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功夫论视域下的李贽哲学思想

2015-03-19 19:3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李贽哲学思想真人

李 栋

本体功夫论视域下的李贽哲学思想

李栋

本体功夫论是我国宋代出现的一种独特哲学思想,是直承儒家心性论的演变结果。以本体功夫论的视域去解读李贽的哲学思想,旨在理清李贽“童心”为本体、“真人”为功夫,即本体即功夫的哲学内涵,由此而揭示出李贽“真人”功夫是通过其“成吾”践行和“贵己”思想具象地表达出来的,并且以“真人不死“的生死观诠释了自己“童心”本体与“真人”功夫的完满境界。

李贽;本体功夫论;童心;成吾;贵己;真人

冈田武彦就指出:“在研究一个人的哲学思想时,要把他的体验移入自身,然后设身处地加以体验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在科学的实验中弄清楚他的哲学思想。”[1]能否做到体验的方法,首先在于研究其思想时采取了何种话语体系。所以,本文旨在将研究对象放入中国传统哲学特有话语形态中,探讨李贽的哲学思想。无疑,在明代理学中,这一话语体系最为典型的范例就是本体功夫论的视域。

一、“童心”与“成吾”

“童心说”是李贽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其功夫的根据所在。李贽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初矣。”[2]李贽对“童心”所作出的定义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对“心性”的规定重在考察其自然本真的状态,是自我哲学思维凝练的结晶。可以说,“真”是李贽所追求的人性自然之“真”,人的社会生存之“真”,是一种道德范畴意义上的“真”。岛田虔次就总结为“童心说是心学的逻辑终点”。[3]李贽将“童心”升格为本体地位,从而构建起了自我功夫所致力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基础。

“童心”的本真自然状态,在对“外”过程中,首先面对的就是“假”。在李贽的视野中,“假”首先来自于“闻见之知”。李贽称世间儒者都是“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由《六经》《语》《孟》而得的闻见道理,在儒学学者这里并未得到自我的德性之知的澄然自现,而是被蒙蔽起来,丧失“童心”“真心”的存在状态。

为维护“童心”不被蒙蔽,从而实现“童心”澄然觉明的状态,李贽指出首要功夫就是“成吾”,而非儒家原有的“成圣”。“成吾”就是保护“童心”,使“童心”长期处于自我的保护之下不被闻见道理而改变。李贽的“童心”本体要求圣学必须使人真正成为“吾”,具有主体自觉性,“成吾”是求得“自我”独特性为第一位。由“童心”本体而发的“成吾”功夫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成圣”体系和在社会中的至高权威。李贽反对当时道学家“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6],认为那是一种偏离圣人之本意的,“千篇一律”的尊孔的“舍孔子无足法”的愚昧表现,从而造成“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可自知也。”[6]的为学求道局面。由此可见,李贽“童心之真”在拒斥“假”的路向上,首先发难儒家典籍之闻见,而后扩向儒家的“成圣”体系和“假道学”的社会。“成吾”首要的起点就是“自立”,只有“自立”才能保护“童心”,实现“成吾”功夫。他说:“既无以自立,人无以自安,在乡无以安乡,在朝廷无以安朝廷。”[2]李贽是将原有儒家的“成圣”入径打破,另辟蹊径,构建了自己一套“成吾”的功夫路向。

李贽并不排斥“成圣”的目标,他说:“唯三教大圣人知之,故竭平生之力以穷之,虽得乎应心之后,作用各各不同。”[4]但是,这一目标显然归置到了“成吾”之后。不难看出,李贽由“童心”本体起源的功夫论,要求追求人的自然本真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成圣”功夫体系,在“成吾”先行的条件下,保持“童心”不被磨灭的功夫,才可能为求得“圣域”打通路径。

二、“童心”与“贵己”

李贽的“童心”自然人性论是对“童心”的本体升格,不仅要求保持“童心”要通过“成吾”之功夫到达“成圣”之目标,而且直接在他的现实生活中演变为一种“贵己”思想。前文已经说明“真”是李贽对“童心”的本质属性的规定,那么“私”就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具体展现。“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5]626把“私”作为心的具体展现,为其“贵己”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贽将“私”作为“人心”之“真”的具体展现,并在圣人与众人之间都有着很强的现实考量,“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矣。”[7]就此而言,“私”的定义是以人的自然之性予以规定,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切不可将李贽对“童心”之“私”庸俗地理解为一种自私自利。李贽所言“私”绝不是以自身的一己之利为目的性的欲望,而是高于其层次之上的、着眼于个体生命的归依。

李贽将“私”作为人自然性情的展现,肯定了人对于自我欲望的实现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追求,“一人自有一人之用”,肯定了每一个体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直接指向其“贵己”思想。李贽的“贵己”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自信、自是、自得、自适、自乐的“为学求道”的功夫路向上。

“岁壬申,楚倥游自下,……试看自信与自是有何分别?余骤然应之曰:‘自以为是,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不自以为是,亦不可与入尧舜之道。’”[2]“自信”是“心之所向”的前提,唯有所信,才能有所向,所信者往往是“求道”心切者。如何求得“尧舜大道”,就是要继“自信”之后调适“自是”的方法——“自得”。李贽曰:“各务以自得而已矣……不问在家出家,人知与否,随其资性,一任其道。”[2]在李贽看来,“求道”之本心,无非就是以自信的念想,在不断地为学功夫中日进精深,不必拘泥一派而心有所忌,使“童心”丧失。而自得的标准就是“自适”,他说:“士贵为己,务自适。”[2]“自适”是“自得”之学合乎“童心”的要求;是“不必矫情,不必逆性,不必昧心,不必抑志,直心而动”[2]的自我之本真、“童心”的外在展现;是“人人生治”的具体外化。“自适”的主体感受者是“吾”,只有在“成吾”的功夫中才能“自得”“自适”,而“自适”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吾”功夫的效用体现,有着不离彼此的体用关系。

李贽充分肯定“吾”的主体性,重在能够自喜自合,暝契心意,不会造成“闻见道理”蒙蔽“童心”的恶果。“求学闻道”的最终境界就是“自乐”,“大凡我书皆为求快乐自己,非为人也。”[2]李贽所著《焚书》《藏书》皆是求学自乐之,针砭历史,直抒胸臆,虽视为“异端”,仍不改初衷,盖以为是“自乐”而已,正是“我以自私自利之心,为自私自利之学,直取自己快当,不顾他人非刺”。[2]

三、“童心”与“真人”

李贽“童心”为本体的哲学思想最终归依于“真人”的人生境界。他把“道”作为超越三教各自所向往的境界而予以规定,作为“道”的“童心”本体,既是“道”的现实基础,又是“道”在人身上内化的表现,而“真人”目标的实现成为两者之间能够打通的功夫意义所在。

李贽的“童心”而发、功夫所向,皆为做“真人”。李贽“求学问道”的践行则是他“真人”境界的渐修壮举。“真人”在李贽的功夫体系中有着两层内涵,一是由“成吾”功夫和“贵己”思想所致,而引起的做“真人”的日常生活的修为;二是由“童心”而发,在现实中求得“性命下落”的超离生死的“真人不死”的超越境界。

李贽一生大多数时间忙于家事政务之中,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苦于求道的践行精神。“吾所谓穷,非世穷也。穷莫穷于不闻道,……吾闻亲师人士所都,盖将话而学焉。”[2]李贽恐惧的是一种“不闻道”的生活,所以在其“上失亲养,下绝子嗣”,面对无常变幻的世事,从“师无所定”到“初入王门”再到“三教融合、悟得自证”,都体现出求道的强烈愿望和在世俗中保持“童心”不被泯灭,修炼“真人”的大功夫。李贽的功夫正是“大道”之本,超越三教之界,所追求的是“儒、道、释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4]真正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人”,就是要“不庇于人,”[4]不再以丧失童心,不再以自欺欺人的面目秉行所谓的“圣人之德”。“真人”功夫就是对礼教社会日益腐朽的拒斥,并且以内向自觉(童心)与外向推致(真人)两个方面印证功夫的日常生活意义。

“真人”的功夫意义还体现在李贽的生命终极目标上——“真人不死”。人类活动往往不单是具象的表现在其实践活动中,而且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内在生命中所孕育的终极目标之上。在他看来:“凡为学皆穷究自己生死跟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无他故焉,爱性命之极也。”[4]1学者要以探究生死之道为终身志向,去窥破生死之真妙而不落于“凡夫”“愚夫”的“爱己之身”。

李贽探求“生死之道”的功夫,是自由灵动、不拘一派的践行。其由王学走向泰州学派后致力于佛学,又不拘泥于佛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生死观”,这也是“成吾”功夫和“贵己”思想的集中表现。李贽所追求的“真人不死”成为其生命不朽得以实现的最后归依。“真人不死”的境界是李贽生死实践的真实感悟,“真人不死”的境界源于王学又出于王学。李贽在研读佛典时体悟到:“圣人唯万分怕死,故穷究生死之音,直证无生而后已。”[2]只有“出离生死”苦海,方才到达“真人不死”的圣域。李贽“真人不死”的功夫,直接决定了他不怖死,而且理性地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和地点——自刎于诏狱。李贽的死亡选择宣告了他寻找自我安身立民之道的圆满,以“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的坦然心态接受了超离生死的生命结点。

可见,李贽的“真人”功夫是“童心”在具体情境中自觉展开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客观而抽象的推理过程。自然,李贽之死完全是为了彰显自我“童心”的本体意义,在个体的生死体验中转化出一种超越个体的生死价值,并且身体力行地将“真人”功夫以“死亡”实践的方式体现出它的境界。

项目名称:本文是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852)与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SKCX13S-044)《成圣与真人——李贽异端思想新探》课题研究成果

[1]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李贽.焚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李贽.续焚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李贽.藏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郭一鹤

B248.91

A

1671-6531(2015)01-0006-02

李栋/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江苏苏州215009)。

猜你喜欢
李贽哲学思想真人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