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原典教学对于“两型”哲学人才素质提升的意义

2015-03-20 20:47张周志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人才

张周志

摘 要:强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类原著教学,精心选用古今中外哲学基本原典的中外文原版著作,力争做到用外文和古汉语原文进行教授,忠实于文本,实现“三原”教学,有利于夯实哲学本科人才的专业素质底蕴。在本科高年级,按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通过专业选修课的分类,实现学术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文化传承传播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两型”方案分化培养,既有利于扩展学术视野,以便全面把握学科前沿,奠定从事专门学术研究的学科素质基础;又有利于学以致用,将学理考究与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相结合,把理论思考与民族国家复兴相结合,提升从事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的思想素质。

关键词:原典教学;人才素质;“两型”人才;文化传承

一、坚持史论结合,强化原典教学

哲学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是智慧学、聪明学。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涉及人类的全部智慧领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因而是综合智慧。为此要求学习哲学必须视野开阔、广泛涉猎知识领域,从而奠定坚实的学科专业底蕴。

哲学史凝结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认识的智慧,囊括了历代哲学家对于人类文明认识的思想成果,是进入哲学门的必由之路。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学习哲学的重要途径就是系统学习哲学史。而哲学史正是通过哲学家们的划时代的原典著作呈现出来的思想史,惟其如此,只有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立场,强化基本哲学原典的文本解读和意义诠释,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哲学思想史的领悟。

近十多年以来,我们积极践行“三原”教学,即强化原版哲学原典著作的原文教学。

事实上,把哲学理解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思维的结果。其实哲学的原本旨趣和学科本性是爱智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智慧〈索非亚〉是那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他一切由此可得明白,……这必是一门研究原理与原因的学术;……”[1]而哲学就是对于这种大智慧的追求。罗素说:“提出普遍性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开始”[2],黑格尔说:“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为无所不包的存在,则哲学便从那里开始。”[3]

这种智慧的智慧和终极的意义,不是轻易能够被觉悟到的,往往需要具有崇高的境界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甚至付出毕生的心血。古希腊最大的智者——苏格拉底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即使临死,毅然义正辞严:“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要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不管你们是不是释放我,我是绝不会改变我的行径的,虽万死而不变。”正因为苏格拉底爱智慧的精神,他活着的时候堪称希腊人民的伟大导师,死后也成为人类哲学思想的活水源头。他教导人“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心灵”,“金钱并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不仅能带来金钱,还能带来其他一切的好事。苏格拉底最后的话:“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4]其实,并不需要神,历史已证明了苏格拉底这一爱智者的伟大。

可见,理解古希腊哲学的本真,必须深入原典作家的基本著作的文本解读。整个西方哲学,进而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何尝不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原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和意义诠释。

其一是选好中、西、马三大基本哲学原典代表著作。在专业原典筛选标准上,坚持经典性、代表性、重大性、基础性四原则,筛选本专业历史上不同时期重要学派和重大人物的代表性著作,辅以有助于夯实专业底蕴的基础性著作为读本。依哲学思想史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将原典教学阶段化。

其二是尽量选用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原版原典导读为教材,并结合本科生专业水平和认知特点,编写包括原典注释、原典导读、原典研究等的辅助性读物,以增强教学效果。

其三是用外文和古汉语原文教学。为了真正体现原典教学的精神,做到本真地解读哲学原典,在古希腊哲学原典教学中,力争做到使学生掌握基本哲学观念和命题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英文规范表述。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典的教学中,坚持双语教学,不断向原文教学努力。而中国哲学原典的教学,古汉语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能讲规范的白话文翻译。众所周知,坚持原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跨文化交流的“译不准原理”。诸如古希腊哲学的“逻各斯”、印度佛教哲学的“般若”等词汇,在翻译成汉语时,几乎找不到外延和内涵完全一致的对应概念,只能用希腊语和梵文的原语言才能准确表达其意思。所以大唐高僧玄奘法师曾对于佛典翻译提出“五不译”原则,特别针对世人将“般若”理解为智慧的不准确性,郑重强调:“般若尊贵,智慧渺小。”坚持哲学原典的原文教学,力争还原哲学思想的原本语境和语义,有利于澄清繁茂芜杂的意义诠释纷扰。

二、做到因材施教、“两型”分化培养

在一二年级通过史论结合的原典教学训练,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使学生较系统地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底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三年级开始,实施专业学术型和文化传承传播型两种模式分化培养,按照不同的目标和类型区别安排教学和培养方案。从专业方向课的体系设计、内容结构、教学方式,到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要求诸方面,均按“两型”人才区别规划。

首先,在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的开设上,“两型”人才的课程方向和内容侧重各有不同。

学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硕博储备人才,为哲学学科的专业研究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基本方向是面向学科前沿,强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所以专业选修课的模块包括:体现学科前沿的哲学前沿课题研究、西方哲学专题、中国哲学专题、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哲学、社会现象学等课程;体现部门哲学和应用哲学的管理哲学、价值哲学、法哲学、政治哲学、生态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等课程。

文化传承与传播型复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传统哲学文化的继承弘扬和中外哲学文化的交流对话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特别重视传统哲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哲学文化语言的训练,尤其是中外哲学文化语言的规范互译练习。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设计了诸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儒家文化专题、道家文化专题、佛家文化专题、基督教文化、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等理论知识类课程。同时开设一些传统物质文化的感知和亚文化及风俗习惯体验类课程。结合原典教材和原文教学(古汉语和外语)的训练,使学生对于中外传统哲学文化的习得训练有身临其境的真切体认。

其次,“两型”人才的专业训练目标和要求不同。

学术型人才的专业训练主要在于专业基础的强化和学术规范的养成,因此在课程教学和阅读要求中,高度重视思想性、学理性的逻辑训练。从教师的讲授到学生的思考讨论,首先注重把握哲学思想史的思维逻辑,把学派、人物、命题置于哲学史的历史逻辑长河中系统有机地理解,并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发展相联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把这些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思想关系弄清楚,才能使学生在思想的海洋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可见,专业学术型人才的问题意识培养,首先来自规范性的学理和学术训练,这种训练的思维逻辑首先一定是理性的,而不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奇思妙想。

有了体现学科和学术前沿的专业选修课的严格训练基础,到了三年级后半学期的学年论文和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从选题、搜集资料、阅读和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初稿撰写、三稿修订诸环节,始终贯彻严格规范的学术性要求,特别是选题意义的考量、研究方法、视域选择、切入点等的把握上,既要在系统全面占有和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又不能标新立异地发散式乱提问题。可以旧题新做,也可以小题大做,但是决不可老生常谈,坚决反对大题小做。对于本科生而言,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仅仅在于学术规范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养成,绝不允许空泛地涉猎自己知识和能力尚不能及的大问题。而专业性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论文写作体例,包括引文注释规范、参考文献列举、标点符号使用等细节的训练,以及中英文摘要的写作和互译,关键词的提炼等,则是本科论文训练应重点关注的事情。

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作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在专业训练方式和方法上,着重于对于中外哲学文化知识的大量习得、记忆和规范表达交流上。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和实习环节,一是要求大量广泛涉猎中外哲学文化名著、人物、事例,确保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二是要强化中外哲学文化的规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做到对于基本的中外哲学文化常识能用熟练的中外文直接交流对话。三是增强对于优秀中外文化,特别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体认能力,确保文化交流时有身临其境的亲切认同感。为此,一些课程就十分重视体验性的现场教学方式。例如,以我们学院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基地的关中文化书院为基础,在诸如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等课程教学时,既有介绍宋明中国四大书院教育的理论课,更有以关中地区书院诸文物景点为实体的情景再现的现场感性体验。同时,我们的书院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接受海外、境外师生和其他人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与交流。

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的学年和毕业论文,侧重于中外哲学文化交流的应用性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关于中外优秀哲学文化在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诸层面的某个方面的传承应用与相互交流的实用设计能力。因此,考量的重点不在于学术性和思想性,而在于对于传统哲学文化把握的准确性以及意义弘扬是否到位,特别是现代传承和对外交流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安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社会调查和生活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专业选修课和毕业实习阶段,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相关文化产业部门和文化消费市场的深度参与和观察体验,包括对于国际文化市场动态的深入了解和宏观把握。从大二暑假的社会实践,到大三暑期开始的毕业实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向,有组织地分别安排学生到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和现代文化消费行业实习体验,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和经验。

三、拓展知行视野,提升专业素质

强化史论结合的原典教学,以及后继因材施教的“两型”分化的选修课模块,不仅夯实了本科人才的学科专业底蕴,而且有利于其专业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一是有利于增强问题意识的专业素质提升。

在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衔接原典课程的专业选修课模块中,除了开设哲学前沿课题研究的总体介绍性课程外,还专门开设各二级学科和专题研究的前沿研究课程,以便学生从哲学思想史的逻辑沿革理路中把握学科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这些课程都始终能够以现当代哲学思维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中心线索,形成流派、人物、方法、命题和观点的多元辐射。为此,在现代思维方式课程中,先行梳理了西方哲学思维历史逻辑沿革的进程及当代趋势,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发展走势,使学生在面对学派林立、人物众多、观点如云的现当代哲学思潮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以西方哲学为例,其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逻辑沿革,决定了当代哲学前沿研究的大方向,生存论和语言学的现代西方哲学思维转向,使哲学的使命实现了由发现真理向追问意义的转化。

(1)尼采等人的意志哲学,作为第一个登上现代西方哲学舞台的流派,直接对笛卡儿以来的对理性主义传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整个现代哲学在逐渐沉沦,如果这种哲学的残余没有引起嘲笑和怜悯,那么,也引起了怀疑和不快。哲学被降格为‘知识论,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胆怯的随大流和禁欲的教条:它还未跨门槛就痛苦地否决了自己进门的权利——这就是奄奄一息的哲学,它是终结的,是痛苦的,是让人怜悯之物。”[5]

尼采哲学的矛头指向神本思维和近代哲学的知识论思维。他公然宣称:“我是第一位非道德论者,因此,我是地道的破坏者。”“上帝死了”,因而理性也终结了,因此我们要“重估一切价值,这是一场大战”[6]。

(2)实用主义要求以生活和实践取代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物质和精神本质的探索。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皮尔士,首先批判了作为笛卡儿哲学的出发点的普遍怀疑思想,“我们不能从完全的怀疑开始”,“不能佯装对我们在内心并不怀疑的东西在哲学上加以怀疑”,普遍怀疑“完全是一种自我欺骗”[7]。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必须有一定的信念。

皮尔士明确反对笛卡儿认识论的直观性和绝对性。特别是反对笛卡儿认为的“凡我清楚地确信的任何东西就是真的”[8]的自我确认说,主张“共同体”的不断商讨。皮尔士继承了康德“实用的信念”及其与行动的后果的关系的思想,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用的”信念,知识的问题被归结为确定信念,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

(3)现当代现象学运动(特别是存在主义),要求哲学研究的视域和方法转向非反思的生活世界或人的生存。

胡塞尔现象学自觉继承了笛卡儿哲学的理性传统,其基本问题仍然是主体性问题,他面对的“事情”仍是“意识之主体性”[9]。不同的是胡塞尔开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主流大相径庭的新途径,胡塞尔在“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的基础上,最精辟地澄清了近代哲学在主体问题上的一系列含混,开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主流大相径庭的新途径。同时,解决了被老笛卡儿主义忽视了的“历史性”和“生存性”问题,因此胡塞尔现象学可以称为新笛卡儿主义,它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出路之一。

(4)罗素、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等分析哲学家,要求把哲学研究转化为对于语言的用法和意义分析的学问。

分析哲学是一场哲学方法论变革的运动,它与自然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拒斥形而上学。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同时是某一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对哲学命题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消解传统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5)现代西方哲学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新的哲学方法的探索。早在19世纪之末,胡塞尔、摩尔、皮尔士这三大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就创立了三种新的哲学思维方法。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是针对康德的,他要求解决知识的本质和形式问题。摩尔的语言分析方法则是针对黑格尔的,他要研究主观与客观有无差别,以及如何把握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异问题。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方法是针对笛卡儿的,他要解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问题。

20世纪上半叶,在上述三大哲学方法之后,又发展起三大新的哲学方法。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发展了摩尔的语言分析方法,形成逻辑分析方法、逻辑语言的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方法、语言行为条件的分析方法等。詹姆士、杜威等发展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方法,形成重视主体经验的实证方法以及伦理学、教育哲学和逻辑方法的重建的方法。弗雷格、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发展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形成“纯谓建构”、“身体知觉”、“存有体悟”等方法。

20世纪后半叶,作为现代西方哲学重要代表人物的逻辑和分析哲学家奎因,提出了逻辑建构方法,德里达作为后期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批评了逻辑建构方法,提出了解构的方法。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哈贝马斯,提出了批判理论与沟通理论的方法。斯特劳斯用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来描述世界存在的结构等等,都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视方法论的集中表现。

只有把握了这种大趋势,才能准确把握西方哲学前沿课题,否则就会杂乱无章。中国哲学等也概莫能外。

二是有利于增强综合能力的职业素质提升。

(1)活跃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开阔了学生的专业和文化视野。加强哲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外学者在学术论坛和课程教学中深度合作,繁荣学术与教学,使学生直面国际一流哲学家的教学与思想,极大开阔了学生的学术和文化视野。

(2)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内驱哲学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积极地吸收西方现代先进文化的合理因素,更要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曾经以巨大的精神动力引导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哲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充弘彰显,让文化为民族塑魂,为人民筑梦。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精神理念层面,还是在典章制度层面,或者在政治文物层面,尤其是在行为层面,都值得哲学教育系统认真地予以理性分析,从而弘扬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胞物与、大道天行、中和位育等等思想精华。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智慧仅仅在于一件事,就是把握思维着的精神。我们深信,在人类智慧的原典思维的海洋中畅游,一定会启迪我们的思想走向深刻、富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卷一·章二[M].

[2] 罗素. 西方的智慧(上)[M]. 北京:文艺出版社,1997:14.

[3]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56:93.

[4] 苏格拉底. 申辩篇[M].

[5] 尼采. 超越善恶·第204节[M]. W.考夫曼英译. 纽约:兰登书屋,1989:123.

[6] 尼采. 权力意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00,86.

[7] 皮尔士. 皮尔士文集(第6卷)[M]. Idiana University Press,第265段.

[8] 皮尔士. 皮尔士文集(第5卷)[M],Idiana University Press,第265段.

[9] 这是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中的表述方式.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