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平,宋彩萍,刘 蕾,张 怡,李 静
2014年10月,我校受命组建赴西非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出血热医疗队,此次抗击埃博拉出血热任务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第四轮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出血热计划内容,其中包括为利比里亚援建一个治疗中心ETC(Ebola Treatment Center,ETC)。首批医疗队163人于10月下旬组建,完成集训后,于当地时间11月15日到达利比里亚蒙罗维亚,第一个成建制的中国ETC在SKD体育场附近展开。现将利比里亚ETC组织和建立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1 人员编制组成及依据 根据此次任务内容,ETC设置床位100张,先期开放50张病床进行救治。在护理人员比例方面,按照标准传染病床护比配置不能完全到达此次疫情要求,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利比里亚无国界医生组织ETC的设置配备标准,每次进出病房的人员至少为1名医生、2名护士、3名护工。因此,医疗队配备68名护士,在任务需求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招募当地聘用人员以保障护理工作无缝隙的开展。
1.2 护理工作组织分工原则 ETC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部-总护士长-科护士长三级管理,在护理部设置主任1人、副主任3人、总护士长1人,分别分管人力资源、培训、防护督导等方面的工作。根据埃博拉出血热ETC建设要求设立门诊、留观病房、治疗病房、防疫洗消等部门。各部门均有护士长及护士负责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护理部的机关职能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确保在短时间内建立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此次任务执行中,护理部人员在培训、督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
2.1 课程培训及操作培训 出征前的培训是保证队员在外完成任务的首要前提,由于抗击埃博拉任务的特殊性,培训的要求和级别更高、更严格。加上大多人员不是传染科的专科医生和护士,所以,在传染病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方面应加强。培训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和实践。理论课程包含:传染病基础知识,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疫源地相关地理、人文和疾病流行状况介绍,语言交流和心理辅导等,课外给队员们发放《传染病学》等专科书籍供课后自学;操作课程主要是穿脱防护服的练习;实践内容包括在传染病专科进行现场流程实习,模拟实战ETC环境搭建简易板房进行穿脱防护服及工作流程的衔接演练。尤其是现场实践对培训的效果有促进和检验作用,大大地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战性。
2.2 防护物资及护理耗材的量化 物资准备是此次医疗队出发前的重要任务,物资准备既要考虑到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又要保证合理的利用;既要对疫情的发展做出预判又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医疗队成立了由医教部、院务部、护理部、设备科及药剂科牵头的物资准备小组,对任务开展的时间、疫情发展、病人收治预评估情况综合分析,按照每人的消耗量进行科学的计算。护理部组织骨干护士长对ETC病房建立所需的基本护理用具和护理耗材设备进行预算,初步拟定任务计划量供上级审核。防护用品量大、价格高,是消耗的主要物资,所以在其消耗量的计算上要尽量精准。防护用品的计算包含按照标准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穿脱流程所涉及的所有装备,对于手套的需求应加大计算量。所有护理耗材的审定需要各学科护士长联合协作,同时考虑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和一次性。
3.1 护理人员职责 包括护理部主任职责、副主任职责、总护士长职责、病区护士长职责、护士职责(门诊、防疫洗消)、护工职责等,要求职责明确,任务到人,这对于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有着方向性的作用。
3.2 护理工作制度 包括病区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制度、个人防护制度、身份识别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查对执行制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区保洁制度等。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和安全。
3.3 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流程包括出入院流程、进入隔离区流程、出隔离区流程、发放口服药流程、静脉采血流程、静脉输液流程、危重病人处理流程、病人痊愈出院消毒处理流程、病人出现精神症状处理流程、尸体消毒处理流程、终末消毒流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等。工作流程的制订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流程通畅和完善才能保证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内容则是根据各个科室具体排班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角色,不同的护理岗位具体开展护理工作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在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病房则推荐功能制护理与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并存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在病房逗留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护理任务。
3.4 护理工作预案 包括物资供给不足应急处理预案、医护人员预防及遭遇暴力应急处理预案、锐器损伤应急处理预案、批量埃博拉病人涌入应急处理预案等。预案的制定和学习可有效缓解遇到突发事件的紧张情绪,对于形势的预判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及处置。
4.1 卫生整顿及物资清理 因到达的任务地是疫区,医疗队员安顿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生整顿,包括外环境卫生的消杀灭菌和个人房间卫生打扫,消毒和打扫的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消毒剂,既要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又要避免浓度过高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首批援利医疗队,ETC的筹建启用是关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物资清理整顿补充是决定何时收治病人的必要前提,将随行物资进行入库、分类、建档,按照各部门开展工作的需求和库存情况进行合理发放,物资保管需专人负责。定期对各批次到达的物资进行清点,做到账物相符。护理单元在进行物资申领前由护理部统一规划,提供初步方案,给予病房建设的基本物资清单,各护理单元根据收治的病人性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增加本单元物资。对未及时到达的所需物资应进行登记,紧急物资视情况在当地采购或向当地卫生部提出申领。
4.2 当地人员招聘及培训 为方便与病人的交流和工作的开展,人员招聘和培训是重头戏,培训当地人员任务重、时间短、要求高。医疗队成立了专门的人力资源办公室,由护理部副主任分管和负责,主要职责是面试、培训考核和合同签订。首先对应聘人员进行筛选和面试,已参加过世界卫生组织先期培训并有在其他ETC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考虑,对护士和护工的选择要求和标准不同,护士更注重技能,而护工更偏重于有无在其他ETC的工作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招聘是在疫区进行,所以在每次面试和筛选人员的过程中,应聘人员的体温监测要按时进行,以便及时发现身体不适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面试和录用。要挑选语言能力好、表达清楚、教学能力强的中方医疗队队员作为培训教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主要为疾病相关知识、防护用品穿脱理论及实践、工作流程及内容,尤其是PPE的穿脱训练必须严格,细节要强调到每个人。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完成质量不达标者重新进行培训直到考核过关。
4.3 工作流程的细化及改进 工作开展初期,在工作流程上需要进行磨合和改进,对不适用的规范要求要通过改进流程来优化,对于以前没考虑到的工作细节要进行梳理和补充。如在排班模式上的探索和实施,要考虑到进入埃博拉出血热病房的特殊性,每班进入人员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h。排班的科学化是护士长化解病人治疗护理需求和工作人员进入时间限制之间矛盾的有力武器,通过工作的流程磨合和实践,我们总结出“按点进入和按需进入”的排班模式,即在正常的时间节点有人必须进入病房完成相关工作,在其他时间点按照临时需求集中进入病房解决。结合当地卫生部人力资源聘用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工作方案建立外方聘用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规定,既要充分利用外方聘用人员的语言优势和资源,又不能违反利比里亚劳动法要求;既要充分发挥外方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又要对其工作过程和细节进行监管。另外,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环境是在ETC,对ETC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必须熟悉和了解,在流程设计上要符合ETC的功能要求。
4.4 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监控 由护理部牵头成立了包含质控和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为成员的感控督导组,每天轮流值班,对三班倒工作人员的进出病房穿脱PPE过程、消毒液配制过程、浓度监测、工作流程和环节、病房内操作实施等内容进行监控和指导。对监控的内容进行记录分析和整改。由于面对的是烈性传染病,对各项操作必须严格要求,在监视器中发现的问题要当场指出并纠正,如穿脱流程的不符、操作过程中忘记程序、工作人员在病房内出现不适等问题需要督导专家及时发现并通过呼叫对讲系统与工作人员沟通和指导。医院感染是医疗队实现“零感染”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截止2015年1月12日,本次任务ETC累计接诊病人106例,收治病人61例,其中收治疑似和可能病人56例,确诊病人5例,出院确诊病人3例,出院非埃博拉病人46例。此次医疗队完成任务的总体目标是在最大努力进行救治的同时实现队员的“零感染”。工作中的具体目标是医院感染“零疏漏”。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每周总结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及时反馈和事后通报的方式让每个医务人员知晓。经过两个月的实战检验,我军首批援利比里亚医疗队在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的任务中打赢了首场战役,护理工作作为医疗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ETC的建设管理、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工作的组织及体系建立是保证任务完成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