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华
论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
涂建华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
区域文化给地方高校以浸染和滋养,高校文化影响并推动着区域文化的澶变,高校和区域文化互动,由此推动高校和区域的发展。校区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协同和功能主导,是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的基本模式。
地方高校;区域文化;互动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独特的主体,高校文化包含着书院建筑、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物质文化因素和学术、制度、管理方式等精神文化内容。地方文化亦有广阔的背景和复杂的内涵。相对纯粹的高校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的特立独行与交流互动,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高校和地方的刻意追求。就其主动性而言,目的是互利双赢。研究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文化互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学意义。
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最具文化氛围、最有创新气息的地方,是区域文明的高地。地方高校文化的来源包括自有文化和外引文化,书院人文和学术环境必然造成与各种行业杂陈、丰富多彩的生活而组成的校外社会文化有显著的特点和差别,简单说,高校是最深厚、最雅致、最先进、最前沿的文化宝库。与此相对应,区域文化具有更多的乡土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二者的关系是,彼此需要吸收对方的长处,并以己所长影响和改变对方。互动的结果往往可以出现这样的表述:地方高校是这个区域的高校;这个区域是有某所高校的区域。
这就是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文化良性互动的价值所在。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融合提升区域公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的根本是人化,文化最为鲜活的承载是公民,公民的风貌和素养最能体现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公民是区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变革者,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是要靠当地全体公民的继承得以传承,从当地公民的言行举止中得以展现,并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中得以发展,当地公民是区域文化最为重要的能动性载体。判断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主要看其公民的文化修养,区域文化形象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当地公民的文化素质。地方高校和区域文化的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展现地方良俗,弘扬时代精神,传承历史文化。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发展以及公民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高校数量越多,办学质量越高,与区域文化融合程度越高,当地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越高。反之亦然。这就是地方都争相把高校争取到本土开办的动力所在。人们崇尚文化、向往文明。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他们不仅可以进行校内教育,而且必然会以各种形式进行自觉不自觉的校外教育。大学生家教、文化补习、业余教育、老年大学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将成为影响校外的重要文化因素。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推动区域品牌文化建设
区域文化传承和弘扬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地区铸造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更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需要在保持传统与创新的耦合中不断增强文化活力,展现文化魅力,增强地域的影响力,打造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1]在地方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科研、文化、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高校在地方综合实力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发展动力意义重大。高校是教育科研基地,是人才培养基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因而也是区域文化传承与提升的思想库。高校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以科研和创新为区域文化的发展和扩大影响力寻找文化源泉。地方高校将各地学子吸引到所在区域,深刻领悟区域文化并将其传遍四方,对扩大其影响辐射力功不可没。各地学生也会把异域文化带入当地,和区域文化进行更好地融合,推动区域文化的嬗变,为其增添更多的活力。地方高校开展的校际间合作、国际间互换访问学者、举办专业学生会议等高层次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区域文化的多元化、包容性和开放程度,对外展示当地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由此推动所在区域现代化进程。
(三)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有利于发掘和富集历史文化资源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其他地方无论如何无法复制的宝贵财富,是这一区域文化内核。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区域相对他区域最为重要的文化优势。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富集成为一个区域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立足当地历史文化现实,不断开掘珍贵的文化资源,将高校文化发展与区域文化开发形成互动发展,深耕当地的历史文化,不断富集区域历史文明,发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区域文化资源,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为地方文化的凝练与发展做贡献。
(四)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不断拓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主体,是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构建丰富多样、立体多元的交流平台,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文化体验,让高校大学生充分感受自然力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不断接受文化的洗礼,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文化建设形式趋于雷同,很多的文化活动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文化建设没有自己的个性,形式化、表面化和庸俗化。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就无法体现高校文化的独特韵味。[2]高校文化建设可以立足当地文化实际,植根于区域文化的沃土,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环境和地域特色,采用多元化的文化承载形式,不断丰富地方高校的文化内蕴,让区域文化成为地方高校文化的重要元素,增强大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由此推动高校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五)区域与地方高校文化互动以确立自己的问题定位
当今世界竞争不断加剧,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同质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区域文化的式微、生存压力的增大和竞争实力的降低。因此,如何在一体化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确立自己的文化定位,并立足区域文化实际不断创新,成为各地发展的难题。区域文化需要顶住全球化的冲击,做到既保持文化传统,又勇于创新,这就需要瞄准本地高校,在优势互补的总原则下主动学习、接受并内化高校文化,由此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
高校所在区域需要对自己的文化作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看待,在不断发掘和弘扬区域文化,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做好对异质文化的研究、认同和接受工作。地方高校文化也要做好区域文化研究,实现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有效融合,开拓学术和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品位,造就有特色有文化的一代新人。高校可以为区域文化发掘、创新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为增强区域文化活力和凝聚力献计献策。地方高校有着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高校所在区域则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高校和地方都要恰当定位,灵活互动,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同时,凝练出优秀的地域文化。
(六)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化和群众文化和谐发展
文化产业化是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可选路径,是实现区域文化价值、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区域文化的主要呈现形式和延续载体,社会文化活动、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节日庆典活动是区域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地方高校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设施、文化物质载体和展示平台,能够帮助区域文化展示。高校也可以与当地旅游企业、影视传媒、文化娱乐公司密切合作,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实现区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良性互动前提下,借力产业和市场,可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勃兴。地方高校具有文化和学术优势,能够引领群众文化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吹尽黄沙始到金”,历史的淘洗和现实的创造能够使区域文化发出耀眼的光辉。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在变革中发展,在互动中精进。
在本论题中,机制是指一种配套的制度和规程,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称之为模式。利用文献资料和现实素材,通过分析和遴选,我们认为有如下重要的互动模式。
(一)校区共建
校区共建模式是指地方高校和区域在文化建构和发展过程中以联合推动的形式,依照各自的文化发展基础,制定共同确立适合区域特点和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文化发展目标,选择有利双方长久发展的文化发展战略,形成较为密切的文化互动合作发展体系。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根源相承,同处一个社会文化系统,有着相同的核心价值,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向着同样的奋斗目标。区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核心动力,高校文化又是区域文化的最为重要的外力支援,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具有合作基础和共赢的目标,这就是区校合作的条件。区校合作共建模式具体较强的可操作性。首先,应立足区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区域的自然景观优势、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对区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其次,应以地方高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文化资源、人才力量和学术氛围,在高校设立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区域与高校的合作,可提高区域文化品牌挖掘的深度、传播的速度和辐射广度。[3]第三,将地方高校纳入区域文化建设系统,依据区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之间特殊关系,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将地方高校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工程的核心项目,依托区域文化大背景,不断强化文化优势,以高质量完成区域文化目标建设。
(二)“产学研”联合
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科研优势,以地方高校为中心,形成教育、科研和生产的联合体。区域要建立高技术产业密集区,高校可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发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文化、学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和提升,使区域文化与高校文化合作共赢。
“产学研”联合体发展模式的前提是要建立大学生科技园,组建创新创意文化中心,充分利用高校的学术和科研资源,依托当地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做好区域文化的创新和包装推广,不断塑造区域软文化品牌,打造区域文化产业集群。高校科研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重视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教师和科研人员要深入生产实践,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地方高校要尽量缩短与区域产业集聚区的距离,与区域企业实现密切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产业生产实验设备,共建科研中心,互惠互利。地方高校依据当地产业特点开展教育和科研,设置与之适应的专业学科,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高校也可以直接派专业技术人员充当企业和政府顾问,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持。
(三)功能主导
地方高校在和区域文化发展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主导作用,密切与区域间的文化互动影响。在这种模式中,地方高校处于主体地位,要发挥核心作用。要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研究、宣传等优势,更好地传承区域文化,传播区域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功能主导互动模式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发展模式,在强调地方高校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发挥区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区域政府要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支持,赋予更多的权利。如在地方高校共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把区域文化研究办成地方高校的专业学科体系,以培养专业人才,扩展研究队伍,为我所用。
(四)创新协同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因而具有同步发展的基础和目标。创新协同发展模式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积极呼应,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实现高校与区域的良性互动。创新协同重在协调区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的发展步调,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在与区域文化建构过程中做到协调、创新。践行这种模式首先需要地方高校主动参与区域文化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为区域文化发展献策献计献力。高校要针对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环境、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区域文化和地方高校的创新协同发展。地方政府在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建立合作平台,将高校先进的思想、文化向区域社会传播,不断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
选用恰当的模式,是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良性互动成功的保证。但是我们必须懂得,机制或模式,是相对稳固与永恒发展的统一体。世界上没有固化不动的模式。高校与地方的文化互动模式,不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而且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取舍改进。模式是方法,更是思路。好的模式并非好的操作规程,而是好的思想路线。当最好的模式出现以后,所有的模式都将不是模式。互动是绝对的,而模式是相对的。辩证的互动是互动的方法论基础。
[1] 赵军. 地方大学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 65-66.
[2] 刘治金. 论高校文化生态建设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校版, 2012(10): 37-39.
[3] 王廷栋. 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2010.
(责任编校:彭 萍)
On Cultural Interaction About Local Culture and Lo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Research,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local culture brings nourishment to local college or university. The higher learning culture pushes the local culture changes. The cul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 culture and local higher learning urged the college and community progress. The basic regional mode is that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college go forward on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innovation rectification and function that is taken as the guide.
local higher learning; regional culture; interaction
G 127
A
10.3969/j. issn. 1672-1942.2015.03.015
1672–1942(2015)03–0077–04
2015-01-2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71);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XJK014BJD004)
涂建华(1962-),男,湖南桃江人,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