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慕然,徐桂华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我国也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口比例逐步增多,我国的养老模式也随之转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当前,社区居家养老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养老服务的资金、人员配置相对匮乏、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服务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老年人对此的认识和参与不足等。现就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综述如下。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以家庭作为核心,社区作为依托,对老年人提供日间看护、日常生活料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方位的养老服务,形式上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并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1]。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优势功能的互补结合,成功开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整合和传递方式。在养老资源整合的层面上,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整合政府、市场、家庭、个人等各种资源,填补了家庭功能弱化造成的资源提供的不足;在居住方式层面上,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老年人“安土重迁”的养老观,老年人的养老处所依然在自己的家庭之中,而非养老机构;在养老内容层面上,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看护、生活料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方位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将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养老不仅可以让老年人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不会产生孤独感和陌生感,也为老年人儿女减轻负担,有利于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
2000年以来,我国正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67亿(12.5%)人,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13亿人(8.5%)。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4亿人(16.0%),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0亿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养老模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但现实的国情是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提前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家庭功能逐步弱化,但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无法完全替代家庭实现其养老功能。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随着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寻找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可行之路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核心家庭现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2000年我国的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占68.15%,其中夫妻二人家庭占12.93%[2]。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核心家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养老资源逐渐减少,需求不断增加,这种资源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对传统家庭养老发起挑战,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实现优势功能的互补,逐步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过渡,进而产生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20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诞生了社区式居家养老模式。我国居家养老模式最早产生于2001年,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中,民政部计划利用80%的福利彩票资金,利用政府与社会的投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2008年,《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所有社区内均应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此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进。截止到2012年,我国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贵阳、厦门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各地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以广州为例,从2005年开始,广州市进行了深度的养老模式探索[3],其运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社区服务中心运作型 在城市的行政体系中,主要资源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向下游分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也依此建立了分级的综合体系。具体的开展形式一般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相关的人员招募和管理工作,培训服务人员上岗,指导开展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站则负责统筹规划本街道的“星光老人之家”、文化站和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单位,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引入了专业社会工作组织来承接部分养老服务。
3.2 民办养老机构运作型 民办养老机构是由政府主导、民办机构参与的一种居家养老服务合作形式。民办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性、身心特点和生活需要相对熟悉,更容易开展相关的工作,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近年来,广州市政府颁布了多条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参与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松洲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例,服务站设立在民办的“博爱园老人院”之内,又与卫生服务中心彼此相连,实现了资源共享。
3.3 星光老人之家运作型 2002年起,广州市开展“星光计划”养老服务工作部署,分别在各个街道、社区成立“星光老人之家”,并将其培育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载体之一。星光老年之家作为一种福利性与公益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在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些街道社区以星光老年之家作为依托,成立了老年康复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康复医疗等方面的服务。除了以上三种规模相对较大的开展形式之外,还有物业运作、家庭互助等多种社区居家养老的合作形式。
据官方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年底,全国市、区、县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总数已达到9 873家。其中,可以提供住宿的有620家。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总数已达107 398家,居委会养老服务站30 021家。此外,还有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2.2万余家。特别是近两年来,社区服务中心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服务站数量逐年稳步上升。
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有条不紊发展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养老服务功能尚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的居家养老需求尚未全面建成,其覆盖率只有15.9%,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上比较偏重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与家政服务,其内容往往仅限于提供三餐、清洁之类的工作,对于老年人的精神照料相对不足,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娱乐、心理咨询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服务尚未建立,从近期角度看,尚且不能给予老年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从长远来看则是与居家养老模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第二,社区养老单位的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目前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较低。据统计,我国现今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缺口高达1 000万人[4-9],在各社区中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全职管理人员比较少。部分从业人员认为老年人难以照料、服务工薪较低,对服侍照料老年人持消极态度。第三,缺少养老服务资金来源,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低。社区式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并且投入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方面的比例较小。然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多个环节属于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此看来仅靠政府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另外,社区内房屋、健康娱乐等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匮乏,部分社区虽然建有这一类的设施,但其条件简陋、使用不便。资金投入少成为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推广的重大困难。第四,老年人作为需求方的参与度较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年产生的方兴未艾的一种事物,对于居家养老,很多老年人了解但不够深入,无法完全接受[10]。老年人的参与度低,居家养老服务的受众便相对稀少,不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服务效率难以提高,以上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首先,应明确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力度,实现财政投入的按比例分配,逐年加大政府投入,与此同时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节流不忘开源,养老投入总资本量的增加将会在初期阶段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11,12]。第二,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大力推进服务种类多样化的发展,支持建立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医疗服务、老年大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第三,服务单位需要积极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生活便利设施,着力改建室内外活动场所,加强老年公寓和老年大学的健身娱乐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第四,为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对于不同年龄、性格的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老年人能够自主选择个人爱好,参与老年大学的课程教学、娱乐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第五,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社会上,特别是老年人群中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的体系中来。社区居家养老虽然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它的受众群体是老年人,保证老年人的参与率,使其切实受益于这一模式,才能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稳定、持久的发展。
[1] 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203-205.
[2]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6-06]. http://www. stats. gov. 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402722232.htm.
[3] 陈亚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J].社会纵横,2011,24(6):51-54.
[4] 孙唐水.社区式居家养老问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99-101.
[5] 徐静,徐冉.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建构——长春市龙泉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2(下):287-288.
[6] 张碧涛.当代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黑河学刊,2010,157(9):153-154.
[7] Sheila S.Community home-based care in a rural village: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J].J Transcult Nurs January,2006,17(1):89-94.
[8] 王海涛,杨贵星,周利生.关于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07,3(28):47-53.
[9] Elizabeth L,Miriam H,Sheila T.Home-based care in Botswana:Experiences of older women and young girls[J].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2003,24(6):486-501.
[10] 祁峰.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3):18.
[11] 熊跃根.需要、互惠和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的政策与实践[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20-22.
[12] 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13(5):41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