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成语研究
陶莉
(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初唐人修撰的《晋书》在客观上能代表魏晋至初唐时期的词汇系统,其中的成语具有结构类型丰富、来源广泛、表意准确等特点。系统研究《晋书》成语有助于了解中古至近古时期成语发展的概貌,亦能补辞书例句之误。
关键词:《晋书》;成语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简介:陶莉(1979—),女,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H136.31文献标志码:A
初唐人编撰的《晋书》语料丰富,词汇系统周全,且大量摘录《世说新语》《语林》等类近文艺著作的素材,既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口语性语言材料,又不可避免地保留有近古初唐时期的语料,在客观上能代表魏晋至初唐时期的词汇系统,对其中的成语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古至近古时期成语发展概貌。文章对《帝纪》《列传》中结构形式相对固定的104条成语作典型性分析。
一、《晋书》成语的结构类型
《晋书》中所随机抽取的104个成语多相对严格地按照成语的特点来定义,即在中古时期基本固定成词,形式相对固定,意义多从词面意义出发,有引申义、比喻义等。在这些成语中,平列结构共计48个,占46.15%,包括偏正结构平列、动宾结构平列、状谓结构平列、主谓结构平列,如“风声鹤唳”“毁风败俗”“穷奢竭费”“柴毁骨立”等;主谓结构共计26个,占25%,如“管中窥豹”“华亭鹤唳”“流血成川”“声色俱厉”等;动宾结构3个,占2.88%,如“渐入佳境”“忘寝与食”“臧否人物”等;状谓结构9个,占8.65%,如“不可思议”“不求甚解”“妄自菲薄”等;偏正结构8个,占7.69%,如“咄咄怪事”“千里莼羹”等;述补结构10个,占9.62%,如“矫若惊龙”“遗臭万载”等。《晋书》成语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句子的结构规律一致。从语法结构上讲,《晋书》成语包含平列式、主谓式、述宾式、述补式、偏正式、连动式、复句式、紧缩式等8种。其中平列式数量最多,占46.15%,这与《晋书》中并列式复合词的比例相当。同时,《晋书》中所出现的一些新成语结构固定,实用性强,有的一直延用至今,如“相敬如宾”“迎刃而解”“迅雷不及掩耳”等。因此,可以说,中古时期成语的内部结构已经完成定型。正如王建军在《中古成语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动因》一文中所指出的,“中古是成语构型的集大成时期”①。
二、《晋书》成语的使用特点
从来源上看,《晋书》中的部分成语来自各类典籍,有史书、诸子散文,还有佛经,从中可以看出编撰者当时“捃摭诸家传记而附益之,爰及晋代文集,罔不毕记”。如“进退维谷”出自《诗·大雅·桑柔》,“高高在上”出自《诗·周颂·敬之》,“朝闻夕改”出自《论语·里仁》,“视死如归”出自《管子·小匡》,“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事无巨细”语出《史记·田儋列传》,“力不从愿”出自《后汉书·西域传》,“朝不虑夕”出自《左传·昭公元年》,“不可思议”出自《维摩诘经·不可思议品》等等。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采撰》中言:“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②《晋书》多采笔记小说,并收录大量文人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是魏晋至初唐时期的新成语,不少条目直接引自《世说新语》。在随机选取的104个成语中,中古时期新出现的成语共68个,占65.38%。如“人面兽心”“风声鹤唳”“风驰电赴”“声泪俱下”“渐入佳境”等。
《晋书》中诸多成语形象生动,用词精确,如“飘若浮云”和“矫若惊龙”描绘书法笔势之飘逸,“瑶林琼树”与“璞玉浑金”比喻人的品格高洁,“渐入佳境”形容逐渐进入状态或兴味逐渐浓厚,“柴毁骨立”谓居亲丧哀伤过甚,骨瘦如柴。这些魏晋时期新成语表义精确,形象生动。
成语音节配合的音乐性表现在声、韵、调各方面。成语的声调原则即平起仄收,具体可表述为:在汉语中,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排列规则,除同声调的情况外,一般是按照先平后仄的顺序排列,如果同为仄声,则又按照上、去、入的顺序排列。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指出:“凡以二名同言者,如其字平仄不同,……则必以平声居先,仄声居后,此乃顺乎声音之自然,在未有四声之前固已如此。”③在同义平列成语中,第一字多为平声,第四字多为仄声。又以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是仄声字的居多。“先平后仄跟骈词和双音词极相似。”④凭借音高的变化组成平仄的和谐配对,平仄反映出成语声调的错综变化,使得成语在听觉上体现出抑扬顿挫的旋律美和音乐美。《晋书》成语多以四音节为基本形式,四字语音缀连为一个整体,富于音乐性。其中,同义平列式成语中,第一字是平声,第四字是仄声的共计24个,占平列式成语的50%。
三、《晋书》成语的词典编撰价值
《晋书》中有不少成语属于初见,可以补相关辞书例证之失。例如:
(1)功成身退
《陶侃传》:“侃性谦冲,功成身退,今奉还所受,唯恐稽迟。”语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本作“功遂身退”,后以“功成身退”谓大功告成之后,自身隐退,不再作官。《汉语大词典》出宋苏轼 《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例句,过晚。
(2)情深义重
《温峤传》:“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一旦有急,亦望仁公悉众见救,况社稷之难!”即情义深重。《汉语大词典》出古龙《长干行》例句,过晚。
(3)天崩地陷
《石季龙载记下》:“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同“天崩地坼”,《汉语大词典》出《水浒传》例句,过晚。
(4)精神满腹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谓满腹才学。《汉语大词典》例句出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神童对》中的“满腹经纶”,清李海观《歧路灯》中的“经纶满腹”。句例不全。
(5)临危授命
《檀凭之传》:“故冀州刺史檀凭之忠烈果毅,亡身为国,既义敦其情,故临危授命。”面对危难时勇于献身。语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汉语大词典》出欧阳山《三家巷》句例,过晚。
四、从《晋书》成语看中古成语的发展状况
汉代尤其是东汉以后,成语的使用更为广泛,出现了一大批新成语,这是汉语词汇向复音化方向发展的一个侧面和明证。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因翻译佛经、著述佛典而产生的佛教词语,充实了汉语词汇的家族,也大大提高了汉语成语的数量。据孙维张统计,《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收成语5 500条,注明出处的约3 300条,其中,出自宋以前典籍的有2 800条左右,占85%,见于元以后典籍的只有500条,约占15%。可见,现代通行的成语大多数是中古以前的汉语创造出来的⑤。
佛教的迅速传播催生了大量汉译佛经,这些译作的显著语言特点就是讲求节律。“通常是以四字为一顿,组成一个大节拍,其间或与逻辑停顿不一致;每个大节拍又以二字为一个小节。”⑥同时,汉译佛经受到了原典偈颂文体形式的影响。偈颂其形式是四行构成一偈,每行的音节数量有严格限制。遵照这种文体特点,译者会选用节律感较强的四字词语。汉译佛经的语言特色使得词语与词语的联系愈发紧密,从而形成四字格成语。魏晋六朝时期,随着佛经在中土的传播,汉语词汇发生着巨大变化。方一新、王云路曾言:“由于多种原因(诸如为了便于传教、译师汉语水平不高、笔受者便于记录等),东汉以至隋代间为数众多的翻译佛经,其口语成分较之同时代中土固有文献要大得多,并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语言及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⑦梁晓虹指出:“源于佛教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⑧因此,佛经是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词典编纂的重要语料,对成语进行溯源应充分注意到佛经材料。考察成语在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也应充分注意利用佛经材料⑨。
魏晋六朝后,中国文学文风出现变化,步入脱俗求雅的时期。魏晋文学改变了两汉文学作为儒学附庸的地位,开启了齐梁标举性灵、注重辞采声律的风气⑩,以骈体文和格律诗为主流的新式韵文统治文坛。骈体文在句式上的突出特点是“骈四俪六”,即基本以四字句和六字句来构成对偶。诗文骈偶化的创作倾向激发了四字格成语的大量产生和流传,四字句的盛行为四字成语的生成确立了形式上的范式。而新词语大多出现于口语性、文学性较强的文献之中,因此,魏晋笔记小说等文献往往保留有大量四字词语。据统计,《世说新语》中新成语共计143条,引自其他典籍的成语有75条;《三国志》(不含裴注)文辞简约而富有文采,其中成语有392条。
魏晋时期,在危机爆发、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下,在玄学之风盛行、道家思想大受推崇倡导的思想背景下,以“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崇尚老庄,发展魏晋玄学。魏晋名士多以自觉的主体意识通过诗、赋等文学样式表达情感,在诗文创作中,魏晋文人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形成高远清丽又沉重阴郁的诗风。玄学的盛行又使得魏晋时期文人追求逍遥自得、闲适愉悦的理想人生。因此,在人物评述词方面,出现了很多四字格式评述性成语,在《晋书》中有“洁身寡欲”“清身洁己”“清虚寡欲”“清静寡欲”“贞悫无私”“疾恶邪佞”“清亮简素”“亮直忠烈”“含垢匿瑕”“任性不羁”“卓荦不羁”等。
汉语词汇自身的发展也是成语产生和沿用传播的一个因素,成语的运用可使语言精练,又可以使语言形象化,例如“千钧一发”“一帆风顺”等都是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成语的另一作用是加强语言的一致性和稳固性。成语是一成不变的,非但一字不能改,而且字的次序也不能稍有更动。同时,成语的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包含多重修辞格,如对偶、夸张和比喻,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四字词语在形式、节奏和韵律上都具有对称之美,在表义上又具有凝练的特色,这些都使得成语在汉语发展史中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有自身特色的熟语的一部分。
成语是《晋书》复音词重要的组成部分,《晋书》中的成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一方面反映了魏晋至初唐时期中古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和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又以其来源广泛、表意精准、韵律优美等特点印证《晋书》编纂多采文学作品而形成的爽洁老劲的语言风格。
注释:
①王建军:《中古成语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动因》,《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第67页。
②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全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31页。
③④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页,第30页。
⑤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第74页。
⑥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⑦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⑧梁晓虹:《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语言文字应用》,1983年第1期,第95页。
⑨曾绍聪:《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23页。
⑩林家骊、孙宝:《魏晋儒学对文学的影响及表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97页。
[参考文献]
[1]董志翘.中古文献语言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0.
[2]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方一新,王云路.中古近代汉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7]孙艳.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120-125.
责任编辑: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