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代会,预算报告以86.3%的赞成率在六大报告中垫底。这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第一个预算报告,人大代表对预算的审查能力是否提高,接下来如何加大人大的监督力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接受南方周末采访。
按照程序,预算报告会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预审,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初审,再提交大会。吴晓灵同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参与了预算法修订和每年全国人大预算审查的全过程。
“12月的常委会应该审预算,应该让这170多人好好审议几天,这样才有效果。”
“(预算改革)还不到天花板,预算的进一步精细、透明,还有很大的余地。”
南方周末记者 钱昊平
发自北京
进入人大7年以来,吴晓灵一直给外界以专业和直言的形象。
这位前央行副行长在预算问题上有诸多见解。预算法修订时,她一直坚持反对写入“财政专户”概念,认为这是将不合法的内容合法化。她还曾坦言,预算公开改革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决心问题,是敢不敢公开的问题。她建议常委会的会期由两个月一次增加到一个月一次,12月的常委会就审预算。
作为专业的财经官员,吴晓灵经常把法治挂在嘴边。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时,她提出,单双号限行常态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她说,当人大代表,不懂的就要学习。
向财政部提出“硬性要求”
南方周末:当了这么多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你觉得人大的意见对政府工作影响大吗?
吴晓灵:财经委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基本都是在每个季度末开,要对本季度的经济工作产生影响也不太可能了。但会议纪要、每个委员的发言全文,都会报到国务院去。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都会看到,还会转到各主要的综合部门,这会对下一个季度和今后的经济政策走向有影响。
另外,每次提交全国人代会的计划和预算报告,都会先在人大财经委进行审议。每年人代会通过的审议意见也都会提出一些硬性要求。比如上一个“五年”,我们提出2011年要将所有的四个预算都要纳入预算报告。还比如,过去预算只到列到“类”,后来我们要求必须到“款”。这次不仅到了“款”,而且到了“项”。这是我们通过推动预算法修改来规定的。其实每一年的审议对于促进政府预算逐步走向精细、公开、完整、透明都有推动作用。
南方周末:2015年你们提出了什么硬性要求?
吴晓灵:今年我们提出,到2016年,要将政府的全部债务纳入预算当中来,同时建立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另外还提了一个硬性要求,就是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中要增加有关预算附表,全面反映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等信息,还有就是改进社会保险的预算。
南方周末:每年财政部的预算报告经过人大财经委审议后,变化大吗?
吴晓灵:一般对当年的预算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财政部的报告讲什么东西、怎么讲,经常会根据我们意见改动,这个作用很大。你看这次大会不是提供了一个财经委的初步审查意见和财政部的反馈意见吗?你应该去看一下,就能看到我们工作的原状。原来代表都不知道我们财经委做了什么。
南方周末:就是说财政部会根据你们的意见改?
吴晓灵:会,财政部提交到大会的报告已经是根据我们的初始意见修改过的了。
南方周末:报告形式有了变化,那实际的预算数字会有什么变化吗?
吴晓灵:因为当年的预算已经经过“两上两下”,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只会有个别调整,但会影响到第二年的预算。
应该改进预算审查办法
南方周末:在全国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如何在审议预算时发挥作用?
吴晓灵:代表们主要是对预算了解不多,而且审议时间有限。我觉得2015年有点进入状态了,开始有代表对预算提意见了,原来不多。财政部去年和今年编了两本书,教代表如何审议预算。
南方周末:有些代表还是觉得看不懂,是因为审查预算门槛太高?
吴晓灵:我觉得应该改进预算审查办法。要求三千多代表都能专业地审预算不太现实,你要注意我是说“专业的审不太现实”,但不是不审,他们必须还要审议。
我认为应该更好地发挥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审查预算时的作用,因为常委会的构成是有相当多的专职委员,各方面专家也比较多,专门委员会也有很多专家。
南方周末:专委会是指财经委吗?
吴晓灵:不不不,我是指9个专委会都要参加对预算的审查,现在光是我们财经委审议,其他专委会也参加,但只是听我们发表意见,所以我们以后预算初审时要更加注重发挥9个专委会的作用。
另外要更加注重发挥常委会的作用,我曾经提过意见,12月的常委会应该审预算,常委会法定人数是175人,现在实有人数是170人,应该让这170人好好审议几天,这样才有效果。
南方周末:但未必所有的专委会和常委会成员都有审查能力啊。
吴晓灵:那你要学习嘛,担任了这个职务就要学习,而且要有助手。你作为委员,应该还要找能看得懂的人来帮你。你是代表,不是你自己一个人,你应该集大家智慧。
南方周末:现在预算还不够细,比如报一份教师工资预算,但没有具体的教师人数,教师工龄、职称等,怎么看?
吴晓灵:我们现在正在促进预算的精细化和透明度,精细化和透明度之后,也要动用社会力量来审议,像一些大学专业老师都可以动用起来。但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就现在的预算工作来说,已经有不少地方可圈可点、可以评论的地方了。
南方周末:如果条件允许,你觉得预算已经细到了“项”,再往下还有可能再细吗?
吴晓灵:这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套,需要共同努力。
南方周末:有一种说法是“新预算法在多方面已经接近在现有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格局中修预算法的‘天花板”,有道理吗?
吴晓灵:我觉得还不到天花板,预算的进一步精细、透明,还有很大的余地。
南方周末:你前几年一直呼吁人代会期间恢复口头宣读预算报告,还坚持吗?
吴晓灵:还坚持。我觉得应该读一遍,这可以让代表印象更深一些。
但也很纠结,因为以前口头读预算报告的时候,社会经济发展报告也是口头读的。现在两个都不读了,改为书面审议,但计划报告其实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差不多,确实没有必要读。但如果口头读预算报告,计划发展报告还读不读?
要我说,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发展报告应该就是一个,但这个建议是不一定能够接受,这个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南方周末:社会上有设立人大预算委员会的呼声,你怎么看?
吴晓灵:我认为社会人士可以提这样的要求,这是他们的权利。但我们首先是要在现有框架下把工作做到位,因为要改这个就要改宪法,一牵扯到修宪程序就复杂了,我觉得第一步还是要将现有的工作机构的作用发挥好。
南方周末:你一直在提各种建议,有的还很犀利、尖锐。怎样当好一个人大代表?
吴晓灵:第一要有责任心,不能只想着荣誉。第二要发挥专业和特长,如果有不懂的要学习。第三,要认真,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