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亚东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包括高职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普遍下降,可见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的摇篮,而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术人才必备的从业条件,因而研讨有效的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情况分析。
1.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多数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上体育课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体育成绩马马虎虎应付即可。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使得体育课堂成了学生的娱乐休闲课,无故请假、逃课,课堂纪律松散,学生不服从教师安排,课堂积极性偏低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更高一些。
2.师资力量紧张。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从校方领导层到体育教师自身再到学生家长、社会舆论都将体育课视为教学的附加内容,摆在“须上无须管”的位置;再加上体育教学多为室外,条件较为艰苦,使得体育教师成为职业选择的冷门。并且高职高专体育教师队伍的组成很不合理,导致体育教学门类不全,教学专业发展不平衡,多数院校女性体育教师严重缺乏。
3.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一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课堂上示范动作甚至难点讲解都不很明确,无法得到学生信服;更有甚者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硬性要求手段,不考虑学生自身情况,对不达标学生出言不逊甚至体罚,引起学生不满,导致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4.体育课程缺乏创新意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仍以球类等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很少有新教学项目引进,且不注重对学生自身特长的发掘与培养。体育课堂模式也相对固定,热身操、慢跑加上一点课堂练习,接着便是自由活动,这几乎成了体育课的“范本”,多年来一成不变,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热情。另外,体育教学设备陈旧、体育运动设施不全甚至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自己的体育馆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情况反映出的内在问题。
1.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的状况多年来没有大的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折射出的是全社会对体育的轻视,这正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恶果。从小学时代开始文化课的“分”就成了学生、家长乃至于学校的“命根”。分数似乎决定了一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大学生,不知体育课真正的意义所在。而就业单位似乎也没有意识到一个好身体是企业与员工一切理想与抱负的前提和基础,并不对应聘者的身体状况过多关注。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近年来国家虽一直呼吁重视体育教育,但体育课的尴尬处境却没有大的改变。
2.不重视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应试制度使得学生只有在分数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体育、艺术等出路。体育教师往往在文化知识方面比较薄弱;由于一些体育教师不是出于对体育的热爱才选择这一职业,因而缺乏工作热情与进取精神,而校方也并不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使得体育课越发成了“鸡肋”。
3.专业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体育教学缺乏创新,跑、跳、球从小学到大的状况主要由两大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诸如游泳、滑冰、体操等较新颖的项目在高职高专院校严重缺乏专业教学人才;二是特殊项目对场地、设施等有特定要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经费原因根本无法实现这类项目的教学活动。
4.体育课程体系亟待优化调整。目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主要还是技能教学,对学生考察标准也只限于某项体育技能是否达标,对体育文化及体育理念几乎无所涉及。体育课程设置多专业少基础,不能让学生知道体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体育,长此以往,下一代必将重蹈我们的覆辙:视体育为职业而非事业。
(一)转变观念,树立“健康是一切的前提”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教改聚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高职高专体育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要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与传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社会适应性,努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完善适应状态的“健康”标准。
(二)努力提升体育教师素质,建立优秀体育教师团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双方面的培养,从源头上打造优秀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的聘用要杜绝“任人唯亲”,要做到“任人唯才”;体育教师管理上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提高体育教师薪资福利待遇;积极支持体育教师参加教学评比等各类提升体育教学能力的活动;提供在职学习培训机会,提高体育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等,努力打造优秀体育教师团队。
(三)体育课程创新争优,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各地高职高专院校应因地制宜,在体育教学当中开展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项目,既增强学生体质又是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教学中可加入踢毽子、跳绳等难度小、趣味性强、女同学较喜爱的项目以提高女同学的锻炼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经费投入,尽量开设游泳、滑冰、体育舞蹈等课程,增加学生选择面,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至少有一项擅长的终身体育爱好,并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必须要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改革,锐意进取,相信通过努力必将大大提升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水平,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黄孟.高职高专体育教育改革初探[J].学校体育学,2013
[2]侍丽萍,丁卫卫.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初探[J].教改聚焦,2010
[3]何瑞映,黄华光.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