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勇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城市是商品经济的直接产物,是由人类生存系列创造和不断完善的伟大产品。日本城市经济学家山田浩之说,城市是一种“包括各种各样人类活动的复杂的体制”,成为今天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的中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枢纽。城市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水平,又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实际状况。城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于人类一般生活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可以说,现代文明把城市变成了人类最敏感的具有双重性格的典型:一方面它集结着人类各个民族最有智慧最有才华最有教养的人才;另一方面它又是产生无知、堕落、腐朽的源泉。一方面它显示洁净、文明、高尚;另一方面又是藏污纳垢之所、污染之源。一方面它振奋人心,激励进取,充满生机;另一方面又令人呕心、沮丧、颓废。一方面它无比富裕,把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向高峰;另一方面它制造贫民窟,把劳动人民推向人间地狱,等等。
中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改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城市社会积弊、建设新兴城市,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镇发展和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概括起来,一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许多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危害、视觉污染等环境问题。二是盲目扩张,求大、求全、求快、求新、求洋。三是互相攀比、模仿和抄袭,千城一面,缺乏城市特色。四是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人才跟不上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步伐,管理立法滞后,城市管理随意性、经验性指导多,科学管理上不去,不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操作方法经营城市、营销城市[1]。
随着科技革命推动的社会经济大转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市,传统的制造业、采矿业衰落,新兴的信息产业东升,使城市发生了大动荡、大聚散、大改组。此外,世界市场的分化和改组,以欧洲一体化为标志的地域经济的勃兴,也在冲击着城市,正如山田浩之所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今天没有不忧虑城市问题的”。而且值得玩味的是,似乎是国家越富,城市问题就越多、越严重。美国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美国所忧虑的城市问题,最严重的是最富裕的纽约。可以说,该市在住宅难、交通混乱、公害、麻药、犯罪、失业问题、人种问题等方面,问题成堆,积重难返,是世界上忧虑最深的城市。
城市实用审美要求是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伦理原则以及各地的生活方式、地理条件、城市职能上的差异而各个有别的[2]。这也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城市风貌的根本原因。一定要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伦理原则以及自己的人文特点与生活方式来建设和改造自己的城市,这是毫无疑义的[3]。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有预见性地建设和改造城市,我们必须从中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中得以借鉴,着力研究城市实用审美的一般规律,即共性问题,以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避免重复某些历史上的错误。
城市实用审美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它的功能美。各国的首都、都会,以宏伟的建筑,四通八达的交通,井然有序的管理,显示出各国的政治特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力;商业城市以商贸大厦及其变换无穷的声响、色彩、电光、电磁为提示,显示出中央商务区以及整个城市的商贸繁荣;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以纵横交错、如织如网的交通干线,穿流不息的现代交通工具,连接海、陆、空,展示出现代交通体系的伟大气派;而临海傍河靠山的旅游中心,则以青山绿水的绚丽风光展现主人的人文情怀,如此等等。从世界各地和中国各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规律的作用,各地的城市在社会活动中,分别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城市[4]。经验还告诉我们,城市产生于商品经济的自发作用。但一经历史形成之后,人们又可以反作用于它。因此,面对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并不是软弱无力的,而是在于真正了解城市区位所产生的经济资源,掌握它在经济发展、人文交往中的作用,运用它的职能,来控制城市发展的方向,把城市建设和改造得更加美好。
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区位理论与实践,即研究人类活动是在何种条件下,实现空间分布的,其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哪里。对此,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就城市发展而言,应该从两方面来研究:一是作为城市行政领导,必须明确城市自身在整个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区位形势,分析城市已经发生和可能发展并承担的职能,定位一种或几种主要职能,自觉引导,积极调节和控制;二是社会单位,包括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也必须明确自身在城市区位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接受行政的调节,努力克服市场作用的自发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私性。
其次,还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人文发展、科教推进与城市开拓、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向,建立区位发展机制,才能扬长避短,凸显城市职能,使城市坚持特定的职能去推动其建设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
各个城市开始都因地理条件优越,而成为人们交会、活动的中心。于是一座座店铺相对而立,一幢幢机关、学校、科研院所拔地而起,一排排服务组织相继产生,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如潮如涌,造成了或如棋盘交错,或如太阳辐射,或依山叠起,或畔水延伸,或隔江相望等各具特色的城市格局、城市景观。它曾经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方式,演绎了一个个传奇、神话、故事,放射着实用审美的光辉,把人们的理想与情操推向高峰。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抢市场、争门面,寸土寸金较量,自发扩张、增容,便出现了布局和结构的错乱,街道拥塞的局面,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今天所谓城市问题,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土地及其空间格局问题。怎么利用土地,既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又关系到城市的景观。大凡美丽的城市,都在于那里的地理条件及其科学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现在各国的许多城市,虽然有污染、公害等问题,但也都有各自的自然风光,加上构思巧妙的建筑设施与之匹配,便显示了那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辉耀着其居民、治理者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的任务,在于学习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土地的合理分布、空间格局上下功夫,切实地搞好城市的空间形态设计和建设[5]。
城市的空间形态,既是自然环境和物质形态的静态实体,又是人文、社会活动的动态景观;既是城市经济、文化、科技的历史沉淀物象,又是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现状的写真;既是城市现实情感的外在形式表现,又是城市发展的文脉延伸具象显现。设计和建设城市空间形态,在于科学分析城市的地理条件,充分运用地理优势和特点,兼顾城市发展的文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不能从静态上片面地理解城市只是物质的空间形态,而必须如实地理解为人和自然、城市与历史、城市与现实人文交往的流动形态。或者说,城市与人文的历史、现状的动与静的结合,才是城市真正的空间形态。因此,人文的任何变动,都会改变城市的空间形态,改变城市的景观,改变城市的立体形象。
毫不夸张地说,城市是由交通干线系统区划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的汽车、电车、铁道,曾经是人类的骄傲,给城市增添活力,美化了城市,但在市场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下,造成拥挤、事故和污染。于是人们又开始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形成了空中、地面、地下交通网,车、人各行其道,拥挤、混乱、事故,被井然有序的新秩序取代了,展现了现代城市美的新特点,并成为城市建设的方向。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交通正向立体方向快速发展,使城市变得更有层次、更有活力、更加美丽了,从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总结以往的经验,城市交通体系的实质是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和建设问题,它涉及道桥、功能区划、运输工具、排除污染、克服噪音、标志物、人文关怀等方方面面,必须克服商品经济的自发性、滞后性和破坏性,建立起前瞻性发展战略。著名城市学家凯文·林奇,从城市意象出发,提出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的五要素说,向我们提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即运用城市要素分析理论来进行空间格局设计和建设。因此,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城市形成要素,按照城市功能及其区划以及城市地理特征,建立空中、地面、地下交通体系,是实现空间形态科学化、美化的根本保证。
协调城乡关系,实现工商企业、教育、科技、文化、生活的区域性、疏散性发展,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城市生活中,为提高效率、减少互相干扰所设计的新型城市格局。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高度集中,但在近几十年,出现了像伦敦、纽约等欧美大城市走向崩溃和衰落的现象。于是人们开始向郊区、农村移转。这正是人们理想情操和实用审美情趣的变化,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反映。这就告诉我们,不能走城市高度集中的道路,而必须协调城乡关系,把城市的建设搞成区域性的疏散体制。目前,日本东京正在实行重大的改造计划,其宗旨就是打破城市的界限,建立东京大都市圈(见石原舜介《东京都的改造计划》)。这一计划的实现,将使东京发展成为国际中心城市,带动日本全国,使国土均衡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城乡协调发展同我们目前的和长远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也是有条件做到这一条的。近些年来,广东根据经济发展的类型,将城市的区域性发展分为外向经济型、镇域“簇群经济”型、外省劳动力贡献型、行政力量推动型与大中城市扩张型等形式,江苏提出城市发展按照苏南、苏中、苏北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区域发展思路,都是协调城市、乡村关系,实现城市工商企业、教育、科技、文化、生活的区域功能,建立区域性、疏散性城市的积极探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与发展,受时代机遇、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又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但可以改变城市构成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促使土地及其空间利用状况的变动,改变城市功能,演绎城市文化,形成城市景观,而且可以形成城市活动的节律。这是日本山田浩之关于城市改造的重要思想,对城市的改造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以往的城市改造,都避开了这个问题。结果变成了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可以设想,运用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城市发展的各个要素的作用,形成城市活动节律,将可以大大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运用市场机制,建设与发展城市,概括地说,主要是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如何经营城市,建立城市品牌,推动城市营销;二是如何运用CBD理论,推进市区CBD系统发展,形成城市经济运转的市场机制;三是建立城市运转的良序循环,大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能力。
经营城市,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把城市作为一种商品,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以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挖掘潜在资源,广泛地吸引投资,扩大增量,扬长避短地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为此,要进行城市品牌择优、重组,树城市品牌,亮城市品牌,推城市品牌。
CBD是中央商务区的英文缩写。它是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城市土地结构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分为五个圈层,中心为城市的地理及功能核心区,以后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进而完善了这种学说。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人文理念的普及,所谓中央商务区,不再是一般商圈的内涵,而是广泛涉及金融、商贸、会展、经营管理以及相应的休闲、体育、交通、电信、文教、餐饮等服务与之相配套的一、二、三次产业群。同时,各种城市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消长,出现地域再造与离散、重组。因此,CBD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的商务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一个商务中心,而向着形成由CBD和其他若干副中心组成的体系。我们应该自觉地认识这个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加以引导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滞后性和破坏性。
建立城市运转的良序循环,就是要运用市场经济活动规律,建立良好的城市运转秩序,包括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运转的良好秩序,形成城市动感活动形态美。
马克思说:“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6]马克思这段话实际上总结了人类工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经验。19世纪,英国把在用食盐和硫酸制碱过程中排出的盐酸当成毒水,后来发现盐酸可以利用,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盐酸的发现和利用,既加快了英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步伐,又通过化工厂的建立美化了英国的城市。20世纪,德国在发展钢铁工业时把原来废弃的煤焦油当作“废物”,后来发现它是染料、医药和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它刺激了德国化工工业的发展,并因此而为德国的一批城市带来了荣光。但是应该看到,城市污染问题还在这些地方严重存在。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人群、植物(树木、花草、蔬菜、粮、棉油等)、动物(家禽、家畜、鱼等)、微生物、自然环境(阳光、空气、水、土壤)、人工环境(房屋、道路、花园、码头、车站、机场等)、废弃物(工业“三废”、人畜粪、尿、垃圾)七个部分所组成的[7]。这就要积极建立废物的自消机制,既要处理工业自消排泄物,也要建立其他排泄物(包括居民生活)的自消系统,以把各种排泄物的不良后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要合理调整工业、城市建筑的布局和结构,适当增辟空隙地,拓宽道路,拉开建筑间距,大力发展城市植物,建立市内公园、居民楼顶、阳台公园,实行工业、居民的废水净化,增加城市人造水流水域,开辟各种形式的街心园林,加速城市的绿色革命。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实施一体化设计、建设和管理。
城市在飞速发展、进步,但城市的景观却跟不上人们日益提高的实用审美要求,特别是单体与整体不相容的问题差不多各个城市都有。这就要谋求长远规划和分期安排,同时要把建设与改造结合起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北京采取的是一块块一片片重新规划,分期实行,对旧街道进行彻底的改造;天津也是一块块一片片地搞规划,但他们采取的是有拆有留,新旧搭配,建新改旧的办法,将市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过来。这两个城市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国人称道。但是,从全国范围讲,却未形成城市个性化发展机制,问题很多。实行长远规划,分期安排,建设与改造相结合,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历史经验。
首先最重要的是从审美的高度,建立城市发展战略,避免短视与短期行为,谋求一处建设一处景观。一般地说,可以采取的战略有三种:
一是总体速决战略。所谓总体速决战略,是指一般在一至五年内完成的项目或工程,根据规划和设计,必须如期一次全部竣工,达到审美目标的总体构想和部署。
二是总体渐进战略。所谓总体渐进战略,是指五年以上,至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完成的项目、工程或区域建设,根据规划和设计,必须分阶段、分项目逐步完成,以实现审美总体目标的总体构想和部署。这种总体渐进性战略,可以分为缩围式、内拓式、填充式、穿插式、分步式等具体形式。缩围式是确定外框,然后由外向内逐步发展,实现总体审美目标。内拓式与缩围式相反,是从中心开始,逐步向外辐射,最后完成总体审美目标。填充式是在大的廓线和基本点式完成之后,根据总体构想,补建一些建筑,以达到总体设想。穿插式是根据总体规划和设计,采取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和一般穿插进行。分步式是根据总体规划和设计,按照轻重缓急分成阶段,最后完成总体审美目标。
三是总体推进战略。所谓总体推进战略,是指较大的区域性建设,目标明确,资金充足,在一定的时期内,各个方面同时完成阶段性目标,以总体推进整个目标的实现。其方式还可以分为同步推进、重点推进、阶段推进、交叉推进等。
其次,要根据总体规划,把住总体设计关。要想完成一处建设一处景观的目标,不论单体工程,还是较大的群体工程、项目或区域性开发建设,都必须把住总体设计这一关。
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遵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美的规律;人本原则就是符合人的合理要求,有利于促进人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人的本质需要;发展性原则也就是持续性原则,要有利于子孙、有利于后代,努力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济性原则,就是量财量力,经济的投入必须适合功能的需要,讲究用材的合理性。
总体规划,建设与改造相结合,有三种类型的建筑值得十分注意:一是旧区、旧路、旧居民建筑及其他民用旧建筑;二是旧工业建筑,包括标志性厂房、机井等;三是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古迹、古物。处理好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处理城市文脉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轨迹,具有很深远的文化意义,不加分析,一概否定,一律拆除,这是文化虚无主义,必然破坏城市的文化涵养;一概肯定,一律保留,这是城市文化的盲目主义,也必然破坏城市的发展。正确的态度,就是根据城市形成的文脉,根据长远规划,分期安排,建设与改造相结合,决不能一律拆除,或者一律重建。
这样既可以改造旧有城市,又可以发展新城市,避免欧美等国所走的弯路,使国土得到均衡的发展。这种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多层次星罗棋布的城市网点,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美化祖国的目标,必将使城市建设得更美、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而显示城市的时代感,给城市生活带来一片新气象。
这是城市实用审美的要求,也是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这就要从住宅、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两个方面努力,城市的美化也有形式与内容两重意义,住宅、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造,是完善这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标志。为此,一要注意文化遗址、古迹、古物的保护,使之魅力长存;二要注意文化的发掘,树立本城建筑文化主旋律,不能盲目攀比、追逐高层建筑;三要注意本城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融合,形成本城建筑文化特色;四要注意文化建筑的全面开发建设,不能只建商厦、写字楼,不要文化宫、博物馆、书店、剧院、体育馆和公园。因此,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状况,又要为以后的改造创造条件,同时要活跃文化生活,强化城市文化主题,实现居民文化生活的室内外结合,积极推动社区建设。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特别是电脑、电视的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常常局限于户内活动。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只有发展文化宫、博物馆、书店、剧院、体育馆和公园,才能使城市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城市人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幸福[8]。要建立城区多核心多层次的商业、饮食以及其他各种劳动服务网点,这是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繁荣城市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基础工作,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实用审美要求。可以设想,随着这种发展,必将极大地方便市民生活,使城市一派生机勃勃。
与此相联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必须寻求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分裂与聚合问题。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大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仍有发展,很值得重视。城市贫困问题,对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引起社会群体分裂和对抗,使城市安全出现问题;二是形成贫困群体聚散地,造成城市贫困村落和街头流落、聚散现象,不仅有碍城市观瞻,而且破坏城市形态建设;三是形成城市贫困文化,导致城市文化断裂、畸变。因此,要区别于西方的做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解决贫困群体产生的土壤,决不能让其自发发展衍变为城市贫民窟。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具有比西方国家更有利的条件和优越性,这就是能够依靠和动员广大市民参与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因此,为了提升城市的实用审美水平,必须发动群众,让他们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不能把城市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仅仅看成政府的行为,少数专家、管理者的行为。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认真地加以梳理、分析和总结,上升为城市管理理论,建立起一种民众参与机制,真正实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应该认识到,这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城市文化的硬件建设,也含有城市文化的软件开发。近年来,各地在社区建设中,发动群众参与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挖掘民间传统、风俗以及民间艺术、群众艺术,升华城市文化,扩大人文效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新经验,为提升城市实用审美水平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1]陈淑荞,王满堂.台儿庄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6):3512-3514.
[2]范正美.经济美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7-192.
[3]杨仁争.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J].小城镇建设,2000,(7):54-55.
[4]陈世永.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0-32.
[5]张传友.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J].武汉学刊,2008,(6):56-5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01-203.
[7]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N].光明日报,1987-02-13.
[8]赵华灵.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