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小学 李娅玲
第一,家庭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讲:“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刘湘云教授经过两年对128名“健优儿童”及128名一般化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调查后指出,少年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会使孩子先入为主,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学校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中,由于知识传授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越来越普及,因此学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越来越大。学校承担了过去由家庭完成的大部分教育功能,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整个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从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锻炼了健康的体魄。因此,学校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
第三,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成长基地。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因此少年儿童的交往会从学校、家庭扩展到社会,加入社会不同的群体之中,这种以人的性格等情感、心理的基础的交往,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吸引力,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在吸引青少年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第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有利于达到教育的一致性的要求。
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有动力,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反之,三者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便会出现脱节现象。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才能更有利的保证整个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有利于达到教育互补性的要求。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结成教育网,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使其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还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
可见,现代教育中,学校要以社会环境为基础、为补充,我们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它们的综合作用,即形成一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的合力,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良好途径。
第一,完善管理制度,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第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深入实处。
第三,重视营造文化氛围。
第一,召开家长会。
家长座谈会采用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形式。全校性的家长座谈会一般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年级家长座谈会目的在于通报全年级学生的共同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班级家长座谈会目的在于向家长通报近期班内情况及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同家长共同研究措施。针对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后进生的转变教育等特殊学生教育问题定期与个别家长谈话。
第二,建立家访制度。
每位老师不论是接手新班还是老班都要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除了可以采用了传统的到家访问与电话访问,还可以用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家长联系。比如,发E-mail、“彩虹家校通”短信互动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
第三,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家长的培训可围绕现代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国内外先进育儿经验、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新教材特点等几方面进行:
第一,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效。
第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聘请校外辅导员。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程度如何,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只有加强同社会、家庭的联系,加深对社会情况和学生校外生活的了解,加强与社会、家庭的配合,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