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加庆
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路径
韦加庆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越来越多地由妇女承担和完成的现象。农村出现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女性劳动力素质处于劣势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农业女性化造成农村人口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利于农业发展,以及造成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降低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农业女性化不仅造成婚姻不和谐,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老年养老分别带来隐患和危机,也使女性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以及自身发展受到威胁。为此,要以整体性的思路治理农业女性化这一现象,坚持城乡统筹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引入社会性别意识,制订政策扶持农村妇女发展;加强人口的宏观管理,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为农村女性安全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女性化;成因;危害;治理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进入了快速转型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造成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客观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民工潮应运而生。在农民工大潮中,农村男性劳动力率先流出农村,大量女性留守在农村,承担着繁重的农业劳动,成为事实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于是催生了一种新现象,即“农业女性化”。农业女性化的出现意味着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女性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
农业女性化,指的是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越来越多地由妇女承担和完成的现象[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当年我国就业人口分布中,传统农业领域(农、林、牧、渔)女性从业人口有16545320人,占女性就业总人口(31032853)53.31%,占女性农业总人口的69.50%。男性直接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口为17093157,占男性就业总人口(38645017)44.23%,占男性农业总人口59.90%,比女性分别低9.08和9.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农村虽然女性人口比男性少,但是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女性比例超过了男性,女性农业化的现象较明显。为了更加详细说明这个现象,本文分别选取江苏、安徽、四川作为东、中、西部代表省份为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女性农业从业人口比男性农业从业人口(428468)多出107810人,在女性农业户籍人口中,女性农业从业人口比例为38,32%,比相应的男性比例高出10.56个百分点。在安徽和四川,这一比例分别高出13.85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素有劳务输出大省之称的安徽,女性农业从业人口比男性高出达724909之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出现农业女性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业女性化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深层次的经济文化社会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出现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是形成农业女性化的重要条件
农业女性化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农村出现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形成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相比,比较效益低,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很有限,客观上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实行多样化的经济形式,企业需要雇佣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镇建设需要大批的农民工。在这样的推力以及拉力的作用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涌向城市,客观上催生了农业女性化的现象。
(二)女性劳动力素质处于劣势是出现农业女性化根本原因
现代工业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客观上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教育。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素质也越高,享受发展的机会也就越多。在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了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在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往往按照先男后女的顺序提供受教育机会,女性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比男性低。这样就使女性职业发展上处于不利地位。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农村女性大多不能流动,只能选择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并承担较繁重的家务劳动。即使女性能到城市里就业,由于缺乏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就业的层次较低,工资不高,稳定性也较差,在一定意义上也助推了女性选择留守农村。
(三)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出现农业女性化的重要原因
农业女性化的实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失衡。中国传统的父权制认为女性处于附属地位,女性在心理上依赖男性,在经济上依靠男性,农村女性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可以没有第二职业。但男性不可以。因为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使得承担家庭主要责任的男性不得不外出务工。同时,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念影响还很深。在大多数家庭,女性习惯于选择留在家里从事家务,照顾老人,扶养小孩,同时维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这样不仅能为家庭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也能照顾家庭,免除了男性的后顾之忧。
(一)农业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
农业女性化的发展是与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相伴生的。而流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末,安徽、四川、湖南、河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占全国跨省流出人口的71.07%。从性别结构来看,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为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出省外的人口中,男性占57.01%,女性占42.99%,男性占比较女性高14.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不高,加上山多、丘陵多,农业生产仍然要依赖人力劳动。农业女性化的发展导致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她们的劳动能力弱,很难适应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只能从事勉强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农村土地出现大量抛荒的现象。这样就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滞缓。
(二)农业女性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人口流入重要省份福建省为例,据《福建省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该省流动人口以初中及高中、中专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年。这说明,在东中西部广大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留下的以女性为主的农业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甚至还有不少文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其关键在于要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特点就在于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特别是男性青壮年流向了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不到人力资源的充分保障,结果只会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农业女性化不利于农村家庭和谐稳定
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使农村婚姻破裂现象增多。一方面,男子外出打工,离开了妻子和家庭的约束,使得他们有机会也敢于接触异地女性。加上现代婚育观念的变化,婚外情现象增多,有的还在外以“夫妻”名义过起了同居生活,更有甚者背着妻子在外生育;另一方面,女性单独留在家务农,感情上的空虚使得“红杏出墙”现象增多,威胁到婚姻的稳定。据安徽省妇联2010年对黄山市黄山区离婚率的调查显示,2009年离婚率高达29.02%,已接近离婚率中30%高危率。在85对法院判决离婚案件中,因打工相识草率结婚,结婚后一方或双方又外出务工,导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甚至是失去联系下落不明而起诉离婚的占总数的37.3%。[2]同时农业女性化的发展引起的婚姻不稳定对传统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造成极大地冲击,社会丑恶现象滋生,影响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农业女性化不利于女性的人身安全
农村大量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使得有的村子成了“寡妇村”。一些不法分子就乘机专门实施对女性的人身及其家庭的残害,农村强奸、抢劫、诈骗、偷窃、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增多。其中以性侵害居多。2010年年底安徽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刘庆朋一案。法院指控临泉县侏儒农民刘庆朋17年强奸村妇116人,还抢劫91起、盗窃23起。在当地农村,青壮年男子为了家庭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安全意识较弱的留守妇女成了刘庆朋的作案目标。另据报道,2013年3月,湖北钟祥市柴湖镇一留守村妇夜晚遭人袭击,被闯入室内的男子捅了1刀,经抢救无效身亡。2015年4月17日,河北平乡县魏家庄村41岁的留守妇女潘某被人发现惨死家中。案发21天后,落网的犯罪嫌疑人、65岁的同村男子张某供述了图谋性侵并杀人灭口的犯罪事实。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不得不让人担心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安全,为农业女性化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作了注脚。
(五)农业女性化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和老人养老
首先,农业女性化的发展使大部分妇女要承担主要的家务劳动和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她们在沉重的压力面前无法对子女给予尽情的关爱。同时,由于她们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对子女既无法进行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心理辅导等含金量较高的教育,有的甚至采取打骂等较粗暴的教育方式,严重摧残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因此,农村孩子只能在办学条件并不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家庭教育基本缺失,更谈不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这势必影响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其次,农业女性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留守的老年人面临养老危机。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农业女性化给这种养老带来了矛盾。一方面,因丈夫外出,妇女挑起了家庭更重的担子,大多数仅仅在生活上勉强照顾老人,无法给予精神慰藉;另一方面,不少家庭由于婆媳关系紧张,老年人不得不选择独居,一些高龄老年人甚至不得不靠救济度日。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老人独立居住比例呈上升趋势,农村“空巢”老年人占45.6%。一些老年人由于生活艰难,营养水平差,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很多老人由于经济拮据,生小病基本不就医,日积月累酿成大病,进一步威胁到自身生命。
(六)农业女性化不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
首先,农业女性化使妇女面临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一方面,由于丈夫长年在外,留守妇女得不到丈夫的体贴照顾和悉心呵护,缺乏感情交流,内心倍感寂寞。2012年2月,安徽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案件起因是一名留守村妇在半推半就之下和自己丈夫的堂叔、堂弟父子俩有了乱伦关系。丈夫回家发现一切之后,因为愤怒,将堂叔和堂弟父子打了一顿,造成堂叔耳膜穿孔构成轻伤。另一方面,男性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很难保证有正常的性生活,有不少通过寻花问柳来补偿,加上他们大都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很差,以及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这样就很容易感染上性病包括艾滋病。他们感染上性病后,很多回到家乡,使妻子和家人受到感染,让很多妇女苦不堪言。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10.4万例,较前年增加14.8%,并且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其次,农业女性化还严重限制妇女的发展。农业女性化使妇女长期维持着农业生产,并且还要承担起繁琐的家务,双重的压力使她们被束缚在农村和家庭狭小的领域内,不仅不能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被剥夺了从事高层次职业的权利,也失去了提高教育程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女性农业化的过程中,女性发展的机会与参与相对地减少了,封闭了,她们主要并不是为自己而劳作,她们更依赖于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就算没有降低也是终究固化了自己的地位”。[3]
农业女性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复杂的经济、文化、政治、国情特点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它的妥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人与家庭共同参与和努力。因而我们不能单一强调某一方的责任和行动,而是应把它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的整个领域,进行全面治理而非简单的管理。
(一)坚持城乡统筹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农业女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对立。城市发展优于农村,农村过剩劳动力无法由农业和农村吸收,只有城市能够吸纳,从而发生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并伴生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因此要努力推进城乡统筹战略。一要改革土地制度盘活土地存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同时大力提高和推广农业现代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在农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总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使农村能留住劳动力;二要积极推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和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三要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和流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除城乡对立。
(二)引入社会性别意识,制订政策扶持农村妇女发展
妇女留守从事农业,很大程度上是由性别歧视和传统的社会分工造成的,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仍然较为深厚。这种观念强调男女分别承担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责任,并且女子要听从男子的安排。表现在社会分工上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于是,妇女就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被束缚在家庭的范围内,享受不到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机会、发展权利以及社会待遇。社会性别理论主张男女在权利、机会、资源、待遇、责任等方面要平等,强调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活动要以两性平等为目标。农业女性化引起的社会问题实质是男女不平等问题。因此,要以社会性别理念为引领,制定政策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妇女发展,努力改变男女发展不平等的局面,积极促进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加强人口的宏观管理,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第一,加快推进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人口“人户分离”,农村劳动力虽然能流向城市,但是无法成为城市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因而使得劳动力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不得不过着分居的生活。2014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破冰。改革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对于打破城乡分割、消除城乡对立与差异、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是,落户作为劳动力主要流向地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门槛还较高。同时劳动力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就业、高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还很大。这些有待于改革进一步深入。
第二,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基本上是自发的,缺乏政策引导和必要的管理。这样势必造成人口流动的盲目性。因此要从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合理增长、结构的优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制定科学的人口规划和劳动力政策,并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避免人口盲目、无序流动产生农村人口性别失衡。
(四)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为促进农村女性安全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农业人口流动的过程中,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滞后,这也是造成农业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 要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支持和投入,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吸纳和培育优质教育资源,并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农村人口人力资本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可持续提高。其次,加快建立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组织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养老体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补充,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特别是女性对家庭老人的后顾之忧。再次,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农村道德风尚、家庭伦理的教育和宣传,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各类犯罪,创造和平安全的社区环境。
[1] 刘筱红,姚德超.农业女性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9-102.
[2] 杨继霞,伍荣娣.黄山市黄山区离婚状况调研[EB/OL].http://www.ahwomen.org.cn/main/2010-04-23.
[3] 李新然,方子节,普雁翔.试论女性农业化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0(5).
责任编辑:李应青
韦加庆,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安徽 六安 237005)。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421)
2015-06-23
F325
A
1673-1794(2015)04-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