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跟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还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点。
例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 第(1)题,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2)题,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扩大,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答案 (1)C (2)A
点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和各种养料。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形成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区位条件影响明显。
气候条件: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指数、产量。光照长短、光照强弱-作物分布;水分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热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地形条件:(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耕作业;山区-耕作不便、不易于水土保持-林\牧\副业(多种经营);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立体农业。
土壤条件:(肥力、酸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酸性土壤,比如南方红壤(茶叶树、油茶、柑橘);碱性土壤,比如甜菜、沙棘、枸杞;人工肥土,比如黑垆土(北方)、水稻土(南方)。
水源条件:农业高产、稳产的保证。
例2 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并对美国、巴西、中国的地理特征准确把握,第(1)题,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第(2)题,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第(3)题,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答案 (1)C (2)D (3)A
点拨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如下:
科学技术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农机)。生产技术(育种、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区域专业化)。种植方式(单、间、套、混、连作)。耕作制度]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是生产技术的提高(良种培育)。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是技术装备好(高度机械化)。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是生产技术高(电脑控制的滴灌技术)。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最终决定类型和规模)农产品消费状况交通运输(乳畜业、园艺业)国家政策措施、保鲜\冷藏技术]
①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是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冷冻船)。
②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是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飞机)。
③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是顺应市场需求及品种优良是需求。
例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2)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与潘帕斯草原相比,这里的区位劣势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根据乙、丙两地的位置可知,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为混合农业;从图上看,丙地有河流,灌溉更便利;丙地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形更平坦开阔。第(2)题,丁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属于干旱气候区,为大牧场放牧业;与潘帕斯草原相比,这里的劣势主要体现在气候、植被、海运等方面。
答案 (1)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2)大牧场放牧业 劣势: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距海较远。
点拨 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其次地中海沿岸各国;第三是美国和巴西,其中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是旱地直播种技术。
(2)有利的区位因素: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问题: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4)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分布地区: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如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
(2)阿根廷大牧场区位优势: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地租低廉;③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3)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垂直农场就像人们居住的房屋从平房向高楼进化一样,耕地也从田地向多层建筑式的楼层化农场发展。它是在人工修筑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使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有效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读垂直农场设想图,完成1~2题。
1.影响垂直农场由“概念”走向实施的关键因素是( )
A.粮食需求量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城市土地供应
2.垂直农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4.下列是某同学参观完该农场后的感受,你认为可能的是( )
A.该农业地域生产规模大,水利工程量大
B.该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好典范
C.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
D.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北方较常见
1~4 CACB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