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系统

2015-03-19 12:03:13杭州师范大学徐旭拥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系统流程

杭州师范大学 徐旭拥

论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系统

杭州师范大学 徐旭拥

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以及会计信息系统。高校的职能和产品特性以及公立高校的组织特征和多重委托责任决定了其会计目标除了反映整体财务状况外,还必须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其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资产、负债、结余等信息外,还必须提供绩效信息。

公立高校 会计环境 会计目标 会计信息系统

为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这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也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又取决于会计环境。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理论界提出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大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它伴随着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其会计目标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评价受托者的组织管理水平。“决策有用观”伴随着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而产生,其会计目标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协调的,有时甚至是相融的。由此,会计目标也由一元转向多元,由面向委托人转向更多的信息使用者。本文运用上述理论,通过分析我国现代公立高校所处的会计环境,推导其会计目标,构建其会计信息系统。

一、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环境

(一)高等教育产品的特征

个人通过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升个人价值,包括获得更高的收入、福利,以及个人地位的提高,具有个人收益性;同时,高等教育提高了社会文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公共收益性;因此高等教育属于典型的混合产品。

划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消费产品和服务“由谁提供”的问题,或者说由谁为消费产品和服务“买单”。既然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就需要由国家财政补助和消费者个人付费双重渠道解决高等教育的经费供给。

(二)公立高校的财务资源特征

现实情况也表明,公立高校的日常运转经费主要来自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管理中,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对公立高校而言,它既是高等教育的受托人,接受国家、社会、家长的委托;又是委托人,要将任务分解给内部各职能部门,其中的财政预算拨款和学费属于代理费用。既然国家将庞大的资金和公共服务委托给高校,高校就应该承担受托责任,对公共资金的使用及其绩效负责。

(三)公立高校职能的特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大,教育政策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利益错综复杂。由此产生社会和各种媒体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议论、批评甚至指责也越来越多,涉及大学的方方面面,既有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也有大学内部的管理事务;既有教学科研问题,也有预算、债务等财务问题。

(四)公立高校的组织特征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一样,公立高校的组织目标是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提供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以增加自身财富为目标的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从而决定其行为模式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但不能由此推论非营利组织办事可以不计成本和效益。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公立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规定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服务成本,更需要关注资源使用绩效。

二、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目标

在计划经济时代,公立高校实行全额拨款、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公立高校属于国有事业单位,自主办学的权利受到严格控制,所以行政主管部门是会计信息的惟一使用者,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披露预算拨款使用情况,即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和是否安全等,而不注重财务成果的评价。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立高校一方面作为独立核算的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和社会委托,获得财政预算资金,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公共职能,需对公众负责;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主体,获得学费、贷款、捐赠等收入,需对这些资金提供者负责。所以,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具体为:为资源提供者、债权人提供公立高校整体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为公众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三、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

本文所称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会计信息的基本内容和传递会计信息载体的总和。

(一)会计信息的基本内容

为了反映高校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满足绩效评价和经济决策需要,从而实现会计目标,我国现代公立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信息;运营情况信息;管理情况信息;绩效情况信息。

(二)传递会计信息的载体

公立高校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为了全面反映上述四类基本信息,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多渠道报告学校运营的过程和结果。换句话说,除了编制传统的会计报表之外,还应编制绩效报表和适当的财务会计分析报告。

1、传统会计报表

传统会计报表的主要任务是反映会计主体的基本财务状况信息和部分运营情况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情况表(营运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专项收支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资本性支出明细表。

2、绩效报表

绩效报表主要任务是反映财务资源使用的绩效。换句话说,反映公立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内容:教学绩效:毕业率,特色(重点建设)专业数量,学科竞赛及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情况等;科研绩效:师均科研经费金额,科研项目立项数,科研奖项,每万名学生论文、作品、专利数等;效率信息:生师比,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电子数据库点击次数等;综合绩效:学生满意率,教师满意率,社会满意率。

3、财务会计分析报告。

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有助于揭示会计报表的实质,补充提供会计报表以外的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了解公立高校的管理情况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公立高校的类型、使命、组织结构、长期战略和短期目标;会计年度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业绩;公立高校标志性成果的纵向、横向比较,差异及原因;制度建设及遵循情况;财务会计情况分析:收入结构情况,指自筹收入和财政拨款的比重等;支出结构情况,指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的比例,专项支出和日常支出的比重等;预算执行情况,指预算执行率、预算资金结余规模等;或有负债、不确定性事件对报告主体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上述信息能够了解公立高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基本运营情况,了解和评估公立高校的受托责任,评价公立高校管理绩效高低等。

(三)现代公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基于前文分析将公例高校会计系统构建为业务流程、会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三个系统模块,这几个模块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协作,从而促进公立高效实现财务战略目标。在日常教学及行政管理形成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中生产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个会计流程,并在这一流程中加工处理,最后将结构提高到管理流程中,财会人员及高校管理层根据最终结果制定相应的财务决策。

1、业务流程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高校短期与长期目标所开展的业务活动。高校通过日常教学及行政管理实现发展目标。即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研发科技等。业务流程还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获取及支付流程。这一流程首先包括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研发及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承担的资金与资源,并支付这些资金,最后根据这一模块提供的相关信息,开展相应的维护管理。

转化流程。这一流程是将所支出的资源进行转化,使其能为高校发展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可细分为学生人才转化、资产转化、科研成果转化。

产出与收款流程。这一流程是为高校实现资金收益的重要流程。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实现人才产出、科研产出。收款流程即是指根据学生学费标准、以及科研产品获得的利益进行账款回收。

2、会计信息流程模块

这一系统模块即是依照公立高校预先设置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校内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并进行总结。根据总结结果制定优化方案。会计流程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信息采集。这一环节是会计流程模块的第一步,首先先手机相关信息,再将信息提供给信息分析流程,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撑。获取的相关信息包括如高校人数(含教师及学生)、学校各类资产及收入等。此外包括当前教学水平、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毕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及能力、高校目前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学生学费、科研支出及获得的效益等多方面信息内容。

会计信息加工与存储。这一环节是将信息采集环节提供的各类会计心机进行包括编码、计算以及分析等相关加工与处理工。

信息输出。这一环节是将经过处理的会计信息进行反馈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能够反映出高校已发生的财务活动,并对未发生的活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将这一环节所输出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流程模块。同时还可通过绘制成报表的形式呈交给高校管理部门。

3、管理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管理模块是在业务模块、信息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前两个模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高校当前财务状况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财务管理方案。该模块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操作流程。

决策管理流程。高校管理层根据前两个模块提供的会计信息明确当前发展情况和既定目标的差距,并根据信息分析结果分析保障发展目标的决策方案。

预算管理流程。根据信息分析结果制定预算方案,预算方案的制定必须有足够的依据,包括教学目标、科研目标以及当前财务情况等。

控制流程。这一流程可细分为预算控制与业务控制两个方面。预算控制要以预算目标为基础,并以收入与支出变动的一致性作为管控原则,根据预算目标及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先后有调控。业务基本主要是由管理者对不同业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分析每项业务的实际完成情况。

评价流程。管理层对信息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以明确包括办学目标、管理目标的实际情况及和期望值的差距。及时发现不足,并制定改善措施。

四、结束语

公立高校一方面作为独立核算的非营利组织,一方面接受政府和社会委托,获得财政预算资金,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公共职能,需对公众负责;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主体,获得学费、贷款、捐赠等收入,需对这些资金提供者负责。因此明确其会计目标,并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王卫星,王一舒,刘振家.台湾公立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沿革、特点及启示[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

[2]夏红蕾,蒲林昌.基于公共受托责任下高校的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11

[3]王瑞丽,张宝珍,车鹏.权责发生制在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析[J].商业会计,2015

[4]唐国平,李龙会,辛悦.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J].财会通讯,2012

[5]肖薇,王义.公立高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2

[6]李启平,刘美兰.基于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7]吴志秀,王金丰.政府会计两翼建设与协调——论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

[8]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信息系统流程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 13:13:18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54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