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究

2015-03-19 08:16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语文人文

林 华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语文》是学生从进入学龄阶段就接触到的一门课程,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最初的“识字、遣词、造句”的初级认知教学,到《大学语文》的高级文化素质的培养,其教学目的的发展也经历着从“事”到“理”的转变;其教学模式也相应地从“知识性”到“人文性”的转变。先前诸子曾言道:“以理愈国”、“以仁治国”,即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并就其根本使之为正;用仁义道德的思想来治理国家,使人民得以在仁爱中同生共存,兴旺发达。[1]这是国家发展的正道所指,也是教育意义的最终体现。《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国民素质文化涵养的培训基地,理应有责任肩负起人文素养的教育文化大旗,率先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实施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去,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人文化转变进程。

一、 《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教学发展进程

《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教育模式发展,实质上是一条有关我国近年来针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协调折中的变化轨迹。《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气息,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人群文化层次的提升,以及国家在发展中对于人才类型需求的改变。[2]

1. 《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中人文化的演变过程

“人文化”是一个行为词组,具有动能的词组含义,意为把什么事物变成具有人文主义素养的过程。《大学语文》的人文化,实则要求《大学语文》的教育需要进入到人文教育的涵养层面,这是一项从实际物质层面递进到精神涵养层面的教学方向。在“文化知识”年代,我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扫除“文盲”,社会需要知识文化来帮助人们完成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时候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就是对文化知识的普及;到了改革开放前沿时期,社会需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国家提出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大学语文》的教授模式为了迎合国家“知识型”人才需要,其教学模式变为应试型,知识填充型,大量的文学著作、古文观止、国外优秀作文合辑等,进入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教材。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知识型”人才。教学模式的“灌输式”、 “填鸭式”让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冠上了“枯燥乏味”的帽子。故此“应试教育”的缘木求鱼,让《大学语文》教育跌入了一个失去灵魂的悲凉境地。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我们的人才虽然在技术上表现非常的专业,但在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创新、自主能动性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继而国家在教育模式上提出了“创新思维、求同存异”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性人才成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又一次教育重心的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写作教学变成了技巧教学的培训中心;明篇导读变成了分析定义的评论会;古文欣赏变成了翻译能力的标准化、精确化竞赛。通过这种创新模式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的经济能动性人才,学生们精通于对事物的评判,精通于对事态的分析,精通于对遣词造句的运用,精通于一切有关的经济效益的技能和所谓的“职业素质”,这时候莫衷一是的是《大学语文》教育变成一种变相的“历史学说评论家”、 “会计学说理论家”、“经济学说雄辩家”等等这一系列的看似奏效,却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身有所偏离的象形说法。到底《大学语文》应该以怎样的教学模式,来制定怎样的教学方向,始终是一个未能定向的论题。

2. 人文化教育模式的最终幻象

为什么选择“幻象”一词,这其中少不了笔者的“思辨精神”。我国人文主义的发展,从《诗经》、《春秋》、《左传》的名著经典中亦可探寻其踪迹。孔子把人文主义从宗教中剥离出来,形成了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才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人文主义主流思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文化”的教育需求越演越烈。知识固然能够振兴经济,素质能力固然能够发展经济,而只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主义才能够在繁荣经济的基础上,稳定这种繁荣的景象,使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得以稳步的向前发展。故此,对于教育的人文化模式有着势在必行的变革需要。

二、 《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先后经历了两次大型的教育模式转变: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转变。每一次的转变都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变革硕果,在国家不同经济需求的时代,为国家和社会也培养了顺应时代的社会精英。而尽管在改革中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是在教育模式的具体规模机制下,仍然存在一些教学的弊端。

1. 浅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首先存在“浅”的问题。浅是指《大学语文》的教材设计虽然按照人文化的内容进行了编排。课文《老子》四章、《礼记·大同》等这些文章的选编,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于人文主义的建树和理念。[3]但是从教学模式上来看,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仅仅是对文章进行“释义”般的讲解,讲师们大都站在“一本讲义”的角度,去对这些经典先哲的著作进行翻译。学生在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后,其学习和了解的程度仅仅限于对已逝年代的见闻知晓,有时候也只仅仅停留在“闻”,即听一下的层面,根本谈不上对著作所表达和传递的人文思想有所理解、有所思考、有所觉察,甚至于有所见解。这就是目前《大学语文》人文化教育模式还停留在“浅薄”的教学层面。

2. 浮

“浮”有多重解释,亦有多种应用方式。这里要借用“浮”的用意来形容《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只是浮在表面。“人文化”的作用机理,是要将整个《大学语文》教育从根本到表面统统赋予人文化的转变。而目前的教育模式,仅仅是浮在了人文教育的表面,虽然在教材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潮,翻开《大学语文》课本,大篇幅对于圣贤经典名著的收录,而且从经典名著内容来说充分的体现了“德育”的思想精神。但是对于如何塑造“品性高、德性好”的人, 《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深刻地静下心来辅导学生深究“德育”的根基。

我们《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仅仅停留在课文的“释义”范畴,让学生理解好课文的含义就是教学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将人文主义思想放在了《大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教学工作中,而实际上学生学到的知识,充其量只能是“知其然”的层面,仅仅是浮在表面的一种教学模式。

3. 杂

这里的“杂”是用来形容《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的发展现状。所谓“系统化”是指在人文化的教学模式中,将人文思想、人文环境、人文表现形式、人文历史追溯等文化知识板块进行系统性的统筹编辑,进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中用一条隐性或者显性的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使其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而内在同时具有连接性。[6]而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中,较多的是片段式的节选经典和名著,然后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对于现代的文学名作,以及古代的文学名著,都仅仅只能停留在鉴赏文化底蕴、学习修辞手法、练习写作应用方面的技能模仿层面。而更多的人文主义思想精髓,因为缺乏其发展的线索伏笔,老师在教学中也容易忽略对人文主义的深究探索。故而人文化的教育工作现状就遭遇了“杂乱无章”的现实境遇。又如在国外选篇中,虽然录入具有人文气息的《品质》、 《我的世界观》等篇章,但是这样零散的节选,让老师也无法进行人文化系统性的串联教学。

三、 《大学语文》人文化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1. 深究人文化教学模式的培育方向

在著名的“目标导向论”中提到,出发之前先定位。 《大学语文》人文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文思潮的理解、对人文思潮的意会、对人文思潮的发展进程具备概念性认识。

人文化教育模式的培育方向,是帮助学生内心对人文精神渊源的理解,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5]学习其做人的精髓,做事的原则,教学中将经典名著中的人文思潮剖析给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结合历史时期理解人文精神。跨时空的去领会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下,人文思潮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人文思潮对社会的改进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学生应该通过《大学语文》学到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的共融性。[4]学生在这种人文化教学模式下收获的是一种对于文化、物质、文明、历史、哲学、德性等所有的自然规律的融会贯通,真正指导其为人处世的品质人格。

2. 沉心凝神做好“仁教育德”

“仁”则是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将中国古文化中有关于“仁爱、仁教、仁性”等内容通过老师的授课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到中华文化的仁爱主义。“教”体现了大学老师的教授精神、讲授风格。老师作为学生的知识榜样,有义务将自己对知识文化的理念和见解传授给学生,同时“育”即体现出了教师的任教态度,育拥有培育、孕育的同理性,即是指老师应该具有无限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开导和启发学生。教学过程,不单单是一味的灌输就可以奏效的,是教与学还有反馈的过程。所以说“教”、 “育”既是独立存在,也是相互依存。“德”承载了学生透过《大学语文》人文化的教学模式所收获的性格。德性的培养,是《大学语文》人文化教育的深度体现,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德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培养自身的德性比仅仅了解德性的真伪更为重要。

3. 规范《大学语文》人文化系统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的系统化规范,如同孔子所说,仁教的重点是令其发觉自身灵魂中正直的闪光点,只要点燃了每个人心灵中的真性情,仁爱精神就会自然彰显开来。《大学语文》教学是我国国民素质的普及和提升的根基教育,而人文化的教学模式就像一把开启教育智慧的钥匙,导引学生去找到各自人性中的光辉即“真性情”的所在。[7]《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教育模式,就真正实现了“仁教”的教学纲领。

《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教学模式,是将人文精神深扎种植的教学理念。解除了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只学到了知识技能型的应用,抑或是只学习到了分析鉴赏的评定,抑或是练就了并无德性文明而言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都只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中的一项分支体系。[8]如果不将其融合在一起,同时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核心来培养,那么教育的完整性永远无法体现,教育模式永远恰似盲人摸象一般支离破碎。回首《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的初探,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上,加强人文化精髓的系统性教学,就会使得人文化的教育模式改善进程像轻轨提速一般深抵心髓。

[1]林秀森.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J]. 成功(教育).2011,(3).

[2]杨林,李春华. 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3]向怀林. 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人文内涵重构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0,(5).

[4]刘晶.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 现代交际.2014,(2).

[5]李航宇. 切实重视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对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 文教资料2010,(12).

[6]张小明. 大学语文教学于学生网络语文素养的提升[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7]余新华. 论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 湘南学院学报,2010,(1).

[8]陶丽. 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大学语文人文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