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辉(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焦文辉(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1级和2014级篮球专项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成都体育学院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的理念和思想都存在模糊,应该尽早树立学生的就业发展观,建立一个良好的动机,可以更好适应大学的生活。另外部分学生在职业期望、经济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建议。
运动训练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认同属于态度领域,Kelman(1961)指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认同则是其中之一。所以,专业认同可以理解为是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维度:第一是对专业的了解或认知,这是产生专业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是对一个专业的态度和情感,对专业的态度是否积极、满意;第三是积极学习专业的动机及由其引起的学习的行为;第四是由以上的维度而产生的良好的专业学习的效果和就业选择。良好的专业认同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对学习的满意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本研究内容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在校大一和大四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为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指导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有着实际意义。
1.1、调查对象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运动训练专业的2011级和2014级篮球专项学生。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图书馆进行查阅,查询最近几年来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文献,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问卷调查法: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2011级学生50人,2014级学生50人,共100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9份(11级50份,14级49份),有效率为99%。数理统计法:运用数学中的平均值、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1、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
(1)学生的入学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们想要做某件事的愿望或者内在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影响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它为在校期间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动机调查结果表明,凭兴趣和爱好体育而选择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占多数,有51.6%;受人影响而选择的学生只占4.0%;混个文凭的占3.0%。从调查结果可得出大多数同学考入成都体育学院是因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在运动训练的理论方面有继续深造的意向,同时他们有良好的专业认同,学习态度端正。
(2)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喜欢程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自己专业的分别16.2%和63.7%,共占总调查人数的79.9%,只有一人不喜欢运动训练专业。但大四学生有52.5%是对自己的专业一般喜欢,且有12.1%对自己所读的专业不喜欢。大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要比大一学生低,具体的原因是大四学生要比大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长,所以他们对本专业的理论以及教育目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另外大一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还没有真正概括性的了解,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社会舆论、周围的朋友对这个专业的理解,自己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只凭着个人的喜好喜欢就选,所以大一年级的学生认同感比大四年级的认同感高。
(3)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认知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语言与思维、注意。学生只有对专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产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至于认同感的大小是对专业而言的。学生入学后对专业认知的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当中72.8%学生认为在教育领域中运动训练专业所发挥的作用很大,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扮演这不同的角色,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那些以后有意向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数据表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专业有很好的认知,可以促进产生好的专业认同。
(4)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差异。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发展自身有强大的动力。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差异的数据表明:第一,有优越感的学生(8.0%)以过去辉煌的运动成绩在同班同学中产生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种优越感使他们迷失在回忆里不能认清时代的发展。第二,失落感12.1%的学生在上大学前是学校的体育明星,考入成都体育学院后,在同学中成绩不再突出,巨大的落差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第三:满足感,26.3%的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认为考上大学就会万无一失,毕业后会找到一个好工作。第四,盲目感53.6%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不能适应,感到茫然、困惑,这种情况大一年级刚入校的新生居多。大多数原因是大学的管理制度相比高中时要宽松许多,在课程方面也比高中时期轻松许多,所以许多新生在大一刚入校的时候都表示非常盲目,没有确切目标。
2.2、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以致对专业的认同非常模糊。这样被动的环境把学生对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的积极性消磨殆尽。专业前景因素:在如今的社会中,是否容易就业已成为报志愿时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所谓的“冷门专业”相比于“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差、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大,造成了“冷门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较低。学校因素:随着时代发展,我国虽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但是落实到具体方面比如:学科的设立、课程的设置、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就有许多内容有不足之处亟需改革或发展的地方。
3.1、结论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普遍感到盲目,想有所作为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想好好学习但学校的管理制度与高中时相比又宽松许多,学生不能好好的约束自己。大部分的学生对运动训练专业只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大部分凭喜欢和爱好体育而选择运动训练专业,有好的入学动机,喜欢运动训练专业,并认为此专业在教育行业有重要作用。虽然随着各行各业发展及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但从教比率还是较高,多数学生在择业中还是以从事教师职业为主。
3.2、建议
对于一部分具有好高骛远的就业态度的学生,就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经历为实例学校组织进行重点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改善教育方法把过去的照葫芦画瓢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的课堂师生互动,强化专业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也要将专业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一个系统的讲解,并使学生对将来对口的职业进行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教学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实习力度。
[1]董凌莉,杨兴权.体育教育专业部分大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研究—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山西体育科技,2007,27,(2).
[2]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8,(10).