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算化额度控制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2015-03-19 12:03:13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梁丽玲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科研部门经费支出额度

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 梁丽玲

事业单位是从事科学、科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迅速,并在社会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活动是事业单位重要工作之一,目前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比较多元,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传统额度控制方法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传统额度控制方法存在的弊端

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中,在电算化额度控制实施前,通常采用手工额度控制,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该项目经费涉及的各方面相关数据进行人工汇总,同时需要对动态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准确率低、效率低下,实效性差。进而导致汇总后的数据与预算数据之间失去比较意义,造成预算管理未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这种控制模式下,最多只起到事后控制的作用,对于事前、事中处于失控状态。

同时,额度控制属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其开展的效果决定了单位内部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因此,转变传统手工额度控制模式,并使其逐渐向电算化方向发展,对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算化额度控制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在进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时,将电算化额度控制理念及相关方法应用在其中,可不断对科研经费管控制度进行健全,使预算编制符合实际运行规则。

(一)数据处理功能强大

和手工控制方法比较,电算化额度控制方法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保证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同时,通过及时获取财务核算软件总账系统中数据,实现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经费收支信息。与手工控制方法相比,电算化控制模式还具备较强的事前、事中及事后评估优势:

首先,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对科研项目开展时经费支出的最大额度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控制:总额控制,即按项目总预算控制,保证经费支出不超过项目总预算;明细控制,即控制到预算科目明细费用,保证经费支出不超出每项预算科目上限,分为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对于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预算不予调增科目可实现刚性控制,对于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预算可调整科目通过设定科目超支比率上限比如10%,实现弹性控制;收入控制,即经费支出按项目实际到账控制,保证“项目有钱才能花,项目没钱不能花”,杜绝赤字预算。

其次,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将实际支出情况与预算的相应额度进行充分比较,特别是项目借款和预付款占预算额度,个人借款信息自动提示,使财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能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便于经费支出的事前和事中控制,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最后,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给项目结题、课题验收提供依据,方便实时查询,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为今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供数据参考。

(二)实现经费管理信息畅通

事业单位科研活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种类,一是科研项目自身的管理,二是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其中,整个科研部门不仅要对项目研究进展负责,还要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要对经费进行会计核算。但是,由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科研部门只注重项目经费总额、项目进展、成果管理,对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不了解,同时财务部门只对费用进行核算,忽视科研项目的进展,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电算化额度控制系统建成后,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共同协作,使各个环节不再发生脱节现象,进而为科研经费管控带来更多便利,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加大电算化额度控制在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应用力度

(一)重视科研经费问题,强化内部管控意识

在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改进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要不断转变落后观念,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不断对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控问题进行规范。同时,加大电算化额度控制的应用力度,并要求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科研经费管控工作,从而逐渐减少信息交流阻碍。在科研项目申请、立项、科研经费到账、科研项目中期评估和项目结题结账的整个过程中,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科研部门通过科研经费额度控制系统及时提供项目信息和进展情况作为财务部门在科学合理性和规范性原则下控制额度的依据,财务部门通过科研经费额度控制系统及时提供项目经费支出等信息为科研部门控制项目进程、成本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从而共同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质量。

(二)掌握科研经费支出动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额度控制方案

电算化额度控制能够很好地解决预算不严谨、变相编制预算、变相执行预算、预算变相公开等问题。此外,电算化额度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跨年度预算机制,进而能够对科研经费的滥用起到防范效果,有助于经费的管控。因此,应将所有科研经费纳入到预算管理中,要求部门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并执行良好的监督机制。参与到预算编制的相关部门,要遵守科研经费预算相关规定,并在自身权责范围内部行使经济责任。例如,科研经费要提前做好年度预算,掌握经费支出的总体动向,并进行合理调整和科学控制。同时,依照预算管理相关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额度控制方案,进而对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进行严格控制。

(三)强化监督管理,断消除科研经费财政监管死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也明显增多,有些领域还比较严重,已影响到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腐败和犯罪。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重视科研经费电算化额度控制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掌握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具体流向,进而对科研经费实施动态化监管。同时,应从国家层面对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进行统筹管理,对科研经费进行恰当分类,并针对同一类别科研经费出台统一的经费管理办法,从而使科研项目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有章可循。另外,要对事业单位预算审核实施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电算化额度控制模式能够在经费控制工作中产生较强的约束作用,进而不断消除科研经费财政监管死角。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让财务审计部门通过权限密码登录科研经费额度控制控制系统,实时了解项目支出中各预算科目实际使用情况和汇总的额度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经费使用、管控问题,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形象及声誉,因此长期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也是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贯彻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想,从制度建设、监管层面对科研经费支出进行科学管控。同时,以新预算法作为约束标准,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树立事业单位良好形象,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丁爱珍,李佳,杨恒雷.电算化额度控制在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陈雪娇.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3]贺耀萱.C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吴建国.国立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效益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王鹏.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6]顾旭蕾.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科研部门经费支出额度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档案管理研究
科学与生活(2021年5期)2021-05-23 19:50:10
信用卡临时额度暗藏三大雷区
投资与理财(2019年8期)2019-12-01 11:56:38
新时期科研部门如何开展党建工作
科技风(2017年3期)2017-05-30 15:21:36
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对待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行政领导如何成为“学术精英”
方圆(2015年19期)2015-09-10 07:22:44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新传奇(2015年31期)2015-07-01 07: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