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英,李 静,刘 蕾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人类和非人类灵长动物,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达50%~90%[1]。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比里亚医疗队于2014年11月14日奔赴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援建了一所有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笔者作为医疗队员参与了此次任务。通过这次医疗救援体会到,掌握一线救援特点、完善组织管理和模式、加强防护技术学习与演练、认真履行护理人员职责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和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队于2014年11月14日赴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病毒任务,为期2个月,共有护理人员68名,其中留观病区22名,90%护理人员为临床一线有护理管理经验的护士长,约8%的人员为临床高年资护士,2%的护理人员为毕业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截止2015年1月12日留观病区共收治病人61例,其中疑似和可能埃博拉病人56例,确诊病人5例,床位使用率达80%以上。
2.1 救治原则 由于利比里亚基础卫生设施薄弱、人员防控意识差,疫情发生的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作为救治中心的留观病区,其特点是病员流动量大、疾病的不确定因素多,既有疑似病例又有可能病例。因此,对新收病人的首要措施是隔离与防护。实施区域隔离[2],即严格“三区两带两线”的划分,同时加强气体的流向控制,建立由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正压气流,并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2.2 组织架构 按照国内医院管理模式实行三级管理体系,护理部下设总护士长、护士长、副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副护士长相当于责任组长,病区实行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另护理部与医务部联合组成专家督导小组参与病区值班,主要由总护士长、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及感染控制专家组成,负责护理行为、护理质量及个人防护的监督管理。
2.3 严密组织,科学管理
2.3.1 制定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 根据留观病区床位开展情况及收治特点,结合医院及护理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留观病区的个性化护理制度,包括各级人员管理制度与职责、个人防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防控与管理制度、督导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器材及一次性耗材管理制度等。要求每位队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并细化了留观病人护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程序性、科学性及制度性。
2.3.2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护理人员的排班方式完全按照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实施三班制,每4人一班,两人一组轮流进入污染区。充分体现了医护一体化,每次进入污染区的人员中必须是医生与护士的组合。由于工作环境特殊,进入污染区的医务人员需穿防护服,加之气温高,导致出汗多,体力透支大。而面对的是烈性传染病病人,护理人员心理负担相对较大。因此,在污染区工作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h。女性生理期由于抵抗力下降也不宜进入污染区域工作。每组人员中均设有A、B、C、D班。A班护士主要由高年资及业务、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即为总务护士,主要协助护士长及副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协调工作,监控督导其他各班的工作质量;B班护士主要协助C、D班护士进入污染区前物品的准备、护理文书的记录、新入院病人信息的录入及负责清洁区的卫生等;C、D班护士主要与医生、护工等人员一同进入污染区为病人实施相应的医疗、护理,落实分级护理、给药、沟通及病区观察等。同时D班护士担任在污染区其他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监督,协助对病人实施操作,接触病人或病人物品的部位及时用0.5%含氯液喷洒,保证安全。
2.3.3 加强医疗防护物资管理,保障到位 每班设专职人员负责病区内药品、污染区及半污染区一次性物品和防护物品等物资的清点和管理,并做到账物相符。制定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要求队员严格执行,保证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
2.3.4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严防感染 接触传播是此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的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器官、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且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3]。因此,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员的管理与防控。对于住院病人采用单间、划区域隔离,将留观病人分为疑似与可能病例两个区域,收治病人时分开收治,一旦确诊立即转入治疗病区进行治疗。向病人进行必要的传染病危害、防控知识、防控方法的宣讲及培训,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严格一接触一换手套一消毒的做法,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分级防护标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另一方面是环境的消毒与管理。污染区的地面、房间及物品均使用0.5%含氯制剂进行拖地、喷洒消毒,每个病人出院后均进行终末消毒。清洁区的环境卫生主要由我方的医务人员完成,仍用0.5%含氯制剂进行拖地,然后用清水拖地2遍以减少含氯制剂对人体的刺激。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湿巾擦拭,每日3次。对于病人呕吐物的处理也是感染风险极大的一项工作,将呕吐物浸泡在0.5%含氯制剂中半小时以上再倒掉。
2.4 全面、全方位人员培训 执行援非抗埃任务时护理人员既要抢救病人生命,提高护理质量又要做好防护,保证“零感染”,因此护士在收治病人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不打无准备之战。既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又包括语言培训、外交礼仪培训;既包括我方工作人员培训又包括利方工作人员培训,只有全面兼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保证各级人员的安全。
2.4.1 技能培训 包括我方人员和利方人员的培训。我方人员:我方人员在执行任务前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包括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与考核、全套防护用品穿戴齐全下各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培训等。根据任务搭建模拟病房反复演练、推敲流程与应急预案。模拟现场环境(包括当地环境温度等自然情况)、排班模式及病人病情沟通、医疗废物处置等。到达救援国后前期仍进行现场反复模拟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如预先制定的制度、流程是否符合现场要求、医护人员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同时进行了护理人员优良工作姿态的培训,使每位护士均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病人心理,促进康复。利方工作人员:培训对象包括护士、护工、保洁人员等。培训内容可分为理论与操作培训、与我方医护人员的配合两大部分。理论与操作培训内容可制作成VCD配合现场讲解,经考核合格后方为通过。之后到模拟病房与我方医护人员进行密切配合。观察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沟通问题、理论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等。
2.4.2 语言培训 语言交流障碍是能否顺利完成援利抗埃任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除医疗队前期组织的统一培训外,留观病区针对收治病人的特点编写了常用短语、医护查房用语及问候语的专用小册子,并利用每天早上晨交班的10min组织学习、指定帮带。将健康宣教的内容做成壁画贴于墙上。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防止因不了解情况工作时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国际纠纷。
本次援利抗埃行动,埃博拉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达60%,医护人员在2个月的执行任务期间无1人感染,病人及与之配合的利方工作人员满意率达100%,展现了我国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此次是我国首次整建制进行国外医疗救援任务,面临困难多、风险大,加之疾病的病情复杂、死亡率及感染率高等一系列问题,对救援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救援护理队伍是一支受过良好培训、素质过硬、作风过硬并具有良好管理经验与运行模式的队伍,才能确保救援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1] WHO.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on ebola virus disease,global alert and response(GAR)[EB/OL].[2014-08-08].http://www.who.int/csr/disease/ebola/faq-ebola/en/.
[2] 易滨.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38.
[3] 宋建德,袁丽萍,朱迪国,等.近期全球埃博拉病毒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