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杰
(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市 155923)
腹部手术后发生感染是常见于妇产科临床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对于切口感染没有实施有效的预防或者治疗对策,那么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宫腔感染、败血症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相关继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旨在研究妇产科实施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原因,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1.1 一般资料 对2009~2014 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并发生感染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年龄20~75 岁,患者所实施的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23例,卵巢囊肿与附件切除术35例,剖宫产术以及宫外孕的病灶清除手术26例。
1.2 方法 对切口感染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根据所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通过研究与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有33例为患者自身的原因,26例为手术原因,25例为用药原因引起切口感染。
3.1 危险原因
3.1.1 患者自身的原因 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ASA 分级、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存在都与发生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比较大、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低并且伴有感染及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免疫能力比较差,较为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所以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要重视对其实施抗炎治疗,把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提高,并在手术中严格采取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由于肥胖患者的脂肪层较厚,容易影响到手术部位暴露与手术的操作,使手术时间延长,而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患者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饮食,防止肥胖[1]。此外,住院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就越高,所以控制患者住院时间也非常重要。
3.1.2 手术原因 手术本身所具有的侵入性会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也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手术的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就越大,手术人员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与增加术中出血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对于一些急诊手术,由于手术之前准备的不充分,无法对患者的情况全面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手术与处理措施,会造成切口感染发生概率的进一步加大,并且手术人员与物品的流动如果不控制,其所引起的纤维、粉尘、微粒等都会对手术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切口感染[2]。
3.1.3 用药原因 在手术前后与围手术期间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明显比使用抗菌药物的要大,因此,抗菌药物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
3.2 护理对策 防治感染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必须有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对策。手术前要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老年患者,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实施相关治疗,加强防御能力,做好皮肤护理;手术中要对手术所需用具严格的消毒与杀菌,手术必须由有经验的、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实施,以免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后要规范合理的使用抗菌药,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鼓励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定期检查有无感染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刻寻求医生处理[3]。
[1]谭学书.基层医院手术室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5(9):14
[2]石一复.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3(6):52
[3]阮晓翠.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