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贵州电力有限公司红枫水力发电厂 谢朝静
财务共享服务是将不同的会计主体和不同的财务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达成共享的同时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流程化。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不仅能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的服务水平。财务共享服务在去除汲取以往财务管理模式劣势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模式的优点,集中处理企业日常财务业务促进企业集团总体全方位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内容,是将集团内部财务工作中重复、简单、操作性的事务进行集中处理,有效减少财务人员以及种种管理层级的参与,实现了公司成本的降低。原因是,普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内部财务检查、审计、监督等耗费的管理成本相对来说较高。而财务共享实现了事务的集中处理,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尤其是对于将财政共享服务设立地点在薪资水平不高的新地方的企业来说,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加明显。
在认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之后,我们很容易知道财务共享中心对于大量操作性工作集中处理,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企业的业务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同类型同质量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处理模式,极大地缩短、优化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了财务部门的管理效率。由此来看公司领导高层获取财务方面的讯息速度提高的同时,也加快了公司管理高层对于决策的推动速率。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不断扩大引起的资金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财务共享服务在实现公司资金集中并实现跨区域审查和批复、跨区域付款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企业子公司资金分散引发的安全问题。随着企业的管理集中化、流程标准化,管理层通过及时精确了解子公司的财务资金情况,有效防止了子公司的舞弊行为,也为子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降低了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在细化和丰富核算机制、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财务管理人员摆脱了大量繁琐的工作,财务的职能也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推动了企业财务向管理会计转型,有利于形成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以及战略财务的专业分层,并为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更有力支持。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目标是革新目前企业集团的应用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必然存在许多的难点,处理不当不仅无法实现财务共享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还会造成集团财务管理失效。
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实质上是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既然存在改革,那么企业的原有管理制度以及原有制度下生存的在职人员的利益势必会因为改革的实施受到极大的影响。所有的管理改革都迫切需要企业高层一如既往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尚未有成效的项目初期来说,没有全面的支持,项目很难取得进展。可以说财务共享服务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领导的决心和态度。因此,由于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财务制度、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力度较大,其工作量和实现难度也很大,所以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人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创新管理。
为了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达到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在以财政共享服务模式为条件下,集团必须将企业内控以及业务批审过程传递到企业公认的信息平台上,确保实现集中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消除人工作业,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参与可能带来的暗箱操作,减少执行偏差。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并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在企业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实行的是分权式或者集权式,这种陈旧的管理财务架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必须进行深度改革,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使得财务部门多方位有效地提供财务信息来满足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求。财务共享服务是将重复的、简单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在去除汲取以往财务管理模式劣势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模式的优点,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
企业集团建立完整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梳理财务处理流程,是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体系的必要途径。如果企业集团没有统一的制度政策,那么企业所谓的任何改革都是无法进行的,即使进行了也必然漏洞百出。因此企业必须要有一套标准的财务运转流程,确保制度政策与系统有效配套、有效整合,在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正常运营的同时,企业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事务处理流程。
总而言之,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标志着财务运作模式的全方位改革。财务共享通过将业务财务管理、共享财务管理、战略财务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财务管理逐渐趋于精细化,强化了财务的效能,实现了集团财务的集中高效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孔莹.“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国企业的推广和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
[2]陈东锋,吴能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发挥企业集团规模优势[J].当代经济管理,2010
[2]杨汉明,王子云.共享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J].财务与会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