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霞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俞爽迷(1905-1986)①关于俞爽迷的生卒年,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文献称生卒年不详(刘德成、刘煦赞:《福建图书馆事业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有载生于1899年、卒于1980年(王余光:《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期);有考证生于1905年、卒于1986年(郑锦怀:《迷中解谜——俞爽迷生平履历的批判性考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3期)。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的教育部档案的资料记载,在俞爽迷1936年提交给南洋巨港中学校的求职个人简历中写到年龄三十二岁,因此作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民国教育部档案:俞爽迷履历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之一[1],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俞爽迷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②俞爽迷的学术成果有:《图书馆通论》(正中书局1936年版)、《图书流通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以及刊发在其主编《厦门大学图书馆馆报》上的系列论文。此外,还著有《新闻学要论》、《列强侵略中国概论》等。,他提出了图书馆三要素:积极保存有益的图书、科学的处理方法以及活用图书馆增进人民知识修养;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四大性质:自动的而非被动的、活用的而非保管的、平民的而非贵族的、社会化的而非个人的;并提出了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终身教育思想[2]。俞爽迷在中国图书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图书馆学理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俞爽迷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图书馆学家,而且是著名的图书馆建设实践者。1930年复旦大学文学院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江苏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副教授,主讲图书馆学课程,兼任图书馆主任;1935-1936年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校图书文员会文员。其在图书馆学上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厦大图书馆建设上,创办《厦大图书馆馆报》,主持的厦大图书馆处于第二黄金时期,发生了第二次飞跃。连续开展了两次读者读书活动竞赛,组织和推广全国性读书活动。俞爽迷在图书馆学理论上的建树及其在实践中的杰出成就,使其声名鹊起,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正是由于声名鹊起,俞爽迷的成长经历及履历也为人们所关注,其哥伦比亚硕士文凭及履历也倍遭质疑。为躲避社会尤其是图书馆界的质疑,俞爽迷离开厦门大学图书馆试图聘任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但该校董事会认定其哥伦比亚大学文凭实属伪造,并向民国政府教育部举报,要求予以严惩。俞爽迷为此遭到教育部的追查,其学历造假大白于天下,从此淡出人们视线,离开了图书馆学界,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图书馆学界的损失。
由于俞爽迷在中国图书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学界特别是图书馆学界已有较多的研究,尤其俞爽迷的生平及其履历,受到研究者的重视①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朱立文的《俞爽迷先生在厦门大学》(《福建图书馆学刊》1988年第1期》)、潘毅梅的《俞爽迷与〈厦大书馆报〉》(《江西图书馆学刊》1994年第2期》)、吴稌年的《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4期)。还有苏海潮与刘心舜的《探究俞爽迷之谜:社会网络案例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3期)、郑锦怀的《迷中解谜——俞爽迷生平履历的批判性考辨》(《图书馆》2013年第3期)等等。。学界经过认真细致的考证,对俞爽迷履历及学历进行了“迷中解谜”②俞爽迷(1905-1986),男,字颂明,曾用名俞素味,籍贯浙江平阳,1930年1月复旦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34年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学副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35年秋,厦门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兼该校图书委员会委员,期间加入了中华图书馆协会。1936年6月拟任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一职,因病未能前往,赋闲浙江平阳。1937年8月,回复旦大学注册组任职。1941年4月返回家乡平阳,在温州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1941年7月间,筹办“浙东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任校长一职,后改名为“平阳私立浙南初级中学”。1947年5月底,俞爽迷转任平阳县中校长一职。新中国成立之后,俞爽迷转到温州五中工作,直到退休、辞世。详细内容,参见郑锦怀《迷中解谜——俞爽迷生平履历的批判性考辨》,《图书馆》2013年第3期。,但仍发现其履历“矛盾或怪异之处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不得不让我们对俞爽迷自己提供的履历心存疑虑”。已有研究成果大多利用图书文献资料,未充分利用档案资料,致使俞爽迷的真实履历仍然是“迷雾重重,需要深入考辨”[3]。
俞爽迷履历迷雾的焦点在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文凭,所有的冲突均与此有关。根据厦门大学图书馆《本馆出版物著作人履历(六五)》载,俞氏1930年1月复旦大学毕业后至1934年还有三种工作经历,即任上海正风中学高中部文史教员、南京文化学院教育学教授、国立编译馆人文组编审,但现有研究考证未发现其他任何资料记载,即便1935年至1936年《教育部立案厦门大学一览(中华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也仅仅是“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及文学硕士,曾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图书馆主任”。俞爽迷的留学文凭首先出现在应聘厦门大学图书馆时提供的履历上,其后履历就一直表述为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但他的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经历不仅中国留学生未有任何提及,就连俞爽迷自己也未在任何著作中提及,而且哥伦比亚校友录、同学录也没有记载,为此研究者对俞爽迷留学文凭提出了质疑。如果俞爽迷留学经历发生在1930年至1934年,那么就与上述三种工作发生时间上的冲突,不可能同时完成。因此,研究者相信上述三种工作没有任何资料记载是理所当然的,进而推断俞爽迷留学哥伦比亚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否则“没有海归硕士的耀眼光环,俞爽迷凭什么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担任教习并兼任图书馆主任?”[3]并进一步认定,俞爽迷也是凭借该留学文凭应聘上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想当然地认为俞爽迷离开厦门大学是因为经费困难,由私立变为国立之故,未就任南洋巨港中华中学校长是因为生病之故,回家赋闲也归之生病。但何以从此低调离开图书馆界只能说成是履历之谜。虽然研究者对俞爽迷哥伦比亚留学文凭提出质疑,苦于没有证据,只能对俞爽迷履历矛盾、冲突归结为迷中之谜。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民国时期教育部档案资料,对俞爽迷哥伦比亚硕士文凭真伪进行考证,可以断定其哥伦比亚硕士文凭实属伪造,所有履历冲突都是为掩盖这一造假所致。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从思想文化到政治法律制度,几乎都是移植、模仿西方。向西方学习的终南捷径便是出国留学,拿一张留学文凭意味着学成归来,成为求职晋升的通行证。文凭形式主义用人办法,导致许多人铤而走险,假洋文凭盛行。虽然近代国家采用外国使领馆证明、教育部认证注册制度,但执行起来较为困难,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留学文凭造假。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留学文凭造假十分猖獗。钱钟书先生名著《围城》主人公方鸿渐购买美国“克莱登大学”函授文凭,即是反映该时期上海买卖留学文凭的场景,“方鸿渐”与“克莱登大学”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家喻户晓的“假洋文凭”代名词。1927年初,有人向北京政府教育部举报,上海出售美国芝加哥汉密尔登法科学校文凭,市价每张600元,据估计售出上百张。针对上海大量伪造欧美日留学文凭骗取律师资格进入律师行业的情况,1928年10月上海律师公会呈文敦促南京司法部、教育部以及大学院严加取缔,指出“查上海实有特殊情形,近二三年来,公会会员骤增三分之二,内有未出国门一步,未入法校一日,向为洋人雇员,甚至工艺人等,徒以金钱赎买文凭,朦领证书,执行律师职务,改律师身份,致为中外人民所轻视,关系司法前途,实非浅鲜”①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上海律师公会常务委员会呈》,全宗号:七,案卷号:2885。。关于此时上海买卖留学文凭盛行的现象已有研究成果问世,此不赘述[4]。
俞爽迷1926年至1930年代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不可能不受文凭形式主义的影响,而且1930年至1934年换了四种工作,针对不同工作提供不同的履历是有可能的,不仅任意取舍而且随意改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俞爽迷聘任厦门大学大学图书馆主任提供的履历任国立编译馆人文组编审,应聘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校长提供的履历为人文组编译,实际上经该编译馆李贻燕先生确认,俞爽迷曾于二十二年任该馆书记,二十三年九月离职②民国教育部档案:呈为俞爽迷伪造学历聘为巨港中华学校校长另饬具报等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正因如此,许多研究者查询国立编译馆职员表所有编审等信息,未见俞爽迷任何工作的痕迹,因而难以确定其三种工作的经历,由此推断俞爽迷在这段时期内或许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关于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履历,在提供给厦门大学时为副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提供给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时为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即便哥伦比亚大学何时获得何种专业硕士学位也不一致,提供给全国学术咨询工作处及厦门大学的是1932年获得图书馆学及文学硕士③民国教育部档案:全国学术咨询工作处履历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而提供给南洋巨港中华学校的则是1935年获得教育学硕士。由此可见,俞爽迷对其履历填写极不严肃,根据需要随意取舍,因而导致其履历相互冲突,矛盾重重,给研究者“神秘”印象,造成履历之谜。
俞爽迷也是一名实用主义者。虽没有资料考证,不知其是否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影响,但可从俞爽迷有关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的成就看出,俞爽迷信奉实用主义人生哲学。有学者对俞爽迷研究成果进行比对,发现很多内容是采取“拿来主义”办法,如其《图书馆学通论》中的图书馆学体系除若干细分不同外,其余都是借用杨昭的《图书馆学》,在文字、内容、排列方式方面都惊人一致。其《图书馆与社会教育》后半部内容则是借用徐旭的《民众图书馆学》中的“民众图书馆教育之重心”。虽然当时著作权尚未深入人心,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批评,指出这种大量的几乎完全拿来主义,也是不可取的,至少在学术思想和规范上来说是不够严肃认真的[2]。
近代留学文凭造假成本代价小,查核困难,如果没有单位或个人较真举报,政府教育部门不会主动地去对成千上万的留学文凭进行一一核查,上述因素或许是俞爽迷学历造假的原因。但是只要接到有关假洋文凭造假的举报,这种举报无论是来自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教育部还是会一查到底的。
俞爽迷从1930年复旦大学毕业到1936年应聘南洋巨港中华学校,先后更换了六种工作,几乎每年都在换工作。这样,一来有了更多的工作经历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二来履历、学历造假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民国时期应聘工作不是一定需要提供学历原件,只要有相关机构证明即可。可以断定俞爽迷应聘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时,没有提供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文凭原件,仅仅依靠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介绍,外国学历也是根据咨询处立表填写,厦门大学也没有要求俞爽迷提供哥伦比亚学历原件。但随着俞爽迷在1935年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及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杰出成就,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上升为社会名流,其履历、学历日渐为社会所关注,其学历造假暴露的风险在逐渐加大。实际上,1935年厦门大学已经注意到俞爽迷外国学历造假的嫌疑,只是碍于情面以及俞爽迷的巨大贡献,又没有“确实证据”,不便于向学术咨询处查询,1936年初决定不再续聘④民国教育部档案:呈为俞爽迷伪造学历聘为巨港中华学校校长另饬具报等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由于厦门大学属于华侨私立大学,也没有向教育部举报。对于这一点,俞爽迷心知肚明,1936年上半年多次表示去意,恰巧这年一、二月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招聘校长,无奈应聘,并在其主编的《厦门大学图书馆馆报》动情而无奈地刊出编后语《别矣诸君》,以这样的方式向社会交代。正好这时厦门大学经费困难,陈嘉庚主动将学校捐属国立,于是有学者将俞爽迷离开厦门大学原因归为经费困难、学校性质的变更[5]。
1936年(民国25年)初,南洋荷属巨港中华学校在上海和厦门两地登报招聘校长,时任私立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的俞爽迷因哥伦比亚硕士文凭造假嫌疑被终止续聘,为躲避社会对其学历造假的关注,被迫无奈前往应聘。但此时的俞爽迷并没有意识到伪造留学文凭的严重性,以为遥远的南洋或许仍可侥幸成功,在其履历中仍然填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历。南洋巨港中华学校在收到俞爽迷寄到的履历书,了解其经历后,南洋巨港中华学校发函聘任校长一职,并邮寄给他赴南洋的船票、聘书等证件5件。后来,友人提醒中华学校校董会,俞爽迷从未出国,何来美国硕士,请严加审核。于是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致函俞爽迷暂缓前行,要求将文凭邮寄审查。俞爽迷将假文凭寄来试图蒙混过关。经中华学校比对审查,发现该俞爽迷氏所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证书系伪造文凭,故于民国1936年10月,呈请中华民国教育部查办并替该校向俞爽迷追回所发各种证件及票据。正是这一纸呈文让俞爽迷伪造外国大学的毕业文凭一事暴露出来。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正主席陈雄飞呈文教育部查办伪造文凭并追回原物。
窃属校于本年一、二月间在上海及厦门登报聘请校长。投函者应聘者中有俞爽迷字颂明者,自称美国哥伦比亚教育硕士,现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授。不久由属校发函聘请,并寄船票等件供其出国南来之用。后得友人通知:俞氏从未出国,何来美国硕士,请加审慎云云。乃函俞氏,请其暂缓启程,先将文凭寄下一视。待该文凭寄到,检视之下,显系伪造。最显而易见者:姓名用毛笔书写;毕业日期间为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按俞氏所开履历经历,无彼时毕业之可能);签字者二人同一笔迹等。以身任高级学府教授,竟敢伪造文凭,触犯刑章。痛心之事,孰甚于比。查俞爽迷现居浙江平阳西门外。理合检同伪造文凭以及来函照片各一件,呈请钧部鉴核迅准查办,并追回船票二件,代预缴登岸税150盾之荷轮公司(K.P.M)收据一件,聘书一件,华人甲必丹证书一件,计五件,已以儆诈欺,而清手续。尚乞指令只遵,实为公便。
谨呈
教育部部长王
计附照片二件
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
正主席:陈雄飞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九日①民国教育部档案:呈为呈请查办伪造文凭并追回原物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俞爽迷本来是为了到南洋躲避文凭与履历造假的追查,没想到南洋巨港中华学校如此较真。南洋中华学校发现文凭造假嫌疑后,一般情况下,根据大陆相关单位或机构惯常作法,仅会作出解聘和追回相关物件。但中华学校认为俞爽迷“以身任高级学府教授,竟敢伪造文凭,触犯刑章。痛心之事,孰甚于比”,多次呈文敦促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查办。为此,俞爽迷只好对外声称因病未能前往南洋就职,赋闲在浙江平阳老家,从此彻底离开了图书馆界,淡出人们视线。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收到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的举报后非常重视,立即责令相关机构展开调查,要求涉及到俞爽迷伪造文凭案的南洋荷属巨港中华学校、厦门大学、国立编译馆、浙江省教育厅等机构、单位密切配合。在此案件的调查过程中,经过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最终使俞爽迷伪造哥伦比亚硕士文凭案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将俞爽迷的哥伦比亚硕士文凭及俞爽迷的个人履历书影印件一并寄到教育部部长,教育部立即责令高等教育司负责核实与调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经过查对俞爽迷曾经工作过的国立编译馆、厦门大学等单位案卷,并向相关人员询问调查后,认定俞爽迷履历有多处伪造、欺诈行为,结合其应聘巨港中华学校履历、学历,断定俞爽迷的哥伦比亚硕士文凭显系伪造。于1936年10月30致函厦门大学责令解除俞爽迷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并向介绍人追缴巨港中华学校所发给俞爽迷所有物件。同时致函巨港中华学校要求将俞爽迷的哥伦比亚硕士文凭原件寄教育部扣存。
此案经查,24年度厦门大学所呈报之教职员一览表中,该俞爽迷是年任该校图书馆主任,月薪150元,所填学历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及文学硕士。此项学历显系伪造,因其所缴之证书上毕业日期为1935年12月18日,适彼在厦门大学任职期内,安能同时在国外学校毕业,且毕业前亦安能填此学历?且证书上姓名系毛笔填写,签名者二人同一笔迹,各项表明,其为伪造,自属无疑。
复经向编译馆李贻燕先生电询,该俞爽迷曾于二十二年任该馆书记,二十三年九月离职。为其所填则为曾任该馆人文组编译,此点亦足反证其欺诈行为之属实。
关于处置办法:(一)令厦门大学查实聘请该俞爽迷情形,如彼仍任该校图书馆主任应即解聘,并向其介绍人追缴巨港中华学校所发各件(本年九月十日彼所填通讯处仍为厦门大学转交)(二)司函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将正式伪造证件(此次所送部者为影印件)送部扣存。①民国教育部档案:呈为俞爽迷伪造学历聘为巨港中华学校校长另饬具报等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巨港中华学校遵照教育部要求将俞爽迷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文凭以及其寄送给该校的履历书原件呈送教育部扣存。
由于俞爽迷应聘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一职的通讯地址是厦门大学,而且厦门大学也收到巨港中华学校的解聘电函,厦门大学因俞爽迷伪造哥伦比亚硕士文凭聘任图书馆馆长一职,教育部责令厦门大学对俞爽迷伪造文凭的处理,让厦门大学感到有承担责任人之虑。为此厦门大学亦迅速复函进行解释说明。俞爽迷应聘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一职涉嫌伪造外国学历纯属个人行为,因为其图书馆主任早已离任。至于未发现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聘任图书馆主任,则是因为相信全国学术咨询处的介绍。厦门大学给教育部的复函如下:
呈为俞爽迷伪造学历聘为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令饬具报等因。因俞爽迷早离本校,应由该校直接交涉并抄送咨询处介绍表呈请呈为复事案奉。
钧部25年发个别第16844号训令略开,据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呈俞爽迷伪造文凭聘该校校长,请准予追缴已发各件一案令,饬遵办具报等因。
奉此,遵查本校,本校24年度聘俞爽迷为图书馆主任,当时系接受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之介绍,所有俞君国外学历亦系根据咨询处介绍表内所开列者仝,上学期时本校微闻俞君国外学历发生疑问,但无确实证据,又未便向学术咨询处查询,只得与本年度开始停止续聘。故俞君于本年度暑假即已离校。至应巨港中华学校之聘纯系彼与该校迳行接洽;个人行为本校无从干与。而通讯地点书明由本校转交者,因本校设有邮政代办所,凡校内教职员函件均由该所收发,外来函电,任何教职员皆书本大学交某某收等字样。巨港中华学校所发各件,俞君在校时由本人收取,至离校后,本校只收到该校至俞君解约一电。俞君现居浙江平阳西门外,自应由该校迳行函追。
奉令前因理合摘抄24年5月23日全国学术咨询处24年辰四学术第1030号公函件俞君介绍表一纸。②民国教育部档案:呈为俞爽迷伪造学历聘为巨港中华学校校长另饬具报等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全国学术咨询工作处给厦门大学关于俞爽迷履历表如是填写,学历一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要学科:“图书馆学及文学”;学位:“硕士”;时间:民国二十一年。
经厦门大学复函解释,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应聘巨港中华学校校长一职,事关全国学术咨询工作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和浙江省教育厅,要求相关机关严加注意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一案,并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同时责令代追缴巨港中华学校已发俞爽迷各件。
迳启者:本部前据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来呈,以该校前曾登报聘请校长,投函应聘者中有私立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俞爽迷者,自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嗣经核其毕业证书系属伪造,请鉴核准予追缴已发各件等情。
查该俞爽迷前任私立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经由部令,据该大学呈复系贵处介绍并据呈缴贵处所附送之履历表一份到部。原表说明栏载有:“本表所载有关登记人之履历学校、成绩及操行概况均由本处向原毕业学校及服务机关直接调查所得。”等语。关于该俞爽迷伪造国外学历情形,兹奉嘱:“应由司转告咨询处严加注意”等因,相应抄回巨港中华学校原呈一件,函达查照为荷。
此致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附抄呈一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③民国教育部档案:为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情形函请注意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针对俞爽迷已经离开厦门大学回到浙江平阳赋闲,教育部高教司再次致函浙江省教育厅责令代追缴巨港中华中学所发俞爽迷所有物件。
迳启者:本部顷据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来呈,以该校前曾登报聘请校长,投函应聘者中有自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之俞爽迷者,经审核其毕业证书系伪造,请鉴核准予追缴已发各件等情。查该俞爽迷据称现居住在浙江省平阳县西门外,巨港中华学校所发各件,兹拟请贵厅代为设法追回。相应抄回原呈件一件,函请查照,惠予为荷。此致
浙江省教育厅附抄原呈一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①民国教育部档案:巨港中华学校呈请部追缴已发俞爽迷各件,函请代为追缴回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至1937年7月,虽然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主席已经改选,但仍穷追不舍,执著追缴久久未能追回所发俞爽迷所有证件及票据,再次催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代为追缴。此次致函显然对俞爽迷个人以及教育部未能及时追回相关证件表示不满,指责俞爽迷伪造美国留毕业证书“欺诈侨众”,未及时退回所发证件有损个人信誉。教育部未及时追缴,有损“政府功令”。
查敝校前聘校长俞爽迷以伪造留学美国毕业证书欺诈侨众,当经发觉解约呈报在案。兹为时已久,俞君迄未将所执敝校各种证件退回。对于个人信誉及政府功令两者未合,理应在行。呈请钧司警告俞君迅将敝校各种证件全数退回以清手续,实感公便。
谨呈
教育部高等司
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
主席:潘珠安
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②民国教育部档案:呈请追回俞爽迷所执本校各种证件以清手续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0。
对于巨港中华学校的严词呈请,教育部高教司并未推诿,复函解释,教育部已经扣存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证书,因俞爽迷已经离开厦门大学回浙江平阳老家,已经责令浙江教育厅代为追缴查办。
复函俞爽迷伪造证件业予扣存,贵校所发各件已请浙江省教育厅设法查照
迳复者:关于俞爽迷伪造外国学历应聘贵校校长一案,兹复准函送其伪造证件到司,业予扣存。至贵校所发该俞爽迷各件,前据私立厦门大学呈部,以其人业经离校,已该请浙江省教育厅设法查照。
此致
巨港中华学校校董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③民国教育部档案:复函俞爽迷伪造证件业予扣存,贵校所发各件已请浙江省教育厅设法查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五,案卷号:263。
由于资料限制,巨港中华学校是否追回所发俞爽迷所有物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俞爽迷伪造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文凭,而且遭到教育部扣存。教育部、浙江教育厅、厦门大学、国立编译馆以及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等如此高调、严厉调查,俞爽迷始终保持沉默,并不声不响地离开厦门回浙江赋闲,离开其已有相当成就的图书馆界,从社会名流中淡出。俞爽迷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民国图书馆名家俞爽迷在图书馆学理论和建设中的贡献得到学界一致肯定,其履历与学历之谜,也终因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文凭造假而解谜。一是,厦门大学图书馆《本馆出版物著作人履历(六五)》载,俞氏1930年1月复旦大学毕业后至1934年三种工作经历(即任上海正风中学高中部文史教员、南京文化学院教育学副教授、国立编译馆人文组编审)与其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经历的冲突得到揭秘,可以肯定上述三种工作经历的真实存在,只不过不是国立编译馆编审而是书记,我们有理由相信,俞爽迷为了证明其留学经历而刻意回避上述三种经历;二是,俞爽迷离开厦门大学不是因为厦大经费困难,由私立改为国立,而是厦门大学已经怀疑其外国学历造假,终止续聘,只是未加追究而已;三是俞爽迷不是“因病未能前往南洋,被巨港中华学校解聘,只能回到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西门外赋闲”[6],而是因其伪造留学文凭解约所致;四是,俞爽迷何以如此低调离开图书馆界之谜,俞爽迷1935年前后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树达到顶峰,其本人已成为图书馆界名流,其学历、履历自然为社会所关注,因造假外国学历的暴露给以沉重打击,不得不低调淡出,而且在以后工作中也保持低调。总而言之,俞爽迷履历之谜皆因伪造哥伦比亚硕士文凭所致。
俞爽迷伪造哥伦比亚硕士文凭不仅使其个人遭受重挫,改变了人生轨迹,付出了沉重代价,而且也是图书馆学的损失。俞爽迷的个人能力、学术成就、图书馆建设经验等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伪造留学文凭理应受到惩罚。只是受文凭形式主义的影响,民国留学文凭造假之风盛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机制,极少单位认真查实①在近代中国,除了律师公会对留学文凭造假治理外,还未见其他单位组织对留学文凭造假治理的记载。,导致造假愈演愈烈,俞爽迷受其影响也成为受害者。俞爽迷文凭造假经历了如此多的单位,虽然有所怀疑,但没有一家认真查实。只是在应聘南洋巨港中华学校时才露出了马脚,并如此较真地追查,最终使俞爽迷假洋文凭大白于天下,这可说是莫大的讽刺。俞爽迷留学文凭造假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1]王余光.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
[2]吴稌年.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
[3]郑锦怀.迷中解谜——俞爽迷生平履历的批判性考辨[J].图书馆,2013,(3).
[4]赵霞.国家与社会组织对留学文凭的共同监管——以民国时期的汉密尔登文凭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苏海潮,刘心舜.探究俞爽迷之谜:社会网络案例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
[6]会员简讯[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