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沐之,刘正东,谢国强
·军事医学··短篇论著·
海岛卫生所升级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张沐之,刘正东,谢国强
边防海岛;卫生所建设;实践
边海防部队基层营连卫生机构(卫生所及卫生室等)担负着驻地的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等卫生保障任务,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部驻扎在祖国南海海域,海岛地区气候恶劣,夏季高热暴晒,冬季潮湿阴冷,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长期困扰着官兵们[1-3]。此外,部队所处地理环境复杂,四面环海,驻地高度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伤病员需乘轮渡和坐车方能到达体系医院就诊,路程接近100 km,就医极其不便。驻地卫生所的设备、药品不充足,急救和理疗的模块建设几乎为零,以致于在急、难、险等重大突发疾病上难以应对。另外,由于海岛环境特殊,体系医院在后续就医的保障上存在较大压力[4],如风湿性疼痛、关节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很难直接在体系医院治愈,需长期的理疗和疗养。因此,努力升级边海防部队营(连)卫生所(室)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基层卫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初,军区党委做出了“为基层办实事亿元工程”决策部署,着重为基层办好6个方面的实事,其中由军区卫生部牵头负责的具体工作有2项:一是升级边海防部队营(连)卫生所(室),二是加强基层官兵心理服务工作。针对升级边海防部队营(连)卫生所(室)的任务,军区卫生部还专门组织了调研论证,拟订了抓建方案,并在军区某海防团下属海防营连进行试点。
升级边海防部队营(连)卫生所(室)主要针对当前边海防部队部署分散(部分部队驻防山区、海岛)、远离体系医院、独立卫勤保障要求高的实际,着重围绕加强基础技术平台建设和卫生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这2个方面来抓建设,有效解决官兵看病就医难、医疗后送难、人员缺编、能力偏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了卫勤保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1 人员培训 2013年底,省军区于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组织所属海防部队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1)急危重症病情判断与初级救治,即院前急救知识(含战创伤救治原则),休克、中暑急救知识,蛇虫咬伤、溺水、触电急救知识,心肺复苏、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及深静脉穿刺技术训练,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和吸引器的使用。(2)理疗及设备的使用,即超短波治疗机、中低频电磁治疗仪的使用与维护,网络医疗服务系统的操作与使用,针灸推拿、拔火罐训练等。在培训的最后,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对受训卫生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员培训,并进行资格考核。全体受训人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将所学的技术带回单位,服务广大海防官兵。2.2 设施补充和安置 2014年1月,边海防部队营(连)卫生所(室)建设全面落实,广州军区及广东省军区配发相应的医疗设备包括:(1)理疗设备,即中医诊疗保健箱2台,特定电磁波治疗器4台,低频电磁治疗机1台,超短波电疗机1台,手提按摩棒3台,电脑中频治疗仪1台,用于中医针灸、拔火罐以及理疗按摩。(2)急救设备,即气管切开急救基础手术器械包1套、丁种手术器械包1套、综合急救箱1套,急救床1张,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电动吸引器1台以及氧气瓶1个,用于急救危重疾病治疗及抢救。(3)远程医疗设施,即台式电脑1台,LED高清电视机1台,麦克风、音响、音视频线1套,用于远程会诊。(4)其他,包括诊断床1张,超声雾化器1个。
如今,边海防营(连)卫生所(室)升级建设已全面完成,配发给我部海岛营卫生所的设备全部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官兵的就医条件,为部队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给军医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1 升级建设方便了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 在配发的各项治疗仪器中,最为实用的是理疗模块,包括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手提按摩棒、电脑中频治疗仪、低频电磁治疗机、超短波电疗机。这些理疗仪器简易、实用,可缓解官兵因长期驻守在海岛被类风湿关节炎困扰的痛苦,也对因训练而致的腰腿疼痛有极大的舒缓作用。同时,由于所配发的理疗仪器非常全面,几乎可与体系医院理疗科的仪器媲美,所以驻地卫生所可与体系医院理疗科实行远程治疗,体系医院给予专业的治疗意见,驻地卫生所提供相应的治疗实施,这样广大官兵在驻地就能得到快速、有效的理疗与治疗。
3.2 升级建设使紧急事件处理不再是“无米之炊” 此次升级建设中,上级给边海防驻地卫生所配备了急救器材,包括急救床、除颤仪、综合急救箱、气管切开急救基础手术器械包、丁种手术器械包、氧气瓶等。我部偏处南海小岛,如遇突发紧急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热休克、喉头水肿、溺水等,军医将不会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配发的先进急救设备可以准确、及时、有效地为挽救生命争取到宝贵的“黄金3分钟”,为后续的后送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远程医疗新体系的建立使就医就在“家门口” 此次营卫生所的升级建设加入了一项新模块——远程会诊模块:驻地卫生所可以与上级医院的专家医生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病情交流和远程会诊,请专家及时就病情提出治疗意见。远程医疗体系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基层军医、伤员的认知面,还可以让广大官兵能够足不出户便能与专家教授交流自己的病情与疑惑,既解决了伤情,也安抚了官兵的心理。这种新体系的建立与广泛使用必将为海岛部队远程医疗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5]。
3.4 升级建设拓展了基层军医的发展空间 为了使升级建设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最佳效果,在配备足额、先进设备的同时,上级还加大对基层军医的培训,培训内容既有仪器的使用,又有适用性很强的医疗知识。这些培训丰富了基层军医的医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水平,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所配发的设备,军医回到基层,本着关爱病员、服务部队、提升自己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将所学与所练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医学知识与实践,使自我发展得以拓展。
边海防营(连)卫生所(室)升级建设已全面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意见收集,我海岛卫生所军医认为此次升级建设尚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
4.1 部分设备的实用性不强 此类问题主要集中在急救模块上。上级配发的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气管切开急救基础手术器械包1套,丁种手术器械包1套,综合急救箱1套等。自设备配发使用至今,我部尚无一例突发猝死、心肌梗死等紧急疾病发生,该类设备的使用率几乎为零,易被搁置。即使出现紧急情况,疏于使用的急救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很难确定。此外,军医在急救技术方面还不够纯熟,无应对罕见疾病的经验和心理准备。他们虽然学过基础的急救处理,但没有熟练地操作过,在实际处理此类事件时难以有效救治病患,并迅速控制病情。鉴于此,我部军医认为上级部门应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给军医增加学习急救技术操作的机会,并以此不让设备搁置,而是真正地用起来、学起来、练起来,使其在突发疾病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2 医学专业存在不对应的局面 此次升级建设为边海防营(连)所配备了一批理疗设备,用于中医针灸、拔火罐以及理疗按摩。但我部军医都是西医专业,对此类中医设备知之甚少,加之中医理论知识匮乏,故不敢贸然使用,久而久之,这些设备多被搁置。为了使这些设备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物尽其用,我部军医建议:一方面定期请体系医院中医科和理疗科的医生来海岛地区巡诊,并指导基层军医如何使用中医理疗器材;另一方面,为加强我海防部队军医的全面性,可配备中医系军医到基层,从而更科学、全面地保障艰苦驻扎海岛的部队官兵。
4.3 应进一步拓展远程会诊的有效利用 此次升级建设为基层卫生所增添了远程医疗设备,让广大官兵足不出户便能与专家教授交流病情与疑惑,方便了官兵就医。其实,远程医疗设备除进行医疗会诊外,也可针对于基层卫生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高基层军医的医疗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因此,我部军医建议,每月组织一次医学专家网络答疑,安排相应的科室专家为基层军医答疑解惑,这样基层军医就能更有效地收集病情,汇报情况,请示上级医师意见,也使远程会诊设备不再成为一种装饰和检查摆设,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广州军区边海防营(连)卫生所(室)的升级建设已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其规模全面超越普通陆军的平级卫生机构。边海防营(连)卫生所(室)的升级强有力地保障了驻扎在艰苦海岛的广大官兵,增强了我边海防军事卫勤实力,使远离体系医院的海岛部队能够在医疗上自给自足,处理解决了许多“海岛疾病”,让每天因肌肉劳损、训练伤而疲惫不堪的战士最大程度地缓解了身体和心理的负担。另一方面,升级建设也极大地调动了海岛部队军医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掌握了大部分的急救、理疗和战备知识,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为海岛官兵服务。
[1] 杨海,赖建平,陈裕平,等.海岛部队疾病谱调查分析[J].海军医学,1996,17(2):171-172.
[2] 戴哗,刘胜,范传海.对热带海岛部队卫生保障的建议[J].海军医学,1998,19(2):115.
[3] 武文斌,郝蕙玲,褚新奇,等.某海岛人群常见疾病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2208-2209,2212.
[4] 郭红霞,朱超,蔡金辉.新时期某海岛军队医院卫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6):400-401.
[5] 王瑞荣,马守江,张炜,等.海岛部队远程医疗管理体系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1):1088-1089.
R821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5.06.009
2014-05-29)
(本文编辑:林永丽)
524074 广东湛江,解放军75414部队卫生所(张沐之、刘正东);解放军75134部队卫生队(谢国强)
谢国强,电子信箱:3012008064@sm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