而加以阐发,对徐复观以及《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开拓。
其他学者也对徐复观艺术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侯敏曾对《中国艺术精神》中徐复观的艺术思想进行梳理,不过其研究仍停留在现象描述上,未能进行十分深入的探讨,[5]但这是徐复观艺术思想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当中,这表明徐复观在中国开始走向更多学者面前。王丽较为客观地论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贡献所在,她认为徐复观创造性地提出“中国艺术精神”这一范畴,并以中国古代绘画为集中点,论述了道家艺术精神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6]与此相反,王丽梅则对《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三个疑问:一、文人画艺术能否充分代表中国艺术?二、文人画艺术能否充分诠释道家思想及中国艺术精神?艺术家人格修养的完善等于艺术精神之最高境界的实现?[7]这篇文章可算得上是对徐复观批评意见的总结。
徐复观把中国艺术精神归于庄子精神,这一点自《中国艺术精神》出版以来,便受到学者们的争议。肯定徐复观这一观点的学者比比皆是。[8]汪频高认为徐复观将庄子所成就的“虚静的人生”推进到“艺术的人生”,准确把握了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这一实质。他对庄子的这一“再发现”正如他自己所言是“瞥见庄生真面目”,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其他学者也指出徐复观对于庄子地再发现具有重要贡献。[9]谷扬在将徐复观与方东美进行比较中,指出徐复观不同于方东美形上学之艺术之处,在于徐复观阐明了中国哲学中道德和艺术是在心性中显发的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两种观念。反观这方面的大部分文章,均是以类似的论点立足,因此不能算是十分新颖。
肯定之外,自然也有批评,章启群就对《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艺术所体现的精神,不可能来自艺术本身,而应该是源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哲学或者宗教;徐复观认为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的精神这一观点是有待商榷的。章启群还在以后的论著里延续了这一批评。[10]由于章启群的对徐复观的批判有流于主观和偏激的嫌疑,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与之商榷。刘建平就认为:徐复观探讨中国艺术精神,不仅从艺术本身考察,而且从艺术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来观照,不能完全以西方二元认识论的视角来解读《庄子》之“道”和《中国艺术精神》。[11]
批评方面的文章还有孙琪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的“偏”和“全”——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研究的失误》[12],他认为,徐复观探讨中国艺术精神以道家尤其是庄子为精髓和根本,将由庄子所导出的纯艺术精神最终落实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上,这是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之落实所得的“偏”,与他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挖掘所呈现的“全”不能相圆融。不能不说孙琪所批评的“偏”的确是《中国艺术精神》所呈现出来的表象,但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中国艺术精神主体挖掘已然呈现出“全”。因此,孙琪的观点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还有的文章就徐复观对儒家艺术精神的阐释进行了解读,[13]史爱兵指出,徐复观认为中国的文化归本于心,以此心性为基础的儒家的艺术精神为美善合一,也即道德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中的合一。刘依平认为,徐复观对儒学艺术精神转化与没落的判断,表明了仁、乐关系在本体层面与经验层面的断裂与冲突,而儒学艺术精神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成的过程,正在此冲突中不断建构。文章以一种开放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中国艺术精神》这一著作,是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加以学习的一种态度。
《中国艺术精神》力图还中国艺术精神之本来面目,“追体验”是徐复观在厘清中国文体论和以儒道两家为典型构建中国艺术精神之传统时提出的研究方法。对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著作很多[14],其中,刘毅青认为,徐复观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艺术史,在对中国艺术史的具体阐释中提出了“追体验”的解释学思想,认识到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有着深刻的差异,这种审慎的扬弃态度,对于我们在参照西方现代理论来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阐释时,具有典范作用。张重岗指出,徐复观的文艺论说,多取的是史学进路,但他并不限于史学的泛论,更力图做一精神上的把握,故把文学艺术的根源直追至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之上,这其实也就是“追体验”的方式。耿碧波认为,徐复观因其丰富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宋明理学之“心学”传统的继承,而将“心性”把握为价值根源。文章借海德格尔的“双线建构”等概念来对“心性”“虚无”“气”等概念加以解读。[15]作者援引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来研究徐复观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想时,由于过度强调形式的比较,在内涵的把握上显得略有不足。
徐复观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对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王均宇从徐复观的西学根源来进行研究,指出徐复观取道日本向西方文艺美学理论借鉴、吸收理论资源,对其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6]从西学根源上探讨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理论特色,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追捧,受西方现代理论深刻影响的当代学界迫不及待地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将我们传统艺术和美学中的宝藏搬到现代来使用,以打破唯西方理论为圭臬的局面。《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对过去的梳理不可谓不深刻,于是理所当然也被视为传统向现代转换的经典之一。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极为丰硕。[17]孙琪对《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有不少研究,他对徐复观运用中西美学比较的阐释方法来对古典进行现代转换这一路径进行了深入论述。还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徐复观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建构和思想进行了重新探索,认为徐复观是明确标举“中国艺术精神”并展开深入探讨的第一人。[18]此外,聂振斌也指出徐复观在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中极具自觉意识。[19]
“第二自然”是徐复观提出的一个概念,张宏试图对其作理论溯源,并探讨这一概念的确立对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换的学术意义。此外,张宏还在其博士论文中,从这一角度对徐复观的贡献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徐复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本土个性十分鲜明,有利于我们揭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本土美学与艺术精神实现现代性转换的可能性。[20]作者把徐复观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重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将方法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回答传统美学实现如何实现现代转换这一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在徐复观文化诗学研究这一薄弱环节的一种有益补充。
对《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现代意义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刘建平,他认为,徐复观在20世纪中叶提出“中国艺术精神”的问题,具有回应全球化浪潮和“艺术终结论”思潮的特质,故而具有探寻中国艺术现代价值的特殊意义。他还指出徐复观洞察到了儒道艺术精神之间的差异,从而突破了传统的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固有思维模式,从庄子精神的视角去发掘和把握中国艺术精神,体现了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21]刘建平的拓展研究肯定了《中国艺术精神》独特性及其现代意义。
徐复观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二元对立的态度,历来为大家所争议。因此,批评者不乏其人,邹元江便是其中之一。他从批评的角度质疑了徐复观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界定,认为“极工”的功夫是艺术家安身立命的“童子功”,这是艺术家永远无法绕过的。[22]毫无疑问,这一看法确有其道理,但是,徐复观在强调“气韵”的同时并未对“形似”予以抛弃,因此批评就显得有些偏颇。刘建平便对邹文予以了反驳。[23]程泽明认为徐复观对中国山水画的书写呈现出鲜明的复古面貌,使他不能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宋元以后山水画的变迁,艺术在他那里实际成了一种对政治的抗争方式。[24]结合徐复观的生平经历和其学术追求来看,作者对徐复观弃政从文这一历史事实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但徐复观之所以这么做却并非如作者所说是要复古和抗争政治,乃是有感于其师熊十力所谓“欲亡其民族,先亡其文化”这一警语。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对徐复观就传统与现代艺术所作的界定持肯定的态度,刘毅清认为,《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最早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角度阐释中国美学思想的著作,徐复观所阐发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对现代性批判性思考的结果,是对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合法性的论证。[25]张仁香也指出徐复观试图寻求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的本真表达方式,以对抗长期以来唯西方艺术为艺术的价值尺度,弥补现代科学技术下的人文精神与理想的缺失。[26]林成文试图从徐复观的整体思想出发,由此展开探讨徐复观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有限性,指出《中国艺术精神》不仅是徐复观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回应,更折射出其作为新儒家的主要思想立场。[27]但其论述缺乏哲理指导和文献支撑,再加上论述条理不是十分清晰,因此作者希望在对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地剖析中展现其困境的尝试,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当代学界对徐复观的美学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整体思想的阐释、其个人思想的研究、对其研究方法的解读、对其理论形成的背景以及与同时代人的比较等,都表明人们对徐复观的认识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全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欠缺:首先,就“中国艺术精神”这一论题进行研究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认同与反对两种意见,但两边都比较笼统地从表面上予以赞美或批评,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次,从美学和艺术学角度去研究徐复观的论著,常忽略其丰富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及其经学史兼通的治学方法,从而难以做到完全把握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述。再次,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对游、和、心斋、坐忘、气韵生动等一系列古典美学范畴进行了开创式的阐述,这些论述对我们进行关键词研究应该有所启发,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几乎仍是空白。最后,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对徐复观进行系统研究的,多以博、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这些研究者就《中国艺术精神》之得失进行了颇有建树的探讨,但就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成果来看,这些研究尚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综上可见,学界在未来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中,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卢庆善.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精神的探源溯流——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A].中国文化(第四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李维武.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耿波.徐复观心性与艺术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87-251;王守雪.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J].文艺理论研究,2006(01).
[3]李维武.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202-203.
[4]王守雪.“打造”与“建构”——徐复观与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同方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2).
[5]侯敏.有根的诗学——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4-148.
[6]王丽.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论[D].西南大学,2008.
[7]王丽梅.艺术中的精神——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J].大众文艺,2013(07).
[8]汪频高.瞥见庄生真面目——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庄子观评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4);谷扬.道家之道与艺术之美——徐复观与方东美论庄子艺术精神之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伏爱华.徐复观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再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10]章启群.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3-210;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224-237;章启群.九批判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6-166.
[11]刘建平.再论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中国艺术精神》兼与章启群诸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评论,2008(01).
[12]孙琪.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的“偏”和“全”——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研究的失误[J].广东教育学报,2004(04).
[13]史爱兵.仁善之音——徐复观谈儒家艺术精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刘依平.“仁”、“乐”的会通与疏离——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的冲突和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14]王守雪.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54-63;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刘桂荣.徐复观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3-73;张重岗.心性诗学的再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36-238.
[15]耿碧波.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16]王均宇.试论徐复观文艺美学思想的西方理论渊源[D].浙江大学,2007.
[17]孙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J].学术交流,2006(09);张宏.徐复观美学思想中“第二自然”概念的理论源流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6(02);刘建平.“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以徐复观为出发点[D].武汉大学,2010.
[18]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
[19]聂振斌.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64-365.
[20]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
[21]刘建平.论徐复观的艺术思想[J].孔子研究,2012(03).
[22]邹元江.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2006(06).
[23]刘建平.手心两忘,技道合一——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兼与邹元江先生商榷[J].文艺理论研究,2008(04).
[24]程泽明.哲学与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5]刘毅清.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性诉求[J].中华文化论坛.2008(01).
[26]张仁香.中国艺术精神之本源——徐复观与“庄子的再发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7]林成文.徐复观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