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总公司 吴江
现有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模式的分析
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总公司吴江
摘要:目前主要的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包括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数据库报告模式、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以及实时报告模式五种。本文对五种模式予以比较,并探讨了这些模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网络报告 财务报告 披露模式
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最早由Sort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价值理论的产物,财务数据遗漏了很多有用的非货币信息,夹杂了许多主观判断和加总计算。他认为,会计呈报的过程应当舍去分配、递延、预计、摊销、汇总等多余的会计程序,代之以原始的事项。该模式的会计目标在于提供原汁原味的会计信息,综合、提炼数据则应由于信息使用者自己执行。因此,资产负债表将成为间接反映会计主体从始至今的事项报表,方便使用者重建所汇总反映的事项,得出自己感兴趣的事项的信息。损益表不关心最后的收益数字,而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每一类事项的反映都应能对未来同类事项进行预测。现金流量表则成为关于筹资和投资事项的报表,重点在于筹资和投资事项是否应该报告而非是否影响现金流量,对于特定的企业或特定的时期,不同的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可能是相关或不相关,因此内容不必一成不变。
该模式扩大了信息含量,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允许采用多种计量方法描述经济活动,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综合、提炼数据的任务交给信息使用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忽视了信息使用者的一些共同需要,并且还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另外,该报告模式对用户的要求有过高之嫌,毕竟不是每个投资者都是专业的会计师。
数据库呈报模式采取以信息理论为基础的记录和储存方式,即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以基本信息单位储存,没有固定的报表格式,而是以开放数据库方式由阅读者根据自己设定的决策模型去获取信息。
数据库报告模式旨在提供一个数据库,以便信息使用者从中提取不同明细程度的数据,它是在数据库环境中对“事项”报告模式的拓展,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按需从数据库中提取和重新组织数据。但该模式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数据库报告模式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实时性。由于信息使用者可以按需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信息的相关性较高,企业的编制报表成本较低。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共享数据库的维护,而不是选择披露信息的数量以及披露何种信息,既防止了呈报信息的不足又不会导致信息过量。但是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维护数据库;由于数据库需要不断的与外界信息交流,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面临重大挑战。
社会的进步使许多企业可以按顾客需要大规模地组织生产,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型应运而生。这一按需报告模式能够实现报表提供者和使用者的直接沟通和报告系统的灵活性。
这一模型的基本要素是:数据库。报告单位要维护可用来保存其愿意披露最原始水平的信息的数据库,以便据不同需求生成不同的财务报告。会计程序模块化。会计系统包括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三类:财务报告要素、非财务信息项目、会计方法和表达方法。模块化便于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将一种交易或财务报表要素按不同方法加以处理。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在因特网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报告生成器,它是报告单位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界面,并帮助信息使用者编制其所需财务报告。学习机制。系统设置一个反馈渠道,以便信息使用者及时向报告单位提出建议;还可设置一个记忆单元,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选择它们的使用者,这一信息可以帮助法规及准则制定者改进现行法规和准则。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有灵活性、交互式和实时报告的特征,更好地满足的信息需求,并进而提高市场效率和减轻信息不对称,但增加信息处理成本,产生信息负荷过重、数据多义性和报告操纵等问题,也将加大审计难度,增加审计风险。
由于技术条件和信息使用者的层次比较复杂,比较现实和可行的方法是提供一种能兼顾信息“材料”和“产成品”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即多层界面财务报告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以现行通用财务报告为第一层界面,信息组件为第二层界面,信息元素为第三层界面。信息元素是可以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最小单位;信息组件由不同的信息元素组成,提供某一类信息,从信息组件的综合中抽象出财务报告。该模式使财务报告具有多层展开的功能,通过对第一层界面的点击,可以链接下面信息组件,对信息组件的点击,又可以链接信息元素。这样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了伸缩性和可扩展性,从平面报告过渡到立体的三维报告模式,并不增加编报工作量,通过必要的设置以后将自动生成。
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信息元素、信息组件以及通用财务报告之间的链接关系,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直接需求。但是,该模式并没有具体指出信息元素、信息组件的内涵以及该模式如何实现的问题。而且,通过第一层面——通用财务报告的点击,链接到信息组件、信息元素,这种方式仅仅局限于与通用财务报告本身有关的信息,并不能够提供其他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信息。
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实时报告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达到实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之间的贯通。该模式要求实时报告的项目及内容必须与定期报告一致。
该模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实时报告模式将大大提高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率。但是该方法仅仅是从报告时间这一维度对会计呈报模式进行了规定,并没有解决应当呈报何种信息以及如何呈报信息等问题。因此,必须与其他模式相结合才能提供及时而又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