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竟楠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杨竟楠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大学校园表现的尤为突出.手机可以为大学生在学校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家长和学生要共同联合起来,消除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地使用手机,挖掘手机的积极正向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大学生手机沟通影响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讯技术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流,特别是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他们年轻,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而成为手机上网主要群体之一.手机上网带给大学生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笔者将通过此文引发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乃至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对使用手机的关注,并尝试着提出解决对策,以求能够减轻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上网,充分发挥手机网络的沟通和交流功能.
1.1 满足信息资讯的需求——快捷地了解社会的变化
作为每一个社会人,都具有群体性需求,对信息需求是我们的天然需求之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他们容易接受新知识,非常关注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去了解社会.因此利用手机上网可以能够让他们及时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动态信息.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孤立,被社会所遗忘,信息的畅通会使人们增强交流和信任,消除误会.因为信息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不确定性.再者现在的传播渠道非常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各国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获取信息的通道局限性很大,它会受到设备、时间、地点等各方面的影响,而运用手机上网,会克服很多这些方面的不足.手机与电脑相比较,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有着方便移动的优势,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打开网络,它的上网功能相当于一台强大的移动智能化电脑,这就使得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飞速地增长,特别是远离父母约束的大学生群体.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使用手机网络,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可以为今后适应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如今的社会毕竟是数字化和移动化生存的时代,手机上网使得大学生更方便快捷的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信息量.
1.2 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流
手机上网能够拓宽大学生情感交流的空间.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之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异地求学,有问题不能与家长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但可以用手机随时与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学习和生活状况;再者一些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友需求,无论是否在同一座城市或同一所大学,手机都能够满足他们沟通愿望.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愿通过网络表露自己,和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网友交往,扩大了交往范围.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利用手机为亲朋好友发送祝福信息,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里不能够、不敢表达的情感,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的话语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轻而易举地传送,增强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感情交流,这对于大学生情感的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3 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不满足于教师传授给那些现成的知识,特别是有争议的知识不会听从于教师,他们会通过网络去验证和筛选答案,再者教师上课所教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他们会随时扩充教师所讲的知识和解答疑难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方便快捷的设备就是随身携带的手机,因此通过手机上网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需要.
手机上网不仅体现在积极的一面,同时对大学生有着许多消极的影响,笔者从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和身心健康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一些危害.
2.1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生活的消极影响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生活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对时间的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户外和集体活动以及一些不安全因素等几个方面.
2.1.1 正常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
由于手机上网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这为大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他们可以在教室、餐厅及寝室里上网,在熄灯后打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看电子书、浏览网页等.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情,据调查,这种情况表现的十分突出.寝室熄灯后继续使用手机上网的同学非常之多,这将导致他们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正常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
2.1.2 同学之间人际交往、沟通的机会减少
目前网络很红的一段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在和你讲话,你却在低头玩手机”,手机的使用减少了同学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虽然手机上网避免了人与人之间正面交往的紧张感,但是过度依赖手机进行交往减少了同学之间现实交往的时间.有些学生花大量时间利用手机聊天,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社会,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感到不适应,拉大了与他人现实交往的距离,减少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交往障碍,与现实社会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1.3 学生户外运动和集体活动时间缩短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部分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网络上,他们在网上游戏、购物,浏览网页,因而使自己的户外运动和集体活动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2.1.4 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当代的大学生长期身处在象牙塔之中,受家长和社会的过度保护,他们缺乏甄别是非的能力,对于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人利用手机网络传播诈骗信息,有些大学生可能会被欺骗,给他们带来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2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风气这几个方面.
2.2.1 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由于手机网络的移动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上网,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课堂,自习室,图书馆都有过使用手机的经历.甚至在老师讲课时,部分自我控制力稍差的同学在课堂上玩游戏、与网友聊天、看网络小说等,扰乱了课堂秩序.这种行为一方面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教师上课时的情绪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也给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样会使学生滋生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能够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这对大学生的学习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2.2.2 挤占学习时间、打乱学习计划
在校的部分大学生由于在高中时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与管理,很少接触网络,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络.好奇心的驱使,这部分学生在考上大学后脱离管束不能进行自我控制,经常手机不离手,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挤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打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荒废了学业,有些学生甚至挂科,延迟毕业或不能按时毕业和就业.
2.2.3 导致了不良学习行为
由于手机上网具有隐蔽性、自由快捷性的特点,因此会滋长大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为他们逃课提供了便利条件.同学之间利用手机上网联络的功能,相互告知逃课的同学老师点名的消息,使得逃课学生能及时返回课堂应对老师,无形之中助长了同学逃课的侥幸心理.再者由于手机体积小,隐蔽性好,携带方便,许多大学生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作弊的方式由传统的利用手机短信传送答案演变成利用手机上网寻找答案,这些行为助长了大学生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
2.3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利用手机上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手机上网的过分依赖以及个人精神状态空虚,丧失人生的奋斗目标上.
2.3.1 过分依赖手机
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利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很高,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手机上网成瘾.手机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随身携带物,严重地影响到他们情绪的变化,形成了“手机依赖症”,如果忘记带手机就会心神不安,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上课过程中,总是不停地看手机,担心漏掉一些信息,时刻关注手机是否有电,手机流量是否够用,一旦手机出现问题,会出现烦躁焦虑,不知所措.
2.3.2 个人精神状态空虚
网络是虚拟而精彩的,而现实是客观而又真实的.一些大学生徘徊于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现实之间,体验着从网络的精彩跌落到真实的无奈,因为在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的群体中,有部分同学在利用手机上网时也会感到心灵空虚,还有一些同学对自己利用手机上网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及上网时所产生的费用而感到后悔和内疚.这样就导致了他们陷入因空虚无聊而上网,因上网而悔恨的恶性循环之中.由于感到精神状态空虚,丧失了自己为之规划的人生目标,常常会陷入到深深自责的痛苦之中.
2.4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健康的消极影响
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方面.
2.4.1 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手机通过信号基站接受和发送无线电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机辐射,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辐射信号会被人体所吸收,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和视力都会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如果长时间上网导致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它会短时间内使人高度兴奋,而后则令人颓废、消沉.手机屏幕小,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人的眼睛伤害很大,视力会明显下降;还会导致身体的许多部位不舒适,因为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引发颈部疼痛,造成颈椎病或椎间盘突出.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甚至于熬夜,占用大量时间,造成睡眠不足,食欲下降,生物钟紊乱等,因此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2.4.2 对于心理健康的危害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里仅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做一简要的论证.
在认知方面,大学生面对网上大量的“超载”信息,有时会感到无法承受,会出现思维混乱现象,阻碍他们的认知及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在情感方面,大学阶段的情感是丰富而不稳定的,较容易出现一些矛盾冲突,手机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交流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意选择交流的对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学生的情感平衡,但由于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很有可能会上当受骗而迷失自己.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与虚拟性的特点,还有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情感,这就使得这些不良的情绪情感得到强化,导致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不正常.
在意志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意志力不断增强而又不稳定的阶段,网络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很容易动摇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被网络信息所吸引,利用手机网络寻求需要的满足,甚至有时分不清自己是在现实之中还是身处虚拟的网络之中,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严重者必然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
目前,手机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双重影响.由于手机上网引发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在笔者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手机上网给自己带来许多危害,但要如何解决手机上网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还缺乏意志力与行动力.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网络特点,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文明使用手机上网,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远离“手机依赖症”,寻找和构建培育大学生健康手机网络心理的有效途径和体系,增加自我控制能力,自觉养成合理文明使用手机上网的良好习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心理素质.
〔1〕景汇全.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新红,林川,余琼.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G434
A
1673-260X(2015)12-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