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罗常培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1]1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成语作为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特征。
从古至今对女性美的描写,林林总总,非常丰富。就成语来说,这类成语相当详尽地展示了古代汉民族女性的容貌、体态、气质、装饰等方面的美,并且有专门的文章进行了研究,如宁佐权的《论汉语中美女类成语的文化特征》[2]。
相比较而言,描写男性美的成语相对较少。笔者通过对《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中人物品格类成语进行穷尽式的搜索,发现描写人物神态表情、人品性格、体格姿态以及举止行动的成语共收录了733条,其中描写男性美的有72条。这些成语较为详尽地描写了中国古代男子容貌、身材、才学、气质、德行等方面的美。这些成语所描写的中国古代美男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平头正脸”“浓眉大眼”“须髯如戟”“燕颔虎颈”“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阳刚气质男;另一种是“眉清目秀”“面如傅粉”“唇如涂朱”“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神清骨秀”的阴柔花美男。这些成语折射出了汉民族评价男性美的标准,对研究古代汉民族历史文化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人雅士,犹如当代的偶像,作为一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体现在男性的衣着打扮、气度气质上。根据记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皆被称作美男,他们的容貌以及独特的气质,争相被世人模仿。
中国历史上的美男有很多,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这一时期的美男不仅有着姣好的容貌,而且多半都是才华出众的文人雅士。例如“掷果盈车”的潘安、“美如冠玉”的卫玠、“风姿特秀”的嵇康等。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一书中专门辟有“容止”一门来叹赏魏晋男人之美。同时,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大多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喜欢宽袍大袖、高冠博带,喜欢效仿妇人妆,追求剃须、傅粉和熏香。许多文人雅士起到了引领时人风尚的作用。《颜氏家训·劝学篇》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3]79这段记载反映的正是大家效仿文人雅士,对外在美的盲目追求。
文人雅士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不仅在外貌衣着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更重要的是其文学作品对人们所形成的审美感受也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汉语中描写男性美的成语大多出自《诗经》《论语》《史记》《世说新语》以及历代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承载着文人雅士富有个性特征的癖好,因而在对汉民族男性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其审美趣味自然而然地会打上文人雅士清晰的烙印。
在这些文人雅士的笔下,主要呈现了两种类型的美男。一种如公孙阏,春秋时期郑国人,字子都。他不仅相貌美,还有一身好武艺,能征善射,后来做了郑庄公的大夫,《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4]112《孟子》又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5]262可见,子都的容颜美和较好的才能,不仅震动了以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而且也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认同。在他们看来,“相貌堂堂”“英姿飒爽”“能文能武”的阳刚男是美的。而另一类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则是“美如冠玉”“面如凝脂”的只文不武的阴柔花美男。在“三言二拍”中描写美男子时多次提到潘安、宋玉、裴楷、卫阶等人,把他们当作美男子的标准。这种审美观不仅是时代性的审美观,而且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审美观。这种花美男的形象还不断出现在《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成为不同时期女人们争相追捧、崇拜的典范。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仪表体态是其修养和文化程度的表现。在古人看来,举止庄重、文质彬彬、进退有礼的人,不仅能够保持个人尊严,而且有助于进德修业。仪容问题早在西周以前就被提出来了,孔子上承西周,创立了儒学,自然而然地创立了包含着丰富内涵和哲理的仪容观。孔子在《大戴礼记·劝学》中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6]12就是说,与人相见时,不可以不对自己的服饰、容貌稍加整理。而且适当的打扮,是对他人的尊重。作为儒家仪容观的首要基本规范,在许多儒学著作中都有提到,如《孔子集语·劝学》《说苑建本》等。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方方面面,但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7]187。这是仪表中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衣着打扮也要符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成语“仪表堂堂”“一表非凡”等都描述了古代美男的外貌,即要相貌端正,衣着优雅。二是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是因为,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也就是说,人的举止不可轻浮,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应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应该处处符合礼仪规范。成语“风流尔雅”“风流蕴藉”“温文尔雅”“雍荣闲雅”“羽扇纶巾”等都是描写美男的举止文雅,态度温和,谨慎有度。三是言语辞令,由于此方面成语没有过多的表现,所以在此不多作阐释。
注重外表仪容的修饰,自古以来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中就是一种被推崇的美德。所以,仪容也成了对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开始,孔子就强调用文化和礼仪来塑造世人的人格与形象,并且由于儒家一向有重礼尚文、尚柔守雌、中庸和睦的传统,倡导远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重视人的社会属性,所以,孔子所欣赏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推崇。
不同的民族在进行审美活动过程中,除了人类所共有的一些标准之外,每个民族会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从而造成审美活动的不同。考察汉语中描写男性美的成语,可以发现,神态表情类成语大多数在对男性进行描写的时候带有女性倾向。这就是汉民族在审美判断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常见的能体现带有女性倾向的成语有“齿白唇红”“粉妆玉琢”“傅粉施朱”“眉目如画”“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面如傅粉”“唇如涂朱”“面如凝脂”“双瞳剪水”等。
在思维方式、心理性格、气质和身体方面,中国男性有比较明显的女性偏向。如孙荪在《论中国人现象》一书中指出:“项退结、杨国枢等港台地区的学者通过研究和测试也发现,中国人生活情调上好静,表现为享受现成事物,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爱好自然、以悠闲为理想,爱冥想、爱方便;气质和需要上好求助、谦卑、依赖、顺从、消极退缩、世故冷漠、谨慎、多疑、羞怯、沉思等,偏重于静的一面,而在健壮性、激动性、表露自己、支配、改变、攻击、竞争、社交等动的一面则较弱。”[8]29-30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了许多高大健硕的美男子,但在中国人眼中男人应该是“相貌堂堂”“唇红齿白”“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这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女性偏向造成的。
追根溯源,中国文化是以采集文化为主要形态发展起来的,同时发展出最发达、最完备的母系意识和女性智慧,这种长达数万年的母系意识和女性智慧在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得以延续并且达到极致,它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也决定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使之表现出较明显的女性偏向。
中国自古以来,对男性的要求是要积极追求建功立业,在社会中能有一个好的身份地位。这里所要求的是男性的身份意识,而非身体要求。在男性的身份要求中,继承了中国古代来自周易的阴阳观中“阳”的一面,但对男性身体的要求却发扬了“阴”的一面。葛红兵在《身体政治》一书中提到:“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相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不必拥有强健的体魄,因为他们只要用心就可以了,所以他们看起来都是瘦弱的文人,但是这种体征却是统治者身份的标志……中国人从来就鄙视那种五大三粗的身体类型。”[9]28所以说中国古代男性的身体形象始终比较文弱,在阴阳对比中,阴的属性比较明显,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历史上多有那种弱不禁风的美男出现。从魏晋南北朝所欣赏的文弱书生到宋以后的白面书生,可以看出,中国人对男性的身体标准,主要还是这种类型居多。
这也就不难解释,如何在中国古代社会以及古代文学艺术创作中阴柔之美多于阳刚之美,而且文学作品中的美男也大多是这种奶油小生的形象,那些勇武之士,只是在战争时期才会被看重。即便是在打打杀杀的题材中,仍然可以看到手无寸铁的书生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起着比那些武士更大的作用,《西游记》中唐僧仍然是众多女性争相追捧的对象。
无论是文人的“名人效应”,或是传统的文化思想,还是中国人的审美心理,都会受各个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的影响。
首先,社会是否稳定,意识形态是否宽松,都会给人们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影响。特里·伊格尔顿曾经指出:“战争造成的严重创伤,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以往所有文化观念的深刻怀疑,……也引起了一种‘精神饥荒’。”[10]37在汉朝,推崇“器宇不凡”“羽扇纶巾”“魁梧奇伟”的男子阳刚之美,这是因为当时处于大一统的安定时期,雄壮美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而魏晋六朝是战乱分裂的不稳定时期,人心惶惶,这个时期的人们觉得应该及时享乐,而且,儒家思想的禁锢得以瓦解,人的精神呈现出“自由”与“解放”的状态。同时,经济的富裕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宽松促成了男性妆容上的自由,从而开辟了阴柔美的大门,造就了一批美男。
其次,社会制度也会对这一时代的审美标准造成影响。唐朝的男子气概要比宋朝强,宋朝偏向儒雅气质,其根源就在于唐朝推崇府兵制,是尚武的社会风气,而宋朝是募兵制,是抑武扬文的社会风气。两种不同的制度,对人们的审美标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蓬头垢面,皮肤被晒得黝黑,因此向往过上轻松悠闲富裕的生活;而大多数的美男都出身富贵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经济条件优越,饱读诗书,无论从容貌、举止,还是才学、风度等来说,都是略胜一筹的。所以,普通民众一定程度上对这种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充满向往之情。
总体来说,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式美男形象,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汉民族文化的特点,对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标准以及风俗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过去,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 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M].北京:龙门书店,1966.
[2] 宁佐权.论汉语中美女类成语的文化特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6-119.
[3] 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 诗经[M].陈节,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5] 孟子.孟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6] 戴德.大戴礼记[M].庐辩,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弟子规[M].李逸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孙荪.论中国人现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 葛红兵.身体政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0]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M].刘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