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工作的范式转换

2015-03-19 12:24赵庆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范式学术期刊稿件

赵庆来

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工作的范式转换

赵庆来

(长江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 408100)

范式是某个事业群体所共同遵从的规则和工作模式。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换。新兴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出现与扩散能强烈塑造自身发展的环境,推动工作范式的转换,因此,新技术的使用,是导致工作范式转换的主要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期刊编辑工作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期刊编辑工作范式。

互联网;范式;期刊编辑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极大的改变,编辑出版业被认为是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但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编辑出版工作与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期刊编辑模式(工作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期刊编辑出版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工作范式转换。新的期刊编辑工作范式主要体现在其现代化的工作平台——互联网平台。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在1962年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库恩认为,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1]86简单来说,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如牛顿的力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新兴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出现与扩散能强烈塑造自身的发展环境,因此技术变革的演化就必须在一个完全适应以前范式要求的环境中开拓出自己的最优惯行模式,即推动范式转换。因此,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技术发展的需要,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工作范式的转换,继而产生新的工作范式。新的范式并非就是对旧范式的完全否定,但却有着范式中“核心部件”的改变。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1]112。

人们对新范式的接受并非一帆风顺,往往是先抗拒和拒绝变革,直到体验新范式带来的方便与益处,才慢慢地接受。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导致原有工作范式的落伍,为便于工作的开展,需要改变工具设定,并尝试新的工作模式,进而淘汰旧的模式,从而发生范式转换。比如,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应用,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2],进而引起生活乃至工作范式的改变。

二、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

从历史上看,出版业历来属于对新技术十分敏感的行业,也是运用高新技术最为迅速和广泛的行业。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编辑出版的传统工作范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编辑工作的工具与平台正在由笔和纸转变为计算机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的高速度、大容量、互动性、即时性、生动性、开放性、易检索性,以及跨时间、跨边界、跨媒体等特点为信息的检索、编排提供了有力工具。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期刊编辑工作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工作模式,编辑所获取信息的方式、加工稿件的手段及文字校对、印刷乃至发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形成了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编辑工作范式。这种工作范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大容量信息检索。与报刊、电视等诸多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其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便于检索与使用,且成本低廉。互联网资源中有专业的数据库和背景资料库,便于编辑资料的查阅。

第二,开放性。互联网的开放性超越了时空界限,打破了传统地缘文化的限制,形成了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信息传播方式。这给编辑工作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查阅与甄别提供了方便。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对编辑的职业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

第三,时效性。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更新方便,时效性强。利用互联网可以查询到最新的信息资讯,可以第一时间搜索与接受最新的信息,以及更新、修改、删除已经发布的信息。出版编辑部门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在线收稿、处理编辑事务、反馈与发布信息等,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第四,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之间双向交流的特性,互联网信息的双向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单向传播的不足。互联网信息的双向互动性,使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信息。期刊编辑中,编辑与作者、读者通过网络的互动,使交互信息实现“即使性”的对接,不仅缩短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时滞,也实现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交互主体的转换,有利于编辑与作者、读者在信息交流共享中达到相互认同、沟通和理解,提升期刊编辑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第五,信息多样性。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和发行等因素的制约,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信息形式表现多样,文字、图片、声音、视像等均可高质量地传输。编辑可以快捷、大量地传输文字信息,而且可以辅以图片、声音、动画甚至音像作品等形式来编辑稿件。

第六,特色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是期刊提供优质服务的必然要求。互联网给期刊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特色栏目打造、特色服务提供了技术与平台支持。

三、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的工作范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期刊编辑传统的管理与工作模式已经跟不上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其工作范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虽然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基本尚未改变,仍为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出版发行、信息反馈等,但网上选题、网上组稿、网上审稿、网上编校、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流及网络出版等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化、一体化、标准化的编辑工作范式,业已成为当前期刊编辑工作的主导范式。

(一)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

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信息采集不仅是做好选题策划的基础,它还贯穿于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在编辑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信息采集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热点、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和论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搜集、整理、鉴别有关学术信息和资料。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专业搜素引擎,就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进入到互联网的浩瀚信息世界,通过各种专业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对文献进行查询、检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追踪专业学术网站的学术动态,研究其他专业学术期刊网站、网刊或数字出版物的选题,及时掌握国内外相关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及学科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筛选功能,将大量非结构化的信息中抽取出来进行整合保存到结构化的数据库中,通过比较分析,从而策划出最有价值的选题。编辑部可以将设计好问题调查表“粘贴”在网站页面上,或有针对性地发送电子邮件给读者、专业人士,征求他们对本刊物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特色打造等方面的建议。这样,期刊编辑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能够主动出击,及时捕捉新颖、有价值的信息,有效提升选题的质量。

(二)组稿、约稿与审稿

目前,编辑出版部门都通过互联网系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使稿件传递、信息交流和反馈网络化。网站的建立拉近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距离,电子邮箱投稿或者在线投稿可节约作者的成本,并能及时收发稿件、反馈用稿情况等。通过互联网平台,期刊编辑可将组稿的相关信息发布在本刊物的网站上,设立网上邮箱,不受地域限制地接受网络投稿,范围大,针对性强,在短时间内能组织大量的稿件,扩大了稿件筛选的范围。也可以通过邮件、在线交流等方式针对性地向某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约稿或组稿。这样既提高约稿或组稿的速度,又可优化对作者的选择,扩大作者队伍并储存备用稿件。网络组投稿已是当前期刊编辑部组稿的主要方式。

依据互联网平台,编辑可非常方便地利用互联网系统检索来稿,对稿件的原创性、重复率、创新性等学术水平进行初步的审查。对稿件的创新点、学术观点、语言表达等关键部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迅速地对稿件的学术质量作出判断,可大大提高审稿的质量和效率。在审稿过程中,尤其是对内容中出现的古代用词(语)、外国语、外来词、网络语言等的分析甄别,互联网快与全的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期刊编辑部对稿件的审定大都采用“三审一定”制。严格的稿件审核制度对于迅速有效地选出优质稿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学科专家审稿是期刊稿件质量的保障。学科专家匿名审稿能更容易摆脱人情的困扰,对稿件做出客观的评价。通过互联网平台,编辑部可以方便地与有关学科的专家建立联系,建立审稿专家库。通过互联网建立的相关专业的审稿专家库专家资源数据库,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专家审稿的局部选择与稀缺的问题,也能排除审稿时人情的干扰。同时,编辑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远程传输功能展示需审稿件,让专家自主选择,使传统的稿件“送审”变成专家自己的对稿件进行“择稿”审定,加强了审稿的专业针对性,提高稿件审阅的质量。

(三)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就是要对稿件进行消灭差错、润饰提高、规范格式、核对资料、校订引文和参考文献等的处理过程。传统的操作方式是编、排、校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中间转送环节多,费时且易出差错。依托互联网平台,编辑加工已经实现了编、排、校一体化。稿件排版过程中没有了打字录入等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文章的差错率相对可以降低很多。对于录用稿件,编辑人员可直接在机编辑。一方面,编辑遇到专业性术语或者某些用词难以把握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资料,并对稿件中的内容及时查缺补漏。另一方面,在机编排避免了编辑稿件时对于一些问题反复修正出现的改来改去、模糊不清,以致在印刷排版时排错等经常发生的情况。利用编辑器相应地保留编辑加工修改痕迹和留言,便于后续的审读。在互联网平台上,传统编辑工作的“三校一读”模式转换为人机结合的通校模式,读只是为了最后的把关。

对于复杂的图、表、公式的编辑加工,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采取分散式的工作方式,直接在机扫描、粘贴、绘制,再传送到文字中完成排版。校对工作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交叉校对,或给作者发校样校对,大大提高校对的效率。计算机编制完成的电子版本可以通过网上发到印刷厂印刷,也可以直接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直接进行网上浏览、下载、出售。

(四)信息沟通

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沟通是编辑过程中重要的信息交流活动,互联网提供了三方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弥补了传统信息交流的单向、不经济的弊端。在互联网平台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不仅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通讯工具比较方便地进行沟通,还可以基于一个共同的互联网平台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编辑可以随时发布征稿启事征寻稿件及回答作者与读者的问题;编辑与作者可以就稿件进行“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锋,使编辑更深刻地了解文稿内容和作者的意图,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并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同时将编辑的知识与智慧融入到作者的作品之中,润饰提高,使作品更加完美。编辑与读者在互联网中交流沟通,是了解市场信息、调整办刊策略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这样,编辑与作者、读者基于同一互联网平台上交流、互动、合作,信息交流扫除了时空、地域、距离的限制,编辑工作更加便捷高效[3]。目前,大部分期刊网站在功能使用上只是简单的信息发布,对在线收稿、审稿以及网络信息交流开发与应用的程度较低。因此,拓展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提升编辑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新的工作范式下,还需要一个适应与转变过程。

(五)期刊评价

传统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评定属于主观评价法,相关专家有很大的话语权利,很难排除感觉、印象、关系的影响,其客观公正性长期受人诟病。互联网平台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期刊评价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对期刊的评价更为快捷、客观、公正。目前,学术期刊的互联网评价系统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互联网出版总库”所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维普资讯的“期刊评价”栏目等,利用这些网上学术期刊评价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期刊总体和期刊自身的评价统计状况,包括访问用户统计、年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学科和单篇文献引用情况,等等。这些数据是对学术期刊和具体文献客观状况的具体统计,并能对期刊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比较客观,基本能够反映出期刊的总体质量与社会效应。虽然这些评价主要基于“转引率”“下载率”等比较感性的外在量化指标,在真实反映学术价值方面会存有“虚假繁荣”的瑕疵,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为学术期刊的自我评价、改进与完善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六)出版发行

四、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编辑工作的新挑战

互联网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运用既带来工作范式的变革,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编辑在审稿、编辑时稍有疏漏,在网上便会以几何级的速度传播给读者,就很可能酿成意外“事件”,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社会责任更为重大[6]。期刊编辑要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

第一,强化社会责任与使命感。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受众多,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使命感是编辑的首要素质。在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编辑作为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口的守卫者,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文章的学术格调、精神走势和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出版物做到格调高雅,内容健康,不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二,增强信息鉴别能力。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期刊编辑必须拥有从海量信息中比较、分析、甄别与选择的能力,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此,编辑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涵,扩大知识面,增强对信息的识别与运用能力。

第三,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得也越来越方便,甚至用“复制”“粘贴”等简单操作方式就能完成文章的“创作”。当前,通过网络抄袭别人的文章、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成为学术腐败的主要特征,互联网已成为当前知识产权侵权的重灾区。因此,在此背景下,期刊编辑要树立守法意识,熟悉、掌握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有序、合法的进行出版活动,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7]。

第四,提升互联网运用能力。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期刊编辑工作的流程中,期刊编辑人员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努力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使用技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来提高编辑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创新编辑工作方式,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引发了编辑工作的范式革命,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工作范式正日益显示出它的优势,也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期刊编辑工作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仍不够成熟,平台建设很不规范,在技术及其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之处。如,期刊互联网发行的主体性丧失;互联网资源反向利用,学术腐败成本降低;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防范难度增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加剧等。但这种由技术变革引起的工作范式的转换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搭建好期刊工作的现代化平台,多出刊,出好刊,是出版编辑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挑战。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周蔚华.互联网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113.

[3]钟静.编辑出版信息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王相飞.互联网语境下学术期刊发展特征及趋势[J].编辑之友,2009(2):32.

[5]秦飞.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4):105.

[6]袁醉敏.学术期刊互联网生存与编辑素质的提升[J].编辑学报,2006(5):23.

[7]梁霞,赵阳.现代编辑手段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运用[J].编辑之窗,2009(4):134.

[责任编辑:何来]

G237.5

A

1674-3652(2015)03-0133-05

出现催生了新的出版方式——互联网出版,即

。网络出版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传统的纸质出版造成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期刊出版发行的载体,弥补了传统纸质出版物以及电子出版物发行手段单向、成本高、费时长的弊端。虽然,传统的纸质媒体出版发行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但在互联网出版的冲击下日渐萎缩。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的编辑、出版、销售的互联网出版模式,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4]。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互联网出版方式主要是集中上网[5]。网络出版及时、多样、快捷,使期刊资源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而获取。现在,众多的网刊已经开始运行,一些规模大、有实力的期刊社或编辑部,已能实现自主的网络出版,为期刊的受众量身定做一些有特色的栏目与服务。一般编辑部则依托专业数据库的大型网站完成期刊全文内容的上网。有的专业数据库网站将内容进行了资源划分与细化整合,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互联网下载服务。网络出版已大大挤压了传统出版业的生存空间。需要强调的是,期刊的网络出版依托权威数据库上网虽然减少了运营与管理的成本与麻烦,但这种“搭载”式的学术期刊出版方式却湮灭了不同品质学术期刊的个性化特征与审美旨趣。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需要打造自己独立的个性化的出版模式。由于期刊出版比较分散,缺乏整合,没有形成“集团”的优势,因此,自主出版这一方面尚属于期刊出版的短板。

2015-03-22

2014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出版发行行业供应链协同云平台”(201411)。

赵庆来,男,河南开封人。主要从事教育学、编辑出版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