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秋杰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沙坪坝401331)
《书说》是吕祖谦的私塾讲义,体现了吕氏的经学思想。今存《书说》资料主要有黄伦《尚书精义》,严修能手抄本《东莱先生书说》九卷,以及时澜《增修东莱书说》三十五卷三种。黄伦《尚书精义》刊于淳熙七年(1180年)庚子,辑七十余家《书》说,存孝宗淳熙七年前宋人《书》说之梗概,是书所引吕氏《书说》264条,可见吕氏修订《书说》前其讲义坊刻本概况。时澜《增修东莱书说》三十五卷为今通行的《书说》版本,是书后十三卷为吕祖谦亲撰,时澜进行整理,前二十二卷为时澜增补。该书保全了吕氏《书说》全貌,故而流传下来成为通行版本,今存四卷,藏国家图书馆。除了上述两本之外,尚存清严元照手抄本《东莱先生书说》九卷,所据为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①刻本,吕祖谦门人巩丰所抄。巩本《书说》记“首卷题门人巩丰仲至抄”[1]615,所谓“抄”,盖记录课堂笔记。严氏所见巩抄本“计二百十有七翻”,“自《尧典》至《武成》共十六卷。”[1]615盖严氏原抄本或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记为十六卷,然丁丙云此书十三卷,中社影印本亦称此书十三卷,孰是孰非难以定论。今所见残本仅存一至九卷,其中包括《东莱先生禹贡图说》一卷,现存于南京图书馆之中,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影印出来。
200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由黄灵庚、吴战垒主编的《吕祖谦全集》,第三册中收录经王煦华点校之后的《严修能手写宋本东莱书说》一书。王氏首次点校其书,使其得以通行,便于研究,为开路之功臣。然逐篇比对王氏点校本与严修能抄本原貌,发现点校本存在的一些谬误,分脱漏、衍文和错讹三种情况。
在对严本进行整理之中,王氏点校本存脱漏现象凡三例:
1.《胤征》中释义:“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严本载:“观此则见古者以酒为量。”王氏点校本缺“见”字,录为“观此则古者以酒为量。”[2]“观此则见……”为古语习惯表达,“观此则……”语意表述不完整,脱“见”之后不如底本表达准确,当补入。
2.《太甲上》释义:“‘嗣王戒哉! 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王惟庸,罔念闻。”严本载:“须当敬尔为君之道,君不特是自辱,由至于辱乃祖成汤者。”王氏点校本缺“当”字,录为“须敬尔为君之道”[2]599。句中“须”为“必须”之意,后“当”字强调“须”字,脱“当”之后语气较原本弱化,当补入。
3.因严抄本为止于卷九之残本,文末所记不全,文字间有缺失。王氏点校本最后一句记载为:“□□相汤,岂得有功□□上一句戒太甲,下一句以自戒□□□。”[2]613对照善本,则“岂得有功”下原有“其”字,至最末依稀可见“到此”二字,所脱之字语意上没有明确含义,但底本确存脱字。点校本未录入,也未加以说明,视为脱漏。
王氏点校本存衍文者凡两处:
1.释义《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一句时,王氏记“人柔,则多失之萎靡,须是柔中又自有卓立处”[2]517。原本无“则”字,载为“人柔,多失之萎靡,须是柔中又自有卓立处”。意即“和柔之人多有萎靡之失”,点校本增一“则”字,句子顺承之意明显,意为柔和之人一定多有萎靡之失,语气较底本更加肯定,亦视为衍文。
2.释义《太甲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王氏记“人能视近而不能视远,以有物有以蔽之也”[2]607。原本则无“有”,载为“人能视近而不能视远,以物有以蔽之也”。意为目光短浅之人,多因被“物欲”所蒙蔽,多一“有”字,语意不通,视为衍文。
严修能墨笔抄录巩丰本后又以朱笔予以检查订正,王氏衍文内容多为严氏朱笔修订之后所增衍,此类情况亦有几例,如王氏点校本载“有暗合而默契者”[2]483,严抄本朱笔删“暗”一字。王氏本载“是维持保全久长之道理”[2]496,严抄本朱笔删“之”字。王氏本载“至积石而后出”[2]538,严抄本朱笔改为“至积而后出”。参考时澜整理本《书说》,并以文意相比较,后几例王氏点校本更可取,但未做校勘,显然是不够妥当的。
整理出版严修能《手抄东莱书说》实非易事,王氏之功自不必赘述。但其中亦出现了一些错讹现象,今就所见按页码悉列如下,以备参考。
误而致语意生变者凡二例:
1.《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正如《易》云‘亲履考祥,其旋元吉’”[2]477。严本记为:“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视”为“看”之意,引申为“回顾”,《易》中此句大意为“回顾所做之事的善恶得失,考见福祸的征兆”。“视”改为“亲”字,难明语意,为误,当改。
2.《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类上帝以至于觐神”[2]477。严抄本记为“类上帝以至于群神”。点校本“觐”当为“群”之误。“觐”有两意“古代诸侯秋朝天子称觐”和“会见”[3],语句的宾语为“神”,排除“觐”的第一个意思,取“会见”之意。“会见群神”显然不合古之人君敬奉神灵的事实,况《尚书》原文记为“群神”,故点校本为误,当改。
误而致语意不通者凡四例:
1.《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赏罚亦天下之权也,诸侯何敢而敢私?”[2]477句中首“敢”当为“得”之误。严抄本原墨笔亦作“敢”,后以朱笔改为“得”字。“何敢而敢私”谓语出现两次,语意重复而不通,当改。
2.《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其意为:“天道在汝(禹)身,汝终当升为天子。”[4]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初非自外求,当终为元后也。”[2]504严抄本记为:“初非自外求,汝终为元后也。”点校本以“当”代“汝”,语意为“非自外求则必为元后”,语气较肯定,然“非自外求”并非一定得出“为元后”的结论。底本载为“汝”,契合《尚书》原文表达,未有不当,点校本当改。
3.《胤征》“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故之人君务载导迪民性”[2]571。严抄本记为:“古之人君务在导迪民性”。“古之人君”意即“先前的人君”,“故之人君……”不成语句,点校本“故”为“古”之误,当改。
4.《太甲下》“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释义中,王氏点校本载:“逊志之理有合理处。”[2]613严抄本记为:“逊志之言有合理处。”点校本以“理”代“言”,表述重复难通。况《尚书》原文即载为“有言逊于汝志”,且严本墨笔记为“理”,其后朱笔改为“言”,又参时澜增修本亦载为“逊志之言亦有合理者”,记为“言”更为合理,点校本当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核对善本和点校本的过程中,笔者尚发现底本中存在多处谬误,点校本严谨校勘,纠正了部分错误,但亦有许多未校出,此不列举。本文旨在呈现善本原貌和点校本待修正之处,搜集到的善本信息有许多地方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证,对王氏点校本的意见也只是一己之见,以期完善点校本,并求教于方家。
注释:
① 严修能《晦菴学文》卷六,书手录宋本《东莱先生书说后》记:“书中有《禹贡图》一纸,图旁有小字一行,云:‘丁未年六月,蔡清刊。’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理宗淳祐七年(1247),岁皆在丁未,此盖淳祐间刻本也。”又《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卷一记:“《禹贡图》一旁有‘丁未年六月蔡清刊’一行,盖淳祐间刻本也。”再《柳诒徵跋》云:“时澜所据巩丰抄本,宋淳祐间雕印者。”凡此,以严氏其书所据为淳祐间本。
[1]严修能.晦菴学文[M]//黄灵庚,吴战垒.吕祖谦全集:第3 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615.
[2]严修能.手写宋本东莱书说[M].王煦华,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571.
[3]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119.
[4]时澜.增修东莱先生书说[M]//黄灵庚,吴战垒.吕祖谦全集:第3 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