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培训课程研发的思考与实践

2015-03-19 00:54陆惠莲毛东海
化学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

陆惠莲+毛东海

摘要:阐述了化学课堂“有效共识”培训课程的研发基础;探讨了课程研发的意义和价值;重点介绍了课程研发的实践:确定“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推进“课程实施”。

关键词:有效共识;培训课程;课程基础;课程意义;课程实践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2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课堂“有效共识”[1]是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历经5年时间(2007~2012)形成的研究成果。研发《基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教师培训课程》,不仅是2013年上海市教研室支持区县教研成果推广项目“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工作目标;也是中国化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化学课堂‘有效共识深化研究与推广实践”的重点研究内容。

1 课程研发的意义:促进区域化学改革,提升课堂质量

目前,区域教师培训主要利用区域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3~4周一次);培训内容主要是统一教学进程、开展考试(习题)研究、进行教材分析、解决课堂问题,由教研员自主设计;培训以集中大会形式进行,由教研员主持、主讲。

这样的培训活动,确实可以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帮助;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培训目标单一(主要为考试服务),培训内容零散、不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教研员的判断会存在误差);第二,缺乏针对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培训内容,在培养教师的功能上体现得很不够;第三,尚无形成针对区域特点的教师培训教材,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而基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培训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可以解决当前区域教师培训中的一些问题,为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行一次探索。具体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传播研究成果。“有效共识”研究成果(即:《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在2012年荣获上海市教科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区唯一;全市1/12),将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研究成果研发成教师培训课程,将会最大程度地发挥研究成果的价值,使之在本区范围内得到传播和推广。同时,可以总结研究成果在不同类型学校中使用的实际效果,积累成果推广的经验和策略。在此基础上,还可考虑在市级层面上进行成果试点研究。

第二,发展教师能力。“有效共识”是一个聚焦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系统[2],内容比较适合一线教师的培训、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可引领教师感悟有效教学的四点共识,优化课堂质量观念;指导教师运用“有效共识”来设计课堂,探索、形成实施“有效教学”的路经和策略,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课程学习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他们早日成为优秀教师。

第三,提升教学质量。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当前的教师培训,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实现互补、共融,可以共同为提升区域的化学教学质量服务:首先,依托课程培训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引导他们去优化课堂实践。其次,培训课程中配套了大量的课程案例,能为教师设计教学、探索课堂提供有益参考,为提高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2 课程研发的基础:“有效共识”的核心观点及实施途径

化学课堂“有效共识”,是指针对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效益要求,通过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形成的“四点”思想共识,即:目标恰当,形成合力——“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线索清晰,结构合理——“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抓住问题,突出重点——“有效教学”的关键技术;体现环节,精炼方法——“有效教学”的核心标志[3]。

四点共识中的关键要素有六个:①目标,第一关键要素,用恰当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方向定位和过程引导;②线索,第二关键要素,用清晰流畅的思想脉络,统领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③结构,优化一堂课的关键抓手,最大效益地分配、运用教学资源;④问题,承载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达成教学目标的最重要资源;⑤环节,精简了的教学过程,连接问题和方法的桥梁;⑥方法,自主学习的导向标识,“有效课堂”的核心标志。

在落实有效共识时,需要把握六项关键工作:第一,精心把握三维目标的恰当设计,落实“目标恰当,形成合力”[4];第二,构建“内容、方法、思想”线索路径,并以问题设计为抓手,实现“线索清晰,结构合理”[5];第三,立足五个问题要素,确保“抓住问题,突出重点”[6];第四,确立“引导-探究”、“自主-探究”两种教学范式,聚焦“化学思想、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四个角度,达成“体现环节,精炼方法”[7];第五,形成了“定位目标→提炼线索→设计问题→设计环节和方法→确定媒体→撰写教案”等教学设计的六步循环操作[8];第六,根据“有效共识”的核心观点,研发可供参照的实践案例[9]。

3 课程研发的实践:用课程基本要素引领研发实践

基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教师培训课程,在研发中我们贯彻了指导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培训内容能面向不同类型的学校,方便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加工。目前,重点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

3.1 合理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依据[10]。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就是通过掌握、实施“有效共识”的成果,提高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效果,以及培养他们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实践能力。

3.2 精心选择课程内容

在选择、组织课程内容时,除了考虑到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习者的实际意义,以及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11]。基于“有效共识”的研究成果,我们选择了以下四个专题作为培训内容:

第一,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内涵。四点共识、六个关键是本课程最核心的内容,属于理论层面,也是其他三个专题培训内容的基础;其他三个专题是将“有效共识”付诸课堂实施的操作性、技术性课程。

第二,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将“有效共识”融合到教学设计中,是教学观念转变成教学现实无法回避的工作。从学科实施过程来看,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应紧跟于“有效共识”的内涵学习,而置前于课件制作和练习编制。

第三,基于“有效共识”的课件制作。教学课件是将教学设计的内容呈现于课堂的最常用、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PPT课件的使用最为广泛。如何将教学设计中的“有效共识”通过课件制作清晰呈现、引领课堂,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第四,配合“有效共识”的练习编制。配合“有效共识”的练习编制,主要是体现“有效共识”中的目标和方法,即:作业的检测目标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作业中要努力体现典型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制定了“好作业”的五个标准和作业设计的三个环节,指导教师科学设计作业,使“有效共识”在作业环节继续得到延伸和强化。

3.3 有序推进课程实施

本课程培训共需要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每次活动2课时,共20次),其中“有效共识”的内涵学习需要10课时;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需要8课时;基于“有效共识”的课件制作需要8课时;配合“有效共识”的练习编制需要6课时;课堂实践研究8课时。

3.3.1 “有效共识”内涵学习采用专家培训的教学方式

“有效共识”内涵属于理论层面的学习内容,是整个培训内容的核心。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四点共识、六个关键词逐一作出精准的、清晰的解释;而且需要对落实以上内容的途径和策略作出详细说明。这部分内容对培训者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讲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如此,培训者对“有效共识”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要比较熟悉,最好是直接参与者,否则上课缺乏激情。我们把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培训者称之为专家,培训方式主要采用专家讲座。具体做法是:培训一启动,就向教师提供自学资料《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提出自学要求;在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开设“有效共识”系列讲座(预设5讲,每讲2课时:第一章~第五章),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共识”内涵。

3.3.2 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采用专家培训、实践体验、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是紧跟于“有效共识”内涵学习之后的课程内容,也是针对课堂实践最重要的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既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又需要实践上的体验,同时还需要对设计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解和应对。为此,需要安排1~2次的专家培训。在此基础上进入实践体验阶段,让每位教师根据“有效共识”的要求、参照教学设计的案例自主设计一个教案,体验教学设计的全程。然后,组织几次“案例研讨”活动,即: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成果共享进行研讨,总结教学设计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应对问题的策略。

3.3.3 基于“有效共识”的课件制作采用专家培训、实践体验、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件制作以教学设计为基础。基于“有效共识”的课件制作主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即:如何将预案中的“共识”转变成操作技术。在这里仍然需要认知上的培训(包括对媒体、技术的特点认识),为此需要安排1~2次专家培训。在此基础上进入实践体验阶段,让每位教师根据“3.3.2”中的教学设计,自主设计教学课件,体验课件制作的过程。然后,安排几次案例研讨活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研究对策。

3.3.4 配合“有效共识”的练习编制采用专家培训、实践体验、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配合“有效共识”的练习编制,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提高教师对作业在“有效教学”中的功能认识,并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指导,需要安排1次专家培训。在此基础上,进入实践体验和案例研讨阶段。

3.3.5 课堂实践研究采用听课评课、公开展示的教学方式

听课评课是课程培训的必须环节。它既是检测、了解教师掌握“有效共识”情况的重要机会,又是培养教师听课、评课能力的有效平台。为了确保听课、评课的质量,我们设计了“有效共识”研究专用评课表。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指导听课、评课的技术。把针对四点共识落实的效果作为听课、评课的关注重点,指导听课、评课的操作要领。第二步,组织公开教学活动。先分成若干小组,开展自主研究。然后,选拔部分教师面向全区公开展示。第三步,组织研讨活动。先请开课老师说课,谈基于“有效共识”的教学设计的想法和实践体会;然后,组织全体教师针对“有效共识”的落实情况进行讨论,梳理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培训者对整个实践研究过程进行点评、总结。一方面,用四点共识来强化听课、评课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发言者的评课表现进行点评,帮助教师提高听课、评课的能力。

4 课程培训的效果:“有效共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效益提升

2012年12月,闸北区教育局教研室和久隆模范中学联手,建立了由2所重点高中、2所普通高中、2所民办高中(共10位青年教师)参与的“闸北区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项目组”,探索研究成果在区域推广的价值。近两年来,对青年教师的课程培训取得如下效果:

首先,提高了教学效益。青年教师不仅感悟了四点共识的操作要领,而且逐步在尝试用“有效共识”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堂,研发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优质课程。在最近两年的上海市化学高考、会考中,青年教师所任班级或学校取得了明显进步,有的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例如久隆中学的会考);有的相比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例如上大市北附中的高考、田家炳中学的会考)。第二,提高了评课水平。教师不仅学会了用“有效共识”来进行评课,敢于发表意见,能讲到点子上;而且学会了用“摆出观点→实证举例→提出建议”的基本思路来进行评课,发言有见地、有深度,评课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第三,提高了研究能力。两年来,青年教师共开设组内公开课15节、区级公开课4节、市级公开课2节;在专业刊物《化学教与学》、《中学生化学》、《数理化学习》发表论文7篇;在2014年中国化学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活动中,研究小组共获得7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

总之,《基于化学课堂“有效共识”的教师培训课程》的研发是深化“有效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研究工作的推进、完善,更在于对教师的培养、对区域教学质量的影响。我们坚信,这项工作将开辟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2][3][4][5][6][7][8][9]毛东海.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1~26,35~47,53~66,69~83,87~108.

[10]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0,257.

[1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2,106,114.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探析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