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执教)+刘红(评析)
一、 回顾盘点,积累一批词句
师:读书有方,这是我们近期所学的单元主题。今天,我们上一节单元整理课,请回顾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生:除了这四篇课文,我们还学了练习7里的“语文与生活”,包括“煮书”和“鲁迅谈读书”。
生:还有练习7“诵读与积累”里的《古今贤文·读书篇》。
生:还有“学和做”的“读报和剪报”,那是在“综合性学习”里的。
生:我们学习这些内容,还联系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师:什么习惯?
生: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
师:正因为这些内容都和读书学习有关,所以我们把本单元主题提炼为——
生:读书有方。
师:每学一个单元,我们总要积累一些有价值的词句。说一说,本单元你推荐的最值得积累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是什么?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生:我推荐最值得积累的一个词是“煮书”,因为它提醒我们读到好书要反复读,直到读熟读透。
生:我推荐的词语是“能者为师”,因为有很多人都认为不该去请教那些年幼或者职位低的人。我积累这个词是想告诉大家:要不耻下问,只要他可以给你帮助或启发,那就是你的老师。
生:我推荐的是“不懈探求”。我很喜欢不懈探求的精神,只要有不懈探求的精神,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师:大家推荐的都是能给自己带来启发的词语,很好!有其他角度的吗?
生:我推荐积累的是“子聿”,以前我不认识“聿”字,一直读“lǜ”,积累这个词,提醒自己这个字读“yù”。
师:由不知到知,值得积累。以上同学推荐的都是词语,能不能再说说你们推荐的句子?
生:我推荐的是“不能则学,不知则问。”它让我想到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学又要问。
生:我推荐的句子是“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疑问,疑问解开后就能学到新知识。
师:两位同学推荐的都是《古今贤文》中的,有没有同学推荐课文里句子?
生:我推荐的是:“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推荐理由是: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在家里读书而不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去观察,那只是读死书。只有到大自然中去才能求得真知。
师:我为你点赞,因为你用我们这个单元学的一句诗来作为推荐另外一句话的理由,而且用得恰到好处。
师:同学们推荐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推荐的词和句子。告诉同桌你的推荐理由。(学生互相交流介绍)
师:老师也给大家推荐了一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勤学好问 能者为师,天书地书 处处留心 源头活水 不能则学 不遗余力 身体力行
师:想一想:胡老师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些词语?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本单元的哪些内容?
生:“源头活水”让我想到了《观书有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处处留心”让我想到《古今贤文·读书篇》中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生:“能者为师”让我想到了23课《学与问》中告诉我们的道理:要向能给自己启发的人请教。
生:“天书地书”让我想到了《大自然的文字》。
师:同学们,看到一个词,你能想到一句诗、一篇课文甚至一个道理,这样的积累才有价值。每个单元学完,我们都可以推荐一批词句,大家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点评】积累,中国传统的求学之法。荀子讲求“积久”,“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做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朱熹也持“积习”的主张,认为“如读书,今日看一段,明日看一段;又如今日理会一事,明日理会一事,积习多后,自然贯通。”积累,溯源于传统,又历经无数名家学者厚积而薄发的实证,已然成为通向读书、学习的捷径。
积累,当然和语文密不可分。“有较丰富的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等被列入课程目标。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胡老师引导学生积累,巧妙而扎实。“巧妙”体现在以单元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盘点,将散落在每课的词句统领在“读书有方”的主题下,使“积累”有了魂、有了味,更加有序、丰富,这样的积累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就成为了他们知识宝库中有用的材料,鲜活、形象。“扎实”体现在课堂上从学生自由推荐值得积累的词句,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到老师推荐,最后提出希望,整个过程学生畅所欲言,不仅说出了“是什么”,更说出了“为什么”,既有学生充分自主,又有教师精心点拨,这样一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历练,必然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点拨他们积累的方法,使学生成为积累的主人,让积累成为他们美好的生活方式。
二、 比较梳理,总结一种写法
师:本单元体裁各不相同,但都告诉我们一个关于读书的道理,其中《学与问》是典型的说理文。回顾课文,作者跟我们说的是一个什么道理?
生: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作者是怎样写清楚这个道理的呢?
生:作者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接着举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两个例子证明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说得很清楚。回顾一下: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还结合了以前学过的哪三篇说理文?
生:《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说勤奋》。
师:比较阅读这四篇说理文,我们发现它们在表达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用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
师:这几个例子必须要有共同点,也要有——
生:不同点。最后再总结自己的观点或者发出号召。
师:这是我们比较阅读这四篇说理文后发现的共性。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要学习一篇说理文,到时候你会发现和这几篇略有不同。上中学之后还会接触更多的说理文,你们会一步一步对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点评】胡老师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关注文体样式,聚焦表达技巧,在四篇说理文的比较阅读中,点拨学生不仅读懂说理文的“理”,还要知晓说的“序”以及如何说的“法”,很好地落实了《课标》第三学段中提出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使学生获得了说理文的阅读技巧,训练了他们阅读此类文体的能力,并直指学生自觉的文体意识的培养。
三、 关注特色,学习一种表达
师:如果说《学与问》告诉我们一个学习的道理,那么,《大自然的文字》在告诉我们道理的同时,还向我们传递了一些科学知识。还记得这篇文章的作者有什么特殊称号吗?
生:伊林被称为“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
师: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伊林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他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任何复杂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变得很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师:《大自然的文字》中,有哪些生动的写法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伊林把夏天雷雨前的砧状云比喻成铁匠的铁砧,很形象,给我印象深刻。
生:伊林把星星和云朵称为“天书”,把石头称为“地书”,把大自然的很多东西都当成“大自然的文字”,这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生:我印象深刻的是:伊林写冰块的移动用了一个“爬”字,很生动地表现了冰块移动速度慢。
生:伊林介绍树林里的花岗石时,用了一连串的设问,让我很有兴趣读下去。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的地方还真不少。伊林生动介绍科学知识的语言风格你学会了多少?最近,学校的科普社团要办一期“大自然的文字”专题报展,正向全校征集优秀稿件,要求用生动的语言去写,要让大家读得懂,喜欢读。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写好片段,为了提高中稿率,还要进行修订。现在,请把各自的稿件拿出来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谁写得最生动?为了让同学们喜欢读,还可以如何改进?(小组内交流,5分钟。)
生: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如果你看到天上是白花花的卷云,那真是太好了!人们可以尽情地出来玩耍、活动了,因为卷云代表着天气良好。如果云像铁匠的铁砧,那我奉劝你一句:“最好不要出门。”因为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如果有急事出门,也不要忘带了雨具。
师:请大家评一评他的片段。
生:“砧状云”书上已经写了,他写的没有书上生动,建议就不要写了。
生:我接受你的建议。
师:其实他介绍的跟书上也有不一样的呀,谁发现了?
生:在砧状云之前他还提到了一种卷云。
生:建议你改一个词语,文中有两处称呼是“你”,又有一处称“人们”,人称的表达最好前后一致。
生:我接受你的建议。
生:我写的也是云——云是天气的“招牌”,是天气预报员的追踪对象。如果你发现一朵朵云整齐地排在空中,那你外出游玩大可放心,因为这一天坏天气不会出来捣蛋;如果你发现很多云东跑跑,西窜窜,乱成一团,那你最好呆在家里,因为坏天气很快就会兴风作浪了,正所谓“云交云,雨淋淋”嘛。
生:写得非常生动。他写两种天气情况分别是“坏天气不会出来捣蛋”和“坏天气很快就会兴风作浪了”,听着感觉就像小伊林一样。
师:你是说,他灵活运用拟人手法就像伊林的语言一样生动,是吗?
生:是的。我还有建议,我觉得他可以把云的颜色写一下。如果乌云一块块地排在天上,也是要下雨的。
生:我写的两种云的颜色都是白的,只是形态不一样,没必要写颜色。
生:我建议还是写一下,如果别人误以为是暗灰色的那就成了乌云了。
生:我觉得不写颜色,人家一读就知道云是白云,我不能接受你的建议。
师:究竟要不要写颜色?建议你找时间再把文章给不同的人去读,看看其他人是否有疑问。继续——
生:我介绍的是“白天的北极星”——北极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为走夜路的人们指引方向。白天也有一颗最明亮的“指南针”,那就是太阳。白天,如果你迷失了方向,又恰巧碰上一个艳阳天,不妨看看太阳吧,它永远是你最忠实的向导!你可以在地上垂直竖立一根杆子。上午,太阳在东南方,杆影会指向西北;下午,杆影则向东南转移;杆影最短的时候是正中午,这时,影子会指向正北方。
生:“白天的北极星”让人看不懂,建议你把题目改成“白天的指南针”。
生:我建议不改,白天不可能有北极星,题目加个双引号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生:我支持同桌的观点。用“白天的北极星”我觉得很有意思,如果用“白天的指南针”我可能就没兴趣读了。
师:现在有两派意见,看来这个片段引起的争议很大。但课堂上时间不够了,课后你再仔细推敲。想不想听老师的想法?实话实说,胡老师刚开始听你的题目,脑海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听你读完片段,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虽然没看到你的文字,但我相信你的题目上就有双引号。是这样吗?
生:有。
(又有两生介绍,略)
师:时间关系,不能让同学们一一上台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基本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了。这是在本单元学会的又一个本领。只要用心,每个单元都会有值得你学习的写作方法。
【点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篇篇课文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欣赏美好的窗口,也给他们提供了学习语言表达的范式。在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凭借在《大自然的文字》中领悟到的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科普社团举办的征稿活动,写云、写化石、写蚂蚁、写太阳,师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共同揣摩、感悟、探讨、运用,进一步深刻地领悟如何比拟、设问,怎样选材、定题等等,不仅收获了有趣的科学知识,更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得意、得言、得法,学有所用,用有所得。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集体交流的环节,我们看到学生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意见,甚至交锋。认为好,好在哪里;不好,该如何改进,言之凿凿。有的意见被接受,有的被反驳,有的拿捏不准。这是真实而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胡老师的“是吗”“的确”“建议你”,或追问,或肯定,或点拨,始终把握着教与学的方向,引导着学生思维和语言向纵深发展,表现出了胡老师依据学情随机应变、灵活调控的能力与智慧。
四、 归纳总结,感悟一个道理
师:看本单元的主题“读书有方”。这里的“书”当然首先是要读书本,书本中有大量的知识。除了书本,你认为这里的“书”还指什么?
生:还指他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拜能者为师。
生:也可以读自己,每天自己反思,就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不断改进自身。
生:可以读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五味,多增加体验。
师:记得以前学过的《学会查“无字词典”》吗?作者在体验中读懂了哪两个词?
生:“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我想到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读大自然,要经常到自然中走走,那里有很多学问。
生:读课堂,我们在课堂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课堂上的老师也是一本书。
生:读报纸,报纸上有日新月异的消息。
师:所以我们的“采蜜本”经常要读报剪报。
生:读网络,以前学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网络让我们与世界各地息息相关。
师:是啊,读书有方,这里的“书”内涵丰富。读得多了,我们不断汲取的新知就会如源头活水,可澄澈心灵,使人睿智。正如朱熹所言——
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此时,请你填一个字:源头活水( )中来。
生:源头活水书中来。
生:源头活水悟中来。
生:源头活水思中来。
生:源头活水听中来。
生:源头活水问中来。
生:源头活水学中来。
师:同学们填得都很棒,老师也来填一个:源头活水读中来。
【点评】“大语文观”启迪我们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胡老师紧扣“读书有方”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语文实践和生活体验中,思考“书”的内涵,丰富对“书”的认识,既是归纳总结、感悟道理,更是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与整体把握的能力。当学生悟出语文学习要听、思、问、学,要读书、读他人、读自己、读生活、读报纸、读网络等,他们实则已经建立了本单元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以往的学习经验与这节课新知识、新经验之间的关联,已经在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真正让语文在改变生活,丰富人生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了。
五、 深入发问,留下一些悬疑
师:在知识面前,我们要永远心存敬畏。即便我们读了这么多,学了这么久,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答。看看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答?
(出示)
“少壮工夫老始成”里的“工夫”为什么不是“功夫”?(徐文玲,《冬夜读书示子聿》)
书上说:“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那么“学”又是什么呢?(谢伊雪,《学与问》)
贝壳为什么会变成石灰石?(卫文韬,《大自然的文字》)
读报有没有坏处?(李雯轩,《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生:第一个问题可以查词典,比较“工夫”和“功夫”的异同,再做讨论。
生:第三个问题可以查资料,以“石灰石”为关键词,查阅百科全书和网络。
生:第四个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生: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小组讨论。
师:你们还有一些问题我没有列出,请大家课后继续思考这些问题,用你们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然,也欢迎大家来找老师讨论。
【点评】生活的全部在本质上都是解决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问题意识,是学生认识世界、关爱世界的起点,惟有如此,他们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世界,一个切身于他们心灵思索的、充满着“问题”的世界,他们才会既有对世界的探究之心,又有对世界的思想之域。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在课堂伊始,也贯穿在课堂全过程。胡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呈现出同学们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索,“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柏拉图语),胡老师的学生必将受益终生。
【总评】
听胡红老师执教《读书有方》一课,打心眼儿里欢喜、感动,受益匪浅。
胡老师的教学是有高度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及课程生成能力,并将具有课程意识作为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读书有方》是一节单元整理课,我所理解的单元整理课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框架系统,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知识,形成结构化思维,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这样的课程设计是需要教师有课程能力的,毫无疑问,胡老师具有这样的能力。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煮书、鲁迅谈读书》)、“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以及本册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学和做》:《读报与剪报》)等板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联系学生经验和单元重点,制定了明晰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这样的主体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映射着胡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智慧。
胡老师的课堂是有温度的。很少听胡老师激情澎湃地鼓动,更没见她烦躁焦急,看上去似乎总是淡淡的、微笑着听同学们说话,轻声细语地追问一句,或是赞许地点点头,更多的时候是她行走在学生们中间,递个话筒,串联起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的对话,偶尔抒发一下她的感受。就是这样的胡老师,让课堂教学不断产生情境性与感召力,激发着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自始至终氤氲在活力四射、情意熔融的学习氛围中。这情景温暖着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尤其是我,六年前在胡老师的这个班上过《世界多美呀》;六年后,看着这些同学们侃侃而谈,笔下生花,有素养有个性,心里涌出无限感慨。
胡老师教学有方,做胡老师的学生,快乐、幸福。
(胡红,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化第四小学副校长;刘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