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2015-03-19 14:01朱剑华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题干革命发展

朱剑华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重点考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尤其是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侧重重要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发展推动的考察,以选择题为主。其中,涉及到国情与中共理论创新的关系的题目是难点。本文精选例题,从国情与中共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希望加深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中共指导思想的创新彰显时代的变迁

例1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取决于( )

A.中国农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解析 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应由工人阶级为主要革命力量。但毛泽东找到的革命道路却是到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这是由中国的革命现实决定,即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城市反动势力过强,而农村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坚定的同盟者,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A项、D项容易排除;B项只要明确中国革命是中共领导的革命,革命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联系中共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即可排除。

答案 C

点拨 该题为因果类选择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正确认知。这种类型试题通常将历史概念或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等。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概念或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不分主次,互相混淆。

例2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解析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可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因此选D项。

答案 D

点拨 该题为因果类选择题,考查把握历史现象变化趋势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提供历史现象或事态在较长时段的变化,然后考查原因、特点、结果、影响等。解答时一要注意所选项的时间与题干时间是否完全匹配,二是要考虑所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反映题干的命题要求。解答此类试题要全面考虑题干意图,切忌以偏概全、以静止看变化。

二、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中共指导思想关注的重点

例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材料的时间是1992年,A、B、C三项都是发生在1992年以前,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 D

点拨 该题为概念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正确选项应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三、现代中国的发展彰显中共理论创新的巨大威力

例4 中国经济模式的出现与中国的理论创新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效益、质量、合理实在的速度,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交融的混合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平与效率并重;中国已经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化……轻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得到加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协调发展;增长模式以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3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它(中国改革)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摘编自郑永年《中国模式及其未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并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

解析 “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在材料中提取;对经济模式的认识时要以经济模式为中心,结合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回答。

答案 特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外开放;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重公平与效率;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认识:从纵向来看经济模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从横向来看经济模式是国情的产物;经济模式具有多样性,不存在好坏与优劣;要尊重他国的对自身发展道路选择,要结合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模式。

点拨 对材料进行正确定位,按要求分别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作答时首先要审清设问,明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逐一作答。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是( )

A B C D

A. 革命摇篮井冈山 B. 遵义会议旧址

C. 革命圣地延安 D. 西柏坡

2.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历史时期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3.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共十二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①②③ B. 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反映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

C.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有重大指导作用

D.都只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

1~4 DDBA

猜你喜欢
题干革命发展
数字算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粉红革命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