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少儿读者的影响

2015-03-20 00:42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栾 銮

新媒体环境对少儿读者的影响

栾 銮

[摘 要]通过列举少儿读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一些表现,描述少儿读者在新媒体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如偏重使用网络的娱乐功能,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变化较大等,阐述新媒体环境对少儿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反思,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少儿读者;少儿报刊

[作 者]栾銮,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编辑。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于1967年制订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新媒体是相对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

新媒体环境即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体环境,它是相对于旧有的媒体环境而言的,说它是新媒体环境则是因为新媒体的变革使旧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广播、电视的诞生给媒体环境带来的变化一样。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影响更是新媒体环境的最大特点之一。

截止到2011年6月,全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预计年底将突破5亿。手机网民数量为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上升到18.7个小时,平均每天接近3小时。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4.0%。

尽管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但覆盖率仍不能与广播、电视相比。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96%、96.95%。全国收音机拥有量超过5亿台,听众规模超过12亿。目前,我国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均呈良性发展,特别是由于党和国家的大力扶助,广播、电视全国覆盖率接近100%。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依然是主流,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途径。新媒体环境的第二大特征是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仍然是主流媒体。

另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大众传播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研究”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媒体是电视,占调查总人数的74.8%,其次是网络,报刊排第三,仅占9.7%;青少年了解信息时,最喜欢使用网络,其次是电视,第三是报刊,占调查总人数的6.9%。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众多媒体共同争夺受众,报刊并不是青少年的首选媒体。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新媒体覆盖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宽。截至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数量达2.12亿,占网民总体的46.3%,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60.1%。18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呈现继续扩张的态势,6~11岁的网民提升2.7个百分点,达到7%的比例;12~18岁的网民提高2.9个百分点,达到47.2%。少年儿童在新媒体环境下模仿成年人或者说社会大众的某些媒体生活方式,不断掌握新媒体环境中的规则,并且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媒体生活方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说,少年儿童自身也已经成了新媒体环境的一部分。青少年好奇心旺盛,是极其容易接受新兴事物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少年儿童将受到什么影响,又会如何影响纸媒体环境,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偏重使用网络的娱乐功能

现在,少年儿童上网主要是使用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看电影、看动漫、下载音乐、聊天、玩游戏。在小网民眼里,互联网卸下了其他的“工作”,“专职”成了少年儿童爱不释手的“超级游戏机”。

那么,青少年上网一般来说都干什么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发布的《2010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报告》显示,青少年2010年在网络音乐(85.1%)、网络视频(66.6%)、网络文学(48.1%)和网络游戏(74.8%)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交流沟通应用方面,青少年网民在博客(74.1%)、即时通信(77%)、社交网站(62%)和论坛BBS(34.9%)的使用率也高于整体网民。中学生和小学生网民网络游戏的使用率分别达到76.4%和86.7%,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游戏准入门槛较低,使得学生网民易于进入。

偏重于使用网络的娱乐功能是现今少年儿童的特

征,课余生活娱乐化已经不可避免。

二、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致使表达方式变化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约定俗成和规范性是其固有特征,特别是书面语言,更应该注意规范。然而,自网络聊天普及以来,书面用语的规范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少年儿童在新媒体环境下,在生活中应用网络语言。特别是现在好多小学生写的作文惯性式地把网络语言带入进去,连老师、家长都看不懂了。这不是说老师、家长跟不上时代,而是网络语言变化太快。比如一个小学生在来信中写道:“中国少年儿童的蜀黍(叔叔)阿姨好,偶灰常稀饭(我非常喜欢)你们编的杂志,特别是辣些(那些)球星们的大照片,灰常灰常(非常非常)好看喔!希万(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明星故事。88(拜拜)”

据我们在北京各校的评刊小组反映:几乎每个班都存在学生写作文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每个班都有几个特别喜欢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试想一下,如果用这些网络语言写政府工作报告会怎样?而现在的少年儿童不正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吗?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少年儿童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作文句式简短,修辞方法使用不当,人称主语使用混乱,缺乏文采,行文思想跳跃性大,文章结构松散,缺乏中心和主题,“流水账”式的作文已经成了中上水平,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忧。

三、新媒体不良影响的反思

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给原有的媒体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网民数量急剧增加,一些自制能力较弱、判断是非能力不强的少年儿童更出现了玩游戏成瘾、沉迷网络的现象,甚至演变出了网络游戏瘾、网络依赖症这类病态的极端状况。其实,虽然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淫秽内容屡禁不绝;长时间连续上网导致少年儿童视力下降、身心受损;再加上网络病毒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网络欺诈花样百出……但是真正让家长们担心的还是少年儿童深陷网络、耽误学业。这就使得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落后的问题日趋突出。

就如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因通过《最愚蠢的一代》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图景,怕被同伴隔离的高中生回到家里依然通过博客、推特等交友网站与同学交流,而无暇应付家庭作业。他们除了每天把自己锁在他们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外,根本不关心身边的其他事,历史常识极度匮乏,甚至到了无知的可笑地步。无疑,这些孩子将来也都能大学毕业,然而高学历却无法给他们带来智慧。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饱受诟病,也正因如此我们的学生尚未发展到美国那种地步。笔者以为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把知识转化成智慧的方法,学习是培养人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互联网作为空前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可以带给人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然而它也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可以说,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而青少年在成长中过多地利用了其坏的一面。

如果不想坠入互联网的“愚人陷阱”,那么课外阅读是最有效的良方,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著作、那些经过编辑精心打磨的报刊文章,都是启迪智慧的金钥匙,因为它们能锤炼人的思维。摸着质感微糙的书页,放松地朗读,让互联网时代飞速旋转的时间和世界安静下来,专注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独立思考,积累经验。传统的学习方式才是符合人类本能的,而纸质出版物的存在意义正在于此。图书、期刊是儿童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伙伴,这是未经过编辑净化、升华的某些互联网信息所无法替代的。不过,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少儿报刊也应当跟上读者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果断革新,敢于重新定位,勇于改版。

【参考文献】

[1]CNNIC.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

[2]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

[3][美]马克·鲍尔莱因.最愚蠢的一代[M].杨蕾(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4]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

[5]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答《中国广播影视》杂志记者问[EB/OL].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do?articleId=20 090114091853510697,2009-01-14.

[6]刘阳.我国广播覆盖人口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2008-12-18(07).

[7]周国清,孟昌.我国少儿期刊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A].李频.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