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
情与爱的放纵与坚守
——对《理智与情感》中人物爱情观的解读与鉴赏
李丽霞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主要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是通过阐述达什伍德姐妹——埃利诺和玛丽安的感情与爱情的命运进行描写。故事之中埃莉诺理智而妹妹玛丽安则浪漫而疯狂,作者在讲述之中通过二者对于情与爱的放纵与坚守进行对于爱情的解读与鉴赏。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于作品中人物的爱情进行品读,从而分析他们的爱情观。
达什伍德姐妹;女性;爱情;理智情感
《理智与情感》由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故事以18世纪欧洲的上流社会圈为主要故事背景,讲述了埃诺莉和玛丽安两姐妹的爱情故事。姐妹俩出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埃莉诺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在生活中理智而冷静;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用情感主导爱情与生活。所以,当二人在面对爱情时,她们都做出了较为不同的反应……在这部小说之中作者以这两位女主角所面对的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要线索,在描写之中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女性意识的问题,女性与男性的地位处理问题,以及作为女性在新时代的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在作品之中达什伍德姐妹埃莉诺,玛丽安对爱情的追求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要的主题。姐姐埃莉诺冷静、理智,在日常生活当中十分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而爱德华的出现正中埃莉诺的下怀。她从未透露过自己的内在情感,无论处理什么哪怕是和爱德华之间的感情,埃莉诺都是充满理智,保持恰到好处的微笑的。所以,当爱德华面对着这样的埃莉诺,他总是将他们的感情归结到友谊感情当中,可以说,这种克制让她将感情一次一次的深藏在内心,这种克制造成了她与爱德华之前的一次又一次的误解。虽然他们最终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其中是充满了曲折的。而妹妹玛丽安则不是这样,玛丽安在爱情之中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在感情之中放纵,在伤感之中伤怀。她希望嫁给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所以对于陆军上校布兰登的爱恋视而不见。她爱上了威洛比,享受着跟他在一起的热情。面对威洛比的移情别恋,玛丽安伤心异常。虽然,布兰登感动了玛丽安,他们最终结婚了。但是在这之前玛丽安依然受到了情感的折磨。故事的结尾,当然是两姐妹都得到了幸福的婚姻。
简奥斯汀在作品之中强调的是一种对于感情与理智的权衡,她不主张毫无理智的狂热爱情,当然也不鼓励在感情之中充满理智的距离感。她真正要表现的是用合理的情绪去爱,一种既有埃莉诺的理智与自我约束,当然也包括玛丽安的浪漫与理想。她鼓励拥有感情与理智的两个人相互学习,在理智之中适当地表现出自身对于爱情的幻想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同时在浪漫之中要保持清醒,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最终得到真正的爱情,走向婚姻的幸福。故事中很多话语具有幽默感,这种幽默无疑是利用令人发笑的语言,使得人们认识爱情之,感情与理智的重要性,受到教育与警醒。
两姐妹对于爱情的方式不同,可见其对待世界、对于交际看法也是不同的。埃莉诺对于感情理智克制,所以即使那些与她最为亲近的人们,也感觉不到她在爱情当中的失落。而玛丽安则不同,她热情的关注她的情感世界,喜欢与别人分享,但是在其他人看来,仍旧无法不担心她的激情与狂热。
一方面,玛丽安是情感的代表,她爱上了威洛比,在这段爱情当中,她一往无前,不顾姐姐的警告,在情感之中,她不顾一切,致使周围出现了很多流言蜚语以及对她行为含沙射影的话语。当威洛比离开她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沮丧的感情。她伤心难过,异常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周围的人与事。玛丽安在作品当中是狂热的,她勇往直前,不用理智思考,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热情,让爱轰轰烈烈的发生。她对于自己所爱疯狂的追求,对于深爱着自己的视而不见,这议论的感情波折,无疑是她情感冲动所付出的代价。她所代表的是在情感之中不顾一切,为爱痴狂的女性形象。
另一方面,埃莉诺是理智的代表,她在感情当中充满了对于情感的期盼,但是理智告诉她要冷静要克制。所以当她面对爱德华的时候,她虽然爱上了他,但是她理智分析,当他们的情感之中出现了危机的时候,她保持克制,周围的人看不出她的喜怒哀乐。埃利诺对爱德华日益增长的感情,在自身的理智当中经受了考验,不过最终二人还是因为对于彼此的感情结合。埃莉诺在感情当中,总是用理智克制着自己,她不主动,不拒绝,在爱情当中保持着礼貌,保持着微笑。这份理智让她与爱德华之间的感情存在着距离感,最终导致了爱德华将这种距离感等同于与爱情无关的友谊。就是这种在爱情当中的冷静与理智,差点使得埃莉诺错失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如果不是后来的峰回路转,这份爱情也许早已酿成了悲剧。埃莉诺代表的是理智型的女性形象,他们在感情之中冷静克制,不轻易表达自身的情感。
虽然,故事的最终他们都与心上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在故事中间两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教训。可见,这两种女性在感情的道路上都无法长久,在女性的情感追求当中,情感与理智都应该占据相应的比重,恰到好处,才能保持情感的常胜。在十八世纪英国所形成的女性意识当中,很多人包括女性自己,都认为女性是从属于男性而存在着的,在日常观念之中,女性无法得到真正地位上的认可,即使是在爱情之中,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往往被认为是由一个家庭的从属转移到另一个家庭的从属当中。简奥斯汀在作品当中是为了呼吁女性认真对待感情,重视自身的意识,在情感当中注重理智的运用,在理智当中适当的发挥情感的作用。
简奥斯汀在书中对于爱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书中人物各自的爱情观。作品当中两对恋人用感情与理智,用情与爱的放纵与坚守共同讲述了一个泪中有笑,笑中带泪的爱情故事。使得读者在感叹之余,不免有些思考,其中既包含了对于爱情故事的思考,包括了对于书中人物爱情观的探索,当然也包括了作品中人物之所以会有如此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的缘由的思考。那么他们产生这种爱情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英国的十八世纪,此时的英国这处在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突飞猛进。新的生产关系,必然导致了新的社会文化的产生。在这种变化之中,我们看到了富强的英国,以及并没有完全改变自身地位的英国妇女。这种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思考,开始学习,开始认真的接受教育,开始在教育当中获得对于世界与爱情等方面的新的认知,由此而来产生了女权主义。而作者就是在这种女权主义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对于女性意识的唤醒。
其次,由于英国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仍旧从属于男性,而这种从属关系并没有因为女性受到的教育、智慧水平、家庭地位等而有所变化,在男人的心目之中女性并不拥有智慧。
再次,作品之中呼吁的是女性对于自己内在需求的认知,不能被任何东西所改变,这其中包括情感,包括理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作者要呼吁的就是这种多年来,女性从属于男性的社会关系,她认为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意识改变自身的命运。
女性对于自我意识的理解与认知,虽然是简奥斯汀在创作之中的基本诉求,但是这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社会现状。作者用埃莉诺以及玛丽安的爱情观,向读者表达的就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当中对于爱情与自身命运的追求与诉求。
[1]罗卓琳.挑战父权制: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
[2]裘乐英.论简·奥斯丁的婚姻观[D].浙江大学,2004.[3]高丽佳.论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D].吉林大学,2004.
[4]刘霞敏.《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戏剧话题与小说叙事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5]云得煜.解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权主义[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
[6]杨柳.无与伦比的奥斯丁[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6).
[7]郑晓园.文化深层的激荡——《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文化意义[J].名作欣赏,1998(6).
[8]黄学军.从简·奥斯丁到夏·勃朗特——英国小说中女性主义的声音[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9]赵志义.简·奥斯丁与英国文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责任编辑:郭一鹤
I561
A
1671-6531(2015)01-0023-02
李丽霞/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博士(河南郑州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