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江大科茂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顾建中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在初创期或成长期等不同的阶段或是其他情形出现资金短缺时经营者往往急于筹措资金会忽视筹资方式,可能会做出并不合适企业当时发展选择,作为财务工作者就是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的筹资方式以及合理安排其比例,降低综合资本成本率、配置出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然而,通过观察发现部分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不合理,类似初创期企业资本的来源中负债比例过高,在负债总量中,流动负债比重较大,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风险。而业绩优良的成熟期企业,由于企业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占比过高,从而拉低企业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本文就这些企业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的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资本结构是由企业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相应比例构成,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股权再融资(配股、增发)等权益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债务融资,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同时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价值的高低,所以企业在做筹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筹资的方式、资本成本和相应的财务风险的因素。
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筹资的成本和风险比较。债务筹资由于债权债务的属性,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务资金风险低于权益资金,所以债务利率一般会低于股息率。并且企业支付债务利息可以抵减企业所得税。由此可见在可控的范围内增加债务资本,能降低综合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但需要考虑的是债务资本需要按约定还本付息,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由于宏观经济下行期间,利息支出没有预期利润的支撑也会造成企业的亏损。
权益资本即企业资本,对于权益投资人而言由于没有固定收益率,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权益投资人期望的收益率显然要高于债务利息率,并且股利支付是在所得税后进行,相比债务资本少了抵税效应,造成权益资本成本必然高于债务资本成本。同时权益资本相比债务资本没有到期还本的要求,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没有财务风险。
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负债比重过高。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由于业务规模较小,持续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没有稳定的现金流能保证到期还本付息,过高的负债容易引发财务风险。成熟期的企业权益比重过高。
债务结构中长短期负债未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如研发新项目时短期负债占比过高,未能实现成果转化、产生现金净流量时却面临短期的还款压力,出现财务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企业经营,甚至出现破产风险。
在不适当的时期做出不恰当的筹资决策,经济下行期,企业举债扩张经营,收益未达预期出现资金困难。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效益上升时期过于保守未能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经营规模,失去高速发展的机会。
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短期债务占比过重,而企业流动资产较少,短期偿债能力低,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技术密集型企业未能结合企业项目研发或经营情况采用合适的资本结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使用成本过高的情况。
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在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净流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债务特别是短期债务比重,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已经有较为稳定盈利模式的成熟期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规模,连续若干年都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远高于同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可以通过回购公司股份注销股本的方式降低权益资本。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提升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结合项目情况安排好长短期负债所占比例,在项目成果转化、持续产生现金净流量前。适当增加长期债务以清偿短期债务,确保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应尽可能收缩边缘业务压缩负债,减少债务成本支出。在复苏、繁荣周期,市场供求趋旺,多数企业的销售增长,利润水平不断上升,企业应增加负债,利用债务资本成本低的优势扩大规模,迅速发展。
资本密集型企业,其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重比较大,同时由于流动资产相对较小,债务筹资侧重长期债务,并且要求企业有较高的自由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那些高风险需要较大研究费用、项目成果转化周期长的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确保项目正常运营。
此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市场竞争环境因素、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利政策、所有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态度的影响。各种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务中可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结合企业自身特有的因素建立一个目标资本结构,使得筹资决策所寻求的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趋于一致。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
[1]杨雪雁.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J].经济师,2010;12
[2]张小驰.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J].商业经济,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