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周艳娟
往来账款往来账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生供销产品、提供或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它是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和资金状况的重要经济信息。加强往来款的管理,对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效地防止虚盈或潜亏,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减少坏账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部分企业往来账款管理办法和往来款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不健全,或虽健全,但企业管理层为实现业务量增长和经营规模的扩张,有章不循,造成往来账款管理失控。随着往来账款账龄的逐年增长,使企业资金不能有效的回笼,处于非正常流动状态,甚至发生坏账,造成资金流失,或者只满足在资金收回未流失的程度上,未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
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不仅要保证账务处理的规范性,还应保证往来科目选择的联系性、正确性。往来科目按业务性质设置一级科目,也叫总分类科目;按业务内容设置二级科目,也叫明细分类科目。部分企业往来账款使用一级科目核算时缺乏有机的联系:如企业普遍存在多种经营行为,同一往来单位或个人会同时成为客户和供应商,对其所涉及到的销售和采购业务等,财务记账时会因会计工作水平或工作习惯的影响,分别在“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下核算,造成该往来单位或个人一户多账,不能清晰的反映最终应收或应付的金额。有的是在二级科目记账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在经济业务发生时记入应付账款下应付材料款二级科目进行核算,收取或支付时又记人应付账款下应付修理费二级科目进行核算,科目使用混乱,给日后对账工作增加了难度。
如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但领导为了突出政绩,会通过虚开发票的手段,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人,或将成本费用不进行账务处理,而是通过“预付账款”账户虚减成本,人为调增利润。又如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好,但为了少交税,或平衡收支,或为下一年留“口袋”,对已实现的收人不做账务处理,而是通过“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账户隐藏收入,或通过“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账户虚列成本费用,人为调减利润。内部财务监控不完善财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目前一些企业侧重资金和成本的核算,没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往来账款进行跟踪管理。即使进行监督管理,也因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方法落后,使催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要充分重视往来账款的管理。企业管理层应认识到坏账如果不损失,那就是企业的利润;如果发生了损失将不是账面上的损失额。例实际上,坏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比账面金额损失的多得多,因此企业应结合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察审计等有关规定,使往来账款管理制度立体化,应包括信用控制、业务管理、账务核算和监督、清收清欠、奖惩考核等方面。制度的健全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来加以完善,更需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积极支持和保障相关部门依照制度履行职责,确保在事前、事中参与往来账款的管理,而不单纯是事后监督,这样才能做好工作的相互衔接,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者、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应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定期交流,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往来账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种信息的交流传递,应及时准确,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完成,通过财务软件及相关的采购、库存管理软件’建立数据连接,达到信息对接共享,使一项业务从授权审批,到执行,到记录、到核销的信息一体化,更加便于往来账款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拓展他们的业务知识,鼓励他们学习进步;更要着重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及敬业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职业道德。
根据业务性质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并按业务内容设置二级科目,按往来单位或个人进行辅助核算,做到往来单位明确、记账清楚、余额准确,账表相符。在记账时,对那些既是企业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往来单位,在“往来账”核算时,不能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分别通过应收和应付两个会计科目核算,而应将客户与供应商的双重身份作一个有机的结合,在应收或应付往来科目下进行反映,一是可清晰的反映该往来单位最终应付或应收的金额;二是在进行往来对账时,如往来金额不是用最后相互抵消的余额反映,不管是给对方提供应收或应付数据,都会出现因记账方法不同,账目核对不符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同一往来单位发生的不同往来业务,记账时按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或合同编号在摘要中填写清楚,主要是为了对核对往来账款时,出现账目不符情况后进行明细对账或为想了解此往来单位中某一业务的具体情况提供方便。
总之,针对当前环境下的往来账管理,除了加强整个社会的制约机制外,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更为重要。有效解决往来账管理中的乱象,才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速资金周转、防止资产流失,使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郝丽霞.浅析企业往来账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7)
[2]王天柱,郭金锋,王爱华.往来账款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